中国城镇体系 - 新中国城镇体系组织结构的变化
二、新中国城镇体系组织结构的变化
建国30多年来,在崭新的社会主义制度下,我国城镇体系的发展已使历史遗存的原有组织结构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主要表现在:
(一)城市(镇)性质及其职能组合结构的巨大变化
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我国城市的最显著特征是:城市大多作为帝国主义和反动统治阶级压榨人民的据点;一些不成系统的殖民地式的近代工业、商业贸易旺盛;倚之而兴的城市服务业特别发达。新中国建立以来,城市(镇)首先成为地区或国家经济发展的地域中心,城市的经济职能也进一步由消费性城市向生产性城市转变,由剥削农村的中心(城乡对立)转变为支援农业现代化的基地(城乡结合)。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新中国初期城镇体系的职能结构“更类似旧时代以行政中心为主的体系而不具有发达工业化国家城市体系的特征,并且也不像其它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的城市类型。确切地说,它是一种双重城市体系,其一重是作为旧中国的遗留,一重来自发达国家的影响”。①概括30多年来新中国城镇体系职能结构的变化主要在于:
1.行政中心城市进一步加强
新中国成立不久,突飞猛进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就沿用了历史上行政中心替代经济中心的国家经济管理体制,使我国城镇体系中各级行政中心城市得到进一步加强。
省会城市。它是我国传统的地方政治、文化中心,各省(包括自治区首府)便利用省级财政纷纷在省会及其周围发展钢铁、机械、农机、化工等工业部门,致使这类城市迅速发展起来。
地区行署驻地。从地理位置来说,这类城市一般多处在地区中心位置,具有与地区内各县(旗)交通方便的优势,同时再借助于行政优势吸引和投资较多的建设项目,也必然发展成为具有综合性职能的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县城。由于这类城镇都是县域的政治、文化中心,并先后陆续兴办了“五小工业”(小水泥、小钢铁、小水电、小化肥、小农机),因此也获得了较快的发展。
乡镇驻地小城镇。在广大农村,随着1958年的拆区并乡成立人民公社,农村医院、邮电、学校、商业的发展,也使公社(乡镇)驻地小城镇得到了快速发展。而与之相对应的非公社(乡镇)驻地集镇(包括1958年前的区、乡中心驻地小集镇),则一直处于停滞和衰落变异之中。
据对1949年底我国136个城市中的129个城市分析,其中有85个属连续增长型或渐增型,而这些城市中却又有59个是以行政中心为主的城市(包括首都、省会、自治区首府和专署驻地),约占增长型城市的70%(表7-6)。再从新中国建设的223个新城市看,以行政职能为主的新城市就有134个,约占新城市总数的60%(表7-7)。
2.矿工业、加工业新城市的发展
建国后,由于我国经济发展重点始终放在能源、原材料工业之
资料来源:《1949年全国设市城市人口统计资料》;《1985年全国市镇及人口统计资料》;《中华人民共和国县级以上行政区划沿革》(1949—198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简册》(1986年)。
注:“①”号者为平地起家的新城市;
“②”号者为1949年以后新设且累有设废的城市;
“③”号者为1949年曾已设市,后撤销且又恢复的城市。
说明:台湾及港澳地区城市未列入。
上,涌现了一大批矿业、矿工业新城市,成为我国城镇体系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据统计,在新设置的223个城市中,采矿(伐)城市占有重要地位,其中煤矿城市26座,铁矿采掘——加工城市8座,有色金属采掘——加工城市5座,石油采掘——加工城市8座,林业采伐城市3座,水电开发城市3座。这些城市大多数(约占60%)都是在原为乡村或无居民点的情况下平地起家和迅速发展起来的。今天的鸡西、大庆、伊春已进入大城市行列,乌海、双鸭山、淮北、枣庄、平顶山、合山、六盘水、铜川、马鞍山、渡口、牙克石、浑江、十堰等也发展成为中等城市。
与此同时,由于大型骨干项目的建设,一批加工工业城市也迅速发展起来。如邯郸新型钢铁纺织基地,淄博煤炭冶金石化工业基地,齐齐哈尔、洛阳、十堰、咸阳、无锡、苏州、常州、南通、景德镇、黄石、沙市、湘潭、泸州等加工工业城市也都发展成为我国城镇体系中的大中型城市。
3.新型交通枢纽城市的发展
建国以来,我国近、现代交通运输业获得很快发展。改变了旧中国交通运输线路少而偏,车船老而旧,大部分地区交通闭塞的面貌。初步形成了以铁路为骨干,公路、水运、航空和管道相配合的全国交通运输体系。与此相对应,新型交通枢纽城市也获得了相应发展。首先,随着现代交通路线的形成,调整了部分省人民政府驻地,如河南省会由开封迁到郑州,河北省会由保定迁天津、再迁石家庄,吉林省会由吉林迁至长春,内蒙古自治区首府由张家口迁至呼和浩特,黑龙江省会由齐齐哈尔迁至哈尔滨等。其次,东北沈阳、哈尔滨,华北北京、天津,华东南京、徐州、上海,华中郑州、株洲、怀化、襄樊,华南广州、柳州,西南成都、重庆、贵阳、昆明等铁路枢纽城市得到进一步发展。第三,在青藏高原、新疆等边远地区,拉萨、格尔木、雅安、林芝、日喀则、喀什、库尔勒等公路枢纽城市(镇)也得到相应发展。第四,自1950年、1951年畅通了北方航线,恢复了南方沿海航线,开辟了远洋航线以后,我国港口城市发展进入新的阶段,其中有深水泊位的大连、秦皇岛、天津、烟台、青岛、连云港、上海、黄浦、湛江、八所等10个港口,拥有万吨级泊位150多个。第五,在边境地区,结合各地区的优越地理位置,陆续新建了二连浩特、图们、绥芬河、深圳、珠海、凭祥、畹町等口岸城市。
4.旅游城市的形成与发展
我国历史悠久,文化绚丽,风景旅游资源十分丰富。自1983年10月先后设置了以火山地貌为特色的五大连池市,以革命纪念地为主的遵义、延安、井冈山等名城胜地,以风景旅游后方基地的黄山、大庸等城市,成为我国城镇体系中第一批以旅游职能为主的城市。
5.特大城市周围卫星城的发展
1958年以来,我国为了疏散特大城市工业和人口,在上海、天津、北京、沈阳、南京、武汉、广州等城市周围建设了一批卫星城镇。上海先后开辟了闵行、嘉定、吴泾、松江、安亭、金山等6个卫星城;到1980年它们共建有409个工厂企业,职工34.5万人,其中由市区迁出的有12万人,占市区总人口的2%。天津市20多年来也先后建设了杨柳青、军粮城、永红林、引河北等卫星城;特别是60年代以来,受工业、港口布局影响,大港区由于石油工业的勃兴,塘沽区由于天津新港的建设,城市人口分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已发展成为天津重要的城市副中心地区。南京市在城市外围也建设了龙潭、板桥、大厂、浦口——浦镇、尧化门——栖霞、小行——西善桥等6个卫星城;1980年已有人口25.6万;共吸收来自主城的劳动者5.2万,约占主城总人口的4%。首都北京自50年代起也先后建设了清河、石景山、长辛店、大峪、石化总厂、通州、南口、沙河、黄村和房山等12个卫星城。
此外,自70年代开始,蓬勃发展的乡镇工业也促进了我国乡镇驻地小城镇的繁荣,一批以矿产、农副产品加工和具有地方特色的工业小城镇也茁壮成长起来。
(二)城市数量增长迅速,等级规模结构变化巨大
建国以来,我国城市数量增长迅速,至1985年底,城市数已达324个,其中新设城市223个,几乎是老城市数的二倍①。从城市人口数量的增长看,36年来(1949—1985年)由2820.3万人增长到11825.9万人,增长幅度在三倍以上。城镇总人口仅次于美国、苏联而位居世界第三位。从城镇人口演化过程看,我国城市人口与镇人口的增长突出地表现为城市人口增长,镇人口相对减少的总特征①。新中国城镇体系的等级规模结构有如下重大变化:
1.大中城市增长与小城市减弱
据统计,建国初我国大、中城市数仅及城市总数的25%左右。建国36年来,由于城市经济的蓬勃发展,不仅原有大、中城市规模进一步扩大,而且大量的小城市、小城镇也晋级升格为中等城市和大城市。从总体看,36年内我国特大城市数量增加,人口比重下降;大、中城市数量猛增,人口比重上升;而小城市无论城市数量还是人口比重都有明显下降(表7-8)。
从城市绝对数量增长看,我国已由1949年的136个上升到1985年324个,城市绝对数量增长了1.38倍。城市等级规模分布的变化,表现为特大、大城市数持续增长,中等城市发展最快,小城市数增长相对缓慢的特征(表7-9)。再从各级城市人口增长看,100万以上的特大城市人口数增长最多,共增加城市人口2888.2万,占增长总数的38.1%;其次是中等城市,共增加城市人口2216.2万,占增长总数的29.2%;再次为50—100万的大城市,共增加城市人口1547.8万,占增长总数的20.4%;小城市人口增长最少,仅935.1万人,约占总增长数的12.2%(表7-10)。
若从不同时期看,我国城市人口的增长,也可划分为4个阶段。(1)1952—1957年。我国大城市、中等城市人口增长较快,小城市人口增长最慢;(2)1960—1965年。我国大、中城市人口出现负增说明:(1)n.表示不同规模城市数量比重(%);(2)P.表示不同规模人口比重(%);(3)按城市非农业人口统计。
注:①1949年城市总数136个,其中17个人口不详,据城市名分析均应为20万以下的小城市;
②1953年城市总数163个,其中10个人口不详;
③1954、1955年拉萨、旅顺二市人口不详;
④1956年城市总数175个,其中12个人口不详;
⑤1964年缺鹤岗、安达城市人口;
⑥1967年缺郑州、鹤岗、淄博三城市人口;
⑦1968、1969、1970、1971、1972年缺鹤岗市人口;
⑧1957年城市总数经其它资料核实可能为176个;
⑨1965年城市总数经其它资料核实可能为169个;
⑩1984年城市总数306个,有6个未列入。
说明:(1)本资料采自公安部人口统计资料汇编,等级规模分类按城市非农业人口;
(2)台湾及港澳地区城市未列入。
说明:(1)城市非农业人口指包括城市市区和郊区(不含市属县)的非农业人口数
(2)台湾及港澳地区城市未列入。
资料来源:公安部人口统计资料汇编。
长,小城市人口增长相应加快;(3)1966—1975年。这一时期我国特大城市知青下放,小城市经济发展不良,城市人口长期处于负增长,仅大、中城市人口有比较缓慢的增长;(4)1978—1985年。这一时期我国中、小城市有了较大的发展,特大城市由于知青返城,大城市晋升等因素,城市人口也有较大幅度的增长。总之,自1952年后的33年中,我国特大城市、大城市人口规模基本得到控制,城市数量增加不多,基本上形成了比较稳定的城市等级规模分布体系。
2.省会城市迅速崛起
建国36年来,尽管省(自治区)行政界线有过一些改动,但大多数省会仍像过去一个世纪以来一样,都是省(自治区)的行政中心,它们实质上是旧中国城镇体系中省会城市的延续。因此,从总体上看,我国省会城市(包括自治区首府)相对稳定,而且建国后又作为各省(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进行建设,尤其是铁路干线和公路网将它们与周围地区(甚至整个省区)紧密联系起来,使之进一步发展成新建省际(区际)交通网的节点和交通中心;吸引并布局了许多现代企业,使城市人口规模有了成倍的增长,成为新中国城镇体系中人口规模增长最快的一类城市。迄今为止,全国除河北、内蒙古、山东、四川四省区外,其余各省会城市均发展为该省(区)内最大的城市。
根据1949—1985年36年资料统计分析(表7-11),我国省会城市人口规模平均增长3倍多。与全国城市相比,其增长率约高于全国城市平均增长率的2.7倍。尤其石家庄、太原、郑州、南宁、昆明、西安、兰州、西宁、银川、乌鲁木齐等省会城市(或自治区首府)发展更为明显,有些竟达全国平均水平的6.5倍。
3.小城镇发展曲折缓慢
建国以来,我国工业化运动势如破竹,使原有农业经济的发展瞠乎其后。随着现代工业中心的不断涌现,国家经济建设的重点便自然而然地移到了城市中来。与此同时,由于社会经济制度的根本改变,冲破了传统的自给自足的农村自然经济,采取了计划供销,产品计划经济等一系列措施,更主要的是政治因素导致了全国大部分地区小城镇的停滞和衰落。尤其在合作化、公社化以后,由于“左”的思想影响,除公社驻地集镇有所发展外,大部分小城镇都处于萎缩、衰落之中。据1953、1982年两次人口普查资料分析,这一时期小城镇无论是城镇数量,还是市镇人口比重,都减少了一半以上(表7-12)。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由于推行了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村
表7-11 新中国省会城市的发展(1949-1985年)
注:①拉萨取1952年城市人口为基数
说明:台北、香港、澳门三城市未列入。
表7-12 我国部分省区小城镇发展对照表
说明:市镇人口比=城市非农业人口/小城镇非农业人口。
资料来源:1953年、1982年人口普查资料。
经济由封闭式的自给或半自给性生产,转化为社会化、专业化商品性生产,从而大大地促进了小城镇的繁荣。自1984年3月行政区划调整后,全国小城镇与1953年相比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主要表现在:(1)3万以上小城镇数量有了明显增加,城镇人口比重也翻了一番,改变了1953年0.5—1.0万小城镇为主体的局面;(2)1—3万小城镇人口几占全部小城镇的将近一半;(3)0.5万以下小城镇数量略有增加,但城镇人口比重仅及1953年的1/4(表7-13)。
说明:(1)城镇人口按非农业人口统计;
(2)本表未包括台湾及港澳地区小城镇。
资料来源:(1)1953年资料采自人口普查资料;
(2)1984年资料据《中国城镇人口资料手册》。
(三)中西部城镇大量增加,东部沿海城市集聚区日趋明显
在旧中国,我国的城市过分偏集于东部沿海地区。据统计,在1947年的58个城市中,就有29个(50%)集中分布在面积不到全国14%的沿海地区。建国后,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城市分布与发展能够服从于生产配置的规律,从而可以从根本上消灭半封建半殖民地经济所遗留的城市(镇)分布的地区不平衡状况,致使我国城镇体系地域空间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具体表现在:
说明:(1)城市网密度单位为城市/万平方公里;
(2)东部地带包括辽宁、北京、天津、上海、河北、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广西等11省市区及台湾和港澳地区;中部地带包括黑龙江、吉林、山西、内蒙古、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等9省区;西部地带包括四川、云南、贵州、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9省区。
1.中西部城镇大量增加
建国以来,我国在内地修铁路、建工厂、开矿山,进行了大规模的工业建设和城市建设,固定资产投资占全国总投资的一半以上,从而大大改观了城市偏集东部地带的不平衡状态。据1985年资料统计,我国西部地带城市网密度比1949年增长了6.5倍,中部地带增长1.45倍,而东部沿海地带仅增长0.75倍。城市数量分布也出现了较大的变化,西部地带增加了65个城市,中部地带增加79个,东部地带增加57个。表现为中部地带城市数增加最多,城市网密度居中;西部地带城市数增加次之,但城市网密度递增最快。36年来,我国城市空间分布变异见表7-14。
从我国城市等级规模的空间分布看,36年中变化也很大。在1949年,我国城市等级规模空间分布特征表现在:东部地带集聚了100%的100万以上特大城市,50%的大、中、小城市;中部地带小城市约占全国小城市总数的近一半,大、中城市均为全国大、中城市数的1/4左右;西部地带城市稀疏,仅有2个大城市、4个中等城市和6个小城市。建国后随着我国生产力向西转移,中、西部地带城市有了很大发展。迄至1985年,我国中部地带特大城市已占全国1/4,大、中、小各级城市也占全国各级城市总数的40%以上;西部地带不仅发展了5个100万以上的特大城市,成为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极核,而且小城市发展很快,小城市数已占全国小城市数的1/3强;而东部地带尽管特大、大、中城市绝对数量有明显增加,但各级城市占全国的比重都已相对下降(表7-15)。概观我国城镇体系等级规模空间分布变化,具有东部小城市衰弱,中部大、中城市发展,西部小城市繁荣的基本特征。
2.城市集聚区日趋明显
建国以来,随着我国工业、交通和城市的建设,城市集聚区日趋明显。概括起来主要有:
表7-15 我国分区城市等级规模变化对照表
说明:(1)1949年城市总数136个,其中17个人口数不详;
(2)台湾及港澳地区城市未计入。
(1)辽中南城市集聚区。这一地区以沈阳为中心,其范围包括沈阳、鞍山、辽阳、抚顺、本溪、营口、海城、瓦房店、大连、丹东10城市及所辖145镇。总面积约占辽宁省23.5%,市镇非农业人口即达1023.2万人(占全省非农业人口的68.8%),是我国重要的重工业城市集聚区。
(2)京津唐城市集聚区。这一地区包括北京、天津、唐山、秦皇岛、廊坊5城市及71镇,面积不及全国的0.06%,工农业总产值却占全国的6.7%。1985年市镇非农业人口1143.9万,约占京、津、冀二市一省总市镇非农业人口的70.7%,成为我国首都城市圈的核心所在。
(3)沪宁杭芜城市集聚区。这一地区以上海为中心,集聚了上海、南京、镇江、常州、无锡、苏州、常熟、杭州、嘉兴、湖州、芜湖、马鞍山、铜陵13市及115镇,辖区面积不及江苏、上海、浙江、安徽三省一市总面积的1/5,却集聚了占三省一市总市镇非农业人口的56.3%,成为我国最大的轻加工工业城市群带。
(4)珠江三角洲城市集聚区。这一地区以广州为中心,麇集了广州、东莞、中山、佛山、深圳、肇庆、珠海、江门、惠州以及香港、澳门11城市及159镇,辖区面积不及广东全省15.7%,却集中了占广东总市镇非农业人口的52.2%①,成为我国主要的对外加工、出口贸易城市集聚区。
(5)中原城市集聚区。这一地区以郑州为中心,沿京广铁路、陇海铁路十字交叉分布。在安阳、开封、驻马店、三门峡四城市为顶点的菱形区内,土地面积不足河南全省1/3,却集中了13个城市、61个镇,和70%的全省市镇非农业人口,成为我国城市网密度最高的地区之一。
(6)成渝城市集聚区。这一地区分布于成渝铁路沿线,集聚了重庆、成都、绵阳、自贡、内江、德阳、乐山、宜宾、沪州9市和227镇,成为我国内地城镇分布密度最高的地区。
(7)“大台北”城镇集聚区。这一地区以台北为中心,范围波及中和、永和、景美、木栅、南港、内湖、士林、北投、阳明山、淡水、芦州、三重、新庄、板桥、汐止、莺歌和树林等地,现已成为台湾政治、经济、文化重心所在。
① 参见主要参考文献目录14。
① 1949年有设市城市136个,在以后的36年中,有14个城市衰落为镇或合并为其它城市的一个区。
① 据国家统计局资料,1952年我国城市总人口为4238万,镇总人口为2925万。到年,前者增到11825.9万,增长2.8倍;后者增长为5721.0万,仅增长1.96倍。
① 港、澳城市人口和城镇数未计入。
建国30多年来,在崭新的社会主义制度下,我国城镇体系的发展已使历史遗存的原有组织结构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主要表现在:
(一)城市(镇)性质及其职能组合结构的巨大变化
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我国城市的最显著特征是:城市大多作为帝国主义和反动统治阶级压榨人民的据点;一些不成系统的殖民地式的近代工业、商业贸易旺盛;倚之而兴的城市服务业特别发达。新中国建立以来,城市(镇)首先成为地区或国家经济发展的地域中心,城市的经济职能也进一步由消费性城市向生产性城市转变,由剥削农村的中心(城乡对立)转变为支援农业现代化的基地(城乡结合)。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新中国初期城镇体系的职能结构“更类似旧时代以行政中心为主的体系而不具有发达工业化国家城市体系的特征,并且也不像其它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的城市类型。确切地说,它是一种双重城市体系,其一重是作为旧中国的遗留,一重来自发达国家的影响”。①概括30多年来新中国城镇体系职能结构的变化主要在于:
1.行政中心城市进一步加强
新中国成立不久,突飞猛进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就沿用了历史上行政中心替代经济中心的国家经济管理体制,使我国城镇体系中各级行政中心城市得到进一步加强。
省会城市。它是我国传统的地方政治、文化中心,各省(包括自治区首府)便利用省级财政纷纷在省会及其周围发展钢铁、机械、农机、化工等工业部门,致使这类城市迅速发展起来。
地区行署驻地。从地理位置来说,这类城市一般多处在地区中心位置,具有与地区内各县(旗)交通方便的优势,同时再借助于行政优势吸引和投资较多的建设项目,也必然发展成为具有综合性职能的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县城。由于这类城镇都是县域的政治、文化中心,并先后陆续兴办了“五小工业”(小水泥、小钢铁、小水电、小化肥、小农机),因此也获得了较快的发展。
乡镇驻地小城镇。在广大农村,随着1958年的拆区并乡成立人民公社,农村医院、邮电、学校、商业的发展,也使公社(乡镇)驻地小城镇得到了快速发展。而与之相对应的非公社(乡镇)驻地集镇(包括1958年前的区、乡中心驻地小集镇),则一直处于停滞和衰落变异之中。
据对1949年底我国136个城市中的129个城市分析,其中有85个属连续增长型或渐增型,而这些城市中却又有59个是以行政中心为主的城市(包括首都、省会、自治区首府和专署驻地),约占增长型城市的70%(表7-6)。再从新中国建设的223个新城市看,以行政职能为主的新城市就有134个,约占新城市总数的60%(表7-7)。
2.矿工业、加工业新城市的发展
建国后,由于我国经济发展重点始终放在能源、原材料工业之
资料来源:《1949年全国设市城市人口统计资料》;《1985年全国市镇及人口统计资料》;《中华人民共和国县级以上行政区划沿革》(1949—198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简册》(1986年)。
注:“①”号者为平地起家的新城市;
“②”号者为1949年以后新设且累有设废的城市;
“③”号者为1949年曾已设市,后撤销且又恢复的城市。
说明:台湾及港澳地区城市未列入。
上,涌现了一大批矿业、矿工业新城市,成为我国城镇体系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据统计,在新设置的223个城市中,采矿(伐)城市占有重要地位,其中煤矿城市26座,铁矿采掘——加工城市8座,有色金属采掘——加工城市5座,石油采掘——加工城市8座,林业采伐城市3座,水电开发城市3座。这些城市大多数(约占60%)都是在原为乡村或无居民点的情况下平地起家和迅速发展起来的。今天的鸡西、大庆、伊春已进入大城市行列,乌海、双鸭山、淮北、枣庄、平顶山、合山、六盘水、铜川、马鞍山、渡口、牙克石、浑江、十堰等也发展成为中等城市。
与此同时,由于大型骨干项目的建设,一批加工工业城市也迅速发展起来。如邯郸新型钢铁纺织基地,淄博煤炭冶金石化工业基地,齐齐哈尔、洛阳、十堰、咸阳、无锡、苏州、常州、南通、景德镇、黄石、沙市、湘潭、泸州等加工工业城市也都发展成为我国城镇体系中的大中型城市。
3.新型交通枢纽城市的发展
建国以来,我国近、现代交通运输业获得很快发展。改变了旧中国交通运输线路少而偏,车船老而旧,大部分地区交通闭塞的面貌。初步形成了以铁路为骨干,公路、水运、航空和管道相配合的全国交通运输体系。与此相对应,新型交通枢纽城市也获得了相应发展。首先,随着现代交通路线的形成,调整了部分省人民政府驻地,如河南省会由开封迁到郑州,河北省会由保定迁天津、再迁石家庄,吉林省会由吉林迁至长春,内蒙古自治区首府由张家口迁至呼和浩特,黑龙江省会由齐齐哈尔迁至哈尔滨等。其次,东北沈阳、哈尔滨,华北北京、天津,华东南京、徐州、上海,华中郑州、株洲、怀化、襄樊,华南广州、柳州,西南成都、重庆、贵阳、昆明等铁路枢纽城市得到进一步发展。第三,在青藏高原、新疆等边远地区,拉萨、格尔木、雅安、林芝、日喀则、喀什、库尔勒等公路枢纽城市(镇)也得到相应发展。第四,自1950年、1951年畅通了北方航线,恢复了南方沿海航线,开辟了远洋航线以后,我国港口城市发展进入新的阶段,其中有深水泊位的大连、秦皇岛、天津、烟台、青岛、连云港、上海、黄浦、湛江、八所等10个港口,拥有万吨级泊位150多个。第五,在边境地区,结合各地区的优越地理位置,陆续新建了二连浩特、图们、绥芬河、深圳、珠海、凭祥、畹町等口岸城市。
4.旅游城市的形成与发展
我国历史悠久,文化绚丽,风景旅游资源十分丰富。自1983年10月先后设置了以火山地貌为特色的五大连池市,以革命纪念地为主的遵义、延安、井冈山等名城胜地,以风景旅游后方基地的黄山、大庸等城市,成为我国城镇体系中第一批以旅游职能为主的城市。
5.特大城市周围卫星城的发展
1958年以来,我国为了疏散特大城市工业和人口,在上海、天津、北京、沈阳、南京、武汉、广州等城市周围建设了一批卫星城镇。上海先后开辟了闵行、嘉定、吴泾、松江、安亭、金山等6个卫星城;到1980年它们共建有409个工厂企业,职工34.5万人,其中由市区迁出的有12万人,占市区总人口的2%。天津市20多年来也先后建设了杨柳青、军粮城、永红林、引河北等卫星城;特别是60年代以来,受工业、港口布局影响,大港区由于石油工业的勃兴,塘沽区由于天津新港的建设,城市人口分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已发展成为天津重要的城市副中心地区。南京市在城市外围也建设了龙潭、板桥、大厂、浦口——浦镇、尧化门——栖霞、小行——西善桥等6个卫星城;1980年已有人口25.6万;共吸收来自主城的劳动者5.2万,约占主城总人口的4%。首都北京自50年代起也先后建设了清河、石景山、长辛店、大峪、石化总厂、通州、南口、沙河、黄村和房山等12个卫星城。
此外,自70年代开始,蓬勃发展的乡镇工业也促进了我国乡镇驻地小城镇的繁荣,一批以矿产、农副产品加工和具有地方特色的工业小城镇也茁壮成长起来。
(二)城市数量增长迅速,等级规模结构变化巨大
建国以来,我国城市数量增长迅速,至1985年底,城市数已达324个,其中新设城市223个,几乎是老城市数的二倍①。从城市人口数量的增长看,36年来(1949—1985年)由2820.3万人增长到11825.9万人,增长幅度在三倍以上。城镇总人口仅次于美国、苏联而位居世界第三位。从城镇人口演化过程看,我国城市人口与镇人口的增长突出地表现为城市人口增长,镇人口相对减少的总特征①。新中国城镇体系的等级规模结构有如下重大变化:
1.大中城市增长与小城市减弱
据统计,建国初我国大、中城市数仅及城市总数的25%左右。建国36年来,由于城市经济的蓬勃发展,不仅原有大、中城市规模进一步扩大,而且大量的小城市、小城镇也晋级升格为中等城市和大城市。从总体看,36年内我国特大城市数量增加,人口比重下降;大、中城市数量猛增,人口比重上升;而小城市无论城市数量还是人口比重都有明显下降(表7-8)。
从城市绝对数量增长看,我国已由1949年的136个上升到1985年324个,城市绝对数量增长了1.38倍。城市等级规模分布的变化,表现为特大、大城市数持续增长,中等城市发展最快,小城市数增长相对缓慢的特征(表7-9)。再从各级城市人口增长看,100万以上的特大城市人口数增长最多,共增加城市人口2888.2万,占增长总数的38.1%;其次是中等城市,共增加城市人口2216.2万,占增长总数的29.2%;再次为50—100万的大城市,共增加城市人口1547.8万,占增长总数的20.4%;小城市人口增长最少,仅935.1万人,约占总增长数的12.2%(表7-10)。
若从不同时期看,我国城市人口的增长,也可划分为4个阶段。(1)1952—1957年。我国大城市、中等城市人口增长较快,小城市人口增长最慢;(2)1960—1965年。我国大、中城市人口出现负增说明:(1)n.表示不同规模城市数量比重(%);(2)P.表示不同规模人口比重(%);(3)按城市非农业人口统计。
注:①1949年城市总数136个,其中17个人口不详,据城市名分析均应为20万以下的小城市;
②1953年城市总数163个,其中10个人口不详;
③1954、1955年拉萨、旅顺二市人口不详;
④1956年城市总数175个,其中12个人口不详;
⑤1964年缺鹤岗、安达城市人口;
⑥1967年缺郑州、鹤岗、淄博三城市人口;
⑦1968、1969、1970、1971、1972年缺鹤岗市人口;
⑧1957年城市总数经其它资料核实可能为176个;
⑨1965年城市总数经其它资料核实可能为169个;
⑩1984年城市总数306个,有6个未列入。
说明:(1)本资料采自公安部人口统计资料汇编,等级规模分类按城市非农业人口;
(2)台湾及港澳地区城市未列入。
说明:(1)城市非农业人口指包括城市市区和郊区(不含市属县)的非农业人口数
(2)台湾及港澳地区城市未列入。
资料来源:公安部人口统计资料汇编。
长,小城市人口增长相应加快;(3)1966—1975年。这一时期我国特大城市知青下放,小城市经济发展不良,城市人口长期处于负增长,仅大、中城市人口有比较缓慢的增长;(4)1978—1985年。这一时期我国中、小城市有了较大的发展,特大城市由于知青返城,大城市晋升等因素,城市人口也有较大幅度的增长。总之,自1952年后的33年中,我国特大城市、大城市人口规模基本得到控制,城市数量增加不多,基本上形成了比较稳定的城市等级规模分布体系。
2.省会城市迅速崛起
建国36年来,尽管省(自治区)行政界线有过一些改动,但大多数省会仍像过去一个世纪以来一样,都是省(自治区)的行政中心,它们实质上是旧中国城镇体系中省会城市的延续。因此,从总体上看,我国省会城市(包括自治区首府)相对稳定,而且建国后又作为各省(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进行建设,尤其是铁路干线和公路网将它们与周围地区(甚至整个省区)紧密联系起来,使之进一步发展成新建省际(区际)交通网的节点和交通中心;吸引并布局了许多现代企业,使城市人口规模有了成倍的增长,成为新中国城镇体系中人口规模增长最快的一类城市。迄今为止,全国除河北、内蒙古、山东、四川四省区外,其余各省会城市均发展为该省(区)内最大的城市。
根据1949—1985年36年资料统计分析(表7-11),我国省会城市人口规模平均增长3倍多。与全国城市相比,其增长率约高于全国城市平均增长率的2.7倍。尤其石家庄、太原、郑州、南宁、昆明、西安、兰州、西宁、银川、乌鲁木齐等省会城市(或自治区首府)发展更为明显,有些竟达全国平均水平的6.5倍。
3.小城镇发展曲折缓慢
建国以来,我国工业化运动势如破竹,使原有农业经济的发展瞠乎其后。随着现代工业中心的不断涌现,国家经济建设的重点便自然而然地移到了城市中来。与此同时,由于社会经济制度的根本改变,冲破了传统的自给自足的农村自然经济,采取了计划供销,产品计划经济等一系列措施,更主要的是政治因素导致了全国大部分地区小城镇的停滞和衰落。尤其在合作化、公社化以后,由于“左”的思想影响,除公社驻地集镇有所发展外,大部分小城镇都处于萎缩、衰落之中。据1953、1982年两次人口普查资料分析,这一时期小城镇无论是城镇数量,还是市镇人口比重,都减少了一半以上(表7-12)。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由于推行了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村
表7-11 新中国省会城市的发展(1949-1985年)
注:①拉萨取1952年城市人口为基数
说明:台北、香港、澳门三城市未列入。
表7-12 我国部分省区小城镇发展对照表
说明:市镇人口比=城市非农业人口/小城镇非农业人口。
资料来源:1953年、1982年人口普查资料。
经济由封闭式的自给或半自给性生产,转化为社会化、专业化商品性生产,从而大大地促进了小城镇的繁荣。自1984年3月行政区划调整后,全国小城镇与1953年相比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主要表现在:(1)3万以上小城镇数量有了明显增加,城镇人口比重也翻了一番,改变了1953年0.5—1.0万小城镇为主体的局面;(2)1—3万小城镇人口几占全部小城镇的将近一半;(3)0.5万以下小城镇数量略有增加,但城镇人口比重仅及1953年的1/4(表7-13)。
说明:(1)城镇人口按非农业人口统计;
(2)本表未包括台湾及港澳地区小城镇。
资料来源:(1)1953年资料采自人口普查资料;
(2)1984年资料据《中国城镇人口资料手册》。
(三)中西部城镇大量增加,东部沿海城市集聚区日趋明显
在旧中国,我国的城市过分偏集于东部沿海地区。据统计,在1947年的58个城市中,就有29个(50%)集中分布在面积不到全国14%的沿海地区。建国后,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城市分布与发展能够服从于生产配置的规律,从而可以从根本上消灭半封建半殖民地经济所遗留的城市(镇)分布的地区不平衡状况,致使我国城镇体系地域空间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具体表现在:
说明:(1)城市网密度单位为城市/万平方公里;
(2)东部地带包括辽宁、北京、天津、上海、河北、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广西等11省市区及台湾和港澳地区;中部地带包括黑龙江、吉林、山西、内蒙古、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等9省区;西部地带包括四川、云南、贵州、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9省区。
1.中西部城镇大量增加
建国以来,我国在内地修铁路、建工厂、开矿山,进行了大规模的工业建设和城市建设,固定资产投资占全国总投资的一半以上,从而大大改观了城市偏集东部地带的不平衡状态。据1985年资料统计,我国西部地带城市网密度比1949年增长了6.5倍,中部地带增长1.45倍,而东部沿海地带仅增长0.75倍。城市数量分布也出现了较大的变化,西部地带增加了65个城市,中部地带增加79个,东部地带增加57个。表现为中部地带城市数增加最多,城市网密度居中;西部地带城市数增加次之,但城市网密度递增最快。36年来,我国城市空间分布变异见表7-14。
从我国城市等级规模的空间分布看,36年中变化也很大。在1949年,我国城市等级规模空间分布特征表现在:东部地带集聚了100%的100万以上特大城市,50%的大、中、小城市;中部地带小城市约占全国小城市总数的近一半,大、中城市均为全国大、中城市数的1/4左右;西部地带城市稀疏,仅有2个大城市、4个中等城市和6个小城市。建国后随着我国生产力向西转移,中、西部地带城市有了很大发展。迄至1985年,我国中部地带特大城市已占全国1/4,大、中、小各级城市也占全国各级城市总数的40%以上;西部地带不仅发展了5个100万以上的特大城市,成为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极核,而且小城市发展很快,小城市数已占全国小城市数的1/3强;而东部地带尽管特大、大、中城市绝对数量有明显增加,但各级城市占全国的比重都已相对下降(表7-15)。概观我国城镇体系等级规模空间分布变化,具有东部小城市衰弱,中部大、中城市发展,西部小城市繁荣的基本特征。
2.城市集聚区日趋明显
建国以来,随着我国工业、交通和城市的建设,城市集聚区日趋明显。概括起来主要有:
表7-15 我国分区城市等级规模变化对照表
说明:(1)1949年城市总数136个,其中17个人口数不详;
(2)台湾及港澳地区城市未计入。
(1)辽中南城市集聚区。这一地区以沈阳为中心,其范围包括沈阳、鞍山、辽阳、抚顺、本溪、营口、海城、瓦房店、大连、丹东10城市及所辖145镇。总面积约占辽宁省23.5%,市镇非农业人口即达1023.2万人(占全省非农业人口的68.8%),是我国重要的重工业城市集聚区。
(2)京津唐城市集聚区。这一地区包括北京、天津、唐山、秦皇岛、廊坊5城市及71镇,面积不及全国的0.06%,工农业总产值却占全国的6.7%。1985年市镇非农业人口1143.9万,约占京、津、冀二市一省总市镇非农业人口的70.7%,成为我国首都城市圈的核心所在。
(3)沪宁杭芜城市集聚区。这一地区以上海为中心,集聚了上海、南京、镇江、常州、无锡、苏州、常熟、杭州、嘉兴、湖州、芜湖、马鞍山、铜陵13市及115镇,辖区面积不及江苏、上海、浙江、安徽三省一市总面积的1/5,却集聚了占三省一市总市镇非农业人口的56.3%,成为我国最大的轻加工工业城市群带。
(4)珠江三角洲城市集聚区。这一地区以广州为中心,麇集了广州、东莞、中山、佛山、深圳、肇庆、珠海、江门、惠州以及香港、澳门11城市及159镇,辖区面积不及广东全省15.7%,却集中了占广东总市镇非农业人口的52.2%①,成为我国主要的对外加工、出口贸易城市集聚区。
(5)中原城市集聚区。这一地区以郑州为中心,沿京广铁路、陇海铁路十字交叉分布。在安阳、开封、驻马店、三门峡四城市为顶点的菱形区内,土地面积不足河南全省1/3,却集中了13个城市、61个镇,和70%的全省市镇非农业人口,成为我国城市网密度最高的地区之一。
(6)成渝城市集聚区。这一地区分布于成渝铁路沿线,集聚了重庆、成都、绵阳、自贡、内江、德阳、乐山、宜宾、沪州9市和227镇,成为我国内地城镇分布密度最高的地区。
(7)“大台北”城镇集聚区。这一地区以台北为中心,范围波及中和、永和、景美、木栅、南港、内湖、士林、北投、阳明山、淡水、芦州、三重、新庄、板桥、汐止、莺歌和树林等地,现已成为台湾政治、经济、文化重心所在。
① 参见主要参考文献目录14。
① 1949年有设市城市136个,在以后的36年中,有14个城市衰落为镇或合并为其它城市的一个区。
① 据国家统计局资料,1952年我国城市总人口为4238万,镇总人口为2925万。到年,前者增到11825.9万,增长2.8倍;后者增长为5721.0万,仅增长1.96倍。
① 港、澳城市人口和城镇数未计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