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周易研究会
中国方志概述 - 中国历代方志概述(一)
中国历代方志概述(一)

    作者:黄燕生

  方志的起源

中国的地方志有着悠久的历史。方志起于何时,渊薮所在,历代学者曾经作过多方面的考辨,并有种种不同的说法。宋代学者王存、程大昌、王象之等人推《禹贡》、《山海经》等古代地理书为方志之祖,同代人司马光、马光祖则认为导源于《周礼》记述的古方国史;还有学者以多源的观点阐释方志的产生,如《隋书·经籍志》的作者以晋挚虞所作《畿服经》为例,称该书合《禹贡》、《周官》例而成。宋代地理学家欧阳忞纂《舆地广记》,序称:"凡自昔史官之作,与夫山经、地志,旁见杂出,莫不入于其中。"元人黄溍则将方志归结为古地志与古地图的合流。明清以来,溯方志之源于史书的说法较为盛行,章学诚力证《周官》外史所掌"四方之志"即是当时的地方志,洪亮吉认为,汉晋霸史《越绝书》、《华阳国志》是方志之始。建国以来,对于方志起源问题的讨论,虽未完全统一认识,但方志多源,已为多数学者所接受。地方志内容包罗万象,宋代以前出现的各类名目纷繁的地方史籍、地理杂著、人物传记、诗文选集均与定型方志有着直接或间接的渊源关系,其中,以《山海经》、《禹贡》、《周官》和古地图对方志的定型与成熟影响最大。

《山海经》,18卷,分为《山经》、《海经》和《大荒经》三部分。作者不详。全书仅3.1万多字,却包括了地理、历史、神话、民族、动物、植物、矿产、医药、宗教等多方面内容。由于奇谈甚多,西汉史学家司马迁称:"至《禹本纪》、《山海经》所有怪物,余不敢言也。"《汉书·艺文志》将其列入形法家之首,明人胡应麟称其为"古今语怪之祖",清《四库全书总目》也谓其为"小说之最古者",并置于小说类;但该书的多数内容涉及山川地理,唐刘知几《史通》以及《隋书·经籍志》等历代史目又置其于地理之属。宋代一些全国区域志的编纂者述及修纂缘起,每每提及《山海经》。北宋元丰间,王存纂《九域志》,朝廷诏秘书省"录《山海经》等送职方检阅";政和间,欧阳忞纂《舆地广记》,《山海经》也成为参照之书。此外,《隋书·经籍志》记载南齐陆澄聚《山海经》以来160家以为《地理书》。

《禹贡》是《尚书》中的一篇,只1193字。《禹贡》假托夏禹治水之后,将全国划分为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九州,并以此为纲,分叙各地山岭、河流,物产、贡赋、交通等项。这是我国现存最古的一部全国区域志。历代言地理者,大都推《禹贡》为祖。元代志家张铉即将此书列为方志源头之一。《禹贡》比之《山海经》,不仅有明确的行政区划作为纲领,其记述内容和形式也更趋近于后世方志。如每州分叙山川、湖泊、土壤、物产,尤详于田赋等级、贡品名目的记述。加之此书较少怪异之谈,记实色彩较浓,因而受到历代方志学家重视。

《周官》即成书于战国时期的《周礼》,是一部记述周代官制的著作。是书多处提到"方志"一词。《地官》载:"诵训,掌道方志,以诏观事。"郑玄注:"说四方所识久远之事,以告王观博古所识。"《春官》载:"小史掌邦国之志","外史掌书外令,掌四方之志。"郑玄解释"四方之志"为春秋诸国史书,如晋之《乘》、楚之《梼杌》、鲁之《春秋》等。由于定型方志具有地方史书的特征,而《周官》所云古方国史又统称"方志",所以自宋代以后,许多人将两者联系了起来。司马光《河南志序》云:"《周官》有职方、土训、诵训之职,掌道四方九州之事物,以诏王知其利害。后世学者,为书以述地理,亦其遗法也。"清代方志学家章学诚从"志属信史"的观点出发,也认为《周官》外史、小史之执掌即今之方志。章氏之说在近代极受推崇,故《周官》源流说颇有影响。

历代学者论及方志渊源,常常将《周官》所述古方国史与古地图相提并论。南宋方志学家马光祖《景定建康志序》称:"郡有志,即成周职方氏之所掌,岂徒辨其山林川泽都鄙之名物而已。"元代学者郭晦在《至元嘉禾志序》中也指出:"图志之书,古史之笔也,成周职方掌天下之图,外史掌四方之志,事亦重矣。"明《嘉靖太平县志》图序分析古地图与方志的关系,说:"《周礼》九州之图掌于职方氏,此后世图经之所由作也。志以纪事而先之以图,义亦如此。"古代地图除写绘图形外,往往还有许多文字说明,图经即指这些图说而言,"图则作绘之名,经则载言之别。"(李宗谔《祥符州县图经序》)后来,图说渐众,可单独成书,逐渐由图经发展为方志。方志的定期续修传统,实际上也是从古代定期呈交图经的制度演变而来的。所以,古代地图与近代方志有着直接的因承关系。恰如民国间地图史专家王庸考述的:"中国古来地志,多由地图演变而来,其先以图为主,说明为附;其后说明日增而图不加多,或图亡而仅存说明,遂多变为有说无图与以图为附庸之地志。"(《山海经图与职方图》,载《禹贡》一卷三期)

除上述诸书外,与方志形成有一定关联的书体还有《诗经》国风篇,这是方志艺文志的远源。《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成书约于2500年以前的东周时期,所录诗歌多为周初至春秋中叶的作品,《诗经》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有十五国风,共有诗160篇,记述当时各地的民歌。宋代以后的方志都收录本地诗文歌赋,或为艺文、文征,或为各类之附录,不少志家以为源于远古时代的"采诗以观民风"。元代志家张铉指出:"古者诸侯置史以纪国政,采诗以观民风,……后世州郡,各为志书,亦此之遗意。"(《至正金陵新志·修志文移》)清代志家章学诚也认为"文征义本十五国风"。(《湖北通志》序)

综上所述,先秦时代的各类著述与定型方志都有渊源关系,但在方志形成过程中,它们的作用是各不相同的。《四库全书总目》总结说:"古之地志,载方域、山川、风俗、物产而已,其书今不可见。然《禹贡》、《周礼·职方氏》,其大较矣。《元和郡县志》颇涉古迹,盖用《山海经》例。《太平寰宇记》增以人物,又偶及艺文,于是为州县志书之滥觞。"这是对方志源流比较全面的阐述。概括说来,先秦各体古书,除《禹贡》初具地理总志的规制风貌,其余诸书皆只为方志的部分远源,即便是《周官》所称古方国史,也只是近似于后世方志的某些特征。因为通常所指方志,不仅有特定的记述内容,还有着约定俗成的体例门目。从专述史、地单类的古代国史、地理书和地图汇为记述广泛、体例完备的方志,不仅有记载内容的不断完善,还有各类书体的逐渐融合,而这一过程,始于秦汉,直到南宋,方告完成。

秦汉魏晋南北朝

秦统一中国后,舆图地志之作,续有纂辑。《史记》载:刘邦率兵入咸阳,萧何在秦丞相府获御史律令图书,"汉王所以具知天下厄塞,户口多少,强弱之处,民所疾苦者,以何具得秦图书也。"清姚振宗《汉书艺文志拾补》形法类著录有《秦地图》一种,班固《汉书·地理志》征引两处,其一,琅玡郡长广县,注曰:"有莱山莱王祠,奚养泽在西。《秦地图》曰:'剧清地,幽州薮'";其二,代郡班氏县,注曰:"《秦地图》书班氏。"从这两处简短引文看,很象是地图上的附注说明,类似后世图经的内容。因该书早佚,体例已难考辨。

两汉时期,郡国地志已成为中央政府的征录之书。《隋书·经籍志》云:"武帝时,计书既上太史,郡国地志固亦在焉。"又说:"司马迁《史记》所述,仅《河渠志》而已,"其后,刘向略言地域,丞相张禹使属朱赣条记风俗,班固因之作《地理志》。"朱赣撰著的《地理书》是成书于西汉末年的一部记述地理风俗的总志,刘知几《史通·杂述》云:"地理书者,若朱赣所采,浃于九州;阚骃所书,殚于四国。斯则言皆雅正,事无偏党者矣。"据姚振宗《汉书艺文志拾补》引《宋书》称,"朱赣博采风诗,尤为详洽,班固因以为志。"说明《地理书》之撰,除循《禹贡》之例,分州叙事,还有《国风》的影响。朱赣《地理书》经班固辑录,收入《汉书》卷二十八下《地理志》郡国地理之后,其内容除述星野、疆域、物产而外,主要是描写各地风俗,采录先秦诗歌甚多,如述陇西古俗:"天水、陇西,山多林木,民以板为室屋。及安定、北地、上郡、西河,皆迫近戎狄,修习战备,高上气力,以射猎为先。故秦诗曰'在其板屋';又曰'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及《车辚》、《四载》、《小戎》之篇,皆言车马田狩之事。"朱氏之后,由班固完成的《汉书·地理志》是以当时行政区划为纲的全国区域志,该志分为三部分,首叙古九州地理,全录《禹贡》;次叙汉郡国山川、户口、水利、关塞、古迹、设官情形,似采录各地《图经》而成;最后述各地风俗,辑有朱赣的《地理书》。《隋书·经籍志》评价是志"其州国郡县山川夷险时俗之异,经星之分,风气所生,区域之广,户口之数,各有攸叙,与古《禹贡》、《周官》记所相埒。"班固自己也声称是受到上述诸书的影响,他说:"先王之迹既远,地名又数改易,是以采获旧闻,考迹《诗》、《书》,推表山川,以缀《禹贡》、《周官》、《春秋》,下及战国、秦、汉焉。"(《汉书·地理志》)从该志的结构和内容看,除首尾辑录《禹贡》、《地理书》外,主要是分郡县叙述各地建置,其内容与《华阳国志》所引东汉《巴郡图经》别无二致。溯源推本,无虑《周官》职方、诵训、小史、外史之执掌,《秦地图》之所记。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汉书·地理志》实际上融合了先秦图、志的体例和内容。《汉书·地理志》的记述形式,为历代正史地理志所法,同时,也为各朝代汇纂图经总集、地理总志创立了模式。

魏晋南北朝时期,以全国区域为范围编纂的总志有晋挚虞《畿服经》、陈顾野王《舆地志》、北魏阚骃《十三州志》等,以《畿服经》的体例较为完备。《隋书·经籍志》载:"晋世,挚虞依《禹贡》、《周官》,作《畿服经》,其州郡及县分野封略事业、国邑山陵水泉、乡亭城道里土田、民物风俗、先贤旧好,靡不见悉,凡一百七十卷。"从其介绍看,该书与《汉书·地理志》同源于《禹贡》、《周官》,但其内容却不止于叙述地理风俗,还增添了"先贤旧好"等人物事迹,是综括地理书和史书的著作。《四库全书总目》认为,后来方志,必列人物、艺文者,其体皆始于宋人乐史所撰《太平寰宇记》,实际上,成书早于《太平寰宇记》几百年的《畿服经》就已经开创了方志列人物的先例。正因为该书兼备史、地两性,故受到历代方志学家的盛誉。清谢启昆甚至称其"实为后世方志之祖"。

东汉以降,以郡国州县为范围编撰的各类史地杂著名目繁多,刘知几《史通·杂述》列为十流,"一曰偏纪,二曰小录,三曰逸事,四曰琐言,五曰郡书,六曰家史,七曰别传,八曰杂记,九曰地理书,十曰都邑簿。"研究者普遍认为,这十个流派中以郡书、地理书、都邑簿与后世方志关系较为密切。

郡书即郡国之书,多记郡国乡贤耆旧事迹。《隋书·经籍志》载:"后汉光武,始诏南阳,撰作风俗,故沛、三辅有耆旧节士之序,鲁、庐江有名德先贤之赞。郡国之书,由是而作。"刘知几说:"汝、颍奇士,江、汉英灵,人物所生,载光郡国。故乡人学者,编而记之,若圈称《陈留耆旧》、周斐《汝南先贤》、陈寿《益部耆旧》、虞预《会稽典录》,此之谓郡书者也。"(《史通》卷十)汉晋郡书,大都散佚无传,据诸书著录,汉代有《沛国耆旧传》、《巴蜀耆旧传》、《益州耆旧杂传记》、《三辅耆旧传》、《鲁国先贤传》、《京兆耆旧传》、《会稽贡举簿》、《陈留耆旧传》、《陈留风俗传》、《南阳风俗传》、《南阳文学官志》、《荆州文学记官志》、《汉中耆旧传》、《兖州山阳先贤赞》;魏晋时期有《广州先贤传》、《汝南先贤传》、《豫章烈士传》、《益部耆旧传》、《襄阳耆旧记》。郡书以人物列传为内容,实为地方人物志。

地理书即地记、地志之书,以记述各地建置、山川、道里、物产、风俗为内容。刘知几说:"九州土宇,万国山川,物产殊宜,风化异俗,如各志其本国,足以明此一方。若盛弘之《荆州记》、常璩《华阳国志》、辛氏《三秦》、罗含《湘中》。此之谓地理书者也。"(《史通》卷十)汉魏时期的地理书或日记,或日志,故有地记、地志之称,两者实无区别。以记为名的,据《中国古方志考》等书考,西汉有王褒《云阳记》,东汉有李尤《蜀记》、朱玚《九江寿春记》、应劭《十三州记》、杨孚《临海水土记》、卢植《冀州风土记》等,魏晋南北朝时期主要有魏阮籍《秦记》和《宜阳记》、杨元凤《桂阳记》,蜀谯周《三巴记》、僧仁显《华阳记》,吴顾启期《娄地记》、顾微《吴县记》,两晋陆机《洛阳记》、张勃《吴地记》、《太康地记》、裴秀《冀州记》、潘岳《关中记》、顾微《广州记》、顾夷《吴郡记》,罗含《湘中记》、袁山松《宜都山川记》,南朝宋孔灵符《会稽记》、刘澄之《鄱阳记》、雷次宗《豫章古今记》、邓德明《南康记》、盛弘之《荆州记》、郭仲产《荆州记》、山谦之《丹阳记》,南朝齐陆道瞻《吴地记》、黄闵《武陵记》和《沅陵记》,南朝梁任昉《地记》、鲍坚《武陵记》、伍安贫《武陵记》,南朝陈顾野王《建安地记》等;以志为名的,东汉有陈术《益州志》,三国有蜀谯周《益州志》和吴韦昭《吴郡国志》等,两晋有常璩《华阳国志》、何晏《九江志》、常宽《蜀志》、佚名《永宁地志》和《会稽郡十域地志》等,南北朝有宋《元嘉六年地志》、董览《吴地志》、沈怀远《南越志》,齐佚名《地志》、崔慰祖《海岱志》、梁萧绎《荆南地志》,陈顾野王《舆地志》等,以上地记、地志,除常璩《华阳国志》、何晏《九江志》尚存于世,其余均已佚失,清人王谟《汉唐地理书钞》、陈运溶《荆湘地记》辑录佚文多篇。从辑本文字考见这些古地理书的内容,大致包括疆域、地名、物产、山川、古迹、神话传说等项。有的地记还兼言人物,如梁鲍至纂《南雍州记》、宋邓德明《南康记》、晋周处《阳羡风土记》等。当时出现的各类地记,还有专述某项事物的山水记、风土记、异物志一类著作,如记一方山水的《永初山川记》、《宜都山川记》,记一域风俗的《风土记》、《诸蕃风俗记》,记物产异同的《凉州异物志》、《扶南异物志》、《南方草木状》。

都邑簿专志城市,内容包括城池、宫阙、街坊、寺庙、园圃。刘知几说:"帝王桑梓,列圣遗尘,经始之制,不恒厥所。若潘岳《关中》、陆机《洛阳》、《三辅黄图》、《建康宫殿》。此之谓都邑簿是也。"(《史通》卷十)古都邑簿多已不传,唯《三辅黄图》有后人辑本二种。据清人孙星衍考:"旧书有图,特以文为标识,故其词甚简"(《三辅黄图新校正序》)因知原本有图有文。该书内容从清人辑本略可考见,分为三辅沿革、咸阳故城、长安故城、秦汉宫殿、城门、苑囿、池沼、台谢、辟雍、明堂、园丘、太学、宗庙、社稷、南北郊、街市、楼馆、观、阁、署、库、仓、厩、圈、桥、陵墓、风俗、杂类等项。都邑簿与后世一些都市方志有着相同的记述内容和相似的体例规制,如宋代名志《长安志》和《河南志》皆将城阙、街坊、宫殿、古迹作为主要记载项目,元《类编长安志》的门类设置与《三辅黄图》也极其相近。因此,一些学者认为都邑簿是后世都邑志书的发端。

除刘知几《史通·杂述》所列三类与定型方志风貌相近的地理杂著外,受到历代志家重视的还有当时的地方史书和图经。

地方杂史在《史通·杂述》中被列为偏纪之属。刘知几说:"夫皇王受命,有始有卒,作者著述,详略难均。有权记当时,不终一代,若陆贾《楚汉春秋》、乐资《山阳载记》、王韶《晋安陆记》、姚最《梁昭后略》。此之谓偏记者也。""大抵偏记、小录之书,皆记即日当时之事,求诸国史,最为实录。"(《史通》卷十)由此可见,偏霸杂史的特点在于记述一域最近史事。刘知几举列的偏记之书多已不传,而《隋书·经籍志》杂史类著录的《华阳国志》、古史类著录的《越绝记》、《吴越春秋》尚存于世,不少志家以为方志之雏形。

《越绝记》即《越绝书》,原有25卷,今存15卷。述吴越二国史地,上起吴太伯,下迄东汉光武帝,横列人物、地理、都邑、建置、冢墓等门类,内容统合古今,兼述史地,与后世方志述事有相同之处。但其篇目划分甚杂,除详述《吴内传》、《外传记范伯》、《外传计倪》、《外传春申君》等人物事迹,还列有《外传记吴王占梦》、《外传记宝剑》、《内经九术》、《外传记军气》等,与后世定型方志,尚有距离。

《吴越春秋》22卷,今存10卷,东汉赵晔撰。记吴越二国始末兴亡。前5卷叙吴,起自太伯,终于夫差;后5卷记越,始于无余,终于勾践。该书只录人物,不载地理都邑,虽常与《越绝书》同列,但就记述内容和体例而言,不及《越绝书》完备。周中孚跋称是书"盖率尔而作,非史乘之作也。"

《华阳国志》12卷,东晋常璩撰。记述汉末至东晋间巴蜀史事。分巴志、汉中志、蜀志、南中志、公孙述刘二牧志、刘先主志、刘后主志、大同志、李特雄期寿势志、先贤士女总赞、后贤志、序志、梁益宁三州先汉以来士女目录等篇。李塈《重刊华阳国志》序云:"其指归有三焉,首述巴蜀、汉中、南中之风土;次述公孙述、刘二牧,蜀二主之兴废及晋太康之混一,以迄于特、雄、寿、势之僭窃,继之以两汉以来先后贤人,梁、益、宁三州士女;总赞序志终焉。然三者之间,于一方人物,尤致深意。"此志汇历史、地理、人物于一编,初具后世方志的规制,因而有的学者以此为最古之方志。

上述三书,不少志家推之为方志之祖。清洪亮吉称:"一方之志,始于《越绝》,后有常璩《华阳国志》。"(《新修澄城县志序》)近人李泰棻说:"志即史也。故如《吴越春秋》、《越绝书》以及能传世之百二十国宝书等,皆可称为方志。然最古以志名书者,首推常璩《华阳国志》。"(《方志学》第一章)客观地说《吴越春秋》只记人物,不言其他,其性质似与《春秋》、《国语》相当,《越绝书》、《华阳国志》兼述史地,综合了地记、郡书的内容,但两书体例设置杂乱,只能称为初具方志规制。一些方志史研究者认为,《越绝书》可为方志之发端,至《华阳国志》及《畿服经》则具雏形。

汉晋时期,舆图的绘制较发达,姚振宗《汉书艺文志拾补》和《后汉艺文志》著录有王莽《地理图簿》、佚名《司空郡国舆地图》、张衡《地形图》;当时的一些舆图,附有许多文字说明,汉晋学者引述其图说部分,有称图者,如《后汉书》卷五十陈敬王羡传:"按《舆地图》,令诸国户口皆等租入,岁各八千万。"说明《舆地图》附载户口租税的数额;亦有称图经者,《华阳国志》巴志引录《巴郡图经》、《文选》芜城赋注引王逸《广陵郡图经》,《巴郡图经》文曰:"境界南北四千,东西五千,周方余里。属县十四,盐铁五官,各有丞史。户四十六万四千七百八十,口百八十七万五千五百三十五。远县去郡千二百至千五百里,乡亭去城或三四百,或及千里。"这段文字表明,图经内容包括建置、疆域、属县、设官、户口、里至等项,与后世方志的地理部分相应。图经在魏晋时期已与古地图脱离,单独成书,《隋书·经籍志》即著录有《幽州图经》、《冀州图经》、《齐州图经》三种。

综括汉晋时期各类区域性史地著述,就其形式而言,大致分为记人、述地两类,记人一类,有国史、载记、郡书以及《史通·杂述》所列《竹林名士》等小录,《列女》、《逸民》、《忠臣》、《孝子》等别传;述地一类,有各种类型的地理书、都邑簿和图经。大体说来,这些书体都是由先秦《山海经》、《禹贡》、古舆图和《周官》所述古方国史发展而来的。值得注意的是,当时出现了一些融汇诸体、兼言史地的著作,如地理书兼述人物的《畿服经》、《南康记》,史书兼言山川风土的《越绝书》、《华阳国志》,这些综合性地方史志的出现,萌始了方志的雏形。此外,区域性史地杂志的广泛涌现,也为定期续修地方志书和完善方志体例,作了充分准备,而图经的兴起,则为图、志融合成定型方志,提供了条件。

隋唐五代

隋唐时期,大一统局面形成,经济的繁荣,文化的昌盛,为方志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中央集权的政府为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定期编呈图经版籍制度,为方志体例的进一步完善和续修制度的建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隋朝建立初年,即十分重视史志编修事业,"隋大业中,普诏天下诸郡,条其风俗、物产、地图,上于尚书。"(《隋书·经籍志》),汇编《诸州图经集》等书。这是我国有组织地大规模修志之始。隋代各地图经均已散失不传,惟诸书所引,略见零章片简。如《太平寰宇记》卷十陈州商水县引有隋《陈州图经》、郎蔚之《陈州旧图》,《太平御览》卷六十四引有《固安图经》,《舆地纪胜》卷八十三引有《随州图经》。隋朝官修总志有《诸州图经集》、《诸郡物产土俗记》和《区宇图志》。

《诸州图经集》100卷,郎茂纂。该书早佚,清王谟辑《汉唐地理书钞》,录有部分内容,多为叙述建置沿革、物产、泉井、古迹、传说。

《诸郡物产土俗记》151卷,纂人不详。《隋书·经籍志》将其与《诸州图经集》并列,显然是汇纂诸州图经而成的另一部书,由于与《图经集》分编,大约是内容侧重不同,《物产土俗记》以采录各地风土民俗为主,《图经集》则偏重叙述诸州郡建置。

《区宇图志》1200卷,虞世基等编纂。该书除"明九域山川之要,究五方风俗之宜",(《玉海》卷十五)最主要的特点,是列有多幅地图。据《大业拾遗》载,该书"卷头有图,别造新样,纸卷长二尺,叙山川则卷首有山川图,叙郡国则卷首有郭邑图,其图上有山川、城邑。"由此可知,《区宇图志》是一部综合地图、地志的内容和体例的地理总志。

唐袭隋例,继续了图经的定期编修制度。《唐会要》卷五十九兵部职方员外郎条载:"建中元年十一月二十九日,请州图每三年一送职方,今改至五年一造送。如州县有创造,及山河改移,即不在五年之限。后复故。"《唐会要》所述"图",实际就是"图经",有《新唐书》所述为证。该书《百官志》兵部载:"凡图经非州县增废,五年乃修,岁与版籍偕上。"之所以出现称图经为图的现象,大约与古代书籍制度相关。古代地图通常为一轴长卷,或序文于前,绘图于后,或列图在前,附文居后。所以,称舆图者,实际包括了图经,前面提到的汉晋诸书引《舆地图》、《秦地图》即为一例,郎茂根据诸州呈进地图汇纂《诸州图经集》,又为一例。后来,地图的文字说明部分逐渐增扩,甚至可盈数卷,便有与图分离,单独成书的例子。《元稹集》卷三十五载有《进西北边图经状》和《进西北边图状》各一篇,其进图经状云:"臣今月二日进《京西京北图》一面,山川险易,细大无遗。犹虑幅尺高低,阅览有烦睿鉴;屋壁施设,俯仰颇劳于圣躬。寻于古今图籍之中,纂撰《京西京北图经》,共成四卷。"这段珍贵的记载,反映了图经已作为地图的附录,别出单行。其内容也更加丰富。

唐代州县图经,据诸书引录,有《润州图经》、《夷陵图经》、《茶陵图经》、《岳州图经》、《邵阳图经》、《湘阴图经》、《汉阳图经》、《夔州图经》等约十几种。清人陈运溶辑《荆湖图经》36种,其中"唐人所撰"者有《长沙图经》、《衡州图经》、《衡山图经》、《道州图经》、《朗州图经》、《澧州图经》等7种。唐代图经大都散失难考,极其可贵的是本世纪初在敦煌藏经洞中发现的唐《沙州图经》和《西州图经》残卷,为研究图经的内容和形式,提供了难得的实物资料。

《沙州图经》残卷有二件,其一首尾缺佚,存卷长不逾三丈。始于水渠,终于歌谣,前后无题目。另一件题"沙州都督府图经卷第三",始祥瑞,终歌谣,存七十九行。比前一件稍短。有罗振玉《敦煌鸣沙石室佚书》影印本,其记述内容包括河渠、堤堰、盐池、古城、亭驿、祠庙、学校、歌谣等。文字简约,似图说之体。

《西州图经》残卷一件,首尾均缺,存数十行,无标题。罗氏《敦煌鸣沙石室遗书》收有此书影印本。残卷记述当地道路、寺院、古塔。

两种图经残卷均无小题设目,而是依一定次序排列诸事,每事名之后,皆署一"右"字,似文前当有地图,或是另有图卷。图经的内容基本反映当地自然景观、沿革建置,兼述风俗歌谣,带有古代"采诗以观民风"遗迹。这两种图经不见诸家著录,而《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著图经甚罕,说明当时的图经正处于由地方案牍向著述之体演进阶段,除中央政府用以汇为图志、总集外,尚未受到重视。

唐代记述地区史迹的杂史、偏记类著作有《蛮书》、《太原事迹》等。唐人对南诏史事的记述较多,据考,有韦琯《云南事状》1卷、袁滋《云南记》5卷、韦齐休《云南行记》2卷、徐云虔《南诏录》3卷、达奚洪《云南风俗录》10卷、卢携《云南事状》1卷、窦滂《云南别录》1卷、佚名《云南行记》1卷、樊绰《蛮书》10卷,除《蛮书》尚传于世,其余诸书,俱早散佚。《蛮书》又称《云南志》、《云南史记》,编撰于唐懿宗咸通三年(862),是书分为云南界内途程、山川江源、六诏、名类、六、云南城镇、云南管内物产、蛮夷风俗、蛮灵条教、南蛮疆界接连诸番夷国名10篇,记述了当时云南地区的山川地理、六诏历史及各族风俗制度,有很高的史料价值,被视为现存云南最古之方志。《太原事迹记》又名《晋阳事迹杂记》,14卷,唐河东节度使李璋撰。宋治平中太原府刻印。记述了割据时期河东史事。南宋时散佚。

唐代根据各地图经、地志编集的全国图志,可考者有《贞观郡国志》10卷、《括地志》550卷、《职方记》16卷、《长安四年十道图》13卷、《开元三年十道图》10卷、《十道录》、《古今郡国县道四夷述》40卷、《贞元十道录》4卷、《元和郡县图志》40卷、《十道图》10卷、《郡国志》2卷、《域中郡国山川图经》1卷、《郡道山河地名要略》9卷、《十道四蕃志》10卷。以上诸书,仅《元和郡县图志》流传于世,《括地志》、《郡国志》、《十道四蕃志》有王谟《汉唐地理书钞》辑本,《贞元十道录》、《诸道山河地名要略》有敦煌发现的残卷,其余率皆散佚。

唐代最早纂成的地理总志是《括地志》,主修人魏王李泰,为唐太宗第四子,贞观十六年(642)成书。唐太宗誉之:"博采方志,得于旧闻,旁求故老,考于传信,内殚九服,外极八荒,简而能周,博而尤要,度越前载,垂之不朽。"(《玉海》卷十五)该书以唐贞观十三年(639)行政区划为纲,记录了当时10道358州的建置沿革、山川形势、风俗物产、古迹故实。

唐代地理学家贾耽以绘制地图负有盛誉,他每完成一幅地图,都要撰写图经式的别录。贞元十四年(798),献《关中陇右及山南九州》等地图时,撰有《关中陇右及山南九州别录》6卷;贞元十七年(801),制《海内华夷图》成,并撰《古今郡国县道四夷述》40卷;嗣后,又绘制了《地图》10卷,与之相应,编有《贞元十道录》4卷。《古今郡国县道四夷述》的内容,据贾耽《进海内华夷图表》称:"中国以《禹贡》为首,外夷以班史发源,郡县纪其增减,蕃落叙其衰盛。"《玉海》卷十五引贾耽《碑》,对该书也有介绍,云:"通夷裔之风俗,尽山川之险易,历代沿革之自,百王废置之由,关塞通塞之因,牧圉盛衰之异,道程疎密之准,要荒享献之数,聚米画地,成于指掌。"由此得知,该书主要记述郡县建置、山川形势、道路关隘、物产风俗,与传统地理志及图经相似。《贞元十道录》的内容,权德舆在该书序言中有详细说明:"其首篇,自贞观初,以天下诸州,分隶十道,……在天宝以州为郡,在乾元复郡为州,六典地域之差次,四方贡赋之名物,废置升降,提封险易,因时制度,皆备于编。""其三篇,则以十道为准,县距州,州距西都,书其道里之数,与其四鄙所抵。"由此可见,该书分为两部分,首卷述建置沿革、疆域、贡赋,后三卷述至到里数。敦煌发现有《贞元十道录》手抄残卷,罗振玉收入《鸣沙石室佚书》第三册。残卷仅存十六行,即剑南道姚、协、曲、悉、柘、静、保、霸、维、真、恭、翼十二州。每州之下,记所管县名、土贡、距两京道里及县距州里数。当是后三卷的部分内容。

现存较完整的一部唐代图志是李吉甫纂著的《元和郡县图志》。该书成于元和八年(813),原本40卷,目录2卷,北宋图佚后改名《元和郡县志》,传于今世仍有34卷。李吉甫指出:"古今言地理者凡数十家,尚古远者或搜古而略今,采谣俗者多传疑而失实,饰州邦而叙人物,因丘墓而征鬼神,流于异端,莫切根要。"(《元和郡县图志序》)他认为,志书不应疏忽"丘壤山川,攻守利害"的记述。李吉甫强调了图志与政治军事的关系,以其能"佐王扼天下之吭,制群生之命,收地保势胜之利,示形束壤制之端。"这是对方志重要性的新的认识。《元和郡县图志》以当时47节镇为纲,分镇记镇府、州、县、户、沿革、山川、道里、贡赋。每镇叙事之前,冠有地图。是典型的图、志兼括之体。《四库全书总目》评价说:"舆记图经,隋唐志所著录者,率散佚无存,其传于今者,惟此书为最古,其体例亦为最善,后来虽递相损益,无能出其范围。"宋《太平寰宇记》、《舆地纪胜》及元明清一统志,从体例考察,确是《元和郡县图志》的继承和发展。因此,这部书是方志史上承前启后的一部重要著作。

李吉甫还参与编修《十道图》的工作。《十道图》是唐代开始定期编制的全国地图。据史书载,先后成书3种,即长安四年(704)、开元三年(715)所编2种和元和间李吉甫所编1种。《十道图》从名称上考,应是地图,但据宋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对李氏《十道图》的著录,"首载州县总数,文武官员数俸料",却又类似图经之体,与《贞元十道录》相近。考五代、北宋皆有续补、仿效之作,如宋《九域图》有文无图,因改名曰志。唐代《十道图》即是《九域图》前身,亦可能纯属图经,而非地图。

由图经、地志汇纂成的总志,唐代末期有韦澳纂修的《诸道山河地名要略》9卷,又名《处分语》、《新集地理志》。《玉海》卷十五载:"大中九年(855),令澳纂次诸州境土风俗及诸利害为一书。澳乃取十道四方志,手加次,题为《处分语》。"罗振玉《敦煌鸣沙石室佚书》第三册收有是书第2卷残卷,开首断缺,存河东道州府八,曰晋,曰太原,曰代,曰云,曰朔,曰岚,曰蔚,曰潞。其体例已很完备,前述建置沿革,次事迹,次郡望地名,次水名,次山名,次人俗,次物产。

五代时期,战乱频仍,全国区域图志难于纂就,州县呈进图经时续时停。《五代会要》卷十五兵部职方载后唐天成三年(928)敕:"诸道州府,每于闰年合送图经、地图,今后权罢。"同条又载长兴三年(932)五月二十三日尚书吏部侍郎王权奏,称:"伏见诸道州府,每遇闰年,准例送尚书省职方地图者,顷因多事之后,诸道州府旧本虽存,其间郡邑或迁,馆递曾改,添增镇戍,创造城池,窃恐尚以旧规录为正本,未专详勘,必有差殊。伏请颁下诸州,其所送职方地图,各令按目下郡县镇戍城池、水陆道路,或经新旧移易者,或须载之于图。其有山岭溪湖、步骑舟楫各得便于登涉者,亦须备载。"时朝廷批复:"宜令诸道州府,据所管州县,先各进图经一本,并须点勘文字,无令差误。……其间或有古今事迹、地里山川、土地所宜、风俗所尚,皆须备载,不得遗漏,限至年终进纳。其画图候纸到,图经别敕处分。"《五代会要》所记,仅限于后唐一代的有关规定,但就地图、图经的呈交办法、撰写内容,叙述较详,从中可以了解当时的图经仍受到政府的一定重视。现存五代图经,有敦煌石室所出《寿昌县地境》1卷,内容包括去州里数、公、户、乡、沿革、寺、镇、戍烽、栅堡、山泽、泉海、渠涧、关亭、城河等。体例仍唐代图经之旧。其书首尾完整,是敦煌发现的5种地志中最全者。其书后题:"晋天福十年乙巳岁六月九日州学博士翟上寿昌张县令《地境》一本。"后晋天福只延续八岁,所谓天福十年即后周开运二年(945),寿昌远居西陲,故有改元而不知之例。

综述隋唐五代时期方志的发展,图经、图志已成为主流,汉晋时盛行的地记、杂史已退后为次,这时期的图经,内容更加丰富,已摆脱了附于地图之后的地位,而与地图同列并举;中央政府制定了周详的呈送地图、图经的有关规定,并定期汇编图经总集和图志。图经地位的提高和图、志融汇,为方志的繁荣和体例定型,奠定了基础。

宋代

宋代是我国方志发展史的重要时期。方志内容和体例进一步完善并趋于定型。

宋朝初年,仍沿袭了唐代图经造送制度。规定,州县图经每闰年一造送,诸路图经十年一上。

据《续资治通鉴长编》和《玉海》等书记载,宋朝大规模组织编造图经,主要在太祖、太宗、真宗时期,仁、神、哲、徽诸朝也做了一些工作。朝廷在地方呈送图经基础上编次整理,汇纂图经总集和全国区域图志。主要成书有《开宝诸道图经》、《祥符州县图经》和历朝九域志。

宋太祖开宝四年(971),知制诰卢多逊、扈蒙等人受命重修天下图经,未成。两年后,卢多逊出使江南(南唐),派人对国主李煜说:"朝廷重修天下图经,史馆独缺江南诸州,愿各求一本以归。"李煜马上让人校雠抄写,送与之,"于是江南十九州之形势,屯戍远近、户口多寡,多逊尽得之矣。"(《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十四)开宝八年(975),宋准也参与修定诸州图经,由于有卢多逊等人四年编修的基础,很快就完成了。这是宋朝最早完成的一部图经总集。

《祥符州县图经》,成书于大中祥符三年(1010)十二月,李宗谔等编纂,凡1566卷,目录2卷,抄成新本共342本,于次年颁下。(《玉海》卷十四)这是宋代最大规模的组织修志活动,也是我国历史上有据可查的第一次有统一类例的图志总集。严格说,《祥符图经》还不是定型方志或区域总志,而是各地图经的汇编,但北宋时期的图经多是在此倡导下编纂的,而南宋各地盛行的修志活动,在当时也都被认为是祥符修志的继续,因此,这是一部很有影响的方志巨著。《祥符州县图经》在南宋时多已散佚,馆阁所藏仅98卷。(《中兴馆阁书目》)见于《直斋书录解题》(南宋中修)的只有苏、越、黄三州图经。但其内容,有不少为南宋方志征引。主要叙述有户口、贡赋(见《至顺镇江志》)建置、山川、古迹(见《舆地纪胜》)等。《玉海》卷十四《祥符州县图经》条全录李宗谔序,述其所叙范围,包括京府二、次府八、州三百五十二、军四十五、监十四、县一千二百五十三。

九域志是宋代的全国区域志。大中祥符初年,李宗谔修图经总集时,有司请约唐《十道图》以定赋额,于是命王曾修《九域图》,基本是在《祥符图经》的基础上简约而成。祥符六年(1013),《九域图》修毕,卷帙极略,只3卷。神宗元丰八年(1085),又命光禄丞李德刍删定,知制诰王存审其事。书成后,因"旧名图而无绘事,乃请改曰志。"(王存《元丰九域志序》)该书以当时行政区划为纲,每县列乡、镇、堡、寨及山川名称,举列户口和贡赋,是研究宋代经济地理的重要文献。除元丰志外,见于诸史籍的还有《天禧九域志》、《熙宁九域志》和《绍圣九域志》,估计天禧志是祥符志的续修,熙宁志是元丰志的草创(元丰志始修于熙宁八年),绍圣志则是对元丰志的续补。"《玉海》卷十五载,绍圣四年(1097)九月十七日,兵部侍郎黄裳因《元丰九域志》"所载甚略",请求"诏职方取四方郡县、山川、民俗、物产、古迹之类,辑为一书,补缀遗缺。"徽宗大观元年(1107),宋朝廷"创置九域图志局,命所在州郡编纂图经。"(《乾道四明图经》黄鼎序)这是我国设立志局的最早记载。政和元年(1111),蔡攸等人受命详定九域志。惜未成书。

宋代由中央政府颁令诏诸路(道)州上图经,还有太平兴国二年(977)、元祐三年(1088)数次,所修图志有《景德重修十道图》、《皇祐方域图记》、《元祐职方图》等。熙宁间,集贤校理赵彦若为所绘《十八路图》作说,还撰有《十八路图副》20卷,郑樵《通志·艺文略》也著录有北宋十八路的图经。上述诸书均未流传下来。

北宋时期,一些学者仿效贾耽《古今郡国县道四夷述》和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撰述地理总志。其内容或偏重建置沿革,或汇集名胜古迹,或兼述各类。后人常称此为舆地记著作。北宋舆地记传于今者,有太宗时编纂的《太平寰宇记》和徽宗年间成书的《舆地广记》。

《太平寰宇记》200卷,乐史纂。是书沿袭唐十三道区划列目,始于河南,终于四夷。该书征引浩博,考证精核,不仅大量采录了历代地志、正史和文集材料,还仿郦道元《水经注》列诗文、碑记之法,引用了不少诗赋和碑文。清人洪亮吉称其引书多至百数十种。该书最大的特点在于体例更为完善。在《太平寰宇记》中,乐史增加了土产、风俗、古迹、人物、姓氏、艺文等目,改变了我国地志只记沿革地理,轻视经济文化的风习,为后世各类型方志确立史、地、文并重的内容形式,提供了范例。《四库全书总目》称:"地理之书,记载至是而始详,体例亦至是而大变。"清人周中孚说:"有宋一代志舆地者,当以子正(乐史字子正)为巨擘。"(《郑堂读书记》)

《舆地广记》38卷,欧阳忞纂。是书前4卷叙历代疆域,皆系以宋代郡县名;后34卷述宋代郡县沿革。作者自序称:"地理之书,虽非有深远难见之事,然自历世以来,更张改作,先王之制,无一在者,自非专门名家从事于此者,其孰能知之?"大概为了追寻所谓"先王之制",欧阳忞一反言地理必及风俗,述郡县必列户口的传统,其《舆地广记》与历代地志迥然不同,专记州县建置沿革、地名改易,不录道里、户口、物产、土贡、风俗等内容,可谓之全国区域地理志的专志。

北宋政府数次大规模诏修图志,对各地图经方志的编纂起了极大促进作用。据统计,著之于编的宋代图经多是祥符、熙宁、元丰、政和等时期纂修的。张国涂《中国古方志考》著录的《祥符图经》即有43种之多,包括今江苏(4种)、安徽(2种)、浙江(7种)、福建(1种)、湖北(6种)、江西(7种)、广东(3种)、广西(1种)、四川(12种)等省区。北宋图经多已散佚,有刻本流传下来的只朱长文《吴郡图经续记》1种。是书成于元丰七年(1084),据作者序称,是为《祥符图经》的续修。该书3卷,上卷分封域、城邑、户口、坊市、物产、风俗、门名、学校、州宅、南园、仓务、海道、亭馆、牧守、人物十五门,中卷分桥梁、祠庙、宫观、寺院、山、水六门,下卷分治水、往迹、园第、冢墓、碑碣、事志、杂录七门。从所分门类看,其内容已不限于传统图经的地理风俗物产,而是叙及诸般人物政事,虽无方志之名,却具其实。《四库全书总目》称其"征引博而叙述简,文章尔雅,犹有古人之风。"此外,由宋敏求撰著的《长安志》虽是由都邑簿发展来的著作,但对南宋方志编纂很有影响。《长安志》撰于熙宁九年(1076),共20卷,卷一为总叙、分野、土产、土贡、风俗、四至、管县、户口、杂志,卷二分述雍州、京都和京兆尹、府县官,卷三至六纪历代宫室,卷七至十述唐皇城、京城,卷十一至二十分叙当时京兆府所辖二十四县。体例虽不合今之方志,但记述范围比隋、唐、北宋图经要广博。尤其是以更多篇幅记述历代府尹事迹,反映了当时地志图书已由偏重地理考述转向重视人文记载了。同时,该志"精博宏赡"的结构内容,也备受南宋志书编纂者的推崇。

南宋修志,从地区看,相当普遍,不仅名都重邑皆有图志,就是"僻陋之邦,偏小之邑,亦必有记录焉。"(黄岩孙《仙溪志跋》)现存最早一部乡镇志《澉水志》即是南宋绍定三年(1230)纂成的。从时间看,续修制度也固定下来,苏、杭、明、台、镇江、江阴等地方志皆一修再修,如临安三志,以及乾道、宝庆、开庆年间编纂的三部《四明志》。从编修方式看,也从纯粹官修(诏地方造送图经),转变为由地方官主持,请名人学士编纂,所修志书体例也非朝廷所定,而是因人而异,因地而异。南宋方志的最大特点,在于内容体例的更加完善。隋唐北宋图经多只记录一域水道、堰堤、盐池、驿道、古城、学校、寺观、冢墓、古迹、歌谣等,类似于地理书,而南宋方志法《长安志》例,备载一地的建置、山川、户口、赋税、人物、诗词,史地文并重。近人张国淦指出:"方志之书,至赵宋而体例始备。举凡舆图、疆域、山川、名胜、建置、职官、赋税、物产、乡里、风俗、人物、方技、金石、艺文、灾异,无不汇于一编。"(《中国古方志考》序)方志研究者普遍认为,南宋是我国方志定型时期。

南宋所修方志传于今者有二十七种。以浙江省最多,有《乾道临安志》、《淳祐临安志》、《咸淳临安志》、《乾道四明图经》、《宝庆四明志》、《开庆四明志》、《嘉泰会稽志》、《宝庆会稽续志》、《吴兴志》、《剡录》、《嘉定赤城志》、《严州图经》、《景定严州续志》、《澉水志》14种,江苏省有《吴郡志》、《景定建康志》、《嘉定镇江志》、《咸淳毗陵志》、《云间志》、《玉峰志》、《玉峰续志》7种,福建省有《淳熙三山志》、《仙溪志》、《临汀志》3种,湖北省有《寿昌乘》1种,安徽省有《新安志》1种,陕西省有《雍录》1种。

南宋志书,从体例看,可分为平列门目、纲目体和史志体三种类型。平列门目是在旧图经基础上加以扩充,形成多门类形式。最著名的是《吴郡志》,是书成于绍熙三年(1192),范成大撰。共分三十九门。纲目体是对平列门目的改造,在大类下设目,以纲统目,类例较为清晰。如《咸淳临安志》分类19,共辖52目,另有7图。记述一镇之事的《澉水志》虽很简略,也于一些类目中细分小目,如地理门有沿革、风俗、形势、户口、税赋、镇名、镜境、四至八道、水陆名9目。史志体即模仿正史的纪传体例设置类目,以周应合《景定建康志》为代表。该志分为录、图、表、志、传、拾遗六类。图、表、志、传前各列小序,于诸志之中又设小目,如风土志有风俗、民数、灾祥、第宅、土贡、物产、古陵、诸墓、义阡诸篇。史志体志书对后世影响甚大,明清相当部分方志就是采用纪传体形式编纂的。

南宋方志不仅在编纂形式上各具特色,其内容裁措和文字叙述亦都得体,一般说来,"文约事备,文直事核",是当时不少志书的共同特点。如被誉为一代名志的临安三志、《新安志》、《刻录》即以叙事简明为纂志主旨。

临安自绍兴八年(1138)升为南宋首都,先后三次纂修志书。乾道五年(1169),周淙始修,成书15卷,今存3卷,《四库全书总目》称其"叙录简括,深有体要;"淳祐十二年(1252),施谔再修,成书52卷,今存6卷,亦是"叙述简雅,征引赅洽"之著;(林正秋《南宋行都三志》)咸淳四年(1268)潜说友三修,成100卷,今存93卷,"前15卷为行在所录,记宫禁曹司之事,自16卷以下乃为府志,区画明晰,体例井然,可为都城纪载之法。"(《四库全书总目》)

《新安志》10卷,赵不悔修,罗愿纂。成书于淳熙二年(1175)。是志采用纲目体,15大目下又详列子目,其子目划分甚细,例如,物产分谷粟、蔬茹、药物、水果、水族、羽族、兽类、货贿等项;杂录分人事、诗话、杂艺、砚、纸、墨、定数、神异、记闻9门。体例分目极其周备。罗愿为撰此书,遍考前代图经、地记,"间阅前史及国典,并杂家稗说",还"益访故老,求遗事。"(罗愿《新安志》序)《四库全书总目》评价此书"叙述简括,引据亦极典核。"

《剡录》10卷,高似孙纂。书成于嘉定七年(1214)。共分28门,首卷列有"县纪年"一篇,开方志设大事记之先河,卷五收录阮裕、王羲之、谢灵运等14人的著述及三氏家谱等书42种,各具卷数,与《景定严州续志》、《景定建康志》和《永乐大典》所引《三阳志》同为方志列地方书目之开端。该志叙述有法,简洁古雅,被后世志家视为简志体之祖。

宋代方志大都崇尚简明叙事,但也有偏重掌故记实一派。以《淳熙三山志》、《开庆临汀志》为代表,两志均为福建方志。《淳熙三山志》42卷,梁克家纂,传世有明崇祯十一年(1638)刻本,《临汀志》15卷,胡太初修,赵与沐纂,该志无刻本流传,今存于《永乐大典》卷7889至7895中,共7卷。二书在体例分目上与他志无异,唯其记载当时政事,则详录地方档案材料,如记述户口、税赋,二志都分记祖额、今额及诸县数字。《三山志》公廨类的子目就有47个,不惮其详,是研究宋代地方制度的难得资料,该志土俗类岁时目记述福州节令,仅元日就有祈年、饮屠酥、序拜、卻荤食、上冢等项,极为详尽。《四库全书总目》称此志"主纪录掌故,而不在夸耀乡贤、侈陈名胜,固亦核实之道,自成志乘之一体,未可以常例绳之。"这种重视地方掌故制度的纪述形式,深得明代志家的推崇和效法。

南宋纂修的舆地记形式的地理总志,据《宋史·艺文志》著录,有余《圣域记》25卷、王日休《九丘总要》340卷、范子长《皇州郡县志》100卷;《直斋书录解题》著录有王希先《皇朝方域志》200卷。以上四书,均未传世。此外,未被《宋史·艺文志》著录而传于今者,有王象之《舆地纪胜》200卷,祝穆《方舆胜览》70卷。两书均以详述各地名胜为特点。《舆地纪胜》以南宋庆元建置为纲,详述166个府州的府州沿革、县沿革、风俗形胜、景物、古迹、官吏、人物、仙释、碑记、诗、四六。比较北宋《太平寰宇记》,所增者有古迹名胜和诗文,所略者有府境、四至八到、户口、土产。是书仿《水经注》之例,于每州府之后,列碑记、图志之目,反映作者对碑刻方志资料的重视,明人曾将其碑记抄出,另编成《舆地碑目》一书,可见于史料价值较高。阮元称其书"体例谨严,考证极其赅洽",又说"南宋人地理之书,以王氏仪父象之《舆地纪胜》为最善。"(《舆地纪胜》重刊本序)《方舆胜览》所载仅及南宋十七路,其体例颇同于《舆地纪胜》,以其平江府分目为例,计有建置沿革(包括分野、领县、治所)、风俗、形胜、土产、山川、井泉石井、堂舍州宅、阁斋、亭榭、馆驿、桥梁、佛寺、祠墓、名宦、人物、题咏、四六诸项。该书叙事特点有二,其一,事必有据,凡列一山一水一人一物,必征引他书,甚至整篇文章录入,而自己不作更多陈述,此法正与《舆地纪胜》相反。其二,偏重古迹名胜,而略于建置沿革,不记户口、田赋。实际上,该书是以地域为纲,以山川古迹为目,网罗天下文赋为一编,故《四库全书总目》称其"名为地记,实则类书。"

宋代志家虽然没有撰述系统研究方志的理论著作,但在一些志书序文中,对于方志学的某些重要问题皆有所言及,于方志理论建设颇多贡献。

论方志性质、渊源,不少学者认为是古代地理书的发展,朱长文指出:"方志之学,先儒所重,故朱赣风俗之条,顾野王舆地之记,贾耽十道之录,称于前史。"(《吴郡图经续记》序)王象之说:"世之言地理者尚矣,郡县有志,九域有志,寰宇有记,舆地有记。"(《舆地纪胜》序)但也有些志家认为是史书之流别,郑兴裔指出:"郡之有志,犹国之有史,所以察民风、验土俗,使前有所稽,后有所鉴,甚重典也。"(《广陵志》序,载《郑忠肃公奏议集》下)马光祖《景定建康志》序指出:"郡有志,即成周职方之所掌,岂徒辨其山林川泽都鄙之名物而已",将古代舆图视为方志前身;董弅《严州图经》序也溯源于此。撰写《元丰九域志》的王存明确指出,当时所修志书即为古代图、志、籍的综括,他在该书序言中说:"臣闻先王建国,所以周知九州封域与其人民之数者,诏地事则有图,诏观事则有志,比生齿则有籍,近也撮其大要,会为一书,趣时施宜,文约事备,则唐之《十道图》、本朝《九域志》是也。"

论方志功用,宋代志家普遍提到志书的资鉴、教化作用。董弅《严州图经》序云:"(方志)使为政者究知风俗利病,师范先贤懿绩;而承学晚生,览之可以辑睦而还旧俗;宦达名流,玩之可以全高风而励名节。"马光祖《景定建康志》序具体阐述方志的作用为:"忠孝节义,表人材也;版籍登耗,考民力也;甲兵坚瑕,讨军实也;政教修废,察吏治也;古今是非得失之迹,重劝鉴也。夫如是然后有补于世。"

论方志编纂,南宋著名学者张栻提出,应"削去怪妄,订正事实,崇厚风俗,表章人才。"(《景定建康志修志本末》引)杨潜《云间志》序认为,志书取材,要"畴诸井故里,改诸传记,质诸故老,有据则书,有疑则阙,有讹则辨。"赵抃《成都古今集记》序也指出:"其间一事一物,皆酌考众书,厘正伪谬,然后落笔。"他还认为,志书编纂,未可求全责备,其"知之有未至、编之有未及"的地方,可待后人补正。(见《嘉靖四川总志》艺文志)罗愿认为,志书叙事应与史书同具《春秋》笔意,"是皆有微旨者,必使涉于学者纂之。"(《新安志》序)对方志编纂论述最全面的是周应合写的《景定建康志修志本末》,该文将志书编修分为四个步骤:一曰定凡例,志书仿史书体例,分图、表、志、传诸体,"传之后为拾遗,图之后为地名辨。""志中各著事迹,各为考证,而古今记咏,各附于所为作之下,凡图表志传卷首,各为一序。"二曰分事任,"欲请官十员,招士友数人入局,同共商榷,分项修纂。"三曰广搜访,"凡自古及今,有一事一物,一诗一文,得于记闻,当入图经者,不以早晚,不以多寡,各随所得,批报本局,以凭类聚考订增修……。"四曰详参订,"每卷修成初稿,各以紫袋封传诸幕,悉求是正,其未当与未尽者,请批注行闻,以凭删修次稿,再以紫袋传呈如初。侯定本纳呈钧览,仰求笔削,然后付之锓梓。"

总之,宋代志家对于方志理论的探讨是多方面的,后人对方志学一些基本问题的研究,也是导源于宋代志家的初步探讨。两宋时期,方志作为一种独特书体已受到人们的广泛重视,其内容和体例也逐渐固定下来,完成了古代图、志的融合,并从偏重地理记载转向着重人物、政事的记录。

元代

自宋代完成从图经到方志的过渡以后,方志的发展进入繁盛时期。元代方志在前代基础上取得了新的成就。其中,《元一统志》的纂修是一重要创新。我国从《禹贡》问世以来,每个统一王朝都编有全国区域志,或官修或私撰,体例各异,自《元一统志》纂修之后,明清两代的总志皆仿其体,袭其名,从而完成了全国区域志的定型。

《元一统志》创修于世祖至元二十三年(1286),当时,为标榜天下一统,集贤大学士札马拉鼎奏请纂修《大一统志》,世祖采纳了他的建议。至元二十八年(1291)成书,共755卷。后因得《云南图志》、《甘肃图志》、《辽阳图志》,遂议重修,并于成宗大德七年(1303)完稿。此本共1300卷,缮写成600册,于至正六年(1346)刊行。《元一统志》综合了唐《元和郡县图志》、宋《太平寰宇记》、《舆地纪胜》等书的体例,分为建置沿革、坊郭乡镇、里至、山川、土产、风俗形势、古迹、宦迹、人物、仙释诸门类。比之前代总志,设类更为全备。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元一统志》至清中叶已散佚不全,民国间,金毓黻据北京图书馆、大连图书馆及各收藏家所藏零页抄得15卷,又自诸书辑佚,得4卷,此本刊入金氏所编《辽海丛书》中。建国后,赵万里在金辑本的基础上,增加了从《永乐大典》中新辑出的佚文,编为10卷,于1966年由中华书局出版。

除官修《一统志》外,元代私家撰著的区域总志还有虞应龙《统同志》、肖《九州志》、郝衡《舆地要览》、佚名《元混一方舆胜览》、滕宾《万邦一览集》、朱思本《九域志》等。这些总志,大都效法宋代寰宇记、九域志及舆地记而成,多已散佚,仅《元混一方舆胜览》和《九域志》有元刻残本存世。

元代由于政府的提倡和诏修《一统志》的影响,各路州县陆续编纂了不少方志。有的是南宋遗民的怀旧之作,如《宝唐拾遗》;有的是旧志的类纂考证,如《类编长安志》;还有的则是对一域地理古迹的考辨,如《齐乘》;而更多的志书则沿袭了宋代修志传统,是对前代方志的增补和续修。据张国淦《中国古方志考》统计,元代所修方志约160种,以浙江最多,约40种,其次是江西、江苏和湖南、福建等省区。南方志书的数量明显多于北方,尤其江南一带,尽管南人在元朝倍受歧视,而文化之盛,不减前代。

元代方志经元末动乱已散失不少,明朝皇家藏书之所文渊阁尚保存近百种,(据《文渊阁书目》卷十九著录)后经明末战乱,文渊阁所藏元志与大批宋元秘籍皆亡于兵火。清乾隆间修《四库全书》,仅收元志7种,即《至元嘉禾志》32卷、《大德昌国州图志》7卷、《延祐四明志》20卷、《齐乘》6卷、《长安志图》3卷、《至正金陵新志》15卷、《无锡志》4卷;由四库馆臣辑出,被阮元编入《宛委别藏》的有《至顺镇江志》21卷;清中叶以后,又陆续出现了5种,有《至正四明续志》12卷、《至正昆山郡志》6卷、《至正重修琴川志》15卷、《大德南海志》20卷(存5卷)和《类编长安志》10卷;由徐松自《永乐大典》中辑出,被清末学者缪荃孙考定为元志并收入《藕香零拾丛书》的有《元河南志》4卷;由北京图书馆善本组自《永乐大典》、《顺天府志》、《日下旧闻》、《宪台通纪》中辑出《析津志》1种,并于1983年由北京古籍出版社以《析津志辑佚》为名印行。总计现在所能见到的元代方志共15种。此外,还有一些元志散见他书,有待辑佚整理。如元末明初人陶宗仪所编《说郛》中有成书于大德五年(1301)的《云南志略》1卷,为李京纂,李京曾为乌撒乌蒙宣慰副使,熟悉云南情况,故"撮其古今兴废人物山川木草,类为一编。"(《云南志略》云南总叙)原书4卷,《说郛》本存《云南总叙》和《诸夷风俗》两部分。明初编修《永乐大典》,收录了上千种宋、元、明初方志,《大典》今存约800卷,仅及原书4%,但仍有不少方志残篇可以辑出,如卷六百六十五、六百六十六南雄府收有元《南雄路志》、《南雄郡志》等书,存山川、宫室、坛壝、官制、公署、仓库、馆驿、铺舍、学校、兵防、人物、杂文、古迹等门。

元代方志多是对宋代方志的续修,其体例因袭宋志者不少。对旧志改易较多的,有以《至元嘉禾志》为代表的平列门目体,以《至正金陵新志》为代表的正史体,以《延祐四明志》为代表的书典体和以《至正昆山郡志》为代表的简志体。

《至元嘉禾志》32卷,单庆修,徐硕纂。成书于世祖至元二十五年(1288)。是书分门四十三、而由岳珂、关栻纂修的宋《嘉定嘉禾志》仅分门二十五,可见有较大改动。《四库全书总目》称其"序次甚详,每条下间系以考证,尤为典核。"

《至正金陵新志》15卷,张铉纂。该志是对宋《景定建康志》的续修,亦沿用正史的纪传体,但在列目中有不少损益,尤对景定志所列10志作了较多变化。第一,改志和并志,如并城阙志于古迹志中,将儒学、文籍两志合并为学校志,改武卫志为兵防志,析风土为古迹、民俗二志。第二,重列子目,于疆域志中增加了历代沿革、历代废县名、圩岸3个子目;景定志的官守志全仿正史职官志,设15目,而至正志仅设历代官制、本朝统属官制、题名3目;至正志还删去旧志田赋志的营租、沙租、圩租、蠲赋、杂录等目,将其内容并入历代沿革中;景定志的风土志列有10个小目,显得较杂乱,而至正志的民俗志只设古今户口、风俗两目,另设古迹志,辖城阙、官署、第宅、陵墓、碑碣等项,较旧志更为合理。对景定志所列10传,至正志也做了一些改易,如去正学、直臣2目,增列迁释、方技,又改忠勋为志勋,儒雅为儒林,隐德为隐逸,贞女为烈女。《至正金陵新志》还新设"论辨"1门,下分诸图论、奏议、辨考3目,置于卷末。总体看,至正志对旧志门目设置的改易,更加强调了前后代事迹分述的原则,反映了作者对方志续纂方法的探索。四库馆臣称张铉"学问博雅,故荟萃损益,本末灿然,无后来地志家附会丛杂之病。"(《四库全书总目》卷六十八)

《延祐四明志》20卷,马泽修,袁桷、王厚孙纂。成书于延祐七年(1320),惠宗至元六年(1340)刊。分为沿革、风土、职官、人物、山川、城邑、河渠、赋役、学校、祠祀、释道、集古十二考,各考之下又详分子目。以考为类目名称,显系受马端临《文献通考》的影响。这种模仿史志、政书的形式,以书、志、考、略、典为名设目的方志,自元代出现后,逐渐流行,遂成方志的一种类型。《延祐四明志》是宋元四明六志的第四种,然其体例与前三种迥异,《乾道四明图经》、《宝庆四明志》郡、县事分述,体例介于图经与方志之间,《开庆四明志》虽合郡县一编,但设目混乱,不得要领。《延祐四明志》以郡为纲,事以类聚。如沿革考分辨证、境土两目,城邑考分城、公宇、堂宅、亭、楼阁、台榭园圃、递铺、社、乡都、镇、市、坊巷、桥道14目。皆很恰当。王元恭《四明续志序》称是书"盖变体也。文富事明,气格标异,诚为奇特,乃大掩前作。"

《至正昆山郡志》6卷,杨譓纂。修于至正元年(1341)。是书分为16门,有风俗、山、坊、园亭、冢墓、古迹、名宦、封爵、进士、人物、释老、土贡、土产、杂记、异事、考辨。分目虽细,但每项叙事寥寥数言而已,极其简略。杨维桢为该书作序称:"立凡创例,言博而能要,事核而不简,与前邑志不可同日较工拙也。"清代学者钱大听、周中孚皆赞誉该志简而有要,推为简志的范本。

元代方志在体例形式上不拘旧规,多有创新改易,在资料考证和叙述上也比宋志注重纪实,较少文人意趣。元人许汝霖在《嵊志》序中批评宋高似孙所修《剡录》词浮事简,称其"纪山川则附以幽怪之说,论人物则偏重于清放之流,版图所以观政理,而仅举其略,诗话所以资清谈,乃屡书不厌,他如草木禽鱼之诂,道馆僧庐之疏,率皆附以浮词而过其实。"(《康熙嵊县志》引)元代一些方志皆以详录地方文献、详纪本地史实见长,如《大德南海志》卷六记户口,远溯汉、晋、刘宋、隋、唐、宋各代,于本朝户口,则有至元二十七年(1290)抄数和大德八年(1304)报数。皆分记南人户和北人户。《至元嘉禾志》分儒、僧、尼、道、民、急递铺6类记户口,所附考证中,还录有宋《三朝国史》、《九域志》及旧志图经所记本地户口数字。《至顺镇江志》述户口亦援征历代史志,仅宋代即征录有《祥符图经》、《两朝国史》、《嘉定志》、《咸淳志》等。述本朝户口分土著、侨寓、单贫、僧道诸项,土著又分民、儒、医、马站、水站、递运站、急递铺、弓手、财赋、海道捎水、匠、军、乐、龙华会善友等,每类分记录事司及诸县户口数;侨寓则分别以民族和职业两类记述,其民族分为蒙古、畏兀儿、回回、也里可温、河西、契丹、女真、汉人八类。是书记土产,分谷、布帛、饮食、器用、花、果、蔬、药、草、竹、木、畜、禽、兽、鱼、虫16类;记赋税,则有常赋、土赋、宽赋诸目,常赋记夏税、秋租,先录元代额数,次引《祥符图经》、《嘉定志》、《咸淳志》中的数字。清代学者钱大听说:"(镇江)在元为财赋之区,故此书物产土贡,胪陈名状,其用意各有所在,不得而问也。"(《潜研堂文集》卷二十九)《至元嘉禾志》述物产,分为谷之品(11种)、帛之品(13种)、货之品(1种)、药之品(26种)、果之品(23种)、菜之品(23种)、木之品(11种)、草之品(6种)、竹之品(7种)、禽之品(23种)、兽之品(5种)、鱼之品(38种),共11类,187个品种。该志以10卷篇幅载碑刻,5卷篇幅记题咏,"自三国六朝以迄南宋,凡不刻之文,悉全载无遗。"(《四库全书总目》)《重修琴川志》也以三分之一的篇幅记题咏、碑记。有的元志偏重于山川形势、地理沿革的考证,如《齐乘》每述一事,皆广征博引历代总志、地记资料,参互辨证。

元代志家对方志理论提出了许多精辟见解。

首先,元代志家已将方志纳入史书行列。从现存元志序跋可以看出,史志同义,在当时已是常谈之论了。《至正昆山郡志》杨维桢序曰:"余谓金匮之编,一国之史也;图经,一郡之史也。士不出门,而知天下之山川疆理、君臣政治,要荒蛮貊之外,类由国史之信也;不入提封,而知人民、城社、田租、土贡、风俗异同、户口多寡之差,由郡史之信也。"《至元嘉禾志》郭晦序称:"图志之书,古史之笔也。"从志属史体的观念出发,有的学者将古侯国史与方志联系起来考察,认为"郡乘,古侯国之史也。"(《赤城元统志》杨敬德序)

其次,元代志家对方志多源有了进一步的认识。黄溍《东郡志》序说:"昔之言地理者,有图有志,图以知山川形势,地之所生;而志以知语言土俗,博古久远之事。是以成周之制,职方氏掌天下之图,而道地图以诏王者,有土训之官焉;小史掌邦国之志,外史掌四方之志,而道方志以诏王者,有诵训之官焉。"黄溍所言,已将方志归结为古图、志之合流,这个认识将宋人司马光溯方志之源于《周官》职方、土训、诵训之职掌更加明确化了。戴良《重修琴川志》序也称:"古者,郡国有图,风土有记,所以备一方之纪载,今之志书,即古之图记也。"杨升云《瑞阳志》序则直接把志书视为舆图、史书的综括:"为图于首,则职方氏之遗意也;列志于后,则班孟坚之家法也。"《至正金陵新志修志文移》还提出,《史记》、《国风》之作,是因为"古者诸侯置史以纪国政,采诗以观民风。"并认为"后世州郡各为志书,亦此之遗意。"这个见解与清人章学诚《湖北通志序言》所说"方志义本百国春秋,掌故义本三百官礼,文征义本十五国风"(载《章氏遗书》卷二十四)是很相近的。

第三,元代志家明确提出志书应与史书同具资鉴作用。欧阳玄《铃冈新志》序指出:"郡县之图志,何为而作也?国有贤守令,犹家有贤子孙,守令保图志以治分地,子孙保关券以治分业,能治其所有,即为贤矣。"杨敬德《赤城元统志》序云:"著星土,辨缠次,而休咎可征矣:奠山川,察形势,而扼塞可知矣;明版籍,任土贯,而取民有制矣;诠人物,崇义节,以彰劝惩,而教化可明矣。"

第四,元代志家在修志实践中,于方志编纂学创见甚多。其中,以张铉《至正金陵新志修志文移》阐述最为全面,该文共9则,首章叙述修志缘起和著述要旨,指出:所修志书用史书体例,"首为图考,以著山川郡邑,形势所存;次述通纪,以见历代因革,古今大要;中为表、志、谱、传,所以极天人之际,宪典章文物之归;终以摭遗论辨,所以综言得失之微,备一书之旨。"张铉以志拟史,将司马迁著《史记》,"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思想引以为撰志宗旨,这个论述是极其可贵的。张铉还一反以往修志"隐恶扬善"的传统,提出志书应实录"是非善恶",尤其是人物志,要"巨细兼该,善恶毕著。"这也是把史家"不虚美,不隐恶"的实录笔风运用到修志实践中,为将方志修为信史的一种尝试。张铉对于续修方志的取材问题有极好的见解,即采用前志所详,今志皆略,前志已书,今则不录的方法,如"官署姓名,已入前志者,不复具录。"(《四库全书总目》卷六十八)"历代以来碑铭记颂诗赋论辨乐府叙赞之作,已具周氏、戚氏二志,不复详载。"

元代志家对方志理论的广泛研讨,对后世方志流派的形成和方志学理论研究的深入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Top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