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方志概述 - 阴阳思维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征
阴阳思维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征
作者:蓝允恭
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神秘莫测,引人入胜。它呈现出超前现象,倒转现象,阴阳互补现象,灵感现象。考其原因,盖以阴阳思维为本,而集阴阳思维之大成者,莫过于《周易》,是以《周易》被人们尊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中国文化的源头”、“经邦济世之学”、“宇宙代数学”(Universal Algebra)、“第一号成功预测”(The No1.Success Formula)…。
《周易》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哲学典籍,其影响之深远在世界学术史上极为罕见。它用阴阳的对立统一,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相互转化来说明宇宙万物的一切现象(含人类的生命现象),用阴阳两种符号的不同排列组合(Permutation and Combination)来模拟各种事物的特征及变化规律,用深刻的哲理来启示天道(自然观、宇宙观),地道(客观物质世界),人道(政治、经济、伦理生活;意识形态)的相互关系。其研究和论述的范畴很广,内容也十分复杂,如太极、乾坤、阴阳、三才,道器、理事、理气、形而上、形而下、象数、言意、神化等等。
它通过对宇宙万物的深入观察,将其高度概括为宇宙图式(抽象的卦象),这是一个归纳的过程。由观察、提炼、归纳到作卦,是从具体的物象出发,经过高度归纳、概括、抽象而为“卦象”。而人们要分析、判断、预测某一事物,则是通过模拟该事物的最基本结构(阴阳结构)的演算而得出抽象的卦象,再按阴阳思维的准则与方法将抽象的卦象还原为具体的物象。
《周易》之所以引起国内外学术界的极大关注,主要在于它用阴阳思维的精深哲理来分析判断一切事物,对事物的演变过程及结果作出预测,其结果是令人惊奇地准确;人们从中发现它与自己的生活紧密相关,因而使它由抽象的学术领域走向人类生活的实用领域,从哲学家的讲堂走向了人们日常生活的各种场所。它包括的内容十分广泛,仰观天象,俯察地理,中通万物之情,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探索宇宙及人生之必变、所变、不变的大原理,阐明人生知变、应变、适变的大法则。“阴阳”是—对既对立又统一的哲学范畴,它是从对具体事物认识的深化中抽象出的概念,宇宙间的万事万物都可归入阴阳的范畴,譬如:天为阳,地为阴,日为阳,月为阴,男为阳,女为阴……,就是山水亦有向阳与背阴之分;物理学中的正电负电;化学中的正离子负离子;数学中的正负数。在同一事物中亦有阴阳两个方面,如人体的躯壳为阳,内脏为阴,但躯壳的上部面部为阳,下部背部为阴,内脏的六腑为阳,五脏为阴,故阳中有阴阳,阴中亦有阴阳,失去一方,它方即不存在,这就是阴阳的对立统一。阴阳不是固定不变的,都要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但不管如何转化,仍然是阳中有阴,阴中有阳,不会只剩一方。因为没有上就没有下,没有左就没有右,没有阳就没有阴,失去一方,它方即不存在。作为社会上层建筑的文学艺术等范畴亦存在着阴阳的对立统一,譬如“真、善、美”的定义,在不同学派;不同国家中,有不同的观点。但从阴阳思维的角度来看,可以表述为:
l、阴阳的对立转化曰“真”
宇市间的一切事物,包括自然界及人类社会的所有事物。都是阴阳对立转化的产物,这是永恒不变的真理,过去是这样,现在是这样,将来也必然是这样,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都可证明这一点,故称曰“真”。
2、阴阳的相互补充曰“善”
一切事物都存在着相互对立的阴阳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既对立又统一,有时以相互排斥的形式出现,有时又以相互补充的形式出现。其中,阴阳两个方面相互补充的形式是事物的最佳结果,故称曰“善”。
3、阴阳的和谐统一曰“美”
事物所包含的阴阳两个方面,千变万化,呈现出繁多的组合形式,如这两个方面表现出和谐统一的组合形式,则给人以愉悦的感受,是美好的象征,故称曰“美”。
关于“善”和“美”二者都是从阴阳两个方面的相互关系及组合效果来衡量,不过,前者(善)更偏重于社会意识:后者(美)更偏重于生物本性,不仅人类有美的感受,其它动物亦有美的感受。
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阴阳思维
现以中国的传统医学、传统建筑、传统文学艺术为例来论证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阴阳思维。
1、中国的传统医学
中国的传统医学(中医)用阴阳思维的基本观点进行辩证施治,形成自己独特的理论和风格。根据“阳者刚而和,阴者柔而顺”的特征,则人体的躯壳为阳,内脏为阴。再根据季节气候特征,冬病多在阴,夏病多在阳,春病多在阴,秋病多在阳。阴阳平衡是判别人体是否正常的依据,阴盛则阳损,阳盛则阴损,阳盛生热,阴盛生寒,寒到极点又会出现热,热到极点又会出现寒,这就是“物极必反”的原理。寒邪伤人形体,热邪伤人气分,气分受伤则气脉阻滞而生疼痛,形体受伤则肌肉窒滞而生肿胀。人体的内藏与外在表现(阴与阳)是紧密相关的,根据外在表现可在一定程度上判别内藏情况;如心是生命的根本,其荣华表现在面部,功用是充实血脉,与夏气相应;肺是气的根本,是藏魄的所在,其荣华表现在毫毛,功用是充实肤衰,与秋气相应;肾是封藏的根本,藏精的所在,其荣华表现在头发,功用是充实骨髓,为阴中之太阴、与冬气相应;肝是四肢的根本,是藏魂的所在,其荣华表现在爪甲,功用是充实精力,与春气相应:脾是储藏水谷的根本,是营气产生之处,其荣华表现在口唇四周,功用是充实肌肉。无论内藏和外表,本身又可分阴阳,阳中有阴,阴中有阳,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渗透,相互转化;构成了人体复杂的生命现象。
2、中国的传统建筑学
中国的传统建筑独具一格,所呈现出的自然性、秩序性、动态性、开放性、包容性等都体现出阴阳思维的内涵。无论相地立基、风水勘舆、动静互释、负阴抱阳、对称限定,正负空间、虚实有无……等都包含了阴阳对立统一的哲理。这种阴阳思维多寄托于建筑的总体环境与布局上,侧重在宏观把握,不在于局部的雕琢趣味,而在于整体的神韵气度。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说:“星辰居四方而中虚,八卦分八方而中虚,不中虚不足以妙万物”,是从虚实的相互依存来体现阴阳思维,故中国的古代建筑十分重视“虚空”和“聚气”。如建筑中的院落经久不衰,是因其虚中有实,实中透虚,与大自然保持着一种和谐的“同构关系”,是中国传统建筑的一大特色。阳刚与阴柔的有机结合增添了建筑物的风彩。高台橱,美宫室,千门万户,美伦美奂,反映了阳刚之美。而园林雅致,诗情画意则体现了阴柔之美。阴阳调和是某种条件下的暂时平衡,反映着一定的时空观念。建筑物包围环境成为封闭型的“院”;环境包围建筑物则成开放型的“园林”,这种空间的包围与反包围交替延续,便出现了庞大的院落结构,如山东曲阜、北京故宫,都体现了这种对立统一的空间拓朴变换,虚实交织,是阴阳思维的反映。
事物的发展是不断变化着的,动极则静,静极则动,动静互释标志着事物的延纽与发展变化。在历史长河中,建筑物也处于不断运动变化之中,从汉宫、唐寺、宋塔、元都、明殿、清苑的更替就体现了这一特点。反映在意境幽深上是打破死的沉寂,如凿井、叠山、挖池、流光、疏影等都是为了达此效果。
中国传统建筑中的牌坊、山门是一种导引的标志,有“似门非门,非门亦门”之感,是建筑模糊性的反映。至于廊、榭、厅、堂、四面开敞,内外渗透,亦内亦外,亦阴亦阳,仍体现了这种模糊性。
3、中国传统的文学艺术
中国传统的文学艺术十分强调阴阳的和谐统一、相互补充。一切优秀的文艺作品都体现了阳刚与阴柔的有机结合。如一幅山东画,其中有体现阳刚之美的奇峰峻岭,必然也有柔和的流水与秀丽的花草林木,交相辉映,阴阳互补,相映成趣。一首诗词更是十分重视阳刚与阴柔的和谐统一,即使是钢筋铁骨的岳飞在气壮山河的《满江红》一词里,虽然充满了慷慨激昂的悲壮佳句,但其中仍有“潇潇雨歇抬望眼”、“八千里路云和月”等富有阴柔之美的词句对映,更显艺术的魅办。又如素以阴柔之美的风格著称的女词人李清照也写有“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的富有阳刚之美的佳句。唐代大诗人张若虚的名篇《春江花月夜》,全诗从题目到诗中各句都体现了阴阳的和谐统一,感人至深,对后世影响较大。五四以来的优秀歌曲《夜半歌声》的歌辞充满了哀怨而生悲愤的情感,阳刚与阴柔巧妙地结合成水乳交融之态,歌词开始用“空庭飞着流萤,高台走着狸狲,人儿伴着孤灯,梆儿敲着三更……”哀怨的词句展现阴矛之美,点出了悲剧的主题,随着叙述的深入,笔锋一转“我形儿是鬼似的狰狞,心儿似铁似的坚贞,我只要一息尚存,誓和那封建的魔王抗争”,表现出阴柔与阳刚的自然转化,最后以“用甚么来解我的愤怒?唯有那江涛的奔腾!”来达到高峰,结尾又以“用甚么来慰您的寂寞?唯有这夜色半歌声!”的悲怨情调再度表现悲剧的主题(注:悲剧是把善良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二、生命的奥秘
生命的奥秘在于它把精神与物质巧妙结合在一起成为矛盾的统一体。《周易》认为一切事物都处于变异之中。宇宙是一个大物理场,也是一个大化学场,无时无刻不在产生着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在漫长的物理化学变化过程中,由最普遍的具有生命之源的碳水化合物成为有机物,形成蛋白质、酶、核酸等生物大分子,再经长期演化不定形的蛋白质有了核和膜而成为细胞,产生了原生物,原生物发展成为动物与植物,各自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不同的门、纲、目、科、属、种等系统。动物经长期进化后,由脊索动物演化成复杂的脊椎动物,最后出现了人类,北宋学者欧阳修在《秋声赋》中说:“人为动物,惟物之灵,百忧感其心,万事劳其形,有动乎中,必摇其精,而况思其力之所不及,忧其智之所不能,宜其渥然丹者为槁木,黟然黑者为星星……”说明人类与其他的动物的区别在于人类有思维活动。无论人或天都是阴阳的对立统一体,是阴阳在不同的时空点上相结合而产生的复性物质。因为人类诞生之始就与自然力运行、变化、发展协调一致,同宇宙进行着能量与信息的交换,形成了“天人合一”的模式,故人们把人体称为小宇宙。因而生命的运行是与宇宙的运转规律合拍的,宇宙的奥秘就是生命的奥秘。
因此,生命的奥秘在于:
1、宇宙的物质运动及其发展变化有两个飞跃现象:一是由无机物发展变化为生物。这是通过碳水化合物这个生命之源经长期物理化学变化而形成有机的生物分子,逐渐演化为原生生物;二是由低级生物发展变化为高级生物。由于这两个飞跃,使生命的奥秘有了破译之码。在地球形成的研究中,学者们提出了各种假说,无论是“太阳甩出说”,“星体吸出说”,“星云凝聚说”……都认为在地球形成之初是没有生命存在的,但是碳水化合物是始终存在着的,它在宇宙各种能量的作用下,促成了自身由无机向有机转化,而是高低并存的多方向演化,因为高等生物代替不了低等生物,低等生物的生命力更强,环境适应性更强,而高等生物必须要在一定的生活条件下才能生存。
地球无论在遭受何种灾难性变化中,碳水化合物是始终存在的,故生命之源是始终存在着的。
2、生物都是自我否定的,因此才有物种的进化和发展。如果生物都按原有的模式代代相传,便不能适应客观条件的变化与生存竞争,必然不断衰亡以灭绝。但是,这种进化和发展是高低并存的,并不是只有高等生物才具有的特性,单细胞生物、低等生物一样的具有进化和发展的能力,是多方向的进化,而不是单向的由低等向高等进化,是各自按照自身的门类和特征发展与进化。
3、生命是蛋白质存在的一种形成,是生物体所独具的活动能力,其基本特征是蛋白质通过“新陈代谢”作用不断地与周围环境进行特质交换。如新陈代谢停止,生命也就停止,蛋白质便分解为无生命的物质了。
三、自我否定与特质不灭
宇宙间一切事物都是自我否定的,都在向不断否定自己原有存在的方向转化。对一个人来说,由出生、成长到死亡,最后否定了自己的存在;对一件事来说,由发生、发展演变到结束,最后亦否定了自己的存在。“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有的在极短时间内就自我否定了自身的存在。这种否定是物质存在形式的变化;事物的发展演化,并不是灭了物质(或事物)的本身,故物质总体是不灭的,生命虽在不断产生与消灭,但构成生命之源的碳水化合物在总体上是保持平衡的。
作者:蓝允恭
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神秘莫测,引人入胜。它呈现出超前现象,倒转现象,阴阳互补现象,灵感现象。考其原因,盖以阴阳思维为本,而集阴阳思维之大成者,莫过于《周易》,是以《周易》被人们尊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中国文化的源头”、“经邦济世之学”、“宇宙代数学”(Universal Algebra)、“第一号成功预测”(The No1.Success Formula)…。
《周易》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哲学典籍,其影响之深远在世界学术史上极为罕见。它用阴阳的对立统一,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相互转化来说明宇宙万物的一切现象(含人类的生命现象),用阴阳两种符号的不同排列组合(Permutation and Combination)来模拟各种事物的特征及变化规律,用深刻的哲理来启示天道(自然观、宇宙观),地道(客观物质世界),人道(政治、经济、伦理生活;意识形态)的相互关系。其研究和论述的范畴很广,内容也十分复杂,如太极、乾坤、阴阳、三才,道器、理事、理气、形而上、形而下、象数、言意、神化等等。
它通过对宇宙万物的深入观察,将其高度概括为宇宙图式(抽象的卦象),这是一个归纳的过程。由观察、提炼、归纳到作卦,是从具体的物象出发,经过高度归纳、概括、抽象而为“卦象”。而人们要分析、判断、预测某一事物,则是通过模拟该事物的最基本结构(阴阳结构)的演算而得出抽象的卦象,再按阴阳思维的准则与方法将抽象的卦象还原为具体的物象。
《周易》之所以引起国内外学术界的极大关注,主要在于它用阴阳思维的精深哲理来分析判断一切事物,对事物的演变过程及结果作出预测,其结果是令人惊奇地准确;人们从中发现它与自己的生活紧密相关,因而使它由抽象的学术领域走向人类生活的实用领域,从哲学家的讲堂走向了人们日常生活的各种场所。它包括的内容十分广泛,仰观天象,俯察地理,中通万物之情,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探索宇宙及人生之必变、所变、不变的大原理,阐明人生知变、应变、适变的大法则。“阴阳”是—对既对立又统一的哲学范畴,它是从对具体事物认识的深化中抽象出的概念,宇宙间的万事万物都可归入阴阳的范畴,譬如:天为阳,地为阴,日为阳,月为阴,男为阳,女为阴……,就是山水亦有向阳与背阴之分;物理学中的正电负电;化学中的正离子负离子;数学中的正负数。在同一事物中亦有阴阳两个方面,如人体的躯壳为阳,内脏为阴,但躯壳的上部面部为阳,下部背部为阴,内脏的六腑为阳,五脏为阴,故阳中有阴阳,阴中亦有阴阳,失去一方,它方即不存在,这就是阴阳的对立统一。阴阳不是固定不变的,都要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但不管如何转化,仍然是阳中有阴,阴中有阳,不会只剩一方。因为没有上就没有下,没有左就没有右,没有阳就没有阴,失去一方,它方即不存在。作为社会上层建筑的文学艺术等范畴亦存在着阴阳的对立统一,譬如“真、善、美”的定义,在不同学派;不同国家中,有不同的观点。但从阴阳思维的角度来看,可以表述为:
l、阴阳的对立转化曰“真”
宇市间的一切事物,包括自然界及人类社会的所有事物。都是阴阳对立转化的产物,这是永恒不变的真理,过去是这样,现在是这样,将来也必然是这样,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都可证明这一点,故称曰“真”。
2、阴阳的相互补充曰“善”
一切事物都存在着相互对立的阴阳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既对立又统一,有时以相互排斥的形式出现,有时又以相互补充的形式出现。其中,阴阳两个方面相互补充的形式是事物的最佳结果,故称曰“善”。
3、阴阳的和谐统一曰“美”
事物所包含的阴阳两个方面,千变万化,呈现出繁多的组合形式,如这两个方面表现出和谐统一的组合形式,则给人以愉悦的感受,是美好的象征,故称曰“美”。
关于“善”和“美”二者都是从阴阳两个方面的相互关系及组合效果来衡量,不过,前者(善)更偏重于社会意识:后者(美)更偏重于生物本性,不仅人类有美的感受,其它动物亦有美的感受。
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阴阳思维
现以中国的传统医学、传统建筑、传统文学艺术为例来论证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阴阳思维。
1、中国的传统医学
中国的传统医学(中医)用阴阳思维的基本观点进行辩证施治,形成自己独特的理论和风格。根据“阳者刚而和,阴者柔而顺”的特征,则人体的躯壳为阳,内脏为阴。再根据季节气候特征,冬病多在阴,夏病多在阳,春病多在阴,秋病多在阳。阴阳平衡是判别人体是否正常的依据,阴盛则阳损,阳盛则阴损,阳盛生热,阴盛生寒,寒到极点又会出现热,热到极点又会出现寒,这就是“物极必反”的原理。寒邪伤人形体,热邪伤人气分,气分受伤则气脉阻滞而生疼痛,形体受伤则肌肉窒滞而生肿胀。人体的内藏与外在表现(阴与阳)是紧密相关的,根据外在表现可在一定程度上判别内藏情况;如心是生命的根本,其荣华表现在面部,功用是充实血脉,与夏气相应;肺是气的根本,是藏魄的所在,其荣华表现在毫毛,功用是充实肤衰,与秋气相应;肾是封藏的根本,藏精的所在,其荣华表现在头发,功用是充实骨髓,为阴中之太阴、与冬气相应;肝是四肢的根本,是藏魂的所在,其荣华表现在爪甲,功用是充实精力,与春气相应:脾是储藏水谷的根本,是营气产生之处,其荣华表现在口唇四周,功用是充实肌肉。无论内藏和外表,本身又可分阴阳,阳中有阴,阴中有阳,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渗透,相互转化;构成了人体复杂的生命现象。
2、中国的传统建筑学
中国的传统建筑独具一格,所呈现出的自然性、秩序性、动态性、开放性、包容性等都体现出阴阳思维的内涵。无论相地立基、风水勘舆、动静互释、负阴抱阳、对称限定,正负空间、虚实有无……等都包含了阴阳对立统一的哲理。这种阴阳思维多寄托于建筑的总体环境与布局上,侧重在宏观把握,不在于局部的雕琢趣味,而在于整体的神韵气度。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说:“星辰居四方而中虚,八卦分八方而中虚,不中虚不足以妙万物”,是从虚实的相互依存来体现阴阳思维,故中国的古代建筑十分重视“虚空”和“聚气”。如建筑中的院落经久不衰,是因其虚中有实,实中透虚,与大自然保持着一种和谐的“同构关系”,是中国传统建筑的一大特色。阳刚与阴柔的有机结合增添了建筑物的风彩。高台橱,美宫室,千门万户,美伦美奂,反映了阳刚之美。而园林雅致,诗情画意则体现了阴柔之美。阴阳调和是某种条件下的暂时平衡,反映着一定的时空观念。建筑物包围环境成为封闭型的“院”;环境包围建筑物则成开放型的“园林”,这种空间的包围与反包围交替延续,便出现了庞大的院落结构,如山东曲阜、北京故宫,都体现了这种对立统一的空间拓朴变换,虚实交织,是阴阳思维的反映。
事物的发展是不断变化着的,动极则静,静极则动,动静互释标志着事物的延纽与发展变化。在历史长河中,建筑物也处于不断运动变化之中,从汉宫、唐寺、宋塔、元都、明殿、清苑的更替就体现了这一特点。反映在意境幽深上是打破死的沉寂,如凿井、叠山、挖池、流光、疏影等都是为了达此效果。
中国传统建筑中的牌坊、山门是一种导引的标志,有“似门非门,非门亦门”之感,是建筑模糊性的反映。至于廊、榭、厅、堂、四面开敞,内外渗透,亦内亦外,亦阴亦阳,仍体现了这种模糊性。
3、中国传统的文学艺术
中国传统的文学艺术十分强调阴阳的和谐统一、相互补充。一切优秀的文艺作品都体现了阳刚与阴柔的有机结合。如一幅山东画,其中有体现阳刚之美的奇峰峻岭,必然也有柔和的流水与秀丽的花草林木,交相辉映,阴阳互补,相映成趣。一首诗词更是十分重视阳刚与阴柔的和谐统一,即使是钢筋铁骨的岳飞在气壮山河的《满江红》一词里,虽然充满了慷慨激昂的悲壮佳句,但其中仍有“潇潇雨歇抬望眼”、“八千里路云和月”等富有阴柔之美的词句对映,更显艺术的魅办。又如素以阴柔之美的风格著称的女词人李清照也写有“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的富有阳刚之美的佳句。唐代大诗人张若虚的名篇《春江花月夜》,全诗从题目到诗中各句都体现了阴阳的和谐统一,感人至深,对后世影响较大。五四以来的优秀歌曲《夜半歌声》的歌辞充满了哀怨而生悲愤的情感,阳刚与阴柔巧妙地结合成水乳交融之态,歌词开始用“空庭飞着流萤,高台走着狸狲,人儿伴着孤灯,梆儿敲着三更……”哀怨的词句展现阴矛之美,点出了悲剧的主题,随着叙述的深入,笔锋一转“我形儿是鬼似的狰狞,心儿似铁似的坚贞,我只要一息尚存,誓和那封建的魔王抗争”,表现出阴柔与阳刚的自然转化,最后以“用甚么来解我的愤怒?唯有那江涛的奔腾!”来达到高峰,结尾又以“用甚么来慰您的寂寞?唯有这夜色半歌声!”的悲怨情调再度表现悲剧的主题(注:悲剧是把善良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二、生命的奥秘
生命的奥秘在于它把精神与物质巧妙结合在一起成为矛盾的统一体。《周易》认为一切事物都处于变异之中。宇宙是一个大物理场,也是一个大化学场,无时无刻不在产生着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在漫长的物理化学变化过程中,由最普遍的具有生命之源的碳水化合物成为有机物,形成蛋白质、酶、核酸等生物大分子,再经长期演化不定形的蛋白质有了核和膜而成为细胞,产生了原生物,原生物发展成为动物与植物,各自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不同的门、纲、目、科、属、种等系统。动物经长期进化后,由脊索动物演化成复杂的脊椎动物,最后出现了人类,北宋学者欧阳修在《秋声赋》中说:“人为动物,惟物之灵,百忧感其心,万事劳其形,有动乎中,必摇其精,而况思其力之所不及,忧其智之所不能,宜其渥然丹者为槁木,黟然黑者为星星……”说明人类与其他的动物的区别在于人类有思维活动。无论人或天都是阴阳的对立统一体,是阴阳在不同的时空点上相结合而产生的复性物质。因为人类诞生之始就与自然力运行、变化、发展协调一致,同宇宙进行着能量与信息的交换,形成了“天人合一”的模式,故人们把人体称为小宇宙。因而生命的运行是与宇宙的运转规律合拍的,宇宙的奥秘就是生命的奥秘。
因此,生命的奥秘在于:
1、宇宙的物质运动及其发展变化有两个飞跃现象:一是由无机物发展变化为生物。这是通过碳水化合物这个生命之源经长期物理化学变化而形成有机的生物分子,逐渐演化为原生生物;二是由低级生物发展变化为高级生物。由于这两个飞跃,使生命的奥秘有了破译之码。在地球形成的研究中,学者们提出了各种假说,无论是“太阳甩出说”,“星体吸出说”,“星云凝聚说”……都认为在地球形成之初是没有生命存在的,但是碳水化合物是始终存在着的,它在宇宙各种能量的作用下,促成了自身由无机向有机转化,而是高低并存的多方向演化,因为高等生物代替不了低等生物,低等生物的生命力更强,环境适应性更强,而高等生物必须要在一定的生活条件下才能生存。
地球无论在遭受何种灾难性变化中,碳水化合物是始终存在的,故生命之源是始终存在着的。
2、生物都是自我否定的,因此才有物种的进化和发展。如果生物都按原有的模式代代相传,便不能适应客观条件的变化与生存竞争,必然不断衰亡以灭绝。但是,这种进化和发展是高低并存的,并不是只有高等生物才具有的特性,单细胞生物、低等生物一样的具有进化和发展的能力,是多方向的进化,而不是单向的由低等向高等进化,是各自按照自身的门类和特征发展与进化。
3、生命是蛋白质存在的一种形成,是生物体所独具的活动能力,其基本特征是蛋白质通过“新陈代谢”作用不断地与周围环境进行特质交换。如新陈代谢停止,生命也就停止,蛋白质便分解为无生命的物质了。
三、自我否定与特质不灭
宇宙间一切事物都是自我否定的,都在向不断否定自己原有存在的方向转化。对一个人来说,由出生、成长到死亡,最后否定了自己的存在;对一件事来说,由发生、发展演变到结束,最后亦否定了自己的存在。“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有的在极短时间内就自我否定了自身的存在。这种否定是物质存在形式的变化;事物的发展演化,并不是灭了物质(或事物)的本身,故物质总体是不灭的,生命虽在不断产生与消灭,但构成生命之源的碳水化合物在总体上是保持平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