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周易研究会
辑注类 -> 古文观止 -> 兰亭集序
辑注类 -> 古文观止 -> 兰亭集序

  原文:

  兰亭集序

  王羲之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讬,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俛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大意:

   (一)自“永和九年”至“亦足以畅叙幽情”

  记叙暮春之初,会于兰亭,以觞咏畅叙幽情。

   (二)自“是日也”至“信可乐也”

  描写聚会之乐。

   (三)自“夫人之相与”至“岂不痛哉”

  抒写世事多变,人生无常之痛。(暗示年寿荣乐有尽,未若文章之无穷。)

   (四)自“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至“亦将有感于斯文”

  说明作序的缘由(在希望后之览者有感于斯文,亦能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

  自足)。主旨:抒写“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之乐。(篇末(四))文体:形式为应用文(序,书序);内容为抒情文。


Top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