辑注类 -> 古文观止 -> 五代史记一行传叙
辑注类 -> 古文观止 -> 五代史记一行传叙
原文:
五代史记一行传叙
欧阳修
呜呼!五代之乱极矣,传所谓“天地闭,贤人隐”之时欤!当此之时,臣弑其君,子弑其父,而搢绅之士,安其禄而立其廾,充然无复廉耻之色者皆是也。
吾以谓自古忠臣义士,安多出于乱世,而怪当时可道者何少也?岂果无其人哉?虽曰干戈兴,学校废,而礼义衰,风俗隳坏,至于如此,然自古天下未尝无人也。吾意必有自负之士,娭世远去而不可见者。自古贤材有韫于中而不见于外,或穷居陋巷,委身草莽,虽颜子之行,不遇仲尼而名不彰。况世变多故,而君子道消之时乎!吾又以谓必有负材能,修节义,而沈沦于下,泯没而无闻者。求之传记,而乱世崩离,文字残缺,不可复得,然仅得者四五人而已。
处乎山林而群麋鹿,虽不足以为中道;然与其食人之禄,俛首而包羞,孰若无愧于心,放身而自得?吾得二人焉,曰郑遨、张荐明。势利不屈其心,去就不违其义。吾得一人焉,曰石昂。苟利于君,以忠获罪,而何必自明,有至死而不言者,此古之义士也。吾得一人焉,曰程福赟。五代之乱,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至于兄弟、夫妇,人伦之际,无不大坏,而天理几乎其灭矣。于此之时,能以孝弟自修于一乡,而风行乎天下者,犹或有之。然其事迹不着,而无可纪次;犹其名氏或因见于书者,吾亦不敢没,而其略可录者,示得一人焉,曰李自伦。作一行传。大意:
(一)自“呜呼!五代之乱极矣”至“充然无复廉耻之色者皆是也”
说明五代乱世,搢(缙)绅之士,无复廉耻。
(二)自“吾以谓自古忠臣义士”至“然仅得者四五人而已”
说明乱世忠臣义士,求之传记,仅得四五人。
(三)自“处乎山林而群麋鹿”至“作一行传”
记叙五代乱世四类(隐居不污、以义自守、以忠获罪、笃于伦常)五人(郑遨、
张荐明(一)、石昂(二)、程福赟(三)、李自伦(四))之一行。主旨:(藉为五代乱世忠臣义士立传之便)表彰忠义、兴复廉耻。(篇外)文体:形式为应用文(叙(序),书序);内容为论说文。
原文:
五代史记一行传叙
欧阳修
呜呼!五代之乱极矣,传所谓“天地闭,贤人隐”之时欤!当此之时,臣弑其君,子弑其父,而搢绅之士,安其禄而立其廾,充然无复廉耻之色者皆是也。
吾以谓自古忠臣义士,安多出于乱世,而怪当时可道者何少也?岂果无其人哉?虽曰干戈兴,学校废,而礼义衰,风俗隳坏,至于如此,然自古天下未尝无人也。吾意必有自负之士,娭世远去而不可见者。自古贤材有韫于中而不见于外,或穷居陋巷,委身草莽,虽颜子之行,不遇仲尼而名不彰。况世变多故,而君子道消之时乎!吾又以谓必有负材能,修节义,而沈沦于下,泯没而无闻者。求之传记,而乱世崩离,文字残缺,不可复得,然仅得者四五人而已。
处乎山林而群麋鹿,虽不足以为中道;然与其食人之禄,俛首而包羞,孰若无愧于心,放身而自得?吾得二人焉,曰郑遨、张荐明。势利不屈其心,去就不违其义。吾得一人焉,曰石昂。苟利于君,以忠获罪,而何必自明,有至死而不言者,此古之义士也。吾得一人焉,曰程福赟。五代之乱,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至于兄弟、夫妇,人伦之际,无不大坏,而天理几乎其灭矣。于此之时,能以孝弟自修于一乡,而风行乎天下者,犹或有之。然其事迹不着,而无可纪次;犹其名氏或因见于书者,吾亦不敢没,而其略可录者,示得一人焉,曰李自伦。作一行传。大意:
(一)自“呜呼!五代之乱极矣”至“充然无复廉耻之色者皆是也”
说明五代乱世,搢(缙)绅之士,无复廉耻。
(二)自“吾以谓自古忠臣义士”至“然仅得者四五人而已”
说明乱世忠臣义士,求之传记,仅得四五人。
(三)自“处乎山林而群麋鹿”至“作一行传”
记叙五代乱世四类(隐居不污、以义自守、以忠获罪、笃于伦常)五人(郑遨、
张荐明(一)、石昂(二)、程福赟(三)、李自伦(四))之一行。主旨:(藉为五代乱世忠臣义士立传之便)表彰忠义、兴复廉耻。(篇外)文体:形式为应用文(叙(序),书序);内容为论说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