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周易研究会
山海经校注 - 新釋卷九
山海經校注

  山 海 經 海 經 新 釋 卷 九

     山 海 經 第 十 四

         大 荒 東 經 1

  1   珂 案 : 明 道 藏 本 目 錄 , 海 內 經 第 十八 之 下 注 云 : 「 本 一 千 一 百 十 一 字 , 注 九 百 六 十 七 字 。此 海 內 經 及 大 荒 經 本 皆 進 在 外 。 」 「 進 在 外 」 或 作 「 逸在 外 」 。 疑 此 皆 郭 璞 注 語 。 畢 沅 云 : 「 郭 注 本 目 錄 下 有云 : 『 海 內 經 及 大 荒 經 本 皆 進 在 外 。 』 案 此 經 末 又 無 建平 校 進  識 , 又 不 在 藝 文 十 三 篇 之 數 , 惟 秀 奏 云 : 『 今定 為 十 八 篇 。 』 詳 此 經 文 , 亦 多 是 釋 海 外 經 諸 篇 , 疑 即秀 等 所 述 也 。 」 郝 懿 行 云 : 「 據 郭 此 言 是 此 以 下 五 篇 皆後 人 所 述 也 , 但 不 知 所 自 始 , 郭 氏 作 注 亦 不 言 及 , 蓋 在晉 以 前 , 郭 氏 已 不 能 詳 矣 。 今 考 本 經 ( 海 外 、 海 內 各 經 — — 珂 ) 篇 第 , 皆 以 南 西 北 東 為 敘 , 茲 篇 以 後 , 則 以 東南 西 北 為 次 , 蓋 作 者 分 別 部 居 , 不 令 雜 廁 , 所 以 自 別 於古 經 也 。 又 海 外 海 內 經 篇 末 皆 有 『 建 平 元 年 四 月 丙 戌 』已 下 三 十 九 字 , 為 校 書  識 , 此 下 亦 並 無 之 。 又 此 下 諸篇 , 大 抵 本 之 海 外 內 諸 經 而 加 以 詮 釋 , 文 多 凌 雜 , 漫 無統 紀 , 蓋 本 諸 家 記 錄 , 非 一 手 所 成 故 也 。 」 畢 、 郝 之 說近 是 。 唯 謂 荒 經 以 下 五 篇 為 詮 釋 海 外 、 內 各 經 文 字 , 尚有 未 協 。 蓋 茲 五 篇 古 本 別 行 , 成書 當 不 在 山 經 及 海 外 、 內 各 經 之 後 。 以 未 經 整 理 , 故 文多 凌 雜 無 統 紀 。 然 乃 愈 見 其 古 樸 , 確 屬 劉 秀 校 書 時 「 進在 外 」 或 「 逸 在 外 」 者 , 謂 為 「 秀 等 所 述 」 則 誣 矣 。

  東 海 之 外 大 壑 1 , 少 昊 之 國 2 。 少 昊 孺 帝 顓 頊 于 此 3, 棄 其 琴 瑟 4 。 有 甘 山 者 , 甘 水 出 焉 5 , 生 甘 淵 6 。

  1   郭 璞 云 : 「 詩 含 神 霧 曰 : 『 東 注無 底 之 谷 。 』 謂 此 壑 也 。 離 騷(

  楚 辭 遠 遊 — — 珂 ) 曰 : 『 降 望 大 壑。 』 」 珂 案 : 列 子 湯 問 篇 云 : 「 勃 海 之 東 , 不 知 其 幾 億萬 里 , 有 大 壑 焉 , 實 惟 無 底 之 谷 , 其 下 無 底 , 名 曰 歸 墟。 八 紘 九 野 之 水 , 天 漢 之 流 , 莫 不 注 之 , 而 無 增 減 焉 。」 即 此 壑 也 。 關 於 歸 墟 神 話 , 已 見 海 外 東 經 「 大 人 國 」節 注 。 經 文 「 東 海 之 外 大 壑 」 , 藝 文 類 聚 卷 九 引 作 「 東海 之 外 有 大 壑 」 , 是 也 ; 脫 有 字 。

  2   郭 璞 云 : 「 少 昊 金 天 氏 , 帝 摯 之號 也 。 」 珂 案 : 西 次 三 經 云 :「

  長 留 之 山 , 其 神 白 帝 少 昊 居 之 。 其獸 皆 文 首 , 其 鳥 皆 文 尾 , 是 多 文 玉 石 。 實 惟 員 神 磈 氏 (郝 懿 行 說 員 神 磈 氏 即 少 昊 ) 之 宮 。 是 神 也 , 主 司 反 景 。」 是 少 昊 之 神 職 也 。 至 於 少 昊 在 東 海 所 建 之 國 , 則 有 左傳 昭 公 十 七 年 , 郯 子 對 昭 公 之 言 云 : 「 我 高 祖 少 皞 摯 之立 也 , 鳳 鳥 適 至 , 故 紀 於 鳥 , 為 鳥 師 而 鳥 名 。 鳳 鳥 氏 ,歷 正 也 ; 玄 鳥 氏 , 司 分 者 也 ; 伯 趙 氏 , 司 至 者 也 ; 青 鳥氏 , 司 啟 者 也 ; 丹 鳥 氏 , 司 閉 者 也 ; 祝 鳩 氏 , 司 徒 也 ; ● 鳩 氏 , 司 馬 也 ; 鳲 鳩 氏 , 司 空 也 ; 爽 鳩 氏 , 司 寇 也 ;鶻 鳩 氏 , 司 事 也 ; 五 鳩 , 鳩 民 者 也 。 五 雉 為 五 工 正 , 利器 用 , 正 度 量 , 夷 民 者 也 。 九 扈 為 九 農 正 , 扈 民 無 *** 者也 。 」 「 紀 於 鳥 」 而 以 鳥 名 官 之 說 , 自 是 神 話 之 歷 史 化。 推 尋 其 本 貌 , 當 即 少 昊 在 東 海所 建 立 之 鳥 國 , 以 鳥 名 官 之 , 諸 官 實 皆 鳥 也 。 少 昊 名 摯, 古 摯 、 鷙 通 ( 史 記 白 圭 傳 : 「 趨 時 若 猛 獸 摯 鳥 之 發 。」 摯 鳥 即 鷙 鳥 也 , 可 證 ) , 則 為 此 百 鳥 之 王 而 名 「 摯 」之 少 昊 , 神 話 中 其 亦 鷙 鳥 之 屬 乎 ?

  3   郭 璞 云 : 「 孺 義 未 詳 。 」 郝 懿 行云 : 「 說 文 ( 十 四 ) 云 : 『 孺 , 乳 子 也 。 』 莊 子 天 運 篇云 : 『 烏 鵲 孺 。 』 蓋 育 養 之 義 也 。 」

  4   郭 璞 云 : 「 言 其 ( 宋 本 作 今 — — 珂 ) 壑 中 有 琴 瑟 也 。 」 郝 懿 行 云 : 「 此 言 少 皞 孺 養 帝 顓頊 於 此 , 以 琴 瑟 為 戲 弄 之 具 而 留 遺 於 此 也 。 … … 少 皞 即顓 頊 之 世 父 , 顓 頊 是 其 猶 子 , 世 父 就 國 , 猶 子 隨 侍 , 眷彼 幼 童 , 娛 以 琴 瑟 , 蒙 養 攸 基 , 此 事 理 之 平 , 無 足 異 者。 」 珂 案 : 郝 說 是 也 ; 雖 仍 從 歷 史 觀 點 解 釋 , 已 近 神 話本 貌 矣 。 海 內 經 云 : 「 黃 帝 妻 雷 祖 , 生 昌 意 , 昌 意 生 韓流 , 韓 流 取 淖 子 曰 阿 女 , 生 帝 顓 頊 。 」 此 神 話 之 顓 頊 世系 也 。 顓 頊 乃 黃 帝 曾 孫 。 而 少 昊 之 世 系 於 神 話 中 則 窅 然無 聞 。 歷 史 記 敘 亦 多 異 說 , 或 謂 是 黃 帝 之 子 ( 世 本 ) ,或 謂 是 黃 帝 之 孫(

  路 史 ) , 迄 不 能 明 。 然 據 繹 史 卷 七引 帝 王 世 紀 云 : 「 顓 頊 生 十 年 而 佐 少 昊 , 二 十 而 登 帝 位。 」 則 郝 疏 所 謂 「 少 皞 即 顓 頊 之 世 父 , 顓 頊 是 其 猶 子 」, 大 致 可 信 矣 。 經 文 「 孺 帝 顓 頊 」 之 「 孺 」 , 郝 釋 為 「孺 養 」 , 當 無 問 題 也 。

  5   珂 案 : 大 荒 南 經 云 : 「 大 荒 之 中, 又 有 成 山 , 甘 水 窮 焉 。 」 郭 璞 注 : 「 甘 水 出 甘 山 , 極此 中 也 。 」 是 甘 水 由 東 而 南 , 窮 於 成 山 之 淵 也 。

  6   郭 璞 云 : 「 水 積 則 成 淵 也 。 」 珂案 : 大 荒 南 經 云 : 「 東 南 海 之 外 , 甘 水 之 閒 , 有 羲 和 之國 , 有 女 子 名 曰 羲 和 , 方 浴 日 ( 原 作 日 浴 , 據 宋 本 改 )于 甘 淵 。 羲 和 者 , 帝 俊 之 妻 , 生 十 日 。 」 經 文 「 東 南 海之 外 」 , 北 堂 書 鈔 卷 一 四 九 引 無 南 字 , 無 南 字 是 也 。 大荒 南 經 此 節 疑 亦 本 當 在 此 經 「 有 甘 山 者 , 甘 水 出 焉 , 生甘 淵 」 之 下 , 乃 簡 策 錯 亂 , 誤 脫 於 彼 也 。 此 經 甘 淵 實 當即 大 荒 南 經 羲 和 浴 日 之 甘 淵 , 其 地 乃 湯 谷 扶 桑 也 。 海 外東 經 云 : 「 湯 谷 上 有 扶 桑 , 十 日 所 浴 。 」 即 此 , 亦 即 少昊 鳥 國 建 都 之 地 。 尸 子 ( 孫 星 衍 輯 本 ) 卷 上 云 : 「 少 昊金 天 氏 邑 於 窮 桑 , 日 五 色 , 互 照 窮 桑 。 」 謂 此 也 。 則 所謂 甘 淵 、 湯 谷 ( 扶 桑 ) 、 窮 桑 , 蓋 一 地 也 。

  大 荒 東 南 隅 有 山 , 名 皮 母 地 丘 1 。

  1   郝 懿 行 云 : 「 淮 南 墬 形 訓 云 : 『東 南 方 曰 波 母 之 山 。 』 蓋 波 母 之 波 字 脫 水 旁 因 為 皮 爾 。臧 庸 曰 : 『 波 母 即 皮 母 , 同 聲 字 也 。 』 」

  東 海 之 外 , 大 荒 之 中 , 有 山 名 曰 大 言 1 , 日 月 所 出 2。

  1   珂 案 : 初 學 記 卷 五 引 此 經 作 大 谷。

  2   珂 案 : 山 海 經 記 日 月 所 出 之 山 凡六 ( 楊 慎 補 注 云 七 , 蓋 合 湯 谷 扶 木 而 計 也 , 然 湯 谷 扶 木僅 日 出 之 地 , 非 日 月 所 出 之 地 ) : 曰 大 言 山 、 曰 合 虛 山、 曰 明 星 山 、 曰 鞠 陵 于 天 山 ( 楊 慎 補 注 作 鞠 陵 , 脫 于 天二 字 ) 、 曰 猗 天 蘇 門 山 、 曰 壑 明 俊 疾 山 , 皆 在 大 荒 東 經; 紀 日 月 所 入 之 山 亦 六 ( 楊 慎 補 注 云 五 , 蓋 漏 列 龍 山 也) : 曰 豐 沮 玉 門 山 、 曰 龍 山 、 曰 日 月 山 、 曰 鏖 鏊 鉅 山 、曰 常 陽 山 、 曰 大 荒 山 , 皆 在 大 荒 西 經 ; 紀 日 月所 出 入 之 山 一 : 曰 方 山 , 亦 在 大 荒 西 經 : 是 皆 各 隨 所 聞見 而 著 其 地 , 故 說 有 不 同 。 此 大 言 山 , 為 日 月 所 出 山 之一 也 。

  有 波 谷 山 者 , 有 大 人 之 國 1 。 有 大 人 之 市 , 名 曰 大 人之 堂 2 。 有 一 大 人 踆 其 上 , 張 其 兩 耳 3 。

  1   郭 璞 云 : 「 晉 永 嘉 二 年 , 有 鶖 鳥集 於 始 安 縣 南 廿 里 之  陂 ( 宋 本 、 毛 扆 本 作 驁 陂 — — 珂) 中 , 民 周 虎 張 得 之 , 木 矢 貫 之 鐵 鏃 , 其 長 六 尺 有 半 ,以 箭 計 之 , 其 射 者 人 身 應 長 一 丈 五 六 尺 也 。 又 平 州 別 駕高 會 語 云 : 『 倭 國 人 嘗 行 , 遭 風 吹 度 大 海 外 , 見 一 國 人皆 長 丈 餘 , 形 狀 似 胡 , 蓋 是 長 翟 別 種 。 』 箭 殆 將 從 此 國來 也 。 外 傳 ( 國 語 魯 語 — — 珂 ) 曰 : 『 焦 僥 人 長 三 尺 ,短 之 至 也 , 長 者 不 過 十 丈 ( 丈 當 作 之 — — 珂 ) , 數 之 極也 。 』 按 河 圖 玉 版 曰 : 『 從 昆 侖 以 北 九 萬 里 , 得 龍 伯 國人 , 長 三 十 丈 , 生 萬 八 千 歲 而 死 。 從 昆 侖 以 東 得 大 秦 人, 長 十 丈 , 皆 衣 帛 。 從 此 以 東 十 萬 里 , 得 佻 人 國 , 長 三十 ( 十 字 衍 — — 珂 ) 丈 五 尺 。 從 此 以 東 十 萬 里 , 得 中 秦國 人 , 長 一 丈 。 』 穀 梁 傳 曰 : 『 長 翟 身 橫 九 畝 , 載 其 頭, 眉 見 於 軾 。 』 即 長 數 丈 人 也 。 秦 時 大 人 見 臨 洮 , 身 長五 丈 , 腳 跡 六 尺 。 準 斯 以 言 , 則 此 ( 此 字 疑 衍 — — 珂 )大 人 之 長 短 , 未 可 得 限 度 也 。 」 珂 案 : 有 關 大 人 國 神 話, 已 見 海 外 東 經 「 大 人 國 」 節 注 。 國 語 魯 語 所 記 防 風 神話 蓋 其 朔 矣 。 其 後 又 記 客 與 仲 尼 ( 孔 子 ) 之 問 答 云 : 「客 曰 : 『 防 風 氏 何 守 也 ? 』 仲 尼 曰 : 『 汪 芒 氏 之 君 也 。在 虞 夏 商 為 汪 芒 氏 , 於 周 為 長 翟 , 今 為 大 人 。 』 」 則 大人 之 來 源 亦 有 其 傳 說 之 依 據 也 。 神 異 經 東 南 荒 經 云 : 「東 南 隅 大 荒 之 中 , 有 樸 父 焉 , 夫婦 並 高 千 里 。 天 初 立 時 , 使 其 夫 妻 導 開 百 川 , 嬾 不 用 意, 謫 之 並 立 東 南 。 不 飲 不 食 , 不 畏 寒 暑 , 唯 飲 天 露 。 須黃 河 清 , 當 復 使 其 夫 婦 導 護 百 川 。 」 是 神 話 中 大 人 之 最大 最 古 者 。 至 於 楚 辭 招 魂 云 : 「 魂 兮 歸 來 , 東 方 不 可 以託 兮 , 長 人 千 仞 , 惟 魂 是 索 些 。 」 則 已 是 文 人 幻 設 之 詞, 非 可 以 為 典 要 也 。

  2   郭 璞 云 : 「 亦 山 名 , 形 狀 如 堂 室耳 。 大 人 時 集 會 其 上 作 市 肆 也 。 」 珂 案 : 大 人 之 市 , 已見 海 內 北 經 。

  3   郭 璞 云 : 「 踆 或 作 俊 , 皆 古 蹲 字。 莊 子 曰 : 『 踆 於 會 稽 』 也 。 」 珂 案 : 郭 引 莊 子 外 物 篇文 , 「 踆 於 會 稽 」 , 今 本 作 「 蹲 乎 會 稽 」 。 云 : 「 任 公子 為 大 鉤 巨 緇 , 五 十 犗 以 為 餌 , 蹲 乎 會 稽 , 投 竿 東 海 ,旦 旦 而 釣 , 期 年 不 得 魚 。 已 而 大 魚 食 之 , 索 巨 鉤 , 錎 沒而 下 , 騖 揚 而 奮 鬐 , 白 波 若 山 , 海 水 震 蕩 , 聲 侔 鬼 神 ,憚 赫 千 里 。 任 公 子 得 若 魚 , 離 而 腊 之 , 自 制 河 以 東 , 蒼梧 已 北 , 莫 不 厭 若 魚 者 。 」 蓋 亦 龍 伯 大 人 之 類 也 。 經 文「 張 其 兩 耳 」 之 「 兩 耳 」 , 太 平 御 覽 卷 三 七 七 及 卷 三 九四 並 引 作 「 兩 臂 」 , 作 「 兩 臂 」 是 也 。

  有 小 人 國 , 名 靖 人 1 。

  1   郭 璞 云 : 「 詩 含 神 霧 曰 : 『 東 北極 有 人 長 九 寸 。 』 殆 謂 此 小 人 也 。 或 作 竫 , 音 同 。 」 郝懿 行 云 : 「 說 文 ( 十 ) 云 : 『 靖 , 細 貌 。 』 蓋 細 小 之 義, 故 小 人 名 靖 人 也 。 淮 南 子 作 竫 人 , 列 子 作 諍 人 , 並 古字 通 用 。 列 子 湯 問 篇 云 : 『 東 北 極 有 人 名 曰 諍 人 , 長 九寸 。 』 與 郭 引 詩 含 神 霧 同 。 初 學 記 十 九 卷 引 郭 氏 讚 云 : 『 僬 僥 極 麼 , 竫 人 又 小 , 四 體 取 足 , 眉目 纔 了 。 』 」 珂 案 : 靖 人 、 僬 僥 、 周 饒 、 侏 儒 , 並 一 聲之 轉 , 已 見 海 外 南 經 「 周 饒 國 」 節 注 。

  有 神 , 人 面 獸 身 , 名 曰 犁 (霝鬼) 之 尸 1 。

  1   郭 璞 云 : 「 音 靈 。 」 郝 懿 行 云 :「 玉 篇 云 : 『 靇 同  , 又 作 靈 , 神 也 ; 或 作 (霝鬼)。 』 廣韻 引 此 經 作 (霝鬼),云 , 或 作  , 與 玉 篇 同 。 靇 見 說 文 。」 珂 案 : 說 文 十 一 云 : 「 靇 , 龍 也 。 」犁 (霝鬼) 之 尸 蓋 即奢 比 之 尸 之 類 也 。

  有 潏 1 山 , 楊 水 出 焉 。

  1   郭 璞 云 : 「 音 如 譎 詐 之 譎 。 」

  有 蒍 國 , 黍 食 1 , 使 四 鳥 : 虎 、 豹 、 熊 、 羆 2 。

  1   郭 璞 云 : 「 言 此 國 中 惟 有 黍 穀 也。 蒍 音 口 偽 反 。 」 珂 案 : 蒍 國 或 當 作 媯 國 。 媯 , 水 名 ,舜 之 居 地 也 。 史 記 陳 世 家 : 「 舜 為 庶 人 , 堯 妻 之 二 女 ,居 於 媯 汭 , 後 因 為 氏 。 」 媯 國 當 即 是 舜 之 裔 也 。 山 海 經帝 俊 即 舜 ( 說 詳 下 「 帝 俊 生 中 容 」 節 注 ) , 則 此 蒍 國 (媯 國 ) 實 當 是 帝 俊 之 裔 也 。 又 山 海 經 記 帝 俊 之 裔 俱 有 「使 四 鳥 」 或 「 使 四 鳥 : 豹 、 虎(

  或 虎 、 豹 ) 、 熊 、 羆 」 語 , 此 蒍 國( 媯 國 ) 亦 「 使 四 鳥 」 , 則 其 為 帝 俊 之 裔 更 無 疑 問 矣 。

  2   郝 懿 行 云 : 「 經 言 皆 獸 , 而 云 使四 鳥 者 , 鳥 獸 通 名 耳 。 使 者 , 謂 能 馴 擾 役 使 之 也 。 」 珂案 : 經 文 「 虎 豹 熊 羆 」 , 宋 本 作「 豹 虎 熊 羆 」 。 帝 俊 之 裔 之 有 「 使 四 鳥 : 豹 、 虎 ( 或 虎、 豹 ) 、 熊 、 羆 」 能 力 者 , 蓋 出 於 書 舜 典 所 記 益 與 朱 、虎 、 熊 、 羆 爭 神 神 話 。 書 舜 典 云 : 「 帝(

  舜 ) 曰 : 『 疇 若 予 上 下 草 木 鳥 獸 ?』 僉 曰 : 『 益 哉 ! 』 益 拜 稽 首 , 讓 于 朱 、 虎 、 熊 、 羆 。帝 曰 : 『 俞 , 往 哉 ! 汝 諧 。 』 」 此 其 外 貌 固 歷 史 也 , 而其 實 質 則 神 話 也 。 漢 書 人 表 考 ( 清 梁 玉 繩 撰 ) 卷 二 云 :「 江 東 語 豹 為 朱 。 」 則 此 「 朱 、 虎 、 熊 、 羆 」 舊 注 所 謂舜 之 四 臣 者 , 實 「 豹 、 虎 、 熊 、 羆 」 四 獸 也 。 而 益 者 ,燕 也 , 即 詩 玄 鳥 所 謂 「 天 命 玄 鳥 , 降 而 生 商 」 之 玄 鳥 是也 。 益 為 古 代 殷 ( 商 ) 民 族 之 祖 宗 神 , 帝 俊 與 舜 均 無 非此 神 之 化 身 。 帝 俊 即 殷 墟 卜 辭 所 稱 「 高 祖  」 者 ,  甲骨 文 作 ● , 或 作 ● , 為 一 鳥 頭 人 身 或 猴 身 之 怪 物 。 古 既有 「 玄 鳥 生 商 」 之 說 , 其 鳥 頭 者 亦 當 為 玄 鳥 ( 燕 ) 之 頭無 疑 矣 。 則 帝 俊 ( 舜 ) 與 益 , 實 二 而 一 也 。 舜 典 謂 舜 使益 馴 草 木 鳥 獸 而 為 之 長 , 益 「 讓 于 朱 、 虎 、 熊 、 羆 」 者, 歷 史 家 對 古 神 話 之 修 改 與 塗 飾 也 。 推 其 本 貌 , 想 當 無此 彬 彬 有 禮 之 美 妙 景 象 , 與 其 謂 之 「 讓 」 , 毋 寧 謂 之 「爭 」 之 為 愈 也 。 益 與 豹 、 虎 、 熊 、 羆 四 獸 爭 神 而 四 獸 不勝 , 終 臣 服 於 益 , 舜 典 「 帝 曰 『 往 哉 汝 諧 』 」 之 實 質 蓋指 此 也 。 四 獸 既 臣 於 益 , 故 益 之 子 孫 為 國 於 下 方 者 , 乃均 有 役 使 四 獸 之 能 力 。 帝 俊 即 益 , 故 山 海 經 帝 俊 之 裔 亦有 「 使 四 鳥 」 或 「 使 四 鳥 : 豹 、 虎 、 熊 、 羆 」 之 記 載 。

  大 荒 之 中 , 有 山 名 曰 合 虛 1 , 日 月 所 出 。

  1   珂 案 : 北 堂 書 鈔 卷 一 四 九 引 此 經合 作 含 。 此 合 虛 山 為 日 月 所 出 山 之 二 也 。

  有 中 容 之 國 。 帝 俊 生 中 容 1 , 中 容 人 食 獸 、 木 實 2 ,使 四 鳥 : 豹 、 虎 、 熊 、 羆 。

  1   郭 璞 云 : 「 俊 亦 舜 字 假 借 音 也 。」 郝 懿 行 云 : 「 初 學 記 九 卷 引 帝 王 世 紀 云 : 『 帝 嚳 生 而神 異 , 自 言 其 名 曰  。 』 疑  即 俊 也 , 古 字 通 用 。 郭 云俊 亦 舜 字 , 未 審 何 據 。 南 荒 經 云 : 『 帝 俊 妻 娥 皇 。 』 郭蓋 本 此 為 說 。 然 西 荒 經 又 云 : 『 帝 俊 生 后 稷 。 』 大 戴 禮帝 繫 篇 以 后 稷 為 帝 嚳 所 產 , 是 帝 俊 即 帝 嚳 矣 。 但 經 內 帝俊 疊 見 , 似 非 專 指 一 人 。 此 云 帝 俊 生 中 容 , 據 左 傳 文 十八 年 云 , 高 陽 氏 才 子 八 人 , 內 有 中 容 ( 今 本 作 仲 容 — — 珂 ) , 然 則 此 經 帝 俊 又 當 為 顓 頊 矣 。 經 文 踳 駮 , 當 在 闕疑 。 」 珂 案 : 郝 說 帝 俊 即 帝 嚳 , 是 也 ; 然 謂 「 郭 云 俊 亦舜 字 , 未 審 何 據 」 , 則 尚 有 說 也 。 大 荒 南 經 「 帝 俊 妻 娥皇 」 同 於 舜 妻 娥 皇 , 其 據 一 也 。 海 內 經 「 帝 俊 生 三 身 ,三 身 生 義 均 」 , 義 均 即 舜 子 商 均 ( 路 史 後 紀 十 一 : 「 女罃 ( 女 英 ) 生 義 均 , 義 均 封 於 商 , 是 為 商 均 。 」 說 雖 晚出 , 要 當 亦 有 所 本 ) , 其 據 二 也 。 大 荒 北 經 云 : 「 ( 衛) 丘 方 圓 三 百 里 , 丘 南 帝 俊 竹 林 在 焉 , 大 可 為 舟 。 」 而舜 二 妃 亦 有 關 於 竹 之 神 話 傳 說 , 其 據 三 也 。 餘 尚 有 數 細節 足 證 帝 俊 之 即 舜 處 , 此 不 多 贅 。 是 郭 所 云 實 無 可 非 議也 。 至 於 帝 俊 神 話 之 又 或 同 於 顓 頊 神 話 者 , 是 部 分 神 話偶 然 相 同 , 非 可 以 謂 帝 俊 即 顓 頊 也 。

  2   郭 璞 云 : 「 此 國 中 有 赤 木 玄 木 ,其 華 實 美 ; 見 呂 氏 春 秋 。 」 珂 案 : 呂 氏 春 秋 本 味 篇 云 :「 指 姑 之 東 , 中 容 之 國 , 有 赤 木 玄 木 之 葉 焉 。 」 高 誘 注云 : 「 赤 木 玄 木 , 其 葉 皆 可 食 , 食 之 而 仙 也 。 」 即 郭 注所 引 。 惟 其 華 當 作 其 葉 , 字 之 訛 也 。

  有 東 口 之 山 。 有 君 子 之 國 , 其 人 衣 冠 帶 劍 1 。

  1   郭 璞 云 : 「 亦 使 虎 豹 , 好 謙 讓 也。 」 珂 案 : 君 子 國 已 見 海 外 東 經 。 郭 注 「 亦 使 虎 豹 」 ,御 覽 卷 五 二 引 作 「 役 使 虎 豹 」 。

  有 司 幽 1 之 國 2 。 帝 俊 生 晏 龍 3 , 晏 龍 生 司 幽 , 司 幽生 思 士 , 不 妻 ; 思 女 , 不 夫 4 。 食 黍 , 食 獸 , 是 使 四 鳥5 。

  1   珂 案 : 列 子 天 瑞 篇 張 湛 注 引 此 經司 幽 之 國 作 思 幽 之 國 。

  2   珂 案 : 御 覽 卷 五 十 引 此 經 國 作 民。

  3   珂 案 : 海 內 經 云 : 「 帝 俊 生 晏 龍, 晏 龍 是 為 琴 瑟 。 」 即 此 晏 龍 也 。 詳 海 內 經 「 晏 龍 」 節注 。

  4   郭 璞 云 : 「 言 其 人 直 思 感 而 氣 通, 無 配 合 而 生 子 , 此 莊 子 所 謂 白 鵠 相 視 , 眸 子 不 運 而 感風 化 之 類 也 。 」 珂 案 : 郭 注 , 影 宋 本 太 平 御 覽 卷 五 十 引作 「 言 其 人 直 思 而 氣 通 , 魄 合 而 生 子 , 此 莊 子 所 謂 白 鶴相 視 , 眸 子 不 運 而 風 化 之 類 也 」 , 無 二 「 感 」 字 , 「 無配 合 」 作 「 魄 合 」 , 是 也 。 惟 「 白 鵠 」 作 「 白 鶴 」 , 疑訛 。 莊 子 天 運 篇 云 : 「 白 鶂 之 相 視 , 目 子 不 運 而 風 化 。」 郭 引 莊 子 蓋 本 此 , 鵠 、 鶴 均 應 作 鶂 。

  5   郝 懿 行 云 : 「 四 鳥 亦 當 為 虎 、 豹、 熊 、 羆 , 此 篇 言 使 四 鳥 多 矣 , 其 義 並 同 。 」

  有 大 阿 之 山 者 。

  大 荒 中 有 山 名 曰 明 星 , 日 月 所 出 1 。

  1   珂 案 : 此 明 星 山 , 為 日 月 所 出 山之 三 也 。

  有 白 民 之 國 。 帝 俊 生 帝 鴻 1 , 帝 鴻 生 白 民 , 白 民 銷 姓, 黍 食 , 使 四 鳥 : 虎 、 豹 、 熊 、 羆 2 。

  1   郝 懿 行 云 : 「 帝 鴻 , 黃 帝 也 , 見賈 逵 左 傳 ( 文 公 十 八 年 ) 注 ; 然 則 此 帝 俊 又 為 少 典 矣 ,見 大 戴 禮 帝 繫 篇 ( 帝 繫 篇 云 : 『 少 典 產 軒 轅 , 是 為 黃 帝』 — — 珂 ) 。 路 史 後 紀 ( 後 紀 十 注 — — 珂 ) 引 此 經 云 :『 帝 律 生 帝 鴻 。 』 律 , 黃 帝 之 字 也 ; 或 羅 氏 所 見 本 與 今異 。 」 珂 案 : 古 代 神 話 傳 說 , 由 於 輾 轉 相 傳 , 歷 時 既 久, 錯 綜 紛 歧 之 處 必 多 , 此 經 帝 俊 生 帝 鴻 , 帝 鴻 不 必 即 黃帝 , 縱 帝 鴻 即 黃 帝 矣 , 帝 俊 亦 不 必 即 少 典 , 要 在 闕 疑 可也 。

  2   郭 璞 云 : 「 又 有 乘 黃 獸 , 乘 之 以致 壽 考 也 。 」 珂 案 : 白 民 乘 黃 , 其 狀 如 狐 , 乘 之 壽 二 千歲 , 已 見 海 外 西 經 。 此 白 民 國 在 大 荒 東 經 , 與 海 外 西 經之 白 民 國 方 位 迥 異 , 是 否 即 是 一 國 , 所 未 詳 也 。

  有 青 丘 之 國 , 有 狐 , 九 尾 1 。

  1   郭 璞 云 : 「 太 平 則 出 而 為 瑞 也 。」 珂 案 : 青 丘 國 九 尾 狐 已 見 海 外 東 經 。 郝 懿 行 云 : 「 郭氏 此 注 云 『 太 平 則 出 為 瑞 』 者 , 白 虎 通 ( 封 禪 篇 ) 云 :『 德 至 鳥 獸 則 九 尾 狐 見 。 』 ( 文 選 ) 王 褒 四 子 講 德 論 云『 昔 文 王 應 九 尾 狐 而 東 國 歸 周 。 』 李 善 注 引 春 秋 元 命 苞曰 : 『 天 命 文 王 以 九 尾 狐 。 』 」 則 已 超 出 神 話 範 圍 , 而涉 迷 信 領 域 矣 。

  有 柔 僕 民 , 是 維 嬴 土 之 國 1 。

  1   郭 璞 云 : 「 嬴 猶 沃 衍 也 ; 音 盈 。」 珂 案 : 嬴 土 之 國 猶 大 荒 西 經「

  沃 之 國 」 也 ; 已 見 海 外 西 經 「 諸 夭 之 野 」 節 。

  有 黑 齒 之 國 1 。 帝 俊 生 黑 齒 2 , 姜 姓 , 黍 食 , 使 四 鳥。

  1   郭 璞 云 : 「 齒 如 漆 也 。 」 珂 案 :黑 齒 國 已 見 海 外 東 經 。

  2   郭 璞 云 : 「 聖 人 神 化 無 方 , 故 其後 世 所 降 育 , 多 有 殊 類 異 狀 之 人 , 諸 言 生 者 , 多 謂 其 苗裔 , 未 必 是 親 所 產 。 」

  有 夏 州 之 國 。 有 蓋 余 之 國 。

  有 神 人 , 八 首 人 面 , 虎 身 十 尾 , 名 曰 天 吳 1 。

  1   郭 璞 云 : 「 水 伯 。 」 珂 案 : 天 吳已 見 海 外 東 經 。

  大 荒 之 中 , 有 山 名 曰 鞠 陵 于 天 1 、 東 極 2 、 離 瞀 3 、日 月 所 出 4 。 名 曰 折 丹 5 — — 東 方 曰 折 6 , 來 風 曰 俊 7 — — 處 東 極 以 出 入 風 8 。

  1   郭 璞 云 : 「 音 菊 。 」

  2   郝 懿 行 云 : 「 淮 南 墬 形 訓 云 : 『東 方 曰 東 極 之 山 。 』 謂 此 。 」

  3   郭 璞 云 : 「 三 山 名 也 。 音 穀 瞀 。」 郝 懿 行 云 : 「 初 學 記 一 卷 引 此 經 與 今 本 同 。 注 穀 瞀 二字 當 有 訛 文 。 」 珂 案 : 郭 注 「 三 山 名 也 」 , 指 鞠 陵 于 天、 東 極 、 離 瞀 三 山 。

  4   珂 案 : 此 鞠 陵 于 天 山 ( 包 括 東 極、 離 瞀 二 山 ) , 為 日 月 所 出 山 之 四 也 。

  5   郭 璞 云 : 「 神 人 。 」 郝 懿 行 云 :「 名 曰 折 丹 上 疑 脫 有 神 二 字 , 大 荒 南 經 『 有 神 名 曰 因 因乎 』 , 可 證 。 北 堂 書 鈔 一 百 五 十 一 卷 引 此 經 作 有 人 曰 折丹 , 太 平 御 覽 九 卷 引 亦 同 。 」 珂 案 : 郝 校 是 也 ; 大 荒 西經「

  有 人 名 曰 石 夷 」 , 大 荒 東 經 「 有 人名 曰 鵷 」 , 均 可 證 此 經 「 名 曰 折 丹 」 上 脫 「 有 神 」 或 「有 人 」 字 。

  6   郭 璞 云 : 「 單 吁 之 。 」 郝 懿 行 云: 「 吁 當 為 呼 , 字 之 訛 。 」 珂 案 : 王 念 孫 亦 校 作 呼 。

  7   郭 璞 云 : 「 未 詳 來 風 所 在 也 。 」吳 任 臣 云 : 「 ( 大 戴 禮 ) 夏 小 正 云 : 『 正 月 , 時 有 俊 風。 』 俊 風 , 春 月 之 風 也 , 春 令 主 東 方 , 意 或 取 此 。 」 珂案 : 吳 說 可 供 參 考 。 山 海 經 記 有 四 方 神 與 四 方 風 之 名 並四 方 神 之 職 守 , 此 其 一 也 。 除 此 而 外 , 尚 見 於 大 荒 南 經: 「 有 神 名 曰 因 乎 — — 南 方 曰 因 , 來 風 曰 民 — — 處 南 極以 出 入 風 」 ; 大 荒 西 經 : 「 有 人 名 曰 石 夷 — — 西 方 曰 夷, 來 風 曰 韋 — — 處 西 北 隅 , 以 司 日 月 之 長 短 」 ; 大 荒 東經 云 : 「 有 人 名 曰 鵷 — — 北 方 曰 鵷 ,來 風 曰 (犬炎) — — 是處 東 北 隅 以 止 日 月 」 ( 以 上 所 舉 各 經 文 字 , 訛 誤 之 處 特多 , 茲 就 陳 夢 家 殷 虛 卜 辭 綜 述 所 云 並 略 參 己 意 釐 訂 如 上, 說 詳 各 該 節 注 ) : 並 此 東 方 之 神 折 丹 而 為 四 也 。 卜 辭有 四 方 風 之 名 。 書 堯 典 亦 云 : 「 ( 堯 ) 分 命 羲 仲 , 宅 嵎夷 , 曰 暘 谷 … … 厥 民 析 , 鳥 獸 孳 尾 ; 申 命 羲 叔 , 宅 南 交 … … 厥 民 因 , 鳥 獸 希 革 ; 分 命 和 仲 , 宅 西 , 曰 昧 谷 … … 厥 民 夷 , 鳥 獸 毛 毨 ; 申 命 和 叔 , 宅 朔 方 , 曰 幽 都 … … 厥民 隩 , 鳥 獸 氄 毛 。 」 即 此 四 方 神 與 四 方 風 神 話 之 歷 史 化者 也 。

  8   郭 璞 云 : 「 言 此 人 能 節 宣 風 氣 。時 其 出 入 。 」 郝 懿 行 云 : 「 大 荒 南 經 亦 有 神 處 南 極 以 出入 風 也 。 蓋 巽 位 東 南 , 主 風 , 故 二 神 司 之 , 時 其 節 宣 焉。 」

  東 海 之 渚 中 1 有 神 , 人 面 鳥 身 , 珥 兩 黃 蛇 2 , 踐 兩 黃蛇 ,名 曰 禺 (豸虎) 。 黃 帝 生 禺 (豸虎) , 禺 (豸虎) 生 禺 京 3 ,禺 京 處 北 海 , 禺 (豸虎) 處 東 海 , 是 為 海 神 4 。

  1   郭 璞 云 : 「 渚 , 島 。 」

  2   郭 璞 云 : 「 以 蛇 貫 耳 。 」 珂 案 :郭 注 「 以 蛇 貫 耳 」 已 見 海 外 東 經 「 奢 比 尸 」 節 。

  3   郭 璞 云 : 「 即 禺 彊 也 。 」 郝 懿 行云 : 「 禺 彊 , 北 方 神 , 已 見 海 外 北 經 。 莊 子 ( 大 宗 師 )釋 文 引 此 經 云 : 『 北 海 之 神 , 名 曰 禺 彊 , 靈 龜 為 之 使 。』 今 經 無 此 語 。 其 云 『 靈 龜 為 之 使 』 者 , 蓋 據 列 子 ( 湯問 篇 ) 云 : 『 夏 革 曰 : 「 五 山 之 根 , 無 所 連 著 , 常 隨 潮波 上 下 往 還 , 帝 命 禺 彊 , 使 巨 鼇 十 五 , 舉 首 而 戴 之 , 五山 始 峙 。 」 』 云 云 。 所 謂 靈 龜 , 豈 是 與 ? 」

  4   郭 璞 云 : 「 言 分 治 一 海 而 為 神 也。(豸虎) 一 本 作 號 。 」 珂 案 : 經 文「 黃帝 生 禺 (豸虎) 」 已 下 三 (豸虎) 字 及 郭 注 「 (豸虎) 一 本 作 號 」之 (豸虎) , 宋 本 、 毛 扆 本 、 吳 任 臣 本 俱 作 (豸虎)。 揆 之 經 文, 則 作 (豸虎) 是 也。上 文 既 稱 「 東 海 之 神 , 名 曰 禺 (豸虎) 」,則 下 文 「 處 東 海 , 是 惟 海 神 」 之 禺 (豸虎) 自 應 仍 作 (豸虎),無 由 而 別 作 (豸虎) 之 理 。 其 作 (豸虎) 者 , 或 傳 寫 之 訛 也 。郭 注 「(豸虎) 一 本 作 號 」 者,(豸虎) 說 文 玉 篇 均 無 此 字 , 疑即 號 之 異 文 , 海 內 經 云 「 帝 俊 生 禺 號 」 是 也 。 禺 (豸虎)、禺 京 分 治 一 海 而 為 海 神 , 禺 京 既 海 神 而 兼 風 神 矣 ( 已 見海 外 北 經 「 北 方 禺 彊 」 節 注 ) , 則 其 父 禺 (豸虎) 亦 必 海 神而 兼 風 神, 觀 其 人 面 鳥 身 之 形 , 與 子 同 狀 , 可 知 也 矣 。

  有 招 搖 山 , 融 水 出 焉 。 有 國 曰 玄 股 1 , 黍 食 , 使 四 鳥2 。

  1   郭 璞 云 : 「 自 髀 以 下 如 漆 。 」 珂案 : 玄 股 國 已 見 海 外 東 經 。

  2   珂 案 : 海 外 東 經 作 「 ( 使 ) 兩 鳥夾 之 」 。

  有 困 民 國 1 , 勾 姓 而 食 2 。 有 人 曰 王 亥 3 , 兩 手 操 鳥, 方 食 其 頭 4 。 王 亥 託 于 有 易 、 河 伯 僕 牛 5 。 有 易 殺 王亥 , 取 僕 牛 6 。 河 念 有 易 7 , 有 易 潛 出 , 為 國 于 獸 , 方食 之 , 名 曰 搖 民 8 。 帝 舜 生 戲 , 戲 生 搖 民 9 。

  1   珂 案 : 吳 其 昌 ( 卜 辭 所 見 殷 先 公先 王 三 續 考 — — 燕 京 學 報 第 十 四 期 ) 云 : 「 大 荒 東 經 云: 『 有 困 民 國 , … … 勾 姓 而 食 , 有 人 曰 王 亥 , … … 名 曰搖 民 。 』 而 海 內 經 云 : 『 有 嬴 民 , 鳥 足 。 有 封 豕 。 』 『困 民 』 之 『 困 』 , 乃 『 因 』 字 之 誤 ( 此 二 字 本 極 易 誤 ); 『 因 民 』 、 『 搖 民 』 、 『 嬴 民 』 , 一 聲 之 轉 也 。 」 蓋吳 以 海 內 經 「 有 封 豕 」 為 「 有 王 亥 」 ( 說 詳 該 節 注 ) 之誤 文 , 彼 經 「 鳥 足 」 之 「 嬴 民 」 即 此 經 有 易 所 化 之 搖 民, 故 云 此 經 「 困 民 」 之 「 困 」 乃 「 因 」 字 之 誤 , 因 、 嬴、 搖 一 聲 之 轉 : 其 說 是 也 。 史 記 秦 本 紀 略 云 : 「 秦 之 先柏 翳 ( 伯 益 ) , 舜 賜 姓 嬴 氏 , 生 子 二 人 , 一 曰 大 廉 , 大廉 玄 孫 曰 孟 戲 , 鳥 身 人 言 。 」 而 此 經 下 文 云 : 「 帝 舜 生戲 , 戲 生 搖 民 」 。 已 知 舜 與 伯 益 均 一 人 之 化 身 矣 ( 見 前「 蒍 國 」 節 注 ) , 則 伯 益 之 裔 孟 戲 與 舜 之 裔 戲 亦 必 為 一人 可 知 也 。 孟 戲 「 鳥 身 人 言 」 而 姓 嬴 , 當 即 海 內 經 所 記「 鳥 足 」 之 嬴 民 ; 戲 與 搖 民 雖 未 記 其 形 貌 , 然 亦 必 為 鳥形 可 知 , 則 搖 民 之 為 嬴 民 可 以 證 成 矣 。 準 斯 而 言 , 此 經「 困 民 」 固 當 是 「 因 民 」 之 訛 也 ; 因 、 嬴 、 搖 一 聲 之 轉也 。

  2   何 焯 云 : 「 『 而 食 』 下 有 脫 文 。」 郝 懿 行 云 : 「 『 勾 姓 』 下 ,『

  而 食 』 上 當 有 闕 脫 。 」 珂 案 : 而 字或 當 是 黍 字 之 缺 壞 。 黍 , 篆 書 作 ● , 缺 其 上 部 禾 字 之 半, 即 與 而 形 近 易 訛 。 「 勾 姓 , 黍 食 」 , 則 辭 曉 義 明 , 完整 無 缺 矣 。

  3   珂 案 : 王 亥 一 名 , 在 古 書 中 最 為紛 歧 : 卜 辭 、 古 本 竹 書 紀 年 及 此 經 均 作 王 亥 ; 楚 辭 天 問作 該 , 又 作 眩 , 云 「 該 秉 季 德 」 , 「 眩 弟 並 *** 」 ; 呂 氏春 秋 勿 躬 篇 作 王 冰 , 云 「 王 冰 作 服 牛 」 ; 初 學 記 卷 二 十九 引 世 本 作 篇 作 胲 , 云 「 胲 作 服 牛 」 ; 御 覽 卷 八 九 九 引同 書 則 作 鯀 : 知 胲 可 誤 鯀 , 胲 亦 可 誤 為 「 眩 弟 並 *** 」 之眩 矣 ; 而 史 記 殷 本 紀 作 振 , 云「

  冥 卒 , 子 振 立 」 ; 索 隱 引 世 本 作 核; 漢 書 人 表 又 作 垓 ; 山 海 經 海 內 經 訛 誤 最 大 , 乃 作 封 豕( 詳 海 內 經 「 嬴 民 、 封 豕 」 節 注 ) : 其 實 皆 一 名 之 訛 變也 。

  4   珂 案 : 當 亦 圖 象 如 此 。

  5   郭 璞 云 : 「 河 伯 僕 牛 皆 人 姓 名 。託 , 寄 也 。 見 汲 郡 竹 書 。 」 珂 案 : 郭 云 「 河 伯 僕 牛 皆 人姓 名 」 , 又 云 「 見 汲 郡 竹 書 」 , 但 下 文 郭 注 引 竹 書 卻 無「 僕 牛 」 字 樣 , 知 「 僕 牛 人 姓 名 」 蓋 郭 臆 說 也 。 僕 牛 ,天 問 作 「 朴 牛 」 , 王 逸 注 : 「 朴 , 大 也 。 」 世 本 作 「 服牛 」 , 服 牛 , 馴 牛 也 。 均 無 「 人 姓 名 」 之 意 。 則 僕 牛 者, 亦 非 「 人 姓 名 」 可 知 已 。 此 句 當 言 王 亥 託 寄 其 所 馴 養之 牛 羊 於 有 易 與 河 伯 。

  6   郭 璞 云 : 「 竹 書 曰 : 『 殷 王 子 亥賓 于 有 易 而 *** 焉 , 有 易 之 君 綿 臣 殺 而 放 之 。 是 故 殷 主 (宋 本 作 上 , 是 也 — — 珂 ) 甲 微 假 師 于 河 伯 以 伐 有 易 , 滅之 , 遂 殺 其 君 綿 臣 也 。 」 珂 案 : 關 於 王 亥 被 殺 故 事 , 楚辭 天 問 敘 其 事 較 詳 , 云 : 「 該 秉季 德 , 厥 父 是 臧 , 胡 終 弊 于 有 扈 , 牧 夫 牛 羊 ? 干 協 時 舞, 何 以 懷 之 ? 平 脅 曼 膚 , 何 以 肥 之 ? 有 扈 牧 豎 , 云 何 而逢 ? 擊 床 先 出 , 其 命 何 從 ? 恆 秉 季 德 , 焉 得 夫 朴 牛 ? 何往 營 班 祿 , 不 但 還 來 ? 昏 微 遵 跡 , 有 狄 不 寧 , 何 繁 鳥 萃棘 , 負 子 肆 情 ? 眩 弟 並 *** , 危 害 厥 兄 , 何 變 化 以 作 詐 ,而 後 嗣 逢 長 ? 」 詩 文 義 古 奧 , 又 兼 傳 寫 訛 挩 , 不 可 盡 釋。 約 言 之 , 首 四 句 概 敘 王 亥 被 殺 於 有 易 , 喪 失 牛 羊 事 。次 四 句 寫 王 亥 王 恆 兄 弟 初 至 有 易 備 受 歌 舞 飲 饌 接 待 情 景。 次 四 句 寫 王 亥 因 「 *** 」 而 被 殺 , 殺 王 亥 者 乃 有 易 一 激於 一 已 嫉 憤 之 「 牧 豎 」 。 次 四 句 寫 王 恆 至 有 易 求 情 , 得其 兄 所 喪 失 牛 羊 , 因 有 所 戀 , 不 即 返 國 。 次 四 句 寫 上 甲微 興 師 伐 有 易 , 滅 其 國 家 , 肆 情 於 婦 子 , 使 國 土 成 為 一片 荊 榛 。 末 四 句 譴 責 王 恆 既 與 兄 並 *** , 復 以 詐 術 危 害 其兄 , 其 後 嗣 反 而 繁 榮 昌 盛 , 足 見 天 道 之 難 憑 也 。 詩 中 有扈 、 有 狄 , 即 有 易 也 , 昏 微 即 上 甲 微 也 ( 說 見 吳 其 昌 卜辭 所 見 殷 先 公 先 王 三 續 考 ) 。 易 大 壯 六 五 爻 辭 云 : 「 喪羊 于 易 , 旡 悔 。 」 旅 上 九 爻 辭 云 : 「 鳥 焚 其 巢 , 旅 人 先笑 後 號 咷 。 喪 牛 於 易 , 凶 。 」 說 者 亦 以 為 是 王 亥 故 事 云。

  7   珂 案 : 經 文 「 河 念 有 易 」 , 王 念孫 於 「 河 」 下 校 增 「 伯 」 字 , 是 也 。

  8   郭 璞 云 : 「 言 有 易 本 與 河 伯 友 善, 上 甲 微 殷 之 賢 王 , 假 師 以 義 伐 罪 , 故 河 伯 不 得 不 助 滅之 。 既 而 哀 念 有 易 , 使 得 潛 化 而 出 , 化 為 搖 民 國 。 」

  9   珂 案 : 此 言 搖 民 除 有 易 所 化 之 一系 而 外 , 復 有 一 系 是 由 帝 舜 之 裔 戲 所 生 。 此 乃 搖 民 傳 說之 異 聞 , 故 附 記 於 此 。 其 實 有 易即 戲 也 , 易 、 戲 聲 近 , 易 化 搖 民 即 戲 生 搖 民 也 。

  海 內 有 兩 人 1 , 名 曰 女 丑 2 。 女 丑 有 大 蟹 3 。

  1   郭 璞 云 : 「 此 乃 有 易 所 化 者 也 。」 郝 懿 行 云 : 「 兩 人 蓋 一 為 搖 民 , 一 為 女 丑 。 」 珂 案 :郭 、 郝 之 說 均 非 是 。 經 文 「 海 內 有 兩 人 , 名 曰 女 丑 」 之間 , 文 字 當 有 闕 脫 , 未 可 強 為 解 釋 。

  2   郭 璞 云 : 「 即 女 丑 之 尸 ; 言 其 變化 無 常 也 。 然 則 一 以 涉 化 津 而 遯 神 域 者 , 亦 無 往 而 不 之, 觸 感 而 寄 跡 矣 。 范 蠡 之 倫 , 亦 聞 其 風 者 也 。 」 珂 案 :女 丑 之 尸 已 見 海 外 西 經 ; 女 丑 蓋 女 巫 也 , 郭 釋 「 變 化 無常 」 云 云 則 無 非 臆 想 之 玄 說 耳 。

  3   郭 璞 云 : 「 廣 千 里 也 。 」 珂 案 :大 蟹 及 郭 注 已 見 海 內 北 經 。 經 云 「 女 丑 有 大 蟹 」 , 又 云「 十 日 炙 殺 女 丑 」 ( 海 外 西 經 ) , 則 女 丑 之 為 女 巫 而 被暴 益 無 可 疑 矣 。 說 詳 海 外 西 經 「 女 丑 之 尸 」 節 。

  大 荒 之 中 , 有 山 名 曰 孽 搖 頵 羝 1 , 上 有 扶 木 2 , 柱 三百 里 , 其 葉 如 芥 3 。 有 谷 曰 溫 源 谷 4 。 湯 谷 上 有 扶 木 5。 一 日 方 至 , 一 日 方 出 6 , 皆 載 于 烏 7 。

  1   郝 懿 行 云 : 「 呂 氏 春 秋 諭 大 篇 云: 『 地 大 則 有 常 祥 、 不 庭 、 歧 母 、 群 抵 、 天 翟 、 不 周 。』 高 誘 注 以 不 周 為 山 名 , 其 餘 皆 獸 名 , 非 也 。 尋 覽 文 義, 蓋 皆 山 名 耳 。 其 群 抵 當 即 此 經 之 頵 羝 , 形 聲 相 近 , 古字 或 通 。 」

  2   郝 懿 行 云 : 「 扶 木 當 為 榑 木 。 」

  3   郭 璞 云 : 「 柱 猶 起 高 也 。 葉 似 芥菜 。 」

  4   郭 璞 云 : 「 溫 源 即 湯 谷 也 。 」 珂案 : 湯 谷 已 見 海 外 東 經 。

  5   郭 璞 云 : 「 扶 桑 在 上 。 」 郝 懿 行云 : 「 說 文 ( 六 ) 云 : 『 日 初 出 東 方 所 登 榑 桑 ,  木 也。 』 即 此 ,  通 作 若 。 」

  6   郭 璞 云 : 「 言 交 會 相 代 也 。 」 珂案 : 海 外 東 經 云 : 「 湯 谷 上 有 扶 桑 , 十 日 所 浴 ; … … 九日 居 下 枝 , 一 日 居 上 枝 。 」 其 居 上 枝 之 日 , 疑 即 淮 南 子天 文 篇 所 云 「 登 于 扶 桑 , 爰 始 將 行 」 , 亦 即 此 經 所 云 「方 出 」 之 日 也 。

  7   郭 璞 云 : 「 中 有 三 足 烏 。 」 珂 案: 楚 辭 天 問 云 : 「 羿 焉 彃 日 ? 烏 焉 解 羽 ? 」 淮 南 子 精 神篇 云 : 「 日 中 有 踆 烏 。 」 高 誘 注 云 : 「 踆 , 猶 蹲 也 , 謂三 足 烏 ; 踆 音 逡 。 」

  有 神 , 人 面 、 犬 耳 1 、 獸 身 , 珥 兩 青 蛇 , 名 曰 奢 比 尸2 。

  1   珂 案 : 海 外 東 經 作 「 大 耳 」 , 王念 孫 據 以 改 此 經 「 犬 耳 」 之 「 犬 」 作 「 大 」 , 宋 本 正 作「 大 」 , 作 「 大 」 是 也 。

  2   珂 案 : 奢 比 之 尸 已 見 海 外 東 經 。

  有 五 采 之 鳥 1 , 相 鄉 棄 沙 2 。 惟 帝 俊 下 友 3 。 帝 下 兩壇 , 采 鳥 是 司 4 。

  1   珂 案 : 大 荒 西 經 云 : 「 有 五 采 鳥三 名 : 一 曰 皇 鳥 , 一 曰 鸞 鳥 , 一 曰 鳳 鳥 。 」

  2   郭 璞 云 : 「 未 聞 沙 義 。 」 郝 懿 行云 : 「 沙 疑 與 娑 同 , 鳥 羽 娑 娑 然 也 。 」 珂 案 : 郝 云 「 沙疑 與 娑 同 , 鳥 羽 娑 娑 然 」 , 近 之 矣 , 而 於 棄 字 無 釋 。 棄疑 是 媻 字 之 訛 。 媻 娑 , 婆 娑 , 盤 旋 而 舞 之 貌 也 。 五 采 之鳥 , 蓋 鸞 鳳 之 屬 也 。 山 海 經 屢 有 「 鸞 鳥 自 歌 、 鳳 鳥 自  」( 海 外 西 經 、 大 荒 南 經 、 大 荒 西 經 、 海 內 經 ) 之 記 載 ,此 經 五 采 之 鳥 , 相 鄉 媻 娑 , 蓋 亦 自 歌 自 舞 之 意 也 。

  3   郭 璞 云 : 「 亦 未 聞 也 。 」 珂 案 :「 惟 帝 俊 下 友 」 者 , 言 惟 帝 俊 下 與 五 采 鳥 為 友 也 。 帝 俊之 神 , 本 為 玄 鳥 ( 說 見 前 「 蒍 國 」 節 注 ) , 玄 鳥 再 經 神話 之 夸 張 , 遂 為 鳳 凰 、 鸞 鳥 之 屬 。 楚 辭 天 問 : 「 簡 狄 在臺 , 嚳 何 宜 ? 玄 鳥 致 貽 , 女 何 嘉 ( 嘉 原 作 喜 , 據 聞 一 多楚 辭 校 補 改 ) ? 」 離 騷 : 「 望 瑤 臺 之 偃 蹇 兮 , 見 有 娀 之佚 女 。 … … 鳳 鳥 既 受 詒 兮 , 恐 高 辛 之 先 我 。 」 同 一 作 者記 同 一 神 話 , 或 為 玄 鳥 , 或 為 鳳 鳥 , 可 見 玄 鳥 即 是 鳳 鳥。 此 帝 俊 之 所 以 「 下 友 」 於 五 采 鳥 也 。

  4   郭 璞 云 : 「 言 山 下 有 舜 二 壇 , 五采 鳥 主 之 。 」 珂 案 : 郭 注 逕 以 舜 釋 帝 俊 者 , 蓋 在 彼 心 目中 , 帝 俊 與 舜 已 是 二 而 一 也 。

  大 荒 之 中 , 有 山 名 猗 天 蘇 門 , 日 月 所 生 1 。 有 壎 民 之國 2 。

  1   珂 案 : 此 猗 天 蘇 門 山 , 為 日 月 所出 山 之 五 也 。 類 聚 卷 一 引 此 經 作 猗 天 山 、 蘇 門 山 , 日 月所 出 。 御 覽 卷 三 作 蘇 門 日 月 所 出 。

  2   郭 璞 云 : 「 音 如 諠 譁 之 諠 。 」

  有 綦 山 1 。 又 有 搖 山 。 有 (鬲曾) 山2 。 又 有 門 戶 山 。 又有 盛 山 。 又 有 待 山 。 有 五 采 之 鳥 。

  1   郭 璞 云 : 「 音 忌 。 」

  2   郭 璞 云 : 「 音 如 釜 甑 之 甑 。 」

  東 荒 之 中 , 有 山 名 曰 壑 明 俊 疾 , 日 月 所 出 1 。 有 中 容之 國 2 。

  1   珂 案 : 此 壑 明 俊 疾 山 , 為 日 月 所出 山 之 六 也 。

  2   郝 懿 行 云 : 「 中 容 之 國 , 已 見 上文 。 諸 文 重 複 雜 沓 , 踳 駮 不 倫 , 蓋 作 者 非 一 人 , 書 成 非一 家 故 也 。 」

  東 北 海 外 , 又 有 三 青 馬 、 三 騅 1 、 甘 華 。 爰 有 遺 玉 、三 青 鳥 2 、 三 騅 、 視 肉 3 、 甘 華 、 甘 柤 , 百 穀 所 在 4 。

  1   郭 璞 曰 : 「 馬 蒼 白 雜 毛 為 騅 。 」珂 案 : 爾 雅 釋 畜 云 : 「 蒼 白 雜 毛 , 騅 。 」 是 郭 注 所 本 。然 大 荒 南 經 又 云 : 「 有 赤 馬 , 名 曰 三 騅 。 」 則 與 「 蒼 白雜 毛 為 騅 」 之 說 牴 牾 , 所 未 詳 。 疑 此 經 三 青 馬 、 三 騅 均大 荒 南 經 首 節 所 謂 「 雙 雙 」 之 獸 , 詳 該 節 注 。

  2   珂 案 : 遺 玉 , 已 見 海 外 北 經 「 平丘 」 節 。 三 青 鳥 , 已 見 海 內 北 經 。 大 荒 西 經 亦 云 : 「 有三 青 鳥 , 赤 首 黑 目 , 一 名 曰 大 鵹 , 一 名 少 鵹 , 一 名 曰 青鳥 。 」 然 彼 乃 為 西 王 母 取 食 之 三 青 鳥 , 此 則 疑 當 是 「 雙雙 」 之 鳥 之 類 , 詳 大 荒 南 經 首 節 注 。

  3   郭 璞 云 : 「 聚 肉 有 眼 。 」 珂 案 :視 肉 已 見 海 外 南 經 「 狄 山 」 節 郭 注 。

  4   郭 璞 云 : 「 言 自 生 也 。 」 郝 懿 行云 : 「 海 外 北 經 云 : 『 平 丘 甘 柤 、 甘 華 , 百 果 所 在 。 』海 外 東 經 云 : 『 嗟 丘 甘 柤 、 甘 華 , 甘 果 所 生 。 』 皆 有 遺玉 、 青 馬 、 視 肉 之 類 , 此 經 似 釋 彼 文 也 。 」 珂 案 : 郝 說非 也 。 荒 經 已 下 五 篇 , 本 「 進 在 外 」 或 「 逸 在 外 」 之 古經 , 未 經 整 理 , 與 以 上 各 經 , 內 容 或 有 相 同 , 但 「 文 多凌 雜 , 漫 無 統 紀 」 ( 郝 懿 行 語 ) , 自 不 能 以 此 釋 彼 。

  有 女 和 月 母 之 國 1 。 有 人 名 曰 鵷 2 , 北 方 曰 鵷 , 來 之風 曰 (犬炎)3 , 是 處 東 極 隅 以 止 日 月 4 , 使 無 相 閒 出 沒 ,司 其 短 長 5 。

  1   郝 懿 行 云 : 「 女 和 月 母 即 羲 和 常儀 之 屬 也 。 謂 之 女 與 母 者 , 史 記 趙 世 家 索 隱 引 譙 周 云 :『 余 嘗 聞 之 代 俗 , 以 東 西 陰 陽 所 出 入 , 宗 其 神 , 謂 之 王父 母 。 』 據 譙 周 斯 語 , 此 經 『 女 和 月 母 』 之 名 , 蓋 以 此也 。 」

  2   郭 璞 云 : 「 音 婉 。 」

  3   郭 璞 云 : 「 言 亦 有 兩 名 也 ; 音 剡。 」 珂 案 : 經 文 「 來 之 風 」 準 以 大 荒 東 經 「 來 風 曰 俊 」、 大 荒 西 經 「 來 風 曰 韋 」 文 例 , 當 衍 「 之 」 字 。 又 丁 山中 國 古 代 宗 教 與 神 話 考 云 : 「 大 荒 東 經 之 古 本 當 為 『 北方 曰 鵷 , 風 曰 (犬炎) 』, 莊 子 書 中 亦 有 堅 證 : 其 天 地 篇 有曰 : 『 諄 芒 將 之 大 壑 , 適 遇 苑 風 於 東 海 之 濱 。 苑 風 曰 :「 子 將 奚 之 ? 」 曰 : 「 將 之 大 壑 。 」 』 苑 風 , 當 即 大 荒經 所 謂 『 來 之 風 曰 (犬炎) 』。 」 說 亦 可 供 參 考 。

  4   珂 案 : 經 文 「 處 東 極 隅 」 疑 當 作「 處 東 北 隅 」 , 「 東 極 隅 」 不 成 文 義 , 一 也 ; 經 文 前 節言 「 東 北 海 外 」 , 後 節 言 「 大 荒東 北 隅 中 」 , 知 此 亦 必 位 在 東 北 , 二 也 ; 大 荒 西 經 云 :「 有 人 曰 石 夷 , … … 處 西 北 隅 以 司 日 月 之 長 短 。 」 石 夷亦 四 方 神 之 一 , 既 曰 「 處 西 北 隅 」 , 與 之 相 對 之 鵷 , 亦必 當 曰 「 處 東 北 隅 」 , 三 也 。 有 此 三 者 , 以 知 此 經 「 東極 」 當 是 「 東 北 」 之 誤 。

  5   郭 璞 云 : 「 言 鵷 主 察 日 月 出 入 ,不 令 得 相 閒 錯 , 知 景 之 短 長 。 」

  大 荒 東 北 隅 中 1 , 有 山 名 曰 凶 犁 土 丘 2 。 應 龍 處 南 極3 , 殺 蚩 尤 與 夸 父 4 , 不 得 復 上 5 。 故 下 數 旱 6 , 旱 而為 應 龍 之 狀 , 乃 得 大 雨 7 。

  1   王 念 孫 云 : 「 御 覽 十 一 作 東 荒 之北 隅 , 卅 五 同 。 類 聚 災 異 部 ( 卷 一 百 ) 作 東 荒 北 隅 。 」珂 案 : 影 宋 本 御 覽 卷 卅 五 作 東 荒 之 北 隅 , 卷 十 一 仍 從 類聚 作 東 荒 北 隅 。

  2   郝 懿 行 云 : 「 史 記 五 帝 紀 索 隱 引皇 甫 謐 云 : 『 黃 帝 使 應 龍 殺 蚩 尤 於 凶 黎 之 谷 。 』 即 此 。黎 、 犁 古 字 通 。 」 珂 案 : 唐 王 瓘 軒 轅 本 紀 ( 見 雲 笈 七 籤卷 一 百 ) 云 : 「 ( 黃 帝 ) 殺 蚩 尤 於 黎 山 之 丘 。 」 說 本 此。 然 蚩 尤 被 殺 之 地 , 或 又 傳 在 南 方 。 大 荒 南 經 云 : 「 有宋 山 者 , 有 木 生 山 上 , 名 曰 楓 木 。 楓 木 , 蚩 尤 所 棄 其 桎梏 , 是 謂 楓 木 。 」 郭 璞 注 云 :「

  蚩 尤 為 黃 帝 所 得, 械 而 殺 之 , 已 摘 其 械 , 化 而 為 樹 也 。 」 或 又 傳 在 東 方。 初 學 記 卷 九 引 歸 藏 啟 筮 云 : 「 蚩 尤 出 自 羊 水 , 八 肱 、八 趾 、 疏 首 , 登 九 淖 以 伐 空 桑 , 黃 帝 殺 之 於 青 丘 。 」 青丘 , 東 方 地 名 也 。 或 又 傳 在 中 冀 。 周 書 嘗 麥 篇 云 : 「 蚩尤 乃 逐 帝 ( 赤 帝 ) , 爭 于 涿 鹿 之 河 ( 阿 ) , 赤 帝 大 懾 ,乃 說 於 黃 帝 , 執 蚩 尤 殺 之 於 中 冀 , 用 名 之 曰 絕 轡 之 野 。」 中 冀 蓋 即 大 荒 北 經 所 記 冀 州 之 野 , 亦 即 涿 鹿 之 河 ( 阿) 也 。 然 路 史 後 紀 四 云 : 「 ( 黃 帝 ) 傳 戰 執 尤 於 中 冀 而殊 之 , 爰 謂 之 解 。 」 解 者 , 宋 之 解 州 , 今 山 西 之 解 縣 也。 沈 括 夢 溪 筆 談 卷 三 云 : 「 解 州 鹽 澤 , 滷 色 正 赤 , 俚 俗謂 之 『 蚩 尤 血 』 。 」 則 解 州 雖 不 必 如 路 史 所 附 會 之 中 冀, 後 世 固 亦 有 蚩 尤 被 殺 於 其 地 之 神 話 也 。 蚩 尤 被 殺 之 地, 於 不 同 之 諸 說 中 , 要 以 冀 州 之 野 即 涿 鹿 之 阿 為 近 正 。至 此 經 之 凶 犁 土 丘 固 應 龍 所 居 之 地 , 未 必 即 蚩 尤 夸 父 被殺 之 地 , 云 黃 帝 使 應 龍 殺 蚩 尤 於 此 丘 者 , 亦 由 誤 讀 經 文而 生 之 附 會 也 。

  3   郭 璞 云 : 「 應 龍 , 龍 有 翼 者 也 。」 珂 案 : 廣 雅 釋 魚 云 : 「 有 翼 曰 應 龍 。 」 郭 說 本 此 。 又經 文 「 應 龍 處 南 極 」 , 蓋 謂 處 凶 犁 土 丘 之 南 極 也 。

  4   郭 璞 云 : 「 蚩 尤 作 兵 者 。 」 珂 案: 管 子 地 數 篇 云 : 「 葛 盧 之 山 , 發 而 出 水 , 金 從 之 , 蚩尤 受 而 制 之 , 以 為 劍 、 鎧 、 矛 、 戟 ; 雍 狐 之 山 , 發 而 出水 , 金 從 之 , 蚩 尤 受 而 制 之 , 以 為 雍 狐 之 戟 、 芮 戈 。 」呂 氏 春 秋 蕩 兵 篇 云 : 「 人 曰 : 『 蚩 尤 作 兵 。 』 」 太 平 御覽 卷 七 八 引 龍 魚 河 圖 云 : 「 蚩 尤 造 立 兵 杖 、 刀 、 戟 、 大*** 。 」 大 荒 北 經 亦 云 : 「 蚩 尤 作 兵 伐 黃 帝 。 」 此 郭 注 所本 也 。 此 經 「 應 龍 殺 蚩 尤 與 夸 父 」 , 又 見 於 大 荒 北 經 ,云 「 應 龍 已 殺 蚩 尤 , 又 殺 夸 父 」。 應 龍 殺 蚩 尤 與 夸 父 者 , 蓋 夸 父 與 蚩 尤 同 為 炎 帝 之 裔 ,在 黃 炎 鬥 爭 中 , 蚩 尤 起 兵 為 炎 帝 復 仇 , 夸 父 亦 加 入 蚩 尤戰 團 , 以 兵 敗 而 被 殺 也 。 說 已 見 海 外 西 經 「 形 天 」 節 注。

  5   郭 璞 云 : 「 應 龍 遂 住 地 下 。 」 郝懿 行 云 : 「 初 學 記 三 十 卷 引 此 經 云 : 『 應 龍 遂 在 地 。 』蓋 引 郭 注 之 文 也 。 今 文 住 字 當 作 在 , 下 字 蓋 衍 。 」 珂 案: 王 念 孫 校 與 郝 同 。

  6   郭 璞 云 : 「 上 無 復 作 雨 者 故 也 。」

  7   郭 璞 云 : 「 今 之 土 龍 本 此 ; 氣 應自 然 冥 感 , 非 人 所 能 為 也 。 」 郝 懿 行 云 : 「 劉 昭 注 ( 後漢 書 ) 禮 儀 志 引 此 經 及 郭 注 並 與 今 本 同 。 土 龍 致 雨 見 淮南 說 山 訓 及 墬 形 訓 。 又 楚 詞 天 問 云 : 『 應 龍 何 畫 ? 河 海何 歷 ? 』 王 逸 注 云 : 『 或 曰 禹 治 洪 水 時 , 有 神 龍 以 尾 畫( 地 ) , 導 水 徑 所 當 決 者 , 因 而 治 之 。 』 案 後 世 以 應 龍致 雨 , 義 蓋 本 此 也 。 」

  東 海 中 有 流 波 山 , 入 海 七 千 里 1 。 其 上 有 獸 , 狀 如 牛, 蒼 身 而 無 角 , 一 足 , 出 入 水 則 必 風 雨 , 其 光 如 日 月 ,其 聲 如 雷 , 其 名 曰 夔 。 黃 帝 得 之 , 以 其 皮 為 鼓 2 , 橛 以雷 獸 之 骨 , 聲 聞 五 百 里 , 以 威 天 下 3 。

  1   珂 案 : 御 覽 卷 五 十 引 此 經 七 千 作七 十 , 蓋 訛 也 。

  2   郝 懿 行 云 : 「 說 文 ( 五 ) 云 : 『夔 , 神 魖 也 , 如 龍 , 一 足 , 從  , 象 有 角 手 人 面 之 形 。』 薛 綜 注 ( 文 選 ) 東 京 賦 云 : 『 夔 , 木 石 之 怪 , 如 龍 ,有 角 , 鱗 甲 光 如 日 月 , 見 則 其 邑 大 旱 。 』 韋 昭 注 國 語 (魯 語 ) 云 : 『 夔 一 足 , 越 人 謂 之 山 繰 ( 下 尚 漏 引 「 人 面猴 身 能 言 」 數 字 — — 珂 ) 。 』 案 此 三 說 夔 形 狀 俱 與 此 經異 也 。 莊 子 秋 水 篇 釋 文 引 李 云 : 『 黃 帝 在 位 , 諸 侯 於 東海 流 山 得 奇 獸 , 其 狀 如 牛 , 蒼 色 無 角 , 一 足 能 走 , 出 入水 即 風 雨 , 目 光 如 日 月 , 其 音 如 雷 , 名 曰 夔 。 黃 帝 殺 之, 取 皮 以 冒 鼓 , 聲 聞 五 百 里 。 』 蓋 本 此 經 為 說 也 。 其 文與 今 本 小 有 異 同 : 流 波 山 作 流 山 , 其 光 如 日 月 作 目 光 如日 月 , 似 較 今 本 為 長 也 。 又 以 其 皮 為 鼓 作 以 其 皮 冒 鼓 ,劉 逵 注 吳 都 賦 引 此 經 亦 作 冒 字 , 是 也 。 初 學 記 九 卷 引 帝王 世 紀 作 流 波 山 , 與 今 本 同 , 而 下 文 小 異 。 」 珂 案 : 御覽 卷 五 十 引 此 經 其 聲 如 雷 作 其 音 如 雷 , 其 名 曰 夔 作 名 曰夔 , 以 其 皮 為 鼓 作 以 其 皮 作 鼓 。

  3   郭 璞 云 : 「 雷 獸 即 雷 神 也 , 人 面龍 身 , 鼓 其 腹 者 。 橛 猶 擊 也 。 」 珂 案 : 雷 神 已 見 海 外 東經 。 郝 懿 行 云 : 「 莊 子 釋 文 本 此 經 及 劉 逵 注 吳 都 賦 引 此經 , 並 無 橛 以 雷 獸 之 骨 及 以 威 天 下 四 字 , 北 堂 書 鈔 一 百八 卷 引 有 四 字 。 」

       珂 案 : 流 波 山 一 足 夔 神 話 亦 黃帝 與 蚩 尤 戰 爭 神 話 之 一 節 。 繹 史 卷 五 引 黃 帝 內 傳 云 : 「黃 帝 伐 蚩 尤 , 玄 女 為 帝 製 夔 牛 鼓 八 十 面 , 一 震 五 百 里 ,連 震 三 千 八 百 里 。 」 吳 任 臣 山 海 經 廣 注 ( 大 荒 北 經 ) 引廣 成 子 傳 云 : 「 蚩 尤 銅 頭 啖 石 , 飛 空 走 險 , 以 馗 牛 皮 為鼓 , 九 擊 止 之 , 尤 不 能 飛 走 , 遂 殺 之 。 」 即 其 事 也 。

  山 海 經 海 經 新 釋 卷 十

     山 海 經 第 十 五

         大 荒 南 經

  南 海 之 外 , 赤 水 之 西 , 流 沙 之 東 1 , 有 獸 , 左 右 有 首 2,名 曰 (足朮) 踢 3 。 有 三 青 獸 相 并 , 名 曰 雙 雙 4 。

  1   郭 璞 云 : 「 赤 水 出 昆 侖 山 , 流 沙出 鍾 山 也 。 」 珂 案 : 郭 注 「 赤 水 出 昆 侖 山 , 流 沙 出 鍾 山」 , 俱 見 海 內 西 經 。

  2   郝 懿 行 云 : 「 并 封 前 後 有 首 , 此左 右 有 首 , 所 以 不 同 并 封 , 見 海 外 西 經 。 然 大 荒 西 經 之屏 蓬 即 并 逢 也 , 亦 云 左 右 有 首 。 」 珂 案 : 此「

  左 右 有 首 」 之 (足朮) 踢, 亦 并 封 之 類也 , 蓋 獸 牝 牡 相 合 之 象 , 說 已 見 海 外 西 經 「 并 封 」 節 注。

  3   郭 璞 云 : 「 出 (犬炎) 名 國 ; 黜 惕兩 音 。」 郝 懿 行 云 :「(犬炎) 名 國 未 詳 所 在 , 疑 本 在 經 內 ,今 逸 也 。 」 畢 沅 云 : 「 呂 氏 春 秋 本 味 篇 云 :『

  伊 尹 曰 : 「 肉 之 美 者 , 述 蕩 之 掔 。」 』 高 誘 注 曰 : 『 獸 名 , 形 則 未 聞 。 』 案 即 是 此 也。 又 案 (足朮) 踢 當 為 述 蕩 之 誤, 篆 文  、 足 相 似 , 故 亂 之。 」 珂 案 : 果 如 畢 說 , 或 述 蕩 是 (足朮) 踢 之 訛, 亦 未 可 知。

  4   郭 璞 云 : 「 言 體 合 為 一 也 。 公 羊傳 所 云 : 雙 雙 而 俱 至 者 , 蓋 謂 此 也 。 」 郝 懿 行 云 : 「 郭引 宣 五 年 傳 文 也 。 楊 士 勛 疏 引 舊 說 云 : 『 雙 雙 之 鳥 , 一身 二 首 , 尾 有 雌 雄 , 隨 便 而 偶 ; 常 不 離 散 , 故 以 喻 焉 。』 是 以 雙 雙 為 鳥 名 , 與 郭 異 也 。 」 珂 案 : 雙 雙 之 獸 ( 或鳥 ) , 亦 并 封 之 類 也 。 然 雙 雙 而 謂 「 三 青 獸 相 并 」 則 所未 詳 。 大 荒 東 經 所 謂 「 三 青 馬 」 、 「 三 青 鳥 」 、 「 三 騅」 , 疑 亦 雙 雙 之 類 也 。

  有 阿 山 者 。 南 海 之 中 , 有 氾 天 之 山 , 赤 水 窮 焉 1 。 赤水 之 東 , 有 2 蒼 梧 之 野 , 舜 與 叔 均 之 所 葬 也 3 。 爰 有 文貝 4 、 離 俞 5 、(丘鳥) 久 6 、 鷹 、 賈 7 、 委 維 8 、 熊 、 羆、 象 、 虎 、 豹 、 狼 、 視 肉 。

  1   郭 璞 云 : 「 流 極 於 此 山 也 。 」 珂案 : 西 次 三 經 云 : 「 昆 侖 之 丘 , 赤 水 出 焉 , 而 東 南 流 注於 氾 天 之 水 。 」 即 此 。

  2   郝 懿 行 云 : 「 藝 文 類 聚 八 十 四 卷及 太 平 御 覽 五 百 五 十 五 卷 並 引 此 經 無 有 字 。 」

  3   郭 璞 云 : 「 叔 均 , 商 均 也 。 舜 巡狩 , 死 於 蒼 梧 而 葬 之 , 商 均 因 留 , 死 亦 葬 焉 。 基 在 今 九疑 之 中 。 」 郝 懿 行 云 : 「 海 內 南 經 既 云 『 蒼 梧 之 山 , 帝舜 葬 於 陽 , 帝 丹 朱 葬 於 陰 』 , 此 又 云 『 舜 與 叔 均 之 所 葬』 , 將 朱 、 均 二 人 皆 於 此 焉 堋 邪 ? 又 郭 云 叔 均 , 商 均 ;蓋 以 為 舜 之 子 也 。 然 舜 子 名 義 鈞 , 封 於 商 , 見 竹 書 紀 年( 今 本 — — 珂 ) , 不 名 叔 均 。 而 大 荒 西 經 有 叔 均 , 為 稷弟 台 璽 之 子 , 海 內 經 又 有 叔 均 , 為 稷 之 孫 , 準 斯 以 言 ,此 經 叔 均 , 蓋 未 審 為 何 人 也 。 郭 云 : 『 基 在 今 九 疑 之 中。 』 基 當 為 墓 字 之 訛 。 御 覽 五 百 五 十 五 卷 引 此 注 作 『 墓今 在 九 疑 山 中 』 也 。 」 珂 案 : 郭 注 「 基 在 今 九 疑 之 中 」, 王 念 孫 亦 校 基 作 墓 。 又 云 :「

  西 經 ( 大 荒 西 經 ) 云 : 『 稷 之 弟 台璽 生 叔 均 。 』 是 叔 均 非 商 均 也 。 海 內 經 云 : 『 稷 之 孫 曰叔 均 。 』 」 是 王 、 郝 俱 不 以 郭 注 叔 均 即 商 均 為 然 。 然 此叔 均 , 實 是 商 均 , 叔 、 商 一 聲 之 轉 。 能 與 舜 同 葬 , 非 舜子 商 均 不 足 當 之 。 舜 與 商 均 同 葬 蒼 梧 , 並 無 礙 於 海 內 南經 所 云 「 蒼 梧 之 山 , 帝 舜 葬 於 陽 , 帝 丹 朱 葬 於 陰 」 之 不同 傳 說 之 流 播 。 郝 云 「 將 朱 、 均 二 人 皆 於 此 焉 堋 」 , 未免 失 之 拘 矣 。 至 叔 均 又 謂 是 稷 弟 台 璽 之 子 或 謂 是 稷 之 孫者 , 尤 見 神 話 傳 說 之 錯 綜 紛 歧 無 定 , 是 書 非 出 自 一 手 ,蓋 各 記 其 所 傳 聞 , 不 足 異 也 。

  4   郭 璞 云 : 「 即 紫 貝 也 。 」 珂 案 :爾 雅 釋 魚 郭 璞 注 云 : 「 今 之 紫 貝 , 以 紫 為 質 , 黑 為 文 點。 」 即 此 。

  5   郭 璞 云 : 「 即 離 朱 。 」 珂 案 : 離朱 已 見 海 外 南 經 「 狄 山 」 節 。

  6   郭 璞 云 : 「 即 鵂 鶹 也 。 」 珂 案 :經 文 (丘鳥) 久 已 見 海 外 南 經「 狄 山 」 節 。

  7   郭 璞 云 : 「 賈 亦 鷹 屬 。 」 郝 懿 行云 : 「 水 經  水 注 引 莊 子 曰 :『

  雅 , 賈 。 』 馬 融 亦 曰 : 『 賈 , 烏 。』 ( 亦  水 注 引 — — 珂 ) 皆 烏 類 , 非 郭 義 也 。 」

  8   郭 璞 云 : 「 即 委 蛇 也 。 」 珂 案 :海 內 經 云 : 「 南 方 有 人 曰 苗 民 。 有 神 焉 , 人 面 蛇 身 , 長如 轅 , 左 右 有 首 , 衣 紫 衣 , 冠 旃 冠 , 名 曰 延 維 。 人 主 得而 饗 食 之 , 伯 天 下 。 」 郭 於 「 延 維 」 下 注 云 「 委 蛇 」 ,是 延 維 亦 即 此 委 維 也 。 有 關 委 維 即 委 蛇 之 神 話 , 詳 海 內經 「 苗 民 神 延 維 」 節 注 。

  有 榮 山 , 榮 水 1 出 焉 。 黑 水 之 南 , 有 玄 蛇 , 食 麈 2 。

  1   珂 案 : 經 文 榮 山 、 榮 水 , 吳 任 臣廣 注 本 、 畢 沅 校 本 、 百 子 全 書 本 並 作 滎 山 、 滎 水 。

  2   郭 璞 云 : 「 今 南 山 (虫丹) 蛇 吞 鹿,亦 此 類 。 」 郝 懿 行 云 : 「 南 山 當 為 南 方 , 字 之 訛 也 。 南方 (虫丹) 蛇 吞 鹿, 已 見 海 內 南 經 ( 「 巴 蛇 食 象 」 節 — — 珂) 注 。 」 珂 案 : 郭 注 「 南 山 」 , 王 念 孫 校 亦 作 「 南 方 」, 宋 本 正 作 「 南 方 」 。

  有 巫 山 者 , 西 有 黃 鳥 。 帝 藥 , 八 齋 1 。 黃 鳥 于 巫 山 ,司 此 玄 蛇 2 。

  1   郭 璞 云 : 「 天 帝 神 仙 藥 在 此 也 。」 珂 案 : 此 經 下 文 云 : 「 大 荒 之 中 , 有 雲 雨 之 山 , 有 木名 曰 欒 。 禹 攻 雲 雨 , 有 赤 石 焉 生欒 , 黃 本 、 赤 枝 、 青 葉 , 群 帝 焉 取 藥 。 」 大 荒 西 經 云 :「 大 荒 之 中 , 有 靈 山 , 巫 咸 、 巫 即 、 巫  、 巫 彭 、 巫 姑、 巫 真 、 巫 禮 、 巫 抵 、 巫 謝 、 巫 羅 十 巫 , 從 此 升 降 , 百藥 爰 在 。 」 說 文 一 云 : 「 靈 , 巫 也 , 以 玉 事 神 。 」 是 靈、 巫 古 本 一 字 。 又 巫 山 有 朝 雲 暮 雨 神 話 傳 說 。 疑 雲 雨 山與 靈 山 均 即 巫 山 之 異 名 ( 各 詳 該 節 注 ) 。 而 二 地 均 有 神藥 , 此 巫 山 「 帝 藥 , 八 齋 」 之 說 所 由 起 也 。 郭 注 「 神 仙藥 」 者 , 當 即 是 神 仙 不 死 藥 也 。

  2   郭 璞 云 : 「 言 主 之 也 。 」 珂 案 :或 謂 黃 鳥 司 察 此 「 食 麈 」 之 貪 婪 玄 蛇 , 防 其 竊 食 天 帝 神藥 也 。 古 黃 、 皇 通 用 無 別 , 黃 鳥 即 皇 鳥 , 蓋 鳳 皇 屬 之 鳥也 。 周 書 王 會 篇 云 : 「 方 揚 以 皇 鳥 。 」 爾 雅 釋 鳥 云 : 「皇 , 黃 鳥 。 」 即 此 是 也 。 北 次 二 經 泰 頭 之 山 有 黃 鳥 , 則是 別 一 種 鳥 , 非 此 。

  大 荒 之 中 , 有 不 庭 之 山 1 , 榮 水 窮 焉 2 。 有 人 三 身 ,帝 俊 妻 娥 皇 , 生 此 三 身 之 國 3 , 姚 姓 , 黍 食 , 使 四 鳥 4。 有 淵 四 5 方 , 四 隅 皆 達 6 , 北 屬 黑 水 , 南 屬 大 荒 7 ,北 旁 名 曰 少 和 之 淵 , 南 旁 名 曰 從 淵 8 , 舜 之 所 浴 也 9 。

  1   郝 懿 行 云 : 「 呂 氏 春 秋 諭 大 篇 云: 『 地 大 則 有 常 祥 、 不 庭 、 不 周 。 』 高 誘 注 以 『 不 周 』為 山 , 則 『 不 庭 』 亦 山 名 矣 , 即 此 。 」

  2   珂 案 : 榮 水 出 榮 山 , 流 極 於 此 也。

  3   郭 璞 云 : 「 蓋 後 裔 所 出 也 。 」 珂案 : 海 外 西 經 有 三 身 國 , 海 內 經 言 帝 俊 生 三 身 , 即 此 。

  4   郭 璞 云 : 「 姚 , 舜 姓 也 。 」 珂 案: 說 文 十 二 云 : 「 虞 舜 居 姚 虛 , 因 以 為 姓 。 」 則 此 經 妻娥 皇 而 生 三 身 之 帝 俊 , 其 為 舜 也 明 矣 。

  5   珂 案 : 御 覽 卷 三 九 五 引 此 經 四 作正 。

  6   郭 璞 云 : 「 言 淵 四 角 皆 旁 通 也 。」 珂 案 : 經 文 「 四 隅 皆 達 」 御 覽 卷 三 九 五 引 達 作 通 。

  7   郭 璞 云 : 「 屬 猶 連 也 。 」

  8   郭 璞 云 : 「 音 驄 馬 之 驄 。 」 珂 案: 經 文 「 從 淵 」 , 宋 本 作 「(犬從) 淵 」 , 御 覽 卷 三 九 五 引作 「 縱 淵 」 , 引 郭 注 「 音 驄 馬 之 驄 」 作 「 音 烏 懸 反 」 ;疑 注 文 本 當 作 「 從 ( 或 (犬從)、 縱 ) , 音 驄 馬 之 驄 ; 淵 ,音 烏 懸 反 」 : 各 脫 其 半 也 。

  9   郭 璞 云 : 「 言 舜 嘗 在 此 澡 浴 也 。」 珂 案 : 御 覽 卷 三 九 五 引 郭 注 作 「 言 常 在 中 澡 洗 」 , 經於 帝 俊 生 三 身 下 又 云 「 舜 之 所 浴 」 , 帝 俊 之 即 舜 益 已 明矣 。

  又 有 成 山 , 甘 水 窮 焉 1 。 有 季 禺 之 國 , 顓 頊 之 子 , 食黍 2 。 有 羽 民 之 國 , 其 民 皆 生 毛 羽 3 。 有 卵 民 之 國 , 其民 皆 生 卵 4 。

  1   郭 璞 云 : 「 甘 水 出 甘 山 , 極 此 中也 。 」 珂 案 : 甘 水 已 見 大 荒 東 經 。

  2   郭 璞 云 : 「 言 此 國 人 顓 頊 之 裔 子也 。 」

  3   珂 案 : 羽 民 國 已 見 海 外 南 經 。

  4   郭 璞 云 : 「 即 卵 生 也 。 」 郝 懿 行云 : 「 郭 注 羽 民 國 云 『 卵 生 』 , 是 羽 民 即 卵 生 也 。 此 又有 卵 民 國 , 民 皆 卵 生 , 蓋 別 一 國 。 郭 云 即 卵 生 也 , 似 有成 文 , 疑 此 國 本 在 經 中 , 今 逸 。 」

  大 荒 之 中 , 有 不 姜 之 山 , 黑 水 窮 焉 1 。 又 有 賈 山 , 汔水 出 焉 。 又 有 言 山 。 又 有 登 備 之 山 2 。 有 恝 恝 之 山 3 。又 有 蒲 山 , 澧 4 水 出 焉 。 又 有 隗 山 5 , 其 西 有 丹 6 , 其東 有 玉 。 又 南 有 山 , 漂 水 出 焉 7 。 有 尾 山 。 有 翠 山 8 。

  1   郭 璞 云 : 「 黑 水 出 昆 侖 山 。 」 珂案 : 黑 水 出 昆 侖 西 北 隅 , 已 見 海 內 西 經 。

  2   郭 璞 云 : 「 即 登 葆 山 , 群 巫 所 從上 下 者 也 。 」 珂 案 : 登 葆 山 見 海 外 西 經 「 巫 咸 國 」 節 。

  3   郭 璞 云 : 「 音 如 券 契 之 契 。 」

  4   郭 璞 云 : 「 音 禮 。 」

  5   郭 璞 云 : 「 音 如 隗 囂 之 隗 。 」 珂案 : 宋 本 作 「 音 槐 囂 」 , 今 本 是 也 。

  6   郝 懿 行 云 : 「 經 內 丹 類 非 一 , 此但 名 之 曰 丹 , 疑 即 丹 雘 之 省 文 也 。 」

  7   郭 璞 云 : 「 音 票 。 」 珂 案 : 吳 寬抄 本 經 文 作 溧 , 注 作 栗 。 宋 本 經 文 作 漂 , 注 作 栗 。 毛 扆云 : 「 經 漂 音 栗 , 二 者 必 有 一 誤 , 當 從 吳 寬 抄 本 。 」 何焯 校 同 。 從 吳 寬 抄 本 是 也 。 此 經 漂 音 票 , 與 吳 寬 本 異 。

  8   郭 璞 云 : 「 言 此 山 有 翠 鳥 也 。 」郝 懿 行 云 : 「 翠 亦 尾 也 。 ( 禮 記 ) 內 則 云 : 『 舒 雁 翠 ,舒 鳧 翠 。 』 」 珂 案 : 郭 、 郝 二 氏 之 說 , 恐 均 與 山 名 無 關。

  有 盈 民 之 國 , 於 姓 , 黍 食 。 又 有 人 方 食 木 葉 1 。

  1   郝 懿 行 云 : 「 呂 氏 春 秋 本 味 篇 高誘 注 云 : 『 赤 木 玄 木 , 其 葉 皆 可 食 , 食 之 而 仙 也 。 』 又穆 天 子 傳 ( 卷 四 ) 云 : 『 有 模 堇 , 其 葉 是 食 明 后 。 』 亦此 類 。 」

  有 不 死 之 國 , 阿 姓 , 甘 木 是 食 1 。

  1   郭 璞 云 : 「 甘 木 即 不 死 樹 , 食 之不 老 。 」 珂 案 : 不 死 之 國 , 即 不 死 民 , 見 海 外 南 經 ; 不死 樹 在 昆 侖 山 上 , 見 海 內 西 經 。

  大 荒 之 中 , 有 山 名 曰 去  。 南 極 果 , 北 不 成 , 去  果1 。

  1   郭 璞 云 : 「 音 如 風  之  。 未 詳。 」 郝 懿 行 云 : 「 集 韻 云 : 『  , 充 至 切 , 音 廁 , 風 病也 。 』 是  即 風  之  。 郭 氏 又 音 如 之 , 疑 有 訛 字 。 」珂 案 : 郭 注 「 未 詳 」 , 蓋 義 未 詳 也 。 此 疑 當 是 巫 師 詛 咒語 滲 入 文 中 者 , 大 荒 西 經 「 江 山 之 南 棲 為 吉 」 亦 同 然 ,魯 迅 中 國 小 說 史 略 謂 山 海 經 「 蓋 古 之 巫 書 」 , 亦 略 可 見矣 。

  南 海 渚 中 , 有 神 , 人 面 , 珥 兩 青 蛇 , 踐 兩 赤 蛇 , 曰 不廷 胡 余 1 。

  1   郭 璞 云 : 「 神 名 耳 。 」 珂 案 : 郭注 「 神 名 耳 」 宋 本 、 吳 任 臣 本 作 「 一 神 名 耳 」 , 是 也 ;毛 扆 、 孫 星 衍 校 均 增 「 一 」 字 。

  有 神 名 曰 因 因 乎 , 南 方 曰 因 乎 , 夸 風 曰 乎 民 1 , 處 南極 以 出 入 風 2 。

  1   郭 璞 云 : 「 亦 有 二 名 。 」 珂 案 :郭 注 「 二 名 」 宋 本 、 毛 扆 本 作「

  三 名 」 , 字 之 訛 也 。 經 文 「 有 神 名曰 因 因 乎 , 南 方 曰 因 乎 , 夸 風 曰 乎 民 」 , 揆 以 大 荒 東 經「 ( 有 神 ) 名 曰 折 丹 , 東 方 曰 折 , 來 風 曰 俊 」 文 例 , 疑當 作 「 有 神 名 曰 因 乎 , 南 方 曰 因 , 來 風 曰 民 」 , 上 因 字與 下 二 乎 字 俱 衍 文 , 夸 風 則 來 風 之 訛 也 。

  2   郝 懿 行 云 : 「 大 荒 東 經 有 神 名 曰折 丹 , 處 東 極 以 出 入 風 , 此 神 處 南 極 以 出 入 風 , 二 神 處巽 位 以 調 八 風 之 氣 也 。 」

  有 襄 山 。 又 有 重 陰 之 山 。 有 人 食 獸 , 曰 季 釐 。 帝 俊 生季 釐 1 , 故 曰 季 釐 之 國 。 有 緡 淵 2 。 少 昊 生 倍 伐 , 倍 伐降 處 緡 淵 。 有 水 四 方 , 名 曰 俊 壇 3 。

  1   郝 懿 行 云 : 「 文 十 八 年 左 傳 云 :高 辛 氏 才 子 八 人 , 有 季 貍 ; 貍 、 釐 聲 同 , 疑 是 也 。 是 此帝 俊 又 為 帝 嚳 矣 。 」 珂 案 : 帝 俊 本 即 帝 嚳 。 初 學 記 卷 九引 帝 王 世 紀 云 : 「 帝 嚳 自 言 其 名 曰  。 」 即 為 最 直 接 而有 力 之 證 據 。 大 荒 西 經 云 : 「 帝 俊 生 后 稷 。 」 大 戴 禮 帝繫 篇 則 云 : 「 帝 嚳 上 妃 姜 嫄 氏 產 后 稷 。 」 大 荒 西 經 有 「帝 俊 妻 常 羲 」 , 世 本 王 侯 大 夫 譜 亦 有 「 帝 嚳 次 妃 , 娵 訾氏 之 女 曰 常 儀 」 , 常 儀 即 常 羲 也 。 此 經 帝 俊 生 季 釐 同 於帝 嚳 才 子 八 人 之 季 貍 , 特 相 同 點 之 一 也 。

  2   郭 璞 云 : 「 音 昏 。 」

  3   郭 璞 云 : 「 水 狀 似 土 壇 , 因 名 舜壇 也 。 」 珂 案 : 郭 注 「 俊 壇 」 作 「 舜 壇 」 , 是 郭 復 以 帝俊 即 舜 矣 。

  有 臷 民 之 國 1 。 帝 舜 生 無 *** , 降 臷 處 2 , 是 謂 巫 臷 民。 巫 臷 民  3 姓 , 食 穀 , 不 績 不 經 , 服 也 4 ; 不 稼 不 穡, 食 也 5 。 爰 有 歌 舞 之 鳥 , 鸞 鳥 自 歌 , 鳳 鳥 自 舞 。 爰 有百 獸 , 相 群 爰 處 。 百 穀 所 聚 6 。

  1   郭 璞 云 : 「 為 人 黃 色 。 」 珂 案 :臷 國 已 見 海 外 南 經 。

  2   珂 案 : 經 文 「 降 臷 處 」 上 , 當 尚有 「 無 *** 」 二 字 。

  3   珂 案 : 宋 本 、 毛 扆 本 作 盼 。

  4   郭 璞 云 : 「 言 自 然 有 布 帛 也 。 」

  5   郭 璞 云 : 「 言 五 穀 自 生 也 ; 種 之為 稼 , 收 之 為 穡 。 」

  6   珂 案 : 臷 民 國 蓋 即 大 荒 西 經 沃 民國 之 類 也 , 言 其 饒 沃 , 故 曰 不 績 不 經 , 不 稼 不 穡 : 蓋 神之 裔 , 得 天 獨 厚 也 。

  大 荒 之 中 , 有 山 名 曰 融 天 , 海 水 南 入 焉 1 。

  1   郝 懿 行 云 : 「 大 荒 北 經 云 : 『 不句 之 山 , 海 水 入 焉 。 』 蓋 海 水 所 瀉 處 , 必 有 歸 虛 尾 閭 為之 孔 穴 , 地 脈 潛 通 , 故 曰 入 也 。 下 又 有 天 臺 高 山 , 為 海水 所 入 。 大 荒 北 經 亦 有 北 極 天 櫃 , 海 水 北 注 焉 。 皆 海 之所 瀉 也 。 」 珂 案 : 海 水 入 山 , 蓋 古 人 臆 想 , 近 神 話 矣 。

  有 人 曰 鑿 齒 , 羿 殺 之 1 。

  1   郭 璞 云 : 「 射 殺 之 也 。 」 珂 案 :羿 殺 鑿 齒 , 已 見 海 外 南 經 。

  有 蜮 山 者 , 有 蜮 民 之 國 1 , 桑 姓 , 食 黍 2 , 射 蜮 是 食3 。 有 人 方 扜 弓 射 黃 蛇 4 , 名 曰 蜮 人 。

  1   郭 璞 云 : 「 音 惑 。 」

  2   王 念 孫 云 : 「 御 覽 南 蠻 六 ( 卷 七九 0 ) 作 食 桑 。 」

  3   郭 璞 云 : 「 蜮 , 短 狐 也 ; 似 鱉 ,含 沙 射 人 , 中 之 則 病 死 。 此 山 出 之 , 亦 以 名 云 。 」 珂 案: 詩 何 人 斯 云 : 「 為 鬼 為 蜮 , 則 不 可 得 。 」 楚 辭 大 招 亦云 : 「 魂 乎 無 南 , 蜮 傷 躬 只 。 」 蜮 之 為 害 , 可 以 見 矣 。說 文 十 三 云 : 「 蜮 , 短 狐 也 , 似 鱉 , 三 足 , 以 氣 射 害 人。 」 短 狐 , 漢 書 作 短 弧 。 五 行 志 云 : 「 蜮 在 水 旁 , 能 射人 , 射 人 有 處 , 甚 者 至 死 , 南 方 謂 之 短 弧 。 」 顏 師 古 注云 : 「 即 射 工 也 , 亦 呼 水 *** 。 」 博 物 志 異 蟲 云 : 「 江 南山 谿 中 , 水 射 工 蟲 , 甲 類 也 , 長 一 二 寸 , 口 中 有 *** 形 ,氣 射 人 影 , 隨 所 著 處 發 瘡 , 不 治 則 殺 人 。 」 餘 說 蜮 者 大同 小 異 , 多 難 悉 記 , 實 可 畏 也 。 惟 古 小 說 鉤 沉 輯 玄 中 記云 : 「 蜮 長 三 四 寸 , 蟾 蜍 、 鸑 鷟 、 鴛 鴦 悉 食 之 。 」 幸 亦見 制 於 物 矣 。 而 此 經 蜮 民 , 乃 「 射 蜮 是 食 」 , 則 亦 除 害之 異 人 也 。

  4   郭 璞 云 : 「 扜 , 挽 也 , 音 紆 。 」郝 懿 行 云 : 「 扜 亦 音 烏 , 扜 訓 挽 者 , 呂 氏 春 秋 壅 塞 篇 云: 『 扜 弓 而 射 之 。 』 高 誘 注 云 : 『 扜 , 引 也 。 』 義 同 郭。 玉 篇 云 : 『 扜 , 持 也 。 』 」

  有 宋 山 者 , 有 赤 蛇 , 名 曰 育 蛇 。 有 木 生 山 上 , 名 曰 楓木 。 楓 木 , 蚩 尤 所 棄 其 桎 梏 1 , 是 為 楓 木 2 。

  1   郭 璞 云 : 「 蚩 尤 為 黃 帝 所 得 , 械而 殺 之 , 已 摘 棄 其 械 , 化 而 為 樹 也 。 」 郝 懿 行 云 : 「 郭注 摘 棄 之 摘 當 為 擿 , 字 之 訛 也 。」

  2   郭 璞 云 : 「 即 今 楓 香 樹 。 」

       珂 案 : 關 於 蚩 尤 被 殺 神 話 , 已見 大 荒 東 經 「 應 龍 」 節 注 : 蓋 傳 說 非 一 , 此 其 一 也 。 路史 後 紀 四 蚩 尤 傳 于 記 蚩 尤 被 殺 之 後 , 復 說 云 : 「 後 代 聖人 著 其 像 于 尊 彝 , 以 為 貪 戒 。 」 其 說 當 有 所 本 。 羅 苹 注云 : 「 蚩 尤 天 符 之 神 , 狀 類 不 常 , 三 代 彝 器 , 多 著 蚩 尤之 像 , 為 貪 虐 者 之 戒 。 其 狀 率 為 獸 形 , 傅 以 肉 翅 。 」 (吳 任 臣 山 海 經 廣 注 ( 大 荒 北 經 ) 引 博 古 圖 略 同 此 說 。 )揆 其 所 說 , 殆 饕 餮 也 。 左 傳 文 公 十 八 年 云 :「

  縉 雲 氏 有 不 才 子 , 貪 于 飲 食 , 冒 于貨 賄 , 侵 欲 崇 侈 , 不 可 盈 厭 ; 聚 斂 積 實 , 不 知 紀 極 ; 不分 孤 寡 , 不 恤 窮 匱 ; 天 下 之 民 , 以 比 三 凶 , 謂 之 饕 餮 。」 史 記 五 帝 本 紀 集 解 引 賈 逵 曰 : 「 縉 雲 氏 , 姜 姓 也 , 炎帝 之 苗 裔 , 當 黃 帝 時 任 縉 雲 之 官 也 。 」 而 蚩 尤 姜 姓 , 亦炎 帝 之 苗 裔 , 故 說 蚩 尤 即 是 此 縉 雲 氏 之 「 不 才 子 」 饕 餮, 乃 大 有 可 能 也 。 呂 氏 春 秋 先 識 篇 云 : 「 周 鼎 著 饕 餮 ,有 首 無 身 , 食 人 未 咽 , 害 及 己 身 , 以 言 報 更 也 。 」 然 殷周 鼎 彝 所 著 饕 餮 圖 形 , 實 非 「 無 身 」 也 , 其 全 部 之 身 已圖 案 化 而 為 首 矣 , 細 視 之 則 尾 足 俱 在 , 其 背 且 傅 有 肉 翅, 正 路 史 注 所 說 蚩 尤 形 像 也 。 呂 覽 所 云 , 殊 未 省 察 , 不足 信 也 。 然 謂 是 「 饕 餮 」 則 無 可 疑 。 北 次 二 經 云 : 「 鉤吾 之 山 , 有 獸 焉 , 其 狀 羊 身 而 人 面 , 其 目 在 腋 下 , 虎 齒人 爪 , 其 音 如 嬰 兒 , 名 曰  鴞 , 是 食 人 。 」 郭 璞 注 云 :「 為 物 貪 惏 , 食 人 未 盡 , 還 害 其 身 , 像 在 夏 鼎 , 左 傳 所謂 饕 餮 也 。 」 圖 讚 大 體 與 注 相 同 , 惟 於 「 食 人 未 盡 」 下作 「 還 自 齦 割 」 , 則 尤 形 象 生 動 而 達 意 。 郭 注  鴞 即 饕餮 , 當 有 古 說 憑 依 , 非 臆 說 也 。而  鴞 為 物 , 固 「 羊 身 、 虎 齒 、 人 爪 」 , 非 如 呂 覽 所 說「 有 首 無 身 」 者 。 郭 注 多 取 呂 覽 之 說 , 獨 棄 「 有 首 無 身」 一 語 , 更 證 以 今 殷 周 鼎 彝 饕 餮 圖 形 , 以 知 呂 覽 此 說 蓋妄 也 。 大 戴 禮 用 兵 篇 云 : 「 蚩 尤 , 庶 人 之 貪 者 也 。 」 與 鴞 、 饕 餮 之 貪 惏 , 義 固 相 應 , 故 古 以 蚩 尤 比 於  鴞 、饕 餮 之 獸 而 著 於 鼎 彝 , 非 無 因 也 。 神 異 經 西 南 荒 經 云 :「 西 南 方 有 人 焉 , 身 多 毛 , 頭 上 戴 豕 。 貪 如 狠 惡 , 好 自積 財 , 而 不 食 人 穀 ( 史 記 五 帝 本 紀 正 義 引 此 經 作 『 積 財而 不 用 , 善 奪 人 穀 物 』 , 於 義 為 長 ) 。 強 者 奪 老 弱 者 ,畏 群 而 擊 單 , 名 曰 饕 餮 。 春 秋 言 饕 餮 者 , 縉 雲 氏 之 不 才子 也 。 」 是 又 後 世 本 諸 左 氏 春 秋 而 於 饕 餮 加 以 神 話 化 之狀 寫 者 也 。 果 蚩 尤 即 饕 餮 之 說 可 以 成 立 , 則 前 代 統 治 者於 蚩 尤 之 嫉 惡 詆 毀 , 亦 已 甚 矣 。 而 民 間 相 傳 , 則 頗 見 同情 之 意 。 皇 覽 冢 墓 記 云 : 「 蚩 尤 冢 , 在 東 平 郡 壽 張 縣 闞鄉 城 中 , 高 七 丈 , 民 常 七 月 祀 之 。 」 述 異 記 亦 云 : 「 太原 村 落 間 祭 蚩 尤 神 不 用 牛 頭 。 」 又 云 : 「 今 冀 州 有 樂 名『 蚩 尤 戲 』 , 其 民 兩 兩 三 三 , 頭 戴 牛 角 而 相 觝 。 」 太 平御 覽 卷 七 八 引 龍 魚 河 圖 云 : 「 ( 黃 帝 ) 制 伏 蚩 尤 , 以 制八 方 。 蚩 尤 沒 後 , 天 下 復 擾 亂 不 寧 , 黃 帝 遂 畫 蚩 尤 形 像, 以 威 天 下 , 天 下 咸 謂 蚩 尤 不 死 , 八 方 萬 邦 皆 為 殄 服 。」 類 乎 此 者 , 尚 可 臚 舉 。 此 經 蚩 尤 棄 其 桎 梏 , 化 為 楓 木, 特 其 一 端 耳 。

  有 人 方 齒 虎 尾 , 名 曰 祖 狀 之 尸 1 。

  1   郭 璞 云 : 「 音 如 柤 梨 之 柤 。 」 珂案 : 經 文 「 祖 狀 之 尸 」 , 宋 本 、 毛 扆 本 均 作 「 柤 狀 之 尸」 , 與 郭 注 「 音 如 柤 梨 之 柤 」 字 同 , 蓋 訛 也 。

  有 小 人 , 名 曰 焦 僥 之 國 1 , 幾 姓 , 嘉 穀 是 食 。

  1   郭 璞 云 : 「 皆 長 三 尺 。 」 珂 案 :焦 僥 國 已 見 海 外 南 經 。

  大 荒 之 中 , 有 山 名 (歹ㄎ) 塗 之 山1 , 青 水 窮 焉 2 。 有 雲雨 之 山 3 , 有 木 名 曰 欒 4 。 禹 攻 雲 雨 5 , 有 赤 石 焉 生 欒6 , 黃 本 , 赤 枝 , 青 葉 , 群 帝 焉 取 藥 7 。

  1   郭 璞 云 : 「 音 朽 。 」 郝 懿 行 云 :「 玉 篇 云 『 死 或 作 朽 。 』是 (歹ㄎ)、 朽 古 字 同 , (歹ㄎ)、 醜聲 相 近,(歹ㄎ) 塗 即 醜 塗 也 。 已 見 西 次 三 經 昆 侖 之 丘 。 」珂 案 : 西 次 三 經 云 : 「 昆 侖 之 丘 , 洋 水 出 焉 , 而 西 南 流注 於 醜 塗 之 水 。 」 郭 璞 注 : 「 醜 塗 , 亦 山 名 也 。 」

  2   郭 璞 云 : 「 青 水 出 昆 侖 。 」 郝 懿行 云 : 「 青 、 清 聲 同 , 西 次 三 經 云 : 『 昆 侖 , 洋 水 出 焉。 』 郭 云 『 洋 或 作 清 』 , 即 此 也 。 」

  3   珂 案 :(歹ㄎ) 塗 ( 醜 塗 ) 山 在 昆 侖西 南,雲 雨 山 復 在 (歹ㄎ) 塗 山 附 近 , 以 地 望 衡 之 , 當 即 此經 前 文 所 記 之 巫 山 , 亦 大 荒 西 經 所 記 之 靈 山 也 ( 說 已 見前 ) 。

  4   珂 案 : 經 文 「 有 木 名 曰 欒 」 下 ,宋 本 、 毛 扆 本 均 有 郭 注 「 音 鸞 」 二 字 , 今 本 脫 去 之 也 。

  5   郭 璞 云 : 「 攻 謂 槎 伐 其 林 木 。 」

  6   郭 璞 云 : 「 言 山 有 精 靈 , 復 變 生此 木 於 赤 石 之 上 。 」 郝 懿 行 云 : 「 初 學 記 三 十 卷 引 拾 遺記 云 : 『 黑 鯤 魚 千 尺 , 如 鯨 , 常 飛 往 南 海 。 或 死 , 骨 肉皆 消 , 唯 膽 如 石 上 仙 欒 也 。 』 義 正 與 此 合 。 」

  7   郭 璞 云 : 「 言 樹 花 實 皆 為 神 藥 。」 珂 案 : 欒 實 如 建 木 實 , 見 海 內 南 經 , 郭 注 本 此 經 為 說。

       禹 攻 雲 雨 神 話 , 當 即 禹 巫 山 治水 之 神 話 也 。 經 文 「 赤 石 生 欒 」 , 郭 注 以 為 「 精 靈 變 生」 , 或 舊 有 成 說 , 惜 其 詳 已 不 可 得 而 聞 矣 。 巫 山 舊 有 高唐 神 女 神 話 ( 見 宋 玉 高 唐 賦 序 ) , 謂 神 女 瑤 姬 入 楚 懷 王夢 , 自 云 是 「 巫 山 之 女 , 旦 為 朝 雲 , 暮 為 行 雨 」 , 因 薦枕 席 。 疑 此 巫 山 之 或 稱 「 雲 雨 山 」 也 。 而 唐 末 杜 光 庭 鏞城 集 仙 錄 乃 謂 禹 理 水 駐 巫 山 下 , 遇 大 風 振 崖 , 功 不 能 興, 得 雲 華 夫 人 即 瑤 姬 之 助 , 始 能 「 導 波 決 川 , 以 成 其 功」 : 此 雖 後 起 之 說 , 然 知 民 間 古 固 亦 有 禹 巫 山 治 水 之 神話 也 。 其 原 始 狀 態 維 何 ? 則 曰 : 此 經 之 「 禹 攻 雲 雨 」 是矣 。

  有 國 曰 顓 頊 , 生 伯 服 1 , 食 黍 。 有 鼬 姓 之 國 2 。 有 苕山 。 又 有 宗 山 。 又 有 姓 山 。 又 有 壑 山 。 又 有 陳 州 山 。 又有 東 州 山 。 又 有 白 水 山 , 白 水 出 焉 , 而 生 白 淵 , 昆 吾 之師 所 浴 也 3 。

  1   吳 任 臣 云 : 「 世 本 云 : 『 顓 頊 生偁 , 偁 字 伯 服 。 』 」 珂 案 : 疑 經 文 當 作 「 有 國 曰 伯 服 ,顓 頊 生 伯 服 」 , 脫 「 伯 服 」 二 字 。

  2   郭 璞 云 : 「 音 如 橘 柚 之 柚 。 」

  3   郭 璞 云 : 「 昆 吾 , 古 王 者 號 。 音義 曰 : 『 昆 吾 , 山 名 , 谿 水 內 出 善 金 。 』 二 文 有 異 , 莫知 所 辨 測 。 」 郝 懿 行 云 : 「 昆 吾 , 古 諸 侯 名 , 見 竹 書 。又 大 戴 禮 帝 繫 篇 云 : 『 陸 終 氏 產 六 子 , 其 一 曰 樊 , 是 為昆 吾 』 也 。 郭 又 引 音 義 以 為 山 名 者 , 中 次 二 經 云 昆 吾 之山 是 也 。 所 引 音 義 未 審 何 人 書 名 , 蓋 此 經 家 舊 說 也 。 」珂 案 : 郝 說 「 昆 吾 , 古 諸 侯 名 ,見 竹 書 」 者 , 今 本 竹 書 紀 年 夏 仲 康 六 年 「 錫 昆 吾 作 伯 」是 也 , 然 是 書 偽 撰 , 不 足 信 。 又 引 大 戴 禮 帝 繫 篇 云 者 ,蓋 出 於 世 本 ; 世 本 ( 張 澍  集 補 注 本 ) 帝 繫 篇 云 : 「 陸終 娶 於 鬼 方 氏 之 妹 , 謂 之 女 嬇 , 是 生 六 子 , 孕 三 年 而 不育 。 剖 其 左 脅 , 獲 三 人 焉 ; 剖 其 右 脅 , 獲 三 人 焉 。 其 一曰 樊 , 是 為 昆 吾 ; 其 二 曰 惠 連 , 是 為 參 胡 , 其 三 曰 籛 鏗, 是 為 彭 祖 ; 其 四 曰 求 言 , 是 為 鄶 人 ; 其 五 曰 安 , 是 為曹 姓 ; 其 六 曰 季 連 , 是 為 羋 姓 。 」 大 戴 禮 文 字 小 有 異 同, 然 當 以 世 本 為 準 。 據 此 則 昆 吾 亦 古 神 性 之 英 雄 也 。

  有 人 曰 張 弘 , 在 海 上 捕 魚 。 海 中 有 張 弘 之 國 1 , 食 魚, 使 四 鳥 。

  1   郭 璞 云 : 「 或 曰 即 奇 肱 人 , 疑 非。 」 珂 案 : 郭 說 「 即 奇 肱 人 」 , 又 云 「 疑 非 」 者 , 海 外西 經 「 奇 肱 之 國 」 郭 注 云 : 「 肱 或 作 弘 」 , 肱 、 弘 聲 同, 古 字 通 用 , 似 此 張 弘 即 奇 肱 矣 。 然 「 張 」 非 「 奇 」 也, 故 郭 又 云 「 疑 非 」 也 。 案 此 「 張 弘 」 實 即 海 外 南 經 所記 之 「 長 臂 國 」 也 。 穆 天 子 傳 卷 二 云 : 「 天 子 乃 封 長 肱于 黑 水 之 西 河 。 」 郭 注 云 : 「 即 長 臂 人 也 , 見 山 海 經 。」 張 、 長 形 音 俱 近 , 是 張 弘 即 長 肱 亦 即 長 臂 矣 。  此 張弘 「 在 海 上 捕 魚 」 , 復 與 長 臂 國 人 「 捕 魚 水 中 」 職 業 相同 , 二 國 所 處 又 俱 南 方 , 則 此 張 弘 之 國 之 為 海 外 南 經 長臂 國 , 斷 無 可 疑 也 。

  有 人 焉 , 鳥 喙 , 有 翼 , 方 捕 魚 于 海 1 。 大 荒 之 中 , 有人 名 曰 驩 頭 。 鯀 妻 士 敬 , 士 敬 子 曰 炎 融 , 生 驩 頭 。 驩 頭人 面 鳥 喙 , 有 翼 , 食 海 中 魚 , 杖 翼 而 行 2 。 維 宜 芑 苣 ,穋 楊 是 食 3 。 有 驩 頭 之 國 。

  1   珂 案 : 此 「 捕 魚 于 海 」 之 「 鳥 喙、 有 翼 」 之 人 , 即 下 文 所 說 驩 頭 也 。

  2   郭 璞 云 : 「 翅 不 可 以 飛 , 倚 杖 之用 行 而 已 。 」 珂 案 : 郭 注 「 用 行 」 , 吳 任 臣 本 作 「 周 行」 。 驩 頭 國 已 見 海 外 南 經 , 作 「 讙 頭 國 」 , 即 丹 朱 國 也, 詳 海 外 南 經 「 讙 頭 國 」 節 注 。 此 又 云 鯀 妻 士 敬 、 士 敬子 炎 融 生 驩 頭 者 , 蓋 傳 聞 不 同 而 異 辭 也 。

  3   郭 璞 云 : 「 管 子 說 地 所 宜 云 : 『其 種 穋 、 (禾己)、 黑 黍 。 』 皆 禾 類 也 。 苣 , 黑 黍 ; 今 字 作禾 旁 。 起 、 秬 、 芑 三 音 。 」 郝 懿 行 云 : 「 經 蓋 言 驩 頭 食海 中 魚 , 又 食 芑 苣 穋 楊 之 類 也 。 穋 亦 禾 名 , 今 未 詳 。 說文(

  七 ) 云 : 『 稑 , 疾 孰 也 。 』 或 作 穋, 音 義 與 此 同 。 又 案 郭 引 管 子 地 員 篇 文 , 其 穋 (禾己) 之 字,今 誤 作 樛 杞 也 。 」 珂 案 : 管 子 地 員 篇 云 : 「 其 種 大 秬 、細 秬 , 黑 莖 青 秀 ; … … 其 種 大 樛 杞 、 細 樛 杞 , 黑 莖 黑 秀。 」 是 郭 注 「 穋 、 (禾己)、 黑 黍 」 當 作 「 穋 、 (禾己) , 黑 秀」。王 念 孫 校 此 黑 黍 正 作 黑 秀 。 楚 辭 天 問 敘 鯀 之 神 話 云 :「 阻 窮 西 征 , 巖 何 越 焉 ? 化 為 黃 熊 , 巫 何 活 焉 ? 咸 播 秬黍 , 莆 雚 是 營 , 何 由 并 投 而 鯀 疾 修 營 ? 」 郭 沫 若 先 生 譯此 數 語 云 : 「 道 路 阻 絕 , 被 流 東 裔 , 鯀 何 以 又 越 過 了 岑巖 ? 巫 師 何 能 使 他 復 活 , 死 後 又 化 為 黃 熊 作 怪 ? 要 大 家播 種 黑 小 米 , 把 萑 苻 雜 草 都 剷 除 開 ? 何 以 卻 要 把 他 流 竄, 把 鯀 恨 得 這 樣 厲 害 ? 」 ( 屈 原 賦 今 譯 ) 除 首 二 句 略 有可 商 之 外 ( 詳 海 外 西 經 「 窮 山 」 節 注 ) , 餘 均 甚 得 原 詩旨 意 。 疑 天 問 「 咸 播 秬 黍 , 莆 萑 是 營 」 二 語 與 此 經 「 維宜 芑 苣 , 穋 楊 是 食 」 二 語 於 神 話 上 有 相 當 聯 繫 : 或 鯀 於水 厄 未 解 、 死 後 化 熊 、 求 活 於 諸 巫 之 際, 「 要 大 家 播 種 黑 小 米 」 以 救 荒 者 , 並 包 括 其 行 將 遠 竄南 海 之 裔 孫 讙 頭 在 內 也 。 此 「 人 面 、 鳥 喙 、 有 翼 」 之 讙頭 國 人 之 「 維 宜 芑 苣 , 穋 楊 是 食 」 也 。 以 書 闕 有 間 , 其詳 不 可 得 知 矣 。

  帝 堯 、 帝 嚳 、 帝 舜 葬 于 岳 山 1 。 爰 有 文 貝 、 離 俞 、(丘鳥) 久 、 鷹 2 、 延 維 、 視 肉 、 熊 、 羆 、 虎 、 豹 ; 朱 木 , 赤 枝, 青 華 , 玄 實 3 。 有 申 山 者 。

  1   郭 璞 云 : 「 即 狄 山 也 。 」 珂 案 :狄 山 已 見 海 外 南 經 。

  2   珂 案 : 宋 本 、 毛 扆 本 、 項 絪 本 、吳 任 臣 本 、 畢 沅 校 本 、 百 子 全 書 本 , 鷹 下 俱 有 賈 字 , 此脫 。

  3   珂 案 : 大 荒 西 經 云 : 「 有 蓋 山 之國 。 有 樹 , 赤 皮 支 榦 , 青 葉 , 名 曰 朱 木 。 」 即 此 。 唯 青葉 當 作 青 華 , 蓋 字 形 之 訛 。

  大 荒 之 中 , 有 山 名 曰 天 臺 高 山 1 , 海 水 入 焉 2 。

  1   王 念 孫 云 : 「 御 覽 地 部 十 五 ( 卷五 0 ) 引 無 高 山 二 字 , 地 部 廿 五 ( 卷 六 0 ) 同 。 類 聚 水部 上 ( 卷 八 ) 同 。 」 珂 案 : 無 高 山 二 字 是 也 , 此 疑 郭 注誤 入 經 文 者 。

  2   珂 案 : 經 文 「 海 水 入 焉 」 疑 當 作「 海 水 南 入 焉 」 , 南 字 誤 脫 於 下 文 「 東 南 海 之 外 」 句 中。 經 記 海 水 入 山 之 山 凡 五 : 一 即 此 經 前 文 之 融 天 山 , 云「 海 水 南 入 焉 」 ; 二 即 此 ; 三 即 大 荒 北 經 之 先 檻 大 逢 山, 云 「 海 北 注 焉 」 ; 四 即 同 經 之 北 極 天 櫃 山 , 云 「 海 水北 注 焉 」 ; 五 即 同 經 之 不 句 山 , 今 本 云 「 海 水 入 焉 」 ,然 藏 經 本 水 下 有 北 字 , 是 仍 當 作 「 海 水 北 入 焉 」 。 諸 山記 海 水 所 入 , 俱 有 表 示 方 位 之 南 北 字 樣 , 知此 當 亦 不 能 例 外 。 南 字 誤 脫 於 下 文 句 中 , 蓋 無 可 疑 也 。

  東 南 海 之 外 1 , 甘 水 之 閒 2 , 有 羲 和 之 國 。 有 女 子 名曰 羲 和 3 , 方 日 浴 4 于 甘 淵 5 。 羲 和 者 , 帝 俊 之 妻 6 ,生 十 日 7 。

  1   珂 案 : 北 堂 書 鈔 卷 一 四 九 、 御 覽卷 三 引 此 經 並 無 南 字 , 無 南 字 是 也 。 南 字 當 是 由 上 文 「海 水 南 入 焉 」 句 誤 脫 於 此 者 , 已 詳 上 節 注 中 。 此 節 疑 亦當 在 大 荒 東 經 「 有 甘 山 者 , 甘 水 出 焉 , 生 甘 淵 」 之 後 ,甘 淵 蓋 即 湯 谷 也 , 其 地 本 當 在 東 方 , 說 詳 大 荒 東 經 首 節注 。

  2   郝 懿 行 云 : 「 初 學 記 一 卷 及 太 平御 覽 三 卷 引 此 經 作 甘 泉 之 閒 , 後 漢 書 王 符 傳 注 引 此 經 仍作 甘 水 之 閒 。 」

  3   王 念 孫 云 : 「 ( 後 漢 書 ) 王 符 傳無 名 字 , 初 學 ( 卷 一 ) 同 , 書 鈔 天 部 一 ( 卷 一 四 九 ) 作名 , 類 聚 天 部 上 ( 卷 一 ) 作 名 曰 。 」

  4   珂 案 : 日 浴 , 宋 本 、 吳 寬 抄 本 、毛 扆 本 並 作 浴 日 , 諸 書 所 引 亦 均 作 浴 日 , 作 浴 日 是 也 。大 荒 西 經 云 : 「 有 女 子 方 浴 月 。 」 可 證 。

  5   郭 璞 云 : 「 羲 和 蓋 天 地 始 生 , 主日 月 者 也 。 故 ( 歸 藏 ) 啟 筮 曰 : 『 空 桑 之 蒼 蒼 , 八 極 之既 張 , 乃 有 夫 羲 和 , 是 主 日 月 , 職 出 入 , 以 為 晦 明 。 』又 曰 : 『 瞻 彼 上 天 , 一 明 一 晦 , 有 夫 羲 和 之 子 , 出 于 暘谷 。 』 故 堯 因 此 而 立 羲 和 之 官 , 以 主 四 時 , 其 後 世 遂 為此 國 。 作 日 月 之 象 而 掌 之 , 沐 浴 運 轉 之 於 甘 水 中 , 以 效 其 出 入 暘 谷 虞 淵 也 , 所 謂 世 不 失 職 耳 。」 郝 懿 行 云 : 「 藝 文 類 聚 ( 卷 一 ) 、 初 學 記 ( 卷 一 ) 及李 賢 注 後 漢 書 王 符 傳 引 此 經 並 作 『 浴 日 于 甘 泉 』 , 疑 避唐 ( 李 淵 — — 珂 ) 諱 改 淵 為 泉 耳 。 初 學 記 及 御 覽 ( 卷 三) 引 經 『 浴 日 于 甘 泉 』 在 『 是 生 十 日 』 句 之 下 , 與 今 本異 。 又 引 郭 注 云 : 『 羲 和 能 生 日 也 , 故 曰 為 羲 和 之 子 』云 云 , 亦 與 今 本 異 。 」 珂 案 : 郭 注 二 暘 谷 宋 本 均 作 湯 谷。

  6   吳 任 臣 云 : 「 羲 和 , 常 羲 有 陬 氏。 」 郝 懿 行 云 : 「 史 記 ( 五 帝 本 紀 ) 正 義 引 帝 王 世 紀 云: 『 帝 嚳 次 妃 娵 訾 氏 女 曰 常 儀 。 』 大 荒 西 經 又 有 帝 俊 妻常 羲 , 疑 與 常 儀 及 此 經 羲 和 通 為 一 人 耳 。 」 珂 案 : 吳 、郝 說 羲 和 即 常 羲 俱 非 也 。 考 帝 俊 三 妻 , 一 羲 和 , 即 此 經生 十 日 者 ; 一 常 羲 , 即 大 荒 西 經 生 十 二 月 者 ; 一 娥 皇 ,即 此 經 前 文 生 三 身 之 國 者 : 各 俱 有 不 同 裔 子 , 則 生 日 之羲 和 當 非 生 月 之 常 羲 可 知 矣 。 至 於 郝 說 帝 俊 妻 常 羲 與 帝嚳 次 妃 娵 訾 氏 女 常 儀 為 一 人 則 是 也 , 已 見 前 「 季 釐 之 國」 節 注 。

  7   郭 璞 云 : 「 言 生 十 子 各 以 日 名 名之 , 故 言 生 十 日 , 數 十 也 。 」 王 念 孫 云 : 「 王 符 傳 注 (經 文 ) 生 上 有 是 字 , 御 覽 天 部 三 ( 卷 三 ) 同 , 書 鈔 天 部一 ( 卷 一 四 九 ) 同 , 類 聚 天 部 上 ( 卷 一 ) 同 , 初 學 ( 卷一 ) 同 。 」 郝 懿 行 云 : 「 郭 注 生 十 日 下 , 疑 脫 日 字 ( 當作 「 生 十 日 , 日 數 十 也 」 , 王 念 孫 校 同 — — 珂 ) 。 羲 和十 子 , 它 書 未 見 , 藝 文 類 聚 五 卷 引 尸 子 曰 : 『 造 曆 數 者羲 和 子 也 。 』 然 其 名 竟 無 考 。 」

       珂 案 : 郭 注 「 羲 和 生 十 日 」 ,多 以 人 事 現 象 釋 神 話 , 於 義 無 當 , 其 云 「 生 十 子 各 以 日名 名 之 」 尤 迂 , 蓋 於 神 話 缺 少 理 解 也 。 羲 和 生 十 日 者 ,天 上 之 日 十 也 ; 猶 常 羲 生 月 十 二 , 天 上 之 月 十 二 也 。 古神 話 蓋 以 天 、 地 、 日 、 月 、 星 辰均 神 所 創 造 , 故 言 生 日 生 月 , 非 「 生 子 以 日 名 名 之 」 也。 至 於 日 之 數 十 而 月 之 數 十 二 者 , 洪 古 災 變 之 際 , 人 民想 象 中 之 夸 張 也 。 今 留 一 日 一 月 者 , 有 神 性 英 雄 射 落 之也 。 苗 族 、 彝 族 均 有 射 日 射 月 神 話 , 即 其 證 。 今 神 話 中唯 有 羿 射 九 日 神 話 而 無 射 月 神 話 者 , 蓋 已 散 亡 也 。 推 想古 傳 , 既 有 淮 南 子 所 記 羿 妻 常 娥 竊 藥 奔 月 神 話 , 則 其 餘十 一 月 , 或 亦 由 羿 射 落 之 , 未 可 知 也 。 羿 射 九 日 , 神 話中 又 有 「 落 為 沃 焦 」 之 說 ( 見 莊 子 秋 水 篇 成 玄 瑛 疏 引 山海 經 , 今 本 無 ) , 則 益 見 此 一 英 雄 神 力 之 偉 大 也 。 沃 焦者 , 文 選 嵇 叔 夜 養 生 論 注 引 莊 子 司 馬 彪 注 云 : 「 在 扶 桑之 東 , 有 一 石 , 方 圓 四 萬 里 , 厚 四 萬 里 , 海 水 注 之 , 莫不 燋 盡 , 故 名 沃 燋 焉 。 」 古 小 說 鉤 沈 輯 玄 中 記 亦 云 :「

  天 下 之 強 者 , 東 海 之 沃 焦 焉 , 水 灌之 而 不 已 。 沃 焦 者 , 山 名 也 , 在 東 海 南 方 三 萬 里 , 海 水灌 之 而 即 消 , 故 水 東 南 流 而 不 盈 也 。 」 蓋 歸 墟 之 類 , 此羿 射 九 日 神 話 之 餘 音 也 。 羲 和 在 山 海 經 為 日 母 , 在 淮 南子 又 一 變 而 為 日 御 。 初 學 記 卷 一 引 淮 南 子 云 : 「 日 出 于暘 谷 , 浴 于 咸 池 , 拂 于 扶 桑 , 是 謂 晨 明 ; 登 于 扶 桑 之 上, 爰 始 將 行 , 是 謂 朏 明 ; 至 于 曲 阿 , 是 謂 朝 明 ; 臨 于 曾泉 , 是 謂 早 食 ; 次 于 桑 野 , 是 謂 晏 食 ; 臻 于 衡 陽 , 是 謂禺 中 ; 對 于 昆 吾 , 是 謂 正 中 ; 靡 于 鳥 次 , 是 謂 小 遷 ; 至于 悲 谷 , 是 謂 晡 食 ; 迴 于 女 紀 , 是 謂 大 遷 ; 經 于 泉 隅 ,是 謂 高 舂 ; 頓 于 連 石 , 是 謂 下 舂 ; 爰 止 羲 和 , 爰 息 六 螭, 是 謂 懸 車 ( 高 誘 注 : 『 日 乘 車 駕 以 六 龍 , 羲 和 御 之 ,日 至 此 而 薄 於 虞 泉 , 羲 和 至 此 而 迴 六 螭 』 ) ; 薄 於 虞 泉, 是 謂 黃 昏 ; 淪 于 蒙 谷 , 是 謂 定 昏 ; 日 入 崦 嵫 , 經 於 細柳 , 入 虞 泉 之 地 , 曙 于 蒙 谷 之 浦 , 日 西 垂 景 在 樹 端 , 謂之 桑 榆 。 」 今 淮 南 子 天 文 篇 文 小 有 異 同 , 其最 大 差 異 為 初 學 記 引 「 爰 止 羲 和 , 爰 息 六 螭 」 二 語 , 今本 作 「 爰 止 其 女 , 爰 息 其 馬 」 , 蓋 後 人 不 明 古 誼 而 妄 改之 也 。 此 文 記 羲 和 御 日 而 行 , 歷 諸 程 途 , 景 象 之 瑰 奇 偉麗 , 亦 不 減 於 生 日 浴 日 , 蓋 神 話 之 演 變 也 。 至 洞 冥 記 乃又 演 變 為 三 足 烏 駕 日 車 。 卷 四 云 : 「 東 北 有 地 日 之 草 ,西 南 有 春 生 之 草 , … … 三 足 烏 數 下 地 食 此 草 。 羲 和 欲 馭, 以 手 揜 烏 目 , 不 聽 下 也 。 食 草 能 不 老 , 他 鳥 獸 食 此 草, 則 美 悶 不 能 動 矣 。 」 羲 和 雖 仍 為 日 御 , 駕 車 者 已 非 六龍 。 至 於 書 堯 典 以 羲 和 為 羲 氏 和 氏 二 人 , 且 為 掌 天 地 四時 之 官 , 則 又 神 話 之 歷 史 化 , 不 足 論 矣 。

  有 蓋 猶 之 山 者 , 其 上 有 甘 柤 1 , 枝 榦 皆 赤 , 黃 葉 , 白華 , 黑 實 。 東 又 有 甘 華 2 , 枝 榦 皆 赤 , 黃 葉 。 有 青 馬 3。 有 赤 馬 , 名 曰 三 騅 4 。 有 視 肉 。

  1   珂 案 : 甘 柤 見 海 外 北 經 「 平 丘 」節 注 。

  2   珂 案 : 甘 華 亦 見 海 外 北 經 「 平 丘」 節 。

  3   珂 案 : 青 馬 已 見 海 外 東 經 「 嗟 丘」 節 。

  4   珂 案 : 三 騅 已 見 大 荒 東 經 「 三 青馬 、 三 騅 」 節 。 經 文 既 云 「 有 赤 馬 , 名 曰 三 騅 」 , 則 三騅 非 三 騅 也 , 當 是 一 動 物 之 名 , 疑 即 此 經 首 節 所 謂 「 雙雙 」 之 獸 之 類 , 詳 該 節 注 。

  有 小 人 名 曰 菌 人 1 。

  1   郭 璞 云 : 「 音 如 朝 菌 之 菌 。 」 郝懿 行 云 : 「 此 即 朝 菌 之 菌 , 又 音 如 之 , 疑 有 訛 文 。 或 經當 為 (上山下囷) 狗 之 (上山下囷) 。菌 人 蓋 靖 人 類 也 , 已 見 大 荒 東 經 。 」 珂 案 : 太 平 廣 記 卷四 二 八 引 博 物 志 逸 文 云 : 「 西 北 荒 中 有 小 人 , 長 一 寸 ,其 君 朱 衣 元 冠 , 乘 駱 車 馬 , 引 為 威 儀 居 處 。 人 遇 其 車 ,抵 ( 抓 ? ) 而 食 之 , 其 味 辛 , 終 年 不 為 物 所 咋 , 並 識 萬物 名 字 。 又 殺 腹 中 三 蟲 , 三 蟲 死 , 便 可 食 仙 藥 也 。 」 或即 菌 人 之 類 也 。 吳 任 臣 廣 註 引 南 越 志 云 : 「 銀 山 有 女 樹, 天 明 時 皆 生 嬰 兒 , 日 出 能 行 , 日 沒 死 , 日 出 復 然 。 」又 引 事 物 紺 珠 云 : 「 孩 兒 樹 出 大 食 國 , 赤 葉 , 枝 生 小 兒, 長 六 七 寸 , 見 人 則 笑 。 」 亦 斯 之 類 與 ?

  有 南 類 之 山 , 爰 有 遺 玉 、 青 馬 、 三 騅 、 視 肉 、 甘 華 ,百 穀 所 在 1 。

  1   珂 案 : 即 海 外 北 經 平 丘 、 海 外 東經 嗟 丘 之 類 , 蓋 古 神 人 所 居 之 地 也 。

  山 海 經 海 經 新 釋 卷 十 一

     山 海 經 第 十 六

         大 荒 西 經

  西 北 海 之 外 , 大 荒 之 隅 , 有 山 而 不 合 , 名 曰 不 周 負 子 1, 有 兩 黃 獸 守 之 。 有 水 曰 寒 暑 之 水 2 。 水 西 有 濕 山 , 水東 有 幕 山 3 。 有 禹 攻 共 工 國 山 4 。

  1   郭 璞 曰 : 「 淮 南 子 曰 : 『 昔 者 共工 與 顓 頊 爭 帝 , 怒 而 觸 不 周 之 山 , 天 維 絕 , 地 柱 折 。 』故 今 此 山 缺 壞 不 周  也 。 」 珂 案 : 郭 注 引 淮 南 子 天 文 篇文 。 今 本 云 : 「 昔 者 共 工 與 顓 頊 爭 為 帝 , 怒 而 觸 不 周 之山 , 天 柱 折 , 地 維 絕 。 天 傾 西 北 , 故 日 月 星 辰 移 焉 ; 地不 滿 東 南 , 故 水 潦 塵 埃 歸 焉 。 」 今 作 「 天 柱 折 , 地 維 絕」 ( 論 衡 談 天 篇 、 列 子 湯 問 篇 並 同 ) 為 異 。 楚 辭 天 問 云: 「 康 回 馮 怒 , 墬 何 故 以 東 南 傾 ? 」 王 逸 注 云 : 「 康 回, 共 工 名 也 。 」 又 引 淮 南 子 , 與 此 注 同 。 蓋 各 所 見 本 異也 。 經 文 「 不 周 負 子 」 , 文 選 甘 泉 賦 、 思 玄 賦 注 及 太 平御 覽 卷 五 九 引 並 無 「 負 子 」 二 字 , 郭 注 亦 祗 釋 「 不 周 」, 「 負 子 」 二 字 蓋 衍 文 。 西 次 三 經 云 : 「 不 周 之 山 , 北望 諸 毗 之 山 , 臨 彼 嶽 崇 之 山 , 東 望 泑 澤 , 河 水 所 潛 也 。爰 有 嘉 果 , 其 實 如 桃 , 其 葉 如 棗 , 黃華 而 赤 柎 , 食 之 不 勞 。 」 郭 璞 注 云 : 「 此 山 形 有 缺 壞 不周  處 , 因 名 。 云 西 北 不 周 風 自 此 山 出 。 」 即 此 。

  2   珂 案 : 三 餘 帖 ( 見 百 二 十 卷 本 說郛 ) 云 : 「 半 陽 泉 。 世 傳 織 女 送 董 子 ( 董 永 ) 經 此 , 董子 思 飲 , 揚 北 水 與 之 , 曰 : 『 寒 。 』 織 女 因 祝 水 令 暖 ,又 曰 : 『 熱 。 』 乃 撥 六 英 寶 釵 , 祝 而 畫 之 , 於 是 半 寒 半熱 , 相 和 與 飲 。 」 經 文 寒 暑 之 水 , 亦 斯 之 類 與 ?

  3   郭 璞 云 : 「 音 莫 。 」

  4   郭 璞 云 : 「 言 攻 其 國 , 殺 其 臣 相柳 於 此 山 。 ( 歸 藏 ) 啟 筮 曰 :『

  共 工 人 面 , 蛇 身 , 朱 髮 』 也 。 」

       珂 案 : 此 經 所 記 , 蓋 有 二 事 ,均 共 工 神 話 之 零 片 散 見 於 此 者 。 一 曰 「 共 工 與 顓 頊 爭 為帝 , 怒 而 觸 不 周 之 山 」 , 是 以 山 名 不 周 , 郭 注 引 淮 南 子天 文 篇 文 是 已 。 一 曰 禹 治 洪 水 , 逐 共 工 , 郭 引 海 外 北 經禹 殺 相 柳 ( 大 荒 北 經 作 『 相 繇 』 ) 事 是 已 。 然 細 按 之 ,共 工 與 顓 頊 爭 及 共 工 與 禹 爭 , 要 無 非 黃 炎 鬥 爭 神 話 之 餘緒 而 已 。 以 其 所 爭 之 對 象 不 同 , 而 其 人 亦 或 為 正 面 , 或為 反 面 , 蓋 皆 神 話 流 傳 之 演 變 , 非 可 以 一 概 而 論 也 , 說已 詳 海 外 北 經 「 禹 殺 相 柳 」 節 注 中 。 郭 注 引 歸 藏 啟 筮 「共 工 人 面 , 蛇 身 , 朱 髮 」 , 神 異 經 亦 引 述 之 , 而 云 「 貪惡 愚 頑 」 , 則 亦 詆 毀 之 甚 矣 。

  有 國 名 曰 淑 士 , 顓 頊 之 子 1 。

  1   郭 璞 云 : 「 言 亦 出 自 高 陽 氏 也 。」

  有 神 十 人 , 名 曰 女 媧 之 腸 1 , 化 為 神 , 處 栗 廣 之 野 2, 橫 道 而 處 3 。

  1   郭 璞 云 : 「 或 作 女 媧 之 腹 。 」

  2   郭 璞 云 : 「 女 媧 , 古 神 女 而 帝 者, 人 面 蛇 身 , 一 日 中 七 十 變 , 其 腹 化 為 此 神 。 栗 廣 , 野名 。 媧 , 音 瓜 。 」 珂 案 : 郭 注 「 其 腹 化 為 此 神 」 , 藏 經本 腹 作 腸 , 太 平 御 覽 卷 七 八 引 同 。

  3   郭 璞 云 : 「 言 斷 道 也 。 」

       珂 案 : 女 媧 之 名 , 首 見 於 楚 辭天 問 , 云 : 「 女 媧 有 體 , 孰 制 匠 之 ? 」 王 逸 注 云 : 「 傳言 女 媧 人 頭 蛇 身 , 一 日 七 十 化 , 其 體 如 此 , 誰 所 制 匠 而圖 之 乎 ? 」 案 王 之 意 或 謂 天 問 此 語 當 因 女 媧 造 人 神 話 而設 問 , 意 謂 女 媧 造 就 他 人 身 體 , 其 「 人 頭 蛇 身 , 一 日 七十 化 」 之 「 體 」 又 是 誰 所 創 造 乎 ? 女 媧 造 人 神 話 有 二 ,一 則 風 俗 通 所 記 者 , 云 : 「 俗 說 天 地 開 闢 , 未 有 人 民 ,女 媧 摶 黃 土 作 人 , 劇 務 , 力 不 暇 供 , 乃 引 繩 於 泥 中 , 舉以 為 人 。 故 富 貴 者 , 黃 土 人 ; 貧 賤 凡 庸 者 ,  人 也 。 」( 太 平 御 覽 卷 七 八 引 ) 貧 富 貴 賤 之 別 , 乃 階 級 社 會 階 級烙 印 , 非 神 話 本 旨 , 置 勿 論 可 也 。 此 女 媧 造 人 神 話 之 彰明 顯 著 者 也 。 一 則 見 諸 淮 南 子 說 林 篇 , 較 隱 晦 , 云 : 「黃 帝 生 陰 陽 , 上 駢 生 耳 目 , 桑 林 生 臂 手 , 此 女 媧 所 以 七十 化 也 。 」 高 誘 注 云 : 「 黃 帝 , 古 天 神 也 , 始 造 人 之 時, 化 生 陰 陽 。 上 駢 、 桑 林 皆 神 名。 」 則 是 以 女 媧 為 主 之 諸 神 造 人 神 話 也 。 「 黃 帝 生 陰 陽」 , 疑 陰 陽 即 陰 陽 性 性 器 官 。 「 女 媧 七 十 化 」 , 「 化 」當 作 「 化 育 」 解 。 說 文 十 二 云 : 「 女 媧 , 古 之 神 聖 女 ,化 萬 物 者 也 。 」 即 此 「 化 育 」 之 意 也 。 郭 此 注 本 諸 淮 南子 , 而 以 「 變 」 釋 「 化 」 , 謂 「 七 十 化 」 為 「 七 十 變 」, 失 本 旨 矣 。 此 寫 女 媧 在 多 次 誕 育 人 類 之 過 程 中 , 諸 神俱 同 參 加 造 人 工 作 , 有 助 其 生 陰 陽 性 性 器 官 者 , 有 助 其生 耳 目 臂 手 者 。 惜 詞 旨 隱 晦 , 竟 沈 堙 不 傳 。 女 媧 功 烈 ,非 僅 造 人 , 又 兼 補 天 。 淮 南 子 覽 冥 篇 云 : 「 往 古 之 時 ,四 極 廢 , 九 州 裂 , 天 不 兼 覆 , 地 不 周 載 , 火 爁 炎 而 不 滅, 水 浩 洋 而 不 息 , 猛 獸 食 顓 民 , 鷙 鳥 攫 老 弱 。 於 是 女 媧煉 五 色 石 以 補 蒼 天 , 斷 鼇 足 以 立 四 極 , 殺 黑 龍 以 濟 冀 州, 積 蘆 灰 以 止 *** 水 。 」 是 女 媧 者 , 誠 天 地 初 闢 摩 肩 盤 古之 大 神 矣 。 宜 此 經 記 女 媧 之 腸 化 為 十 神 而 處 栗 廣 之 野 ,蓋 猶 盤 古 垂 死 化 身 而 為 四 極 五 岳 、 日 月 星 辰 也 。 然 古 籍記 女 媧 補 天 , 或 又 牽 連 於 共 工 神 話 中 。 論 衡 談 天 篇 云 :「 共 工 與 顓 頊 爭 為 天 子 , 不 勝 , 怒 而 觸 不 周 之 山 , 使 天柱 折 , 地 維 絕 。 女 媧 銷 煉 五 色 石 以 補 蒼 天 , 斷 鼇 足 以 立四 極 。 天 不 足 西 北 , 故 日 月 移 焉 ; 地 不 足 東 南 , 故 百 川注 焉 。 」 其 後 史 記 司 馬 貞 補 三 皇 本 紀 因 之 , 亦 說 女 媧 補天 , 是 因 共 工 觸 山 而 使 天 地 殘 毀 之 故 , 不 過 易 共 工 所 與爭 之 對 象 顓 頊 為 祝 融 而 已 。 二 文 若 非 訛 傳 , 即 係 誤 記 ,實 未 得 古 神 話 本 貌 。 古 神 話 蓋 以 女 媧 補 天 為 一 事 , 共 工觸 山 又 為 一 事 , 二 者 並 不 相 涉 也 。 女 媧 所 補 之 「 天 」 ,乃 洪 古 時 代 , 由 於 今 已 不 能 詳 悉 之 某 種 原 因 — — 自 然 界大 變 動 或 神 國 大 擾 亂 — — 所 導 致 之 「 四 極 廢 、 九 州 裂 」之 天 地 大 殘 毀 之 「 天 」 , 故 有 「 斷 鼇 足 以 立 四 極 」 等 語。 而 共 工 觸 山 所 造 成 之 毀 壞 , 則局 面 較 小 , 僅 「 天 傾 西 北 , 地 不 滿 東 南 」 , 且 毀 壞 以 後, 至 今 未 聞 修 復 , 故 始 日 月 西 移 , 百 川 東 注 , 不 周 壞 而不  。 且 不 周 , 天 柱 也 , 共 工 觸 山 「 折 天 柱 」 者 , 折 天之 一 柱 也 , 又 何 用 女 媧 「 斷 鼇 足 以 立 四 極 」 為 ? 則 觸 山與 補 天 之 不 相 涉 也 明 矣 。 補 天 神 話 自 應 在 觸 山 神 話 之 前。 又 女 媧 神 話 , 稍 後 又 與 伏 羲 神 話 相 結 合 , 謂 女 媧 、 伏羲 兄 妹 締 婚 而 繁 衍 人 類 。 通 志 卷 一 三 皇 紀 第 一 引 春 秋 世譜 云 : 「 華 胥 生 男 子 為 伏 羲 , 女 子 為 女 媧 。 」 而 漢 代 石刻 畫 象 與 塼 畫 中 , 恆 有 人 面 蛇 身 之 伏 羲 、 女 媧 交 尾 象 。文 選 王 文 考 魯 靈 光 殿 賦 亦 云 : 「 伏 羲 鱗 身 , 女 媧 蛇 軀 。」 知 女 媧 兄 妹 結 婚 之 說 由 來 亦 古 矣 。 唐 李 冗 獨 異 志 云 :「 昔 宇 宙 初 開 之 時 , 只 有 女 媧 兄 妹 二 人 在 崑 崙 山 , 而 天下 未 有 人 民 。 議 以 為 夫 妻 , 又 自 羞 恥 。 兄 即 與 其 妹 上 崑崙 山 , 咒 曰 : 『 天 若 遣 我 兄 妹 二 人 為 夫 妻 , 而 煙 悉 合 ;若 不 , 使 煙 散 。 』 於 煙 即 合 , 其 妹 即 來 就 兄 , 乃 結 草 為扇 , 以 障 其 面 。 今 時 人 取 婦 執 扇 , 象 其 事 也 。 」 除 「 結草 為 扇 , 以 障 其 面 」 仍 是 封 建 社 會 產 物 外 , 餘 則 此 一 神話 之 概 略 也 。 此 一 神 話 今 西 南 少 數 民 族 地 區 猶 傳 有 之 ,其 內 容 則 更 近 原 始 , 云 , 伏 羲 女 媧 兄 妹 入 葫 蘆 逃 避 洪 水而 結 婚 而 再 造 人 類 , 則 是 已 兼 古 神 話 中 女 媧 造 人 、 補 天( 女 媧 補 天 亦 有 「 水 浩 洋 而 不 息 」 、 「 積 蘆 灰 以 止 *** 水」 語 ) 之 部 分 情 節 矣 。

  有 人 名 曰 石 夷 1 , 來 風 曰 韋 2 , 處 西 北 隅 以 司 日 月 之長 短 3 。

  1   珂 案 : 據 大 荒 東 經 「 ( 有 人 ) 名曰 折 丹 , 東 方 曰 折 」 、 「 有 人 名 曰 鵷 , 北 方 曰 鵷 」 及 大荒 南 經 「 有 神 名 曰 因 乎 , 南 方 曰 因 」 文 例 , 此 經 「 有 人名 曰 石 夷 」 句 下 , 疑 脫 「 西 方 曰 夷 」 四 字 。

  2   郭 璞 云 : 「 來 或 作 本 也 。 」

  3   郭 璞 云 : 「 言 察 日 月 晷 度 之 節 。」 郝 懿 行 云 : 「 大 荒 東 經 既 有 ● 處 東 極 ( 極 應 為 北 , 見大 荒 東 經 『 女 和 月 母 國 』 節 注 4 — — 珂 ) 以 止 日 月 , 司其 短 長 , 此 又 云 『 司 日 月 之 長 短 』 者 , 西 北 隅 為 日 月 所不 到 , 然 其 流 光 餘 景 , 亦 有 晷 度 短 長 , 故 應 有 主 司 者 也。 」 珂 案 : 經 文 司 日 月 之 長 短 藏 經 本 作 司 日 月 短 長 。

  有 五 采 之 鳥 , 有 冠 , 名 曰 狂 鳥 1 。

  1   郭 璞 云 : 「 爾 雅 ( 釋 鳥 ) 云 : 『狂 , 夢 ( 今 本 作 ● — — 珂 ) 鳥 。 』 即 此 也 。 」 珂 案 : 郭注 爾 雅 釋 鳥 , 亦 引 此 經 文 。 狂 , 玉 篇 作 鵟 , 疑 即 鳳 凰 之屬 , 已 見 海 外 西 經 「 滅 蒙 鳥 」 節 注 。

  有 大 澤 之 長 山 。 有 白 氏 之 國 1 。

  1   珂 案 : 白 氏 之 國 , 宋 本 、 藏 經 本、 毛 扆 本 、 吳 任 臣 本 氏 均 作 民 , 作 民 是 也 。 白 民 國 已 見海 外 西 經 。

  西 北 海 之 外 , 赤 水 之 東 , 有 長 脛 之 國 1 。

  1   郭 璞 云 : 「 腳 長 三 丈 。 」 郝 懿 行云 : 「 長 脛 即 長 股 也 , 見 海 外 西 經 。 郭 云 腳 長 三 丈 , 正與 彼 注 同 。 一 本 作 三 尺 , 誤 也 。 藏 經 本 作 腳 步 五 尺 , 亦與 前 注 不 合 。 」

  有 西 周 之 國 , 姬 姓 1 , 食 穀 。 有 人 方 耕 , 名 曰 叔 均 。帝 俊 生 后 稷 2 , 稷 降 以 百 穀 3 。 稷 之 弟 曰 台 璽 4 , 生 叔均 。 叔 均 是 代 其 父 及 稷 播 百 穀 , 始 作 耕 5 。 有 赤 國 妻 氏。 有 雙 山 6 。

  1   郝 懿 行 云 : 「 說 文 ( 十 二 ) 云 :『 姬 , 黃 帝 居 姬 水 , 以 為 姓 。 』 史 記 周 本 紀 云 : 『 封 於 邰 , 號 曰 后 稷 , 別 姓 姬 氏 。 』 ( 漢 書 ) 地 理 志 云 : 『右 扶 風 斄 , 后 稷 所 封 。 』 然 則 經 言 西 周 之 國 , 蓋 謂 此 。」

  2   郭 璞 云 : 「 俊 宜 為 嚳 , 嚳 第 二 妃生 后 稷 也 。 」 郝 懿 行 云 : 「 帝 嚳 名  ,  、 俊 疑 古 今 字, 不 須 依 郭 改 俊 為 嚳 也 。 然 經 中 帝 俊 屢 見 , 似 非 一 人 ,未 聞 其 審 。 大 戴 禮 帝 繫 篇 云 : 『 帝 嚳 上 妃 , 有 邰 氏 之 女也 , 曰 姜 原 氏 , 產 后 稷 。 』 史 記 周 本 紀 同 。 郭 云 嚳 第 二妃 , 誤 也 。 」 珂 案 : 經 言 「 帝 俊 生 后 稷 」 , 亦 帝 嚳 生 后稷 也 。 后 稷 本 西 方 民 族 所 奉 祀 之 農 神 , 而 又 附 會 於 東 方民 族 神 話 中 , 故 言 「 帝 俊 生 」 也 。 實 則 后 稷 之 生 , 與 俊嚳 俱 無 關 係 , 乃 出 於 原 始 母 權 制 社 會 時 期 「 民 知 有 母 而不 知 有 父 」 ( 商 君 書 開 塞 篇 語 ) 之 「 感 天 而 生 」 之 神 話也 。 詩 生 民 首 詠 其 事 , 其 後 史 記 周 本 紀 又 從 而 記 之 , 云: 「 周 后 稷 , 名 棄 , 其 母 有 邰 氏 女 , 曰 姜 原 , 姜 原 為 帝嚳 元 妃 。 姜 原 出 野 , 見 巨 人 跡 , 心 忻 然 悅 , 欲 踐 之 。 踐之 而 身 動 , 如 孕 者 。 居 期 而 生 子 , 以 為 不 祥 , 棄 置 之 隘巷 , 馬 牛 過 者 , 皆 辟 不 踐 。 徙 置 之 林 中 , 適 會 山 林 多 人。 遷 之 , 而 棄 渠 中 冰 上 , 飛 鳥 以 其 翼 覆 薦 之 。 姜 原 以 為神 , 遂 收 長 養 之 。 初 欲 棄 之 , 因 名 曰 棄 。 」 除 「 姜 原 為帝 嚳 元 妃 」 一 語 為 神 話 牽 合 於 歷 史 不 可 信 外 , 餘 均 得 其 略 矣 。 楚 辭 天 問 記 后 稷 之 神 話 亦 云 : 「 稷 維 元 子 , 帝何 竺 之 ? 投 之 冰 上 , 鳥 何 燠 之 ? 何 馮 弓 挾 矢 , 殊 能 將 之? 既 驚 帝 激 切 , 何 逢 昌 之 ? 」 從 「 馮 弓 挾 矢 」 句 觀 , 似后 稷 亦 如 羿 之 以 善 射 聞 , 以 典 籍 散 亡 , 其 詳 不 可 知 矣 。

  3   珂 案 : 經 文 「 稷 降 以 百 穀 」 者 ,謂 稷 自 天 降 嘉 穀 之 種 以 為 農 殖 之 需 , 稷 之 神 性 於 此 可 見。 書 呂 刑 云 : 「 稷 降 播 種 , 農 殖 嘉 穀 。 」 此 之 謂 也 。

  4   郭 璞 云 : 「 音 胎 。 」

  5   珂 案 : 海 內 經 云 : 「 后 稷 是 播 百穀 。 稷 之 孫 曰 叔 均 , 是 始 作 牛 耕 。 」 即 此 。 叔 均 或 為 后稷 弟 子 , 或 又 為 其 孫 者 , 以 傳 聞 不 同 而 記 載 小 有 歧 異 也。 孟 子 滕 文 公 上 篇 云 : 「 后 稷 教 民 稼 穡 , 樹 藝 五 穀 , 五穀 熟 而 人 民 育 。 」 淮 南 子 氾 論 篇 云 : 「 周 棄 作 稼 穡 , 死而 為 稷 。 」 后 稷 在 古 神 話 傳 說 中 為 農 事 之 創 制 發 明 者 。此 經 云 「 叔 均 是 代 其 父 及 稷 播 百 穀 , 始 作 耕 」 者 , 蓋 叔均 又 繼 承 后 稷 之 業 而 發 揚 光 大 者 也 。

  6   珂 案 : 海 內 經 「 巧 倕 、 叔 均 」 節「 大 比 赤 陰 」 句 下 郝 懿 行 注 云 : 「 『 大 比 赤 陰 』 四 字 難曉 , 推 尋 文 義 , 當 是 地 名 。 大 荒 西 經 說 叔 均 始 作 耕 , 又云 , 有 赤 國 妻 氏 , 然 則 大 比 赤 陰 豈 謂 是 與 ? 」 郝 說 大 比赤 陰 即 赤 國 妻 氏 , 是 也 , 然 謂 是 地 名 則 非 , 疑 均 是 人 名。 「 大 比 」 之 「 比 」 , 或 即 「 妣 」 之 壞 文 , 大 妣 與 妻 氏義 正 相 應 , 或 指 后 稷 之 母 姜 原 乎 ? 未 可 遽 定 也 。

  西 海 之 外 , 大 荒 之 中 , 有 方 山 者 , 上 有 青 樹 1 , 名 曰柜 格 之 松 2 , 日 月 所 出 入 也 3 。

  1   珂 案 : 初 學 記 卷 一 引 此 作 青 松 。

  2   郭 璞 云 : 「 木 名 , 音 矩 。 」

  3   珂 案 : 此 方 山 為 日 月 所 出 入 唯 一之 山 也 , 然 而 地 在 西 荒 , 何 可 云 「 出 」 , 此 神 話 之 山 ,誠 如 郭 璞 所 云 : 「 不 可 以 常 理 推 」 ( 海 內 西 經 「 貳 負 」節 郭 注 ) 矣 。

  西 北 海 之 外 1 , 赤 水 之 西 , 有 先 民 之 國 2 , 食 穀 , 使四 鳥 。

  1   郝 懿 行 云 : 「 初 學 記 十 卷 引 此 經無 北 字 , 明 藏 本 亦 同 。 」

  2   郝 懿 行 云 : 「 先 當 為 天 , 字 之 訛也 。 淮 南 墬 形 訓 海 外 三 十 六 國 中 有 天 民 , 天 古 作 (上一下先) , 或 作 (上兀下兀) , 字 形 相 近 , 以 此 致 訛 。 」 珂 案 :郝 說 是 也 ; 王 念 孫 校 同 。

  有 北 狄 之 國 。 黃 帝 之 孫 曰 始 均 , 始 均 生 北 狄 。

  有 芒 山 。 有 桂 山 。 有 榣 山 1 。 其 上 有 人 , 號 曰 太 子 長琴 。 顓 頊 生 老 童 2 , 老 童 生 祝 融 3 , 祝 融 生 太 子 長 琴 ,是 處 榣 山 , 始 作 樂 風 4 。

  1   郭 璞 云 : 「 此 山 多 桂 及 榣 木 , 因名 云 耳 。 」

  2   郭 璞 云 : 「 世 本 云 : 『 顓 頊 娶 于滕 (王賁) 氏, 謂 之 女 祿 , 產 老 童 也 。 』 」 珂 案 : 滕 (王賁),宋 本 、 藏 經 本 作 滕 墳 , 大 戴 禮 帝 繫 篇 作 滕 奔 。 云 「 顓 頊 娶 於 滕 氏 , 滕 氏 奔 之 子 謂 之 女 祿 氏, 產 老 童 。 」 西 次 三 經 云 : 「 騩山 , 神 耆 童 居 之 , 其 音 常 如 鐘 磬 。 」 郭 璞 注 : 「 耆 童 ,老 童 , 顓 頊 之 子 。 」 即 此 老 童 也 。

  3   郭 璞 云 : 「 即 重 黎 也 , 高 辛 氏 火正 , 號 曰 祝 融 也 。 」 珂 案 : 據 海 內 經 , 祝 融 乃 炎 帝 之 裔, 據 此 經 則 又 為 黃 帝 之 裔 ( 此 經 祝 融 為 顓 頊 孫 , 海 內 經顓 頊 為 黃 帝 曾 孫 , 故 云 ) , 亦 傳 聞 不 同 而 各 異 其 辭 也 。

  4   郭 璞 云 : 「 創 制 樂 風 曲 也 。 」 郝懿 行 云 : 「 太 平 御 覽 五 百 六 十 五 卷 引 此 經 無 風 字 。 西 次三 經 騩 山 云 : 『 老 童 發 音 常 如 鍾 磬 。 』 故 知 長 琴 解 作 樂風 , 其 道 亦 有 所 受 也 。 」

  有 五 采 鳥 三 名 : 一 曰 皇 鳥 , 一 曰 鸞 鳥 , 一 曰 鳳 鳥 1 。

  1   珂 案 : 經 內 五 采 鳥 凡 數 見 , 均 鳳凰 、 鸞 鳥 之 屬 也 。 明 藏 本 皇 鳥 作 鳳 鳥 , 鳳 鳥 作 鳳 皇 , 與此 異 。

  有 蟲 狀 如 菟 1 ,  以 後 者 裸 不 見 2 , 青 如 猿 狀 3 。

  1   郝 懿 行 云 : 「 菟 、 兔 通 。 此 獸 也, 謂 之 蟲 者 , 自 人 及 鳥 獸 之 屬 , 通 謂 之 蟲 , 見 大 戴 禮 易本 命 篇 。 」

  2   郭 璞 云 : 「 言 皮 色 青 , 故 不 見 其裸 露 處 。 」

  3   郭 璞 云 : 「 狀 又 似 猿 。 」 郝 懿 行云 : 「 此 獸 即 毚(去掉免) 也 。 說 文 ( 十 ) 云 : 『 毚(去掉免) ,獸 也 , 似 兔 , 青 色 而 大 。 』 此 經 云 『 狀 如 菟 』 是 也 。 又云 如 猿 者 , 言 其 色 , 非 謂 狀 似 兔 , 又 似 猿 也 。 猿 , 明 藏本 作 蝯 , 是 。 」

  大 荒 之 中 , 有 山 名 曰 豐 沮 玉 門 , 日 月 所 入 1 。

  1   珂 案 : 此 豐 沮 玉 門 山 為 日 月 所 入山 之 一 也 。

  有 靈 山 1 , 巫 咸 、 巫 即 、 巫  2 、 巫 彭 、 巫 姑 、 巫 真、 巫 禮 、 巫 抵 、 巫 謝 、 巫 羅 十 巫 , 從 此 升 降 , 百 藥 爰 在3 。

  1   珂 案 : 靈 山 , 疑 即 巫 山 。 說 文 一云 : 「 靈 , 巫 也 , 以 玉 事 神 。 」 楚 辭 九 歌 東 皇 太 一 : 「靈 偃 蹇 兮 皎 服 。 」 王 逸 注 : 「 巫 也 。 」 雲 中 君 : 「 靈 連蜷 兮 既 留 。 」 王 逸 復 注 : 「 楚 人 名 巫 為 靈 子 。 」 是 靈 、巫 古 本 一 字 , 而 此 山 復 有 諸 巫 採藥 往 來 , 「 百 藥 爰 在 」 , 與 大 荒 南 經 巫 山 「 帝 藥 , 八 齋」 之 情 景 相 類 , 因 疑 此 靈 山 即 彼 巫 山 也 。

  2   珂 案 : 經 文 「 巫  」 , 宋 本 作 「巫 昐 」 。

  3   郭 璞 云 : 「 群 巫 上 下 此 山 采 之 也。 」 珂 案 : 經 言 「 十 巫 從 此 升 降 」 , 即 從 此 上 下 於 天 ,宣 神 旨 、 達 民 情 之 意 。 靈 山 蓋 山 中 天 梯 也 。 諸 巫 所 操 之主 業 , 實 巫 而 非 醫 也 。 郭 云 「 群 巫 上 下 此 山 采 之 ( 藥 )」 者 , 特 其 餘 業 耳 , 非 可 以 因 有 「 百 藥 爰 在 」 語 遂 以 醫職 替 巫 職 也 。 說 已 見 海 內 西 經 「 開 明 東 諸 巫 療 窫 窳 」 節注 , 並 參 見 海 內 經 「 九 丘 建 木 」 節 注 。

  西 有 王 母 之 山 1 、 壑 山 、 海 山 2 。 有 沃 之 國 3 , 沃 民是 處 。 沃 之 野 , 鳳 鳥 之 卵 是 食 4 , 甘 露 是 飲 。 凡 其 所 欲, 其 味 盡 存 5 。 爰 有 甘 華 、 甘 柤 、 白 柳 、 視 肉 、 三 騅 、璇 瑰 、 瑤 碧 6 、 白 木 7 、 琅 玕 、 白 丹 、 青 丹 8 , 多 銀 鐵。 鸞 鳳 9 自 歌 , 鳳 鳥 自 舞 , 爰 有 百 獸 , 相 群 是 處 , 是 謂沃 之 野 1 0 。

  1   郝 懿 行 云 : 「 西 有 當 為 有 西 , 太平 御 覽 九 百 二 十 八 卷 引 此 經 作 西 王 母 山 可 證 。 」 珂 案 :郝 說 是 也 , 藏 經 本 正 作 「 有 西 王 母 之 山 」 。 王 念 孫 、 孫星 衍 校 同 。 下 文 有 為 西 王 母 取 食 之 三 青 鳥 , 可 證 經 文 確應 作 「 有 西 王 母 之 山 」 。

  2   郭 璞 云 : 「 皆 群 大 靈 之 山 。 」

  3   郭 璞 云 : 「 言 其 土 饒 沃 ( 藏 經 本作 沃 饒 — — 珂 ) 也 。 」 王 念 孫 云 : 「 類 聚 木 部 下 ( 卷 八九 ) 沃 ( 指 經 文 — — 珂 ) 下 有 民 字 , 文 選 十 九 之 十 三 (洛 神 賦 注 — — 珂 ) 同 , 御 覽 居 處 六 ( 卷 一 七 八 ) 同 , 珍寶 八 ( 卷 八 0 九 ) 同 , 羽 族 十 五 ( 卷 九 二 八 ) 同 , 木 部六 ( 卷 九 五 七 ) 同 。 」 珂 案 : 郝 懿 行 校 文 選 洛 神 賦 注 引此 經 作 「 沃 人 之 國 」 , 疑 避 唐(

  李 世 民 ) 諱 改 耳 。 經 文 「 沃 之 國 」正 應 作 「 沃 民 之 國 」 , 「 沃 之 野 」 即 海 外 西 經 諸 夭 之 野也 , 已 見 該 經 「 諸 夭 之 野 」 節 注 。

  4   珂 案 : 呂 氏 春 秋 本 味 篇 云 : 「 流沙 之 西 , 丹 山 之 南 , 有 鳳 之 丸 , 沃 民 所 食 。 」 高 誘 注 云: 「 丸 , 古 卵 字 也 。 」

  5   郭 璞 云 : 「 言 其 所 願 滋 味 , 此 無所 不 備 。 」 珂 案 : 郭 注 海 外 西 經 與 此 略 同 。

  6   郭 璞 云 : 「 璇 瑰 亦 玉 名 , 穆 天 子傳 ( 卷 四 ) 曰 : 『 枝 斯 璿 瑰 。 』 枚 、 回 二 音 。 」 郝 懿 行云 : 「 璇 當 為 璿 , 本 或 作 琁 , 誤 也 。 琁 與 瓊 同 , 見 說 文( 一 ) 。 郭 音 此 為 枚 , 則 當 為 玫 字 , 亦 誤 也 。 晉 灼 注 漢書 云 : 『 玫 瑰 , 火 齊 珠 也 。 』 若 經 文 為 玫 瑰 , 郭 又 不 得云 亦 玉 名 矣 。 李 善 注 江 賦 及 洛 神 賦 引 此 經 並 作 璿 瑰 , 又引 郭 注 云 : 『 璿 瑰 亦 玉 名 也 , 琁 回 兩 音 。 』 是 知 經 文 『璇 瑰 』 , 注 文 『 枚 回 』 , 並 今 本 之 訛 矣 。 大 荒 北 經 ( 首節 — — 珂 ) 正 作 璿 瑰 瑤 碧 , 可 證 。 又 玉 篇 廣 韻 引 此 經 並作 璿 瑰 瑙 碧 , 瑤 作 瑙 字 , 形 雖 異 , 音 義 當 同 。 」 珂 案 :郝 說 是 也 。 郭 注 枚 回 , 宋 本 作 旋 回 , 王 念 孫 校 同 。 穆 天子 傳 「 枝 斯 璿 瑰 」 句 , 郭 璞 注 : 「 璿 瑰 玉 名 。 旋 回 兩 音。 」 知 郭 注 本 不 作 枚 音 , 枚 實 今 本 訛 字 。

  7   郭 璞 云 : 「 樹 色 正 白 。 今 南 方 有文 木 , 亦 黑 木 也 。 」 郝 懿 行 云 : 「 文 木 即 今 烏 木 也 。 劉逵 注 吳 都 賦 云 : 『 文 木 材 密 緻 , 無 理 , 色 黑 如 水 牛 角 ,日 南 有 之 。 』 」

  8   郭 璞 云 : 「 又 有 黑 丹 也 。 孝 經 援神 契 云 : 『 王 者 德 至 山 陵 而 黑 丹 出 。 』 然 則 丹 者 別 是 彩名 , 亦 猶 黑 白 黃 皆 云 丹 也 。 」 郝 懿 行 云 : 「 黑 丹 即 下 文玄 丹 是 也 。 白 丹 者 , 鶡 冠 子 度 萬 篇 云 : 『 膏 露 降 , 白 丹發 。 』 是 其 事 也 。 」

  9   珂 案 : 鸞 鳳 , 藏 經 本 作 鸞 鳥 , 吳任 臣 本 、 汪 紱 本 、 畢 沅 本 同 , 作 鸞 鳥 是 也 ; 茲 經 各 卷 所記 均 作 鸞 鳥 , 無 作 鸞 鳳 者 , 鳳 字 訛 。

  1 0 珂 案 : 經 文 沃 之 野 , 藏 經 本 沃 下多 民 字 。

  有 三 青 鳥 , 赤 首 黑 目 , 一 名 曰 大 鵹 1 , 一 名 少 鵹 , 一名 曰 青 鳥 2 。

  1   郭 璞 云 : 「 音 黎 。 」

  2   郭 璞 云 : 「 皆 西 王 母 所 使 也 。 」珂 案 : 三 青 鳥 已 見 海 內 北 經 「 西 王 母 」 節 。

  有 軒 轅 之 臺 , 射 者 不 敢 西 嚮 射 1 , 畏 軒 轅 之 臺 2 。

  1   郝 懿 行 云 : 「 藝 文 類 聚 六 十 二 卷引 此 經 無 射 字 , 藏 經 本 亦 無 射 字 , 嚮 作 鄉 , 是 也 。 」 珂案 : 郝 說 是 也 , 王 念 孫 、 畢 沅 均 校 衍 射 , 孫 星 衍 校 嚮 作鄉 。 大 荒 北 經 云 : 「 有 共 工 之 臺 , 射 者 不 敢 北 鄉 。 」 文例 與 此 經 同 , 可 證 此 經 下 射 字 實 衍 , 嚮 應 作 鄉 。

  2   郭 璞 云 : 「 敬 難 黃 帝 之 神 。 」 郝懿 行 云 : 「 臺 亦 丘 也 。 海 外 西 經 云 : 『 不 敢 西 射 , 畏 軒轅 之 丘 。 』 」

  大 荒 之 中 , 有 龍 山 , 日 月 所 入 1 。 有 三 澤 水 , 名 曰 三淖 , 昆 吾 之 所 食 也 2 。

  1   珂 案 : 此 龍 山 為 日 月 所 入 山 之 二也 。

  2   郭 璞 云 : 「 穆 天 子 傳 ( 卷 四 ) 曰: 『 滔 水 , 濁 繇 氏 之 所 食 。 』 亦 此 類 也 。 」 珂 案 : 郭 注穆 天 子 傳 引 經 文 此 二 語 原 作 「 山 海 經 曰 : 『 有 川 名 曰 三淖 , 昆 吾 之 所 食 。 』 亦 此 類 。 」 與 此 經 略 異 , 或 省 言 之也 。 郝 懿 行 云 : 「 食 謂 食 其 國 邑 。 ( 國 語 ) 鄭 語 云 : 『主 芣 騩 而 食 溱 洧 。 』 是 也 。 」

  有 人 衣 青 , 以 袂 蔽 面 1 , 名 曰 女 丑 之 尸 2 。

  1   郭 璞 云 : 「 袂 , 袖 。 」

  2   珂 案 : 女 丑 之 尸 已 見 海 外 西 經 ,彼 云 「 以 右 手 鄣 其 面 」 , 蓋 亦 圖 象 之 不 同 也 。

  有 女 子 之 國 1 。

  1   郭 璞 云 : 「 王 頎 至 沃 沮 國 , 盡 東界 , 問 其 耆 老 , 云 : 『 國 人 嘗 乘 船 捕 魚 遭 風 , 見 吹 數 十日 , 東 一 國 , 在 大 海 中 , 純 女 無 男 。 』 即 此 國 也 。 」 珂案 : 女 子 國 已 見 海 外 西 經 。 郭 注 本 三 國 志 魏 志 烏 丸 鮮 卑東 夷 傳 。

  有 桃 山 。 有  山 。 有 桂 山 1 。 有 于 土 山 。

  1   郝 懿 行 云 : 「 上 文 已 有 芒 山 、 桂山 。 芒 、  聲 同 也 。 」

  有 丈 夫 之 國 1 。

  1   郭 璞 云 : 「 其 國 無 婦 人 也 。 」 珂案 : 丈 夫 國 已 見 海 外 西 經 。

  有 弇 州 之 山 , 五 采 之 鳥 仰 天 1 , 名 曰 鳴 鳥 2 。 爰 有 百樂 歌  之 風 3 。

  1   郭 璞 云 : 「 張 口 噓 天 。 」

  2   郝 懿 行 云 : 「 鳴 鳥 蓋 鳳 屬 也 。 周書 君 奭 云 : 『 我 則 鳴 鳥 不 聞 。 』 國 語 ( 周 語 ) 云 : 『 周之 興 也 , 鸑 鷟 鳴 於 岐 山 。 』 珂 案 : 郝 說 是 也 。 鳴 鳥 即 海內 西 經 之 孟 鳥 , 亦 即 爾 雅 釋 鳥 之 寢(侵改夢) 鳥 , 均 鳳 類 也。 見 海 外 西 經 「 滅 蒙 鳥 」 節 注 。

  3   郭 璞 云 : 「 爰 有 百 種 伎 樂 歌  風曲 。 」 郝 懿 行 云 : 「 文 選 注 王 融 曲 水 詩 序 引 此 經  作 舞, 餘 同 。 注 爰 字 , 明 藏 本 作 言 , 是 也 。 」 珂 案 : 王 念 孫亦 校 爰 作 言 。

  有 軒 轅 之 國 1 。 江 山 之 南 棲 為 吉 2 。 不 壽 者 乃 八 百 歲3 。

  1   郭 璞 云 : 「 其 人 人 面 蛇 身 。 」 珂案 : 軒 轅 國 人 「 人 面 蛇 身 , 尾 交 首 上 」 , 見 海 外 西 經 。又 郭 此 注 六 字 明 藏 本 作 經 文 。

  2   郭 璞 云 : 「 即 窮 山 之 際 也 。 山 居為 棲 。 吉 者 言 無 凶 夭 。 」

  3   郭 璞 云 : 「 壽 者 數 千 歲 。 」 珂 案: 軒 轅 國 在 窮 山 之 際 , 不 壽 者 八 百 歲 , 已 見 海 外 西 經 。

  西 海 陼 1 中 , 有 神 人 面 鳥 身 , 珥 兩 青 蛇 , 踐 兩 赤 蛇 2, 名 曰 弇 茲 。

  1   郝 懿 行 云 : 「 爾 雅 ( 釋 地 ) 云 :『 小 洲 曰 陼 。 』 陼 與 渚 同 。 」

  2   郝 懿 行 云 : 「 此 神 形 狀 , 全 似 北方 神 禺 彊 , 唯 彼 作 踐 兩 青 蛇 為 異 , 見 海 外 北 經 。 」 珂 案: 此 神 與 北 方 神 禺 彊 、 東 方 神 禺 (豸虎)( 大 荒 東 經 ) 似 均同 屬 海 神 而 兼 風 神 。 」

  大 荒 之 中 , 有 山 名 日 月 山 , 天 樞 也 。 吳 姖 1 天 門 , 日月 所 入 2 。 有 神 , 人 面 無 臂 , 兩 足 反 屬 于 頭 山 3 , 名 曰噓 4 。 顓 頊 生 老 童 5 , 老 童 生 重 及 黎 6 , 帝 令 重 獻 上 天, 令 黎 邛 下 地 7 , 下 地 是 生 噎 8 , 處 於 西 極 , 以 行 日 月星 辰 之 行 次 9 。

  1   郝 懿 行 云 : 「 姖 字 說 文 玉 篇 所 無, 藏 經 本 作 姬 。 」

  2   珂 案 : 此 日 月 山 為 日 月 所 入 山 之三 也 。

  3   珂 案 : 山 當 為 上 字 之 訛 , 宋 本 、吳 寬 抄 本 、 藏 經 本 作 上 。 王 念 孫 、 畢 沅 、 邵 恩 多 校 同 。

  4   郭 璞 云 : 「 言 噓 啼 也 。 」 珂 案 :此 四 字 王 念 孫 校 作 音 唏 。

  5   郝 懿 行 云 : 「 史 記 楚 世 家 云 : 『高 陽 生 稱 , 稱 生 卷 章 。 』 譙 周 云 : 『 老 童 即 卷 章 。 』 」珂 案 : 老 童 、 卷 章 並 字 形 相 似 。

  6   郭 璞 云 : 「 世 本 云 : 『 老 童 娶 于根 水 氏 謂 之 驕 福 , 產 重 及 黎 。 』 」 郝 懿 行 云 : 「 大 戴 禮帝 繫 篇 云 : 『 老 童 娶 于 竭 水 氏 之 子 , 謂 之 高 緺 氏 , 產 重黎 及 吳 回 。 』 史 記 楚 世 家 云 : 『 卷 章 生 重 黎 。 』 徐 廣 注引 世 本 云 : 『 老 童 生 重 黎 及 吳 回 。 』 與 帝 繫 同 。 是 皆 以重 黎 為 一 人 也 。 此 經 又 以 重 、 黎 為 二 人 , 郭 引 世 本 又 與 徐 廣 異 , 並 所 未 詳 。 」 珂 案 : 書 呂 刑 云: 「 ( 皇 帝 ) 乃 命 重 、 黎 , 絕 地 天 通 。 」 國 語 楚 語 亦 云: 「 顓 頊 受 之 , 乃 命 南 正 重 司 天 以 屬 神 , 命 火 正 黎 司 地以 屬 民 。 」 則 重 、 黎 古 傳 實 二 人 也 , 至 於 後 來 又 以 為 一人 者 , 則 是 神 話 傳 說 之 演 變 , 錯 綜 紛 歧 無 定 , 不 足 異 也。

  7   郭 璞 云 : 「 古 者 人 神 雜 擾 無 別 ,顓 頊 乃 命 南 正 重 司 天 以 屬 神 , 命 火 正 黎 司 地 以 屬 民 。 重寔 上 天 , 黎 寔 下 地 。 獻 、 邛 , 義 未 詳 也 。 」 珂 案 : 郭 注此 語 , 本 於 國 語 楚 語 。 楚 語 下 云 : 「 昭 王 問 於 觀 射 父 曰:『

  周 書 所 謂 重 、 黎 實 使 天 地 不 通 者 ,何 也 ? 若 無 然 , 民 將 能 登 天 乎 ? 』 對 曰 : 『 非 此 之 謂 也。 古 者 民 神 不 雜 。 及 少 皞 之 衰 也 , 九 黎 亂 德 , 民 神 雜 糅, 不 可 方 物 。 顓 頊 受 之 , 乃 命 南 正 重 司 天 以 屬 神 , 命 火正 黎 司 地 以 屬 民 , 使 復 舊 常 , 無 相 侵 瀆 , 是 謂 絕 地 天 通。 』 」 此 社 會 發 展 , 第 一 次 階 級 大 劃 分 在 神 話 上 之 反 映也 。 「 古 者 民 神 不 雜 」 , 歷 史 家 之 飾 詞 也 ; 「 民 神 雜 糅、 不 可 方 物 」 , 原 始 時 代 人 類 群 居 之 真 實 寫 照 也 : 故 昭王 乃 有 「 民 能 登 天 」 之 問 。 龔 自 珍 壬 癸 之 際 胎 觀 第 一 (見 龔 自 珍 全 集 ) 云 : 「 人 之 初 , 天 下 通 , 人 上 通 , 旦 上天 , 夕 上 天 , 天 與 人 , 旦 有 語 , 夕 有 語 。 」 斯 可 以 解 答昭 王 之 問 矣 。 至 於 「 使 復 舊 常 、 無 相 侵 瀆 」 云 云 , 則 無非 「 絕 地 天 通 」 後 統 治 者 建 立 之 「 新 秩 序 」 , 非 可 以 語於 「 舊 」 與 「 常 」 也 。 此 經 「 帝 ( 顓 頊 ) 令 重 獻 上 天 、令 黎 邛 下 地 」 , 即 國 語 之 所 謂 「 絕 地 天 通 」 也 ; 而 郭 璞注  云 : 「 獻 、 邛 , 義 未 詳 。 」 韋 昭 注 國 語 「 重 寔 上 天、 黎 寔 下 地 」 二 語 云 : 「 言 重 能 舉 上 天 , 黎 能 抑 下 地 。」 似 即 本 此 經 「 獻 、 邛 」 義 為 說 。 則 「 獻 、 邛 」 之 義 殆即 「 舉 、 抑 」 乎 ? 重 舉 黎 抑 , 而 天 地 遠 睽 , 正 神 話 中 「絕 地 天 通 」 之 形 象 描 寫 也 。 「 獻 」 有 「舉 」 義 , 固 易 曉 也 ; 然 「 邛 」 何 以 有 「 抑 」 義 , 則 難 知矣 。 疑 「 邛 」 初 本 作 「 印 」 , 印 , 甲 骨 文 作 ● , 象 以 手抑 人 而 使 之  , 義 即 訓 抑 訓 按 , 此 印 之 本 義 也 。 後 假 借為 印 信 之 印 , 漸 成 專 用 詞 , 又 造 「 ● 」 字 以 替 之 , 謂 之為 「 抑 」 , 云 : 「 按 也 , 從 反 印 。 」 ( 見 說 文 九 ) 其 實抑 、 印 古 本 一 字 , 印 即 抑 也 。 「 帝 令 重 獻 上 天 , 令 黎 印下 地 」 , 韋 昭 所 見 山 海 經 或 即 如 此 , 義 固 朗 如 也 。 殆 後「 印 」 字 一 訛 而 為 「 卬 」 , 再 訛 而 為 「 邛 」 、 「 邛 」 ,則 晦 昧 難 曉 矣 。 今 山 海 經 各 本 有 作 「 卬 」 、 有 作 「 邛 」、 亦 有 作 「 邛 」 者 , 書 各 不 一 。 余 所 據 郝 懿 行 箋 疏 本 作「 邛 」 , 未 知 郭 璞 當 時 所 見 何 如 ? 云 「 義 未 詳 」 。 則 字已 有 訛 誤 , 又 可 知 也 。

  8   郝 懿 行 云 : 「 此 語 難 曉 。 海 內 經云 : 『 后 土 生 噎 鳴 。 』 此 經 與 相 涉 , 而 文 有 闕 脫 , 遂 不復 可 讀 。 」 珂 案 : 此 噎 即 上 文 之 噓 , 亦 即 海 內 經 之 噎 鳴。 海 內 經 云 : 「 后 土 生 噎 鳴 。 」 而 「 黎 邛 下 地 」 , 是 黎即 后 土 也 ; 黎 所 生 之 噎 亦 即 后 土 所 生 之 噎 鳴 也 。

  9   郭 璞 云 : 「 主 察 日 月 星 辰 之 度 數次 舍 也 。 」 珂 案 : 國 語 楚 語 云 : 「 以 至 于 夏 商 , 故 重 黎氏 世 敘 天 地 、 而 別 其 分 主 者 也 。 」 即 此 經 噎 處 西 極 以 行日 月 星 辰 行 次 之 歷 史 化 也 。

  有 人 反 臂 , 名 曰 天 虞 1 。

  1   郭 璞 云 : 「 即 尸 虞 也 。 」 郝 懿 行云 : 「 尸 虞 未 見 所 出 , 據 郭 注 當 有 成 文 , 疑 在 經 內 , 今逸 。 」 珂 案 : 郭 注 「 即 尸 虞 也 」 , 宋 本 、 毛 扆 本 「 即 」作 「 亦 」 。

  有 女 子 方 浴 月 1 。 帝 俊 妻 常 羲 2 , 生 月 十 有 二 , 此 始浴 之 3 。

  1   郝 懿 行 云 : 「 北 堂 書 鈔 一 百 五 十卷 引 浴 上 有 澄 字 。 」

  2   珂 案 : 世 本 帝 繫 篇 ( 張 澍  輯 補注 本 ) 云 : 「 帝 嚳 下 妃 娵 訾 氏 之 女 , 曰 常 儀 , 是 生 帝 摯。 」 羲 、 儀 聲 近 , 常 羲 即 常 儀 也 , 帝 俊 亦 即 帝 嚳 也 。 呂氏 春 秋 勿 躬 篇 云 : 「 尚 儀 作 占 月 。 」 畢 沅 注 云 : 「 尚 儀即 常 儀 , 古 讀 儀 為 何 , 後 世 遂 有 嫦 娥 之 鄙 言 。 」 「 鄙 言」 與 否 姑 無 論 矣 , 然 其 說 則 誠 不 可 磨 也 。 是 「 生 月 十 二」 之 月 神 常 羲 神 話 , 乃 又 逐 漸 演 變 而 為 奔 月 之 嫦 娥 神 話; 常 羲 本 為 天 帝 帝 俊 之 妻 , 又 一 變 而 為 其 屬 神 羿 之 妻 :神 話 傳 說 之 演 變 無 定 , 多 如 是 也 。

  3   郭 璞 云 : 「 義 與 羲 和 浴 日 同 。 」

  有 玄 丹 之 山 1 。 有 五 色 之 鳥 , 人 面 有 髮 2 。 爰 有 青  3、 黃  4 , 青 鳥 、 黃 鳥 5 , 其 所 集 者 其 國 亡 6 。

  1   郭 璞 云 : 「 出 黑 丹 也 。 」 郝 懿 行云 : 「 上 文 沃 民 國 有 青 丹 , 郭 云 『 又 有 黑 丹 也 』 , 謂 此。 」 珂 案 : 藏 經 本 經 文 「 玄 丹 之 山 」 下 有 「 者 」 字 。

  2   珂 案 : 此 「 人 面 有 髮 」 之 五 色 鳥, 即 下 文 「 青  、 黃  」 之 類 , 說 詳 後 。

  3   郭 璞 云 : 「 音 文 。 」

  4   郭 璞 云 : 「 音 敖 。 」

  5   珂 案 : 經 文 「 青 鳥 、 黃 鳥 」 , 大約 即 釋 上 「 青  、 黃  」 者 , 說 詳 後 。

  6   珂 案 : 海 外 西 經 云 : 「 (上次下鳥) 鳥、 (詹鳥) 鳥 , 其 色 青 黃 , 所 經 國 亡 。 」 又 云 : 「 青 鳥 、黃 鳥 所 集 。 」 即 此 是 也 。 其 云 「 其 色 青 黃 」 , 可 知 彼 經下 文 「 青 鳥 、 黃 鳥 」 即 上 文 「 (上次下鳥) 鳥、 (詹鳥) 鳥 」 ,此 經 之 下 文 「 青 鳥 、 黃 鳥 」 亦 即 上 文 「 青  、 黃  」 矣。 海 外 西 經 又 云 : 「 (上次下鳥) 鳥 人 面 居 山 上 」 , 可 知 此經 所 記 「 人 面 有 髮 」 之 五 色 鳥 即 「 (上次下鳥) 鳥、 (詹鳥) 鳥」 , 亦 即 「 青  、 黃  」 矣 。 古文 樸 陋 , 故 記 之 凌 雜 也 。

  有 池 名 孟 翼 之 攻 顓 頊 之 池 1 。

  1   郭 璞 云 : 「 孟 翼 , 人 姓 名 。 」 珂案 : 孟 翼 之 攻 顓 頊 之 池 者 , 蓋 猶 此 經 上 文 禹 攻 共 工 國 山, 皆 因 事 以 名 地 也 。 孟 翼 或 亦 共 工 之 類 , 其 攻 顓 頊 者 ,亦 黃 炎 鬥 爭 之 餘 緒 也 。

  大 荒 之 中 , 有 山 , 名 曰 鏖 鏊 鉅 1 , 日 月 所 入 者 2 。

  1   郭 璞 云 : 「 鏊 音 如 敖 。 」

  2   珂 案 : 此 鏖 鏊 鉅 山 為 日 月 所 入 山之 四 也 。

  有 獸 , 左 右 有 首 , 名 曰 屏 蓬 1 。

  1   郭 璞 云 : 「 即 并 封 也 , 語 有 輕 重耳 。 」 郝 懿 行 云 : 「 海 外 西 經 云 : 并 封 前 後 有 首 , 此 云左 右 有 首 , 又 似 非 一 物 也 。 」 珂 案 : 郭 說 屏 蓬 即 并 封 ,是 也 ; 或 前 後 、 或 左 右 有 首 者 , 皆 獸 牝 牡 相 合 之 象 , 郝云「

  似 非 一 物 」 , 其 說 泥 矣 。 已 見 海 外西 經 「 并 封 」 節 注 。

  有 巫 山 者 1 。 有 壑 山 者 2 。 有 金 門 之 山 , 有 人 名 曰 黃姖 3 之 尸 。 有 比 翼 之 鳥 4 。 有 白 鳥 青 翼 , 黃 尾 , 玄 喙 5。 有 赤 犬 , 名 曰 天 犬 , 其 所 下 者 有 兵 6 。

  1   珂 案 : 巫 山 已 見 大 荒 南 經 。

  2   珂 案 : 上 文 已 有 壑 山 、 海 山 。

  3   珂 案 : 姖 , 藏 經 本 作 姬 。

  4   珂 案 : 比 翼 鳥 已 見 海 外 南 經 。

  5   郭 璞 云 : 「 奇 鳥 。 」

  6   郭 璞 云 : 「 周 書 云 : 『 天 狗 所 止地 盡 傾 , 餘 光 燭 天 為 流 星 , 長 數 十 丈 , 其 疾 如 風 , 其 聲如 雷 , 其 光 如 電 。 』 吳 楚 七 國 反 時 吠 過 梁 國 者 是 也 。 」王 念 孫 云 : 「 開 元 占 經 妖 異 占 篇 引 郭 注 云 : 『 周 書 云 :「 天 狗 所 止 地 蓋 傾 , 餘 光 飛 天 為 流 星 , 長 數 十 丈 , 其 疾如 風 , 聲 如 雷 , 走 如 電 。 」 吳 楚 七 國 反 時 過 梁 野 。 』 」郝 懿 行 云 : 「 赤 犬 名 天 犬 , 此 自 獸 名 , 亦 如 西 次 三 經 陰山 有 獸 名 天 狗 耳 , 郭 注 以 天 狗 星 當 之 , 似 誤 也 。 其 引 周書 , 逸 周 書 無 之 。 」

  西 海 之 南 , 流 沙 之 濱 , 赤 水 之 後 , 黑 水 之 前 , 有 大 山, 名 曰 昆 侖 之 丘 1 。 有 神 — — 人 面 虎 身 , 有 文 有 尾 2 ,皆 白 — — 處 之 3 。 其 下 有 弱 水 之 淵 環 之 4 , 其 外 有 炎 火之 山 , 投 物 輒 然 5 。 有 人 , 戴 勝 , 虎 齒 , 有 豹 尾 , 穴 處, 名 曰 西 王 母 6 。 此 山 萬 物 盡 有 7 。

  1   珂 案 : 昆 侖 之 丘 已 見 西 次 三 經 、海 內 西 經 。 海 內 西 經 丘 作 虛 。

  2   珂 案 : 太 平 御 覽 卷 三 八 引 此 經 無兩 有 字 , 兩 有 字 疑 衍 。

  3   郭 璞 云 : 「 言 其 尾 以 白 為 點 駮 。」 珂 案 : 西 次 三 經 云 : 「 昆 侖 之 丘 , 實 為 帝 之 下 都 , 神陸 吾 司 之 。 其 神 狀 虎 身 而 九 尾 , 人 面 而 虎 爪 。 是 神 也 ,司 天 之 九 部 , 及 帝 之 囿 時 。 」 即 此 神 。

  4   郭 璞 云 : 「 其 水 不 勝 鴻 毛 。 」 珂案 : 弱 水 已 見 海 內 西 經 。 古 小 說 鉤 沉 輯 玄 中 記 云 : 「 天下 之 弱 者 , 有 崑 崙 之 弱 水 焉 , 鴻 毛 不 能 起 也 。 」 說 與 此同 。 史 記 大 宛 傳 索 隱 引 輿 地 圖 云 : 「 昆 侖 弱 水 , 非 乘 龍不 至 。 」 則 尤 見 其 難 渡 也 。 郭 氏 圖 讚 云 : 「 弱 出 昆 山 ,鴻 毛 是 沉 ; 北 淪 流 沙 , 南 映 火 林 ; 惟 水 之 奇 , 莫 測 其 深。 」 火 林 , 即 下 文 炎 火 之 山 也 。

  5   郭 璞 云 : 「 今 去 扶 南 東 萬 里 , 有耆 薄 國 ; 東 復 五 千 里 許 , 有 火 山 國 , 其 山 雖 霖 雨 , 火 常然 。 火 中 有 白 鼠 , 時 出 山 邊 求 食 , 人 捕 得 之 , 以 毛 作 布, 今 之 火 澣 布 是 也 。 即 此 山 之 類 。 」 珂 案 : 神 異 經 南 荒經 云 : 「 南 荒 外 有 火 山 , 其 中 生 不 盡 之 木 , 晝 夜 火 然 ,得 暴 風 不 猛 , 猛 雨 不 滅 。 不 盡 木 中 有 鼠 , 重 千 斤 , 毛 長二 尺 餘 , 細 如 絲 。 但 居 火 中 洞 赤 , 時 時 出 外 而 毛 白 , 以水 逐 而 沃 之 即 死 。 取 其 毛 績 紡 , 織 以 為 布 用 之 ; 若 有 垢涴 , 以 火 燒 之 則 淨 。 」 即 郭 氏 所 說 也 。 而 搜 神 記 火 澣 布則 是 崑 崙 炎 火 之 山 所 有 , 云 : 「 崑 崙 之 墟 , 地 首 也 , 是惟 帝 之 下 都 , 故 其 外 絕 以 弱 水 之 淵 , 又 環 以 炎 火 之 山 。山 上 草 木 鳥 獸 , 皆 生 育 滋 長 於 炎 火 之 中 。 故 有 火 澣 布 ,非 此 山 鳥 獸 之 皮 枲 , 則 其 鳥 獸 之 毛 也 。 」 則 又 傳 說 之 發展 也 , 可 逕 以 之 釋 經 矣 。

  6   王 念 孫 云 : 「 ( 文 選 ) 思 玄 賦 注引 此 經 豹 尾 上 無 有 字 , 西 山 經(

  西 次 三 經 — — 珂 ) 亦 無 , ( 後 漢 書) 張 衡 傳 作 有 尾 , 無 豹 字 。 」 珂 案 : 經 文 有 豹 尾 之 有 字實 衍 。

  7   郭 璞 云 : 「 河 圖 玉 版 亦 曰 : 『 西王 母 居 昆 侖 之 山 。 』 西 山 經 ( 西 次 三 經 — — 珂 ) 曰 : 『西 王 母 居 玉 山 。 』 穆 天 子 傳 ( 卷 五 ) 曰 『 乃 紀 名 跡 于 弇山 之 石 , 曰 西 王 母 之 山 』 也 。 然 則 西 王 母 雖 以 昆 侖 之 宮, 亦 自 有 離 宮 別 窟 , 游 息 之 處 , 不 專 住 一 山 也 。 故 記 事者 各 舉 所 見 而 言 之 。 」 郝 懿 行 云 : 「 今 本 穆 天 子 傳 作 『紀 丌 跡 于 弇 山 之 石 』 , 丌 即 其 之 假 借 字 也 。 郭 云 『 西 王母 雖 以 昆 侖 之 宮 』 , 以 當 為 居 。 以 , 古 字 作  ; 居 , 古文 作  , 皆 形 近 而 訛 也 。 藏 經 本 作 『 雖 以 昆 侖 為 宮 』 ,其 義 亦 通 也 。 經 言 西 王 母 穴 處 者 , 莊 子 大 宗 師 篇 云 : 『西 王 母 坐 乎 少 廣 。 』 釋 文 引 司 馬 彪 云 : 『 少 廣 , 穴 名 。』 是 知 此 人 在 所 , 乃 以 窟 穴 為 居 。 故 穆 天 子 傳 ( 卷 三 )載 : 『 為 天 子 吟 曰 : 「 虎 豹 為 群 , 鳥 獸 與 處(

  今 本 作 於 鵲 與 處 — — 珂 ) 。 」 』 蓋自 道 其 實 也 。 它 書 或 說 西 王 母 所 居 玉 闕 金 堂 , 徒 為 虛 語耳 。 」 珂 案 : 郭 注 「 雖 以 昆 侖 之 宮 」 , 王 念 孫 亦 校 以 作居 。

  大 荒 之 中 , 有 山 名 曰 常 陽 之 山 1 , 日 月 所 入 2 。

  1   郝 懿 行 云 : 「 或 說 ( 畢 沅 說 — — 珂 ) 海 外 西 經 形 天 葬 常 羊 之 山 即 此 , 非 也 ; 常 羊 之 山 見下 文 。 」 珂 案 : 此 常 陽 山 與 下 文 「 偏 句 、 常 羊 之 山 」 (二 山 名 ) 之 常 羊 山 , 疑 均 海 外 西 經 刑 天 所 葬 之 常 羊 山 ;荒 經 地 名 多 複 沓 重 出 , 記 非 一 手 , 不 足 異 也 。

  2   珂 案 : 此 常 陽 之 山 為 日 月 所 入 山之 五 也 。

  有 寒 荒 之 國 。 有 二 人 女 祭 、 女 薎 1 。

  1   郭 璞 云 : 「 或 持 觶 , 或 持 俎 。 」珂 案 : 女 祭 、 女 薎 , 即 海 外 西 經 之 女 祭 、 女 戚 , 蓋 祀 神之 女 巫 也 , 說 詳 該 節 注 。

  有 壽 麻 之 國 1 。 南 嶽 娶 州 山 女 , 名 曰 女 虔 。 女 虔 生 季格 , 季 格 生 壽 麻 2 。 壽 麻 正 立 無 景 , 疾 呼 無 響 3 。 爰 有大 暑 , 不 可 以 往 4 。

  1   郭 璞 云 : 「 呂 氏 春 秋 曰 : 『 南 服壽 麻 , 北 懷 闒 耳 。 』 」 郝 懿 行 云 : 「 郭 引 呂 氏 春 秋 任 數篇 文 也 , 南 當 為 西 , 字 之 訛 。 壽 麻 , 彼 作 壽 靡 。 高 誘 注云 : 『 西 極 之 國 , 靡 亦 作 麻 。 』 今 案 麻 、 靡 古 字 通 。 (漢 書 ) 地 理 志 云 : 『 益 州 郡 收 靡 。 』 李 奇 云 : 『 靡 音 麻, 即 升 麻 也 。 』 」 珂 案 : 藏 經 本 郭 注 南 服 壽 麻 南 正 作 西。

  2   吳 任 臣 云 : 「 冠 篇 : 『 黃 帝 鴻 初為 南 岳 之 官 , 故 名 南 岳 。 』 女 虔 學 海 作 女 (鬼友)。 又 路 史( 後 紀 六 ) 曰 : 『 帝 鴻 生 白 民 及 嘻 , 嘻 生 季 格 , 季 格 生帝 魁 。 』 注 云 : 『 嘻 其 南 岳 也 。 』 未 審 孰 是 。 」 珂 案 :吳 所 引 冠 編 及 路 史 雖 均 後 起 臆 說 , 未 足 為 據 , 然 此 南 嶽疑 實 亦 當 為 黃 帝 系 人 物 也 。 經 又 云 : 「 壽 麻 正 立 無 景 ,疾 呼 無 響 , 爰 有 大 暑 , 不 可 以 往 。 」 并 疑 與 大 荒 北 經 黃帝 女 魃 之 神 話 有 關 , 壽 麻 其 黃 帝 女 魃 之 轉 化 乎 ?

  3   郭 璞 云 : 「 言 其 稟 形 氣 有 異 於 人也 。 列 仙 傳 曰 : 『 玄 俗 無 景 。 』 」 郝 懿 行 云 : 「 淮 南 墬形 訓 言 『 建 木 日 中 無 景 , 呼 而 無 響 』 也 。 拾 遺 記 ( 卷 一) 云 : 『 勃 鞮 之 國 , 人 皆 日 中 無 景 。 』 列 仙 傳 云 : 『 玄俗 者 , 自 言 河 閒 人 也 , 餌 巴 豆 雲 英 , 賣 藥 於 市 , 七 凡 (丸 ) 一 錢 , 治 百 病 。 王 病 瘕 , 服 藥 , 用 下 蛇 十 餘 頭 。 王家 老 舍 人 自 言 父 世 見 俗 , 俗 行 無景 , 王 呼 俗 著 日 中 , 實 無 景 。 』 案 此 據 劉 逵 注 魏 都 賦 所引 , 與 今 列 仙 傳 本 不 同 。 」

  4   郭 璞 云 : 「 言 熱 炙 殺 人 也 。 」 珂案 : 楚 辭 招 魂 云 : 「 西 方 之 害 , 其 土 爛 人 , 求 水 無 所 得些 。 」 王 逸 注 云 : 「 言 西 方 之 土 溫 暑 而 熱 , 燋 爛 人 肉 ,渴 欲 求 水 , 無 有 源 泉 , 不 可 得 之 。 」 亦 此 類 也 。

  有 人 無 首 , 操 戈 盾 立 , 名 曰 夏 耕 之 尸 1 。 故 成 湯 伐 夏桀 于 章 山 , 克 之 2 , 斬 耕 厥 前 3 。 耕 既 立 , 無 首 , 走 4厥 咎 5 , 乃 降 于 巫 山 6 。

  1   郭 璞 云 : 「 亦 形 天 尸 之 類 。 」

  2   郭 璞 云 : 「 于 章 , 山 名 。 」 珂 案: 郭 以 「 于 章 」 為 山 名 , 蓋 誤 也 。 章 山 始 是 山 名 , 于 乃介 詞 , 猶 下 文 「 乃 降 于 巫 山 」 之 于 也 。

  3   郭 璞 云 : 「 頭 亦 在 前 者 。 」

  4   珂 案 : 「 宋 本 、 毛 扆 本 均 作 走 。」

  5   郭 璞 云 : 「 逃 避 罪 也 。 」 珂 案 :藏 經 本 立 字 在 無 首 字 下 。

  6   郭 璞 云 : 「 自 竄 於 巫 山 , 巫 山 今在 建 平 巫 縣 。 」 郝 懿 行 云 : 「(

  漢 書 ) 地 理 志 云 : 『 南 郡 巫 。 』 應劭 注 云 : 『 巫 山 在 西 南 。 』 郭 云『

  今 在 建 平 巫 縣 』 者 , 見 晉 書 地 理 志。 」

       珂 案 : 夏 耕 斷 首 神 話 , 充 分 表現 成 湯 亦 是 具 有 神 性 之 英 雄 人 物 , 故 其 伐 夏 也 , 亦 得 神助 。 墨 子 非 攻 下 云 : 「 遝 至 乎 ,天 有 酷 命 , 五 穀 焦 死 , 鬼 呼 國 , 日 月 不 時 , 寒 暑 雜 至 ,鶴 鳴 十 夕 餘 。 天 乃 命 湯 於 鏕 宮 , 用 受 夏 之 大 命 。 湯 焉 敢奉 率 其 眾 , 是 以 鄉 有 夏 之 境 。 帝 乃 使 陰 暴 毀 有 夏 之 城 。少 少 , 有 神 來 告 曰 : 『 夏 德 大 亂 , 往 攻 之 , 予 必 使 汝 大堪 之 。 予 既 受 命 於 天 , 天 命 融 ( 祝 融 ) 隆 ( 降 ) 火 於 夏城 之 閒 , 西 北 之 隅 。 』 湯 奉 桀 眾 , 以 克 有 夏 , 屬 諸 侯 於薄 。 」 是 其 徵 也 。 雖 然 , 已 帶 宿 命 論 之 色 彩 。 楚 辭 天 問云 : 「 緣 鵠 飾 玉 , 后 帝 是 饗 , 何 承 謀 夏 , 桀 終 以 滅 喪 ?帝 乃 降 觀 , 下 逢 伊 摯 , 何 條 放 致 罰 , 而 黎 服 大 說 ? 」 夏殷 之 事 , 概 括 於 此 數 語 矣 。

  有 人 名 曰 吳 回 , 奇 左 1 , 是 無 右 臂 2 。

  1   珂 案 : 王 念 孫 校 改 經 文 「 奇 左 」為 「 奇  」 , 恐 非 。

  2   郭 璞 云 : 「 即 奇 肱 也 。 吳 回 , 祝融 弟 , 亦 為 火 正 也 。 」 郝 懿 行 云 : 「 此 非 奇 肱 國 也 。 說文 ( 十 四 ) 云 : 『 孑 , 無 右 臂 也 。 』 即 此 之 類 。 吳 回 者, 大 戴 禮 帝 繫 篇 云 : 『 老 童 產 重 黎 及 吳 回 。 』 史 記 楚 世家 云 : 『 帝 嚳 誅 重 黎 而 以 其 弟 吳 回 為 重 黎 , 後 復 居 火 正, 為 祝 融 。 』 是 皆 以 重 黎 為 一 人 , 吳 回 為 一 人 。 世 本 亦同 。 此 經 上 文 則 以 重 黎 為 二 人 , 似 黎 即 吳 回 。 故 潛 夫 論志 氏 姓 云 : 『 黎 , 顓 頊 氏 裔 子 吳 回 也 。 』 高 誘 注 淮 南 (時 則 篇 ) 亦 云 : 『 祝 融 , 顓 頊 之 孫 , 老 童 之 子 吳 回 也 ;一 名 黎 , 為 高 辛 氏 火 正 , 號 為 祝 融 。 』 其 注 呂 氏 春 秋 (孟 夏 篇 ) 又 云 :『

  吳 國 回 祿 之 神 託 於  。 』 與 注 淮 南異 也 。 王 符 、 高 誘 並 以 黎 即 吳 回 , 與 此 經 義 合 。 重 、 黎相 繼 為 火 官 , 故 皆 名 祝 融 矣 。 」

  有 蓋 山 之 國 。 有 樹 , 赤 皮 支 榦 , 青 葉 , 名 曰 朱 木 1 。

  1   郭 璞 云 : 「 或 作 朱 威 木 也 。 」 珂案 : 朱 木 已 見 大 荒 南 經 , 青 葉 作 青 華 , 是 也 , 此 蓋 字 形之 訛 。

  有 一 臂 民 1 。

  1   郭 璞 云 : 「 北 極 下 亦 有 一 腳 人 ,見 河 圖 玉 版 。 」

   珂 案 : 一 臂 民 即 一 臂 國 , 已 見 海 外 西 經 。

  大 荒 之 中 , 有 山 名 曰 大 荒 之 山 , 日 月 所 入 1 。 有 人 焉三 面 , 是 顓 頊 之 子 , 三 面 一 臂 2 , 三 面 之 人 不 死 3 , 是謂 大 荒 之 野 。

  1   珂 案 : 此 大 荒 之 山 , 蓋 日 月 所 入山 之 六 也 。

  2   郭 璞 云 : 「 無 左 臂 也 。 」 郝 懿 行云 : 「 說 文 ( 十 四 ) 云 : 『 孓 , 無 左 臂 也 。 』 即 此 。 」

  3   郭 璞 云 : 「 言 人 頭 三 邊 各 有 面 也。 玄 菟 太 守 王 頎 至 沃 沮 國 , 問 其 耆 老 , 云 『 復 有 一 破 船, 隨 波 出 在 海 岸 邊 , 上 有 一 人 , 頂 中 復 有 面 , 與 語 不 解, 了 不 食 而 死 』 。 此 是 兩 面 人 也 。 呂 氏 春秋 曰 『 一 臂 三 面 之 鄉 』 也 。 」 珂 案 : 郭 說 本 三 國 志 魏 志東 夷 傳 , 所 引 呂 氏 春 秋 求 人 篇 文 , 云 「 禹 西 至 三 面 一 臂之 鄉 」 。 注 文 「 頂 中 復 有 面 」 句 , 宋 本 、 明 藏 本 、 毛 扆本 、 吳 任 臣 本 、 畢 沅 校 本 、 百 子 全 書 本 , 頂 均 作 項 , 三國 志 魏 志 東 夷 傳 亦 作 項 , 作 項 是 也 , 頂 字 訛 。

  西 南 海 之 外 , 赤 水 之 南 , 流 沙 之 西 , 有 人 珥 兩 青 蛇 ,乘 兩 龍 , 名 曰 夏 后 開 1 。 開 上 三 嬪 于 天 2 , 得 九 辯 與 九歌 以 下 3 。 此 天 穆 之 野 , 高 二 千 仞 4 , 開 焉 得 始 歌 九 招5 。

  1   珂 案 : 開 即 啟 也 , 漢 人 避 景 帝 (劉 啟 ) 諱 改 。

  2   郭 璞 云 : 「 嬪 , 婦 也 , 言 獻 美 女( 宋 本 作 人 — — 珂 ) 於 天 帝 。 」 郝 懿 行 云 : 「 離 騷 云 :『 啟 九 辯 與 九 歌 。 』 天 問 云 : 『 啟 棘 賓 商 , 九 辯 九 歌 。』 是 賓 、 嬪 古 字 通 。 棘 與 亟 同 。 蓋 謂 啟 三 度 賓 于 天 帝 ,而 得 九 奏 之 樂 也 。 故 歸 藏 鄭 母 經 云 : 『 夏 后 啟 筮 , 御 飛龍 登 于 天 , 吉 。 』 正 謂 此 事 。 周 書 王 子 晉 篇 云 : 『 吾 後三 年 , 上 賓 于 帝 所 。 』 亦 其 證 也 。 郭 注 大 誤 。 」 珂 案 :郝 說 甚 是 。 天 問 「 啟 棘 賓 商 」 , 據 近 人 研 究 , 商 乃 帝 之形 訛 , 「 啟 棘 賓 商 」 者 , 即 「 啟 亟 賓 帝 」 也 , 是 知 郭 注所 云 為 「 大 誤 」 也 。

  3   郭 璞 云 : 「 皆 天 帝 樂 名 也 , 開 登天 而 竊 以 下 用 之 也 。 開 筮 ( 啟 筮 — — 珂 ) 曰 : 『 昔 彼 九冥 , 是 與 帝 辯 同 宮 之 序 , 是 謂 九 歌 。 』 又 曰 : 『 不 得 竊辯 與 九 歌 以 國 于 下 。 』 義 具 見 於 歸 藏 。 」

  4   郭 璞 曰 : 「 竹 書 曰 『 顓 頊 產 伯 鯀, 是 維 若 陽 , 居 天 穆 之 陽 』 也 。 」 珂 案 : 經 文 天 穆 之 野, 王 念 孫 校 改 作 大 穆 之 野 , 然 「 天 穆 」 、 「 大 穆 」 , 古書 並 見 , 天 、 大 古 本 一 字 , 不 必 改 也 。

  5   郭 璞 云 : 「 竹 書 曰 『 夏 后 開 舞 九招 』 也 。 」 珂 案 : 經 文 及 郭 注 九 招 , 明 藏 本 字 均 作 韶 。經 文 「 開 焉 得 始 歌 九 招 」 , 王 念 孫 校 改 「 得 始 」 為 「 始得 」 , 固 於 今 文 法 為 順 , 然 未 可 以 律 古 文 法 , 亦 不 必 改也 。 關 於 夏 后 開 ( 啟 ) 乘 龍 賓 天 神 話 , 詳 海 外 西 經 「 夏后 啟 」 節 。

  有 互 人 之 國 1 。 炎 帝 之 孫 2 名 曰 靈 恝 3 , 靈 恝 生 互 人, 是 能 上 下 于 天 4 。

  1   郭 璞 云 : 「 人 面 魚 身 。 」 珂 案 :經 文 互 人 之 國 , 王 念 孫 校 改 互 作 氐 , 是 也 , 見 海 內 南 經「 氐 人 國 」 節 注 。 郭 注 「 人 面 魚 身 」 四 字 , 畢 沅 校 本 以作 經 文 , 云 藏 經 本 作 經 文 。 郝 懿 行 云 乃 郭 本 海 內 南 經 之文 。 今 案 宋 本 此 四 字 仍 作 郭 注 , 則 郝 說 是 也 。

  2   郭 璞 云 : 「 炎 帝 , 神 農 。 」 珂 案: 漢 書 人 表 「 炎 帝 神 農 氏 」 張 晏 注 曰 : 「 以 火 德 王 , 故號 曰 炎 帝 ; 作 耒 耜 , 故 曰 神 農 。 」 然 炎 帝 與 神 農 在 先 秦古 籍 本 不 相 謀 , 至 漢 以 後 始 合 而 為 一 也 。 史 記 五 帝 本 紀云 : 「 軒 轅 之 時 , 神 農 氏 衰 。 」 又 云 : 「 軒 轅 乃 脩 德 振兵 , 以 與 炎 帝 戰 於 阪 泉 之 野 。 」 是 以 炎 帝 為 神 農 矣 。 繹史 卷 四 引 周 書 云 : 「 神 農 之 時 , 天 雨 粟 , 神 農 遂 耕 而 種之 , 作 陶 冶 斧 斤 , 為 耒 耜 鉏 鎒 , 以 墾 草 莽 , 然 後 五 穀 興助 , 百 果 藏 實 。 」 拾 遺 記 卷 一 亦 云 : 「 炎 帝 時 有 丹 雀 銜九 穗 禾 , 其 墜 地 者 , 帝 乃 拾 之 , 以 植 於 田 , 食 者 老 而 不死 。 」 此 炎 帝 神 農 之 所 以 號 為 「 神 農 」 也 。 有 關 炎 帝 神農 之 神 話 , 其 最 著 者 厥 為 嘗 藥 與 鞭 藥 。 淮 南 子 脩 務 篇 云: 「 神 農 嘗 百 草 之 滋 味 , 一 日 而 遇 七 十 毒 。 」 搜 神 記 卷一 云 : 「 神 農 以 赭 鞭 鞭 百 草 , 盡 知 其 平 毒 寒 溫 之 性 , 臭味 所 主 , 以 播 百 穀 。 」 述 異 記 因 謂 「 太 原 神 釜 岡 , 有 神農 嘗 藥 之 鼎 ; 成 陽 山 中 , 有 神 農鞭 藥 處 」 : 神 話 而 又 加 以 遺 跡 之 指 證 焉 。 而 明 周 游 開 闢衍 繹 第 十 八 回 王 子 承 「 釋 疑 」 且 云 : 「 後 世 傳 言 神 農 乃玲 瓏 玉 體 , 能 見 其 肝 肺 五 臟 , 此 寔 事 也 。 若 非 玲 瓏 玉 體, 嘗 藥 一 日 遇 十 二 毒 , 何 以 解 之 ? 但 傳 炎 帝 嘗 諸 藥 , 中毒 者 能 解 , 至 嘗 百 足 蟲 入 腹 , 一 足 成 一 蟲 , 遂 致 千 變 萬化 , 炎 帝 不 能 解 其 毒 而 致 死 , 萬 無 是 理 , 此 訛 傳 耳 。 」無 論 「 寔 事 」 或 「 訛 傳 」 , 要 為 後 世 神 農 嘗 藥 之 民 間 傳說 , 可 無 疑 問 。 則 炎 帝 之 德 施 亦 溥 , 愛 念 亦 堅 矣 。 西 次三 經 云 : 「 發 鳩 之 山 , 有 鳥 焉 , 其 狀 如 烏 , 文 首 、 白 喙、 赤 足 , 名 曰 精 衛 , 其 名 自 詨 。 是 炎 帝 之 少 女 名 曰 女 娃, 女 娃 遊 於 東 海 , 溺 而 不 返 , 故 為 精 衛 , 常 銜 西 山 之 木石 以 堙 於 東 海 。 」 其 堅 志 乃 甚 有 父 風 而 令 人 嚮 慕 無 窮 焉。

  3   郭 璞 云 : 「 音 如 券 契 之 契 。 」

  4   郭 璞 云 : 「 言 能 乘 雲 雨 也 。 」 珂案 : 此 經 互 人 國 即 海 內 南 經 氐 人 國 , 已 見 海 內 南 經 「 氐人 國 」 節 注 。

  有 魚 偏 枯 , 名 曰 魚 婦 。 顓 頊 死 即 復 蘇 1 。 風 道 北 來 ,天 乃 大 水 泉 2 , 蛇 乃 化 為 魚 , 是 為 3 魚 婦 。 顓 頊 死 即 復蘇 4 。

  1   郭 璞 云 : 「 言 其 人 能 變 化 也 。 」

  2   郭 璞 云 : 「 言 泉 水 得 風 暴 溢 出 。道 , 猶 從 也 ; 韓 非 ( 十 過 篇 ) 曰 : 『 玄 鶴 二 八 , 道 南 方而 來 。 』 」

  3   珂 案 : 宋 本 作 謂 。

  4   郭 璞 曰 : 「 淮 南 子 曰 : 『 后 稷 龍在 建 木 西 , 其 人 死 復 蘇 , 其 中 為 魚 。 』 蓋 謂 此 也 。 」 珂案 : 郭 注 引 淮 南 子 墬 形 篇 文 , 今 本 云 : 「 后 稷 壟 在 建 木西 , 其 人 死 復 蘇 , 其 半 魚 在 其 閒 。 」 故 郭 注 龍 當 為 壟 ,中 當 為 半 , 並 字 形 之 訛 也 。 宋 本 、 明 藏 本 中 正 作 半 。 據經 文 之 意 , 魚 婦 當 即 顓 頊 之 所 化 。 其 所 以 稱 為 「 魚 婦 」者 , 或 以 其 因 風 起 泉 湧 、 蛇 化 為 魚 之 機 , 得 魚 與 之 合 體而 復 蘇 , 半 體 仍 為 人 軀 , 半 體 已 化 為 魚 , 故 稱 「 魚 婦 」也 。 后 稷 死 復 蘇 , 亦 稱 「 其 半 魚 在 其 閒 」 , 知 古 固 有 此類 奇 聞 異 說 流 播 民 間 也 。

  有 青 鳥 , 身 黃 , 赤 足 , 六 首 , 名 曰 (鳥蜀) 鳥1 。

  1   郭 璞 云 : 「 音 觸 。 」 珂 案 : 海 內西 經 云 : 「 開 明 南 有 樹 鳥 , 六 首 。 」 疑 即 此 。

  有 大 巫 山 。 有 金 之 山 。 西 南 , 大 荒 之 中 隅 1 , 有 偏 句、 常 羊 之 山 2 。

  1   珂 案 : 藏 經 本 隅 上 無 中 字 。

  2   郝 懿 行 云 : 「 海 外 西 經 云 : 『 帝斷 形 天 之 首 , 葬 之 常 羊 之 山 。 』 淮 南 墬 形 訓 云 : 『 西 南方 曰 編 駒 之 山 。 』 編 駒 疑 即 偏 句 。 呂 氏 春 秋 諭 大 篇 云 :『 地 大 則 有 常 祥 不 庭 。 』 疑 常 祥 即 常 羊 也 。 不庭 已 見 大 荒 南 經 。 」

     按 : 夏 后 開 即 啟 , 避 漢 景 帝 諱 云 。 ( 珂 案 : 此 按語 為 原 書 所 有 , 未 詳 作 者 。 )

  山 海 經 海 經 新 釋 卷 十 二

     山 海 經 第 十 七

         大 荒 北 經

  東 北 海 之 外 , 大 荒 之 中 , 河 水 之 閒 , 附 禺 之 山 1 , 帝 顓頊 與 九 嬪 葬 焉 2 。 爰 有 (丘鳥)3 久 、 文 貝 、 離 俞 、 鸞 鳥 、皇 鳥 4 、 大 物 、 小 物 5 。 有 青 鳥 、 琅 鳥 、 玄 鳥 、 黃 鳥 、虎 、 豹 、 熊 、 羆 、 黃 蛇 、 視 肉 、 璿 、 瑰 、 瑤 、 碧 , 皆 出衛 于 山 6 。 丘 方 圓 三 百 里 , 丘 南 帝 俊 竹 林 在 焉 7 , 大 可為 舟 8 。 竹 南 有 赤 澤 水 9 , 名 曰 封 淵 1 0 。 有 三 桑 無 枝1 1 。 丘 西 有 沈 淵 , 顓 頊 所 浴 。

  1   郝 懿 行 云 : 「 海 外 北 經 作 務 隅 ,海 內 東 經 作 鮒 魚 , 此 經 又 作 附 禺 , 皆 一 山 也 , 古 字 通 用。 文 選 注 謝 朓 哀 策 文 引 此 經 作 鮒 禺 之 山 , 後 漢 書 張 衡 傳注 引 此 經 與 今 本 同 。 」

  2   郭 璞 云 : 「 此 皆 殊 俗 , 義 所 作 冢。 」

  3   珂 案 : 經 文 (丘鳥), 孫 星 衍 校 改 鴟。

  4   珂 案 : 皇 鳥 , 宋 本 、 毛 扆 本 、 藏經 本 均 作 鳳 鳥 , 王 念 孫 亦 校 作 鳳 鳥 。

  5   郭 璞 云 : 「 言 備 有 也 。 」 王 崇 慶云 : 「 大 物 小 物 , 皆 殉 葬 之 具 也 。 」

  6   郭 璞 云 : 「 在 其 山 邊 也 。 」 郝 懿行 云 : 「 藝 文 類 聚 八 十 九 卷 、 初 學 記 二 十 八 卷 引 此 經 並作 衛 丘 山 , 北 堂 書 鈔 一 百 三 十 七 卷 亦 作 衛 丘 , 是 知 古 本衛 丘 連 文 , 而 以 皆 出 于 山 四 字 相 屬 , 今 本 誤 倒 其 句 耳 ,所 宜 訂 正 。 」 珂 案 : 王 念 孫 校 亦 同 郝 注 。 附 禺 山 所 有 各物 其 部 分 已 見 海 外 北 經 「 務 隅 之 山 」 節 。

  7   郝 懿 行 云 : 「 此 經 帝 俊 蓋 顓 頊 也: 下 云 丘 西 有 沈 淵 , 顓 頊 所 浴 , 以 此 知 之 。 」 珂 案 : 郝說 疑 非 。 此 經 既 明 言 丘 南 帝 俊 竹 林 , 大 可 為 舟 ; 丘 西 沈淵 , 顓 頊 所 浴 ; 則 帝 俊 自 帝 俊 , 顓 頊 自 顓 頊 , 又 何 得 以帝 俊 為 顓 頊 邪 ? 此 不 同 於 大 荒 南 經 所 記 不 庭 之 山 , 前 云「 帝 俊 妻 娥 皇 生 此 三 身 之 國 」 , 後 云 「 從 淵 , 舜 之 所 浴也 」 , 以 舜 亦 妻 娥 皇 , 固 可 以 謂 浴 於 從 淵 之 舜 即 「 妻 娥皇 」 之 帝 俊 也 , 而 此 則 無 可 比 附 , 故 不 可 以 以 二 帝 偶 共一 地 即 謂 彼 此 相 同 也 。

  8   郭 璞 云 : 「 言 舜 林 中 竹 一 節 則 可以 為 船 也 。 」 郝 懿 行 云 : 「 初 學 記 ( 卷 二 十 八 ) 引 神 異經 云 : 『 南 方 荒 中 有 沛 竹 , 其 長 百 丈 , 圍 二 丈 五 六 尺 ,厚 八 九 寸 , 可 以 為 船 。 』 廣 韻 引 神 異 經 云 : 『 篩 竹 一 名太 極 , 長 百 丈 , 南 方 以 為 船 。 』 玉 篇 云 : 『 蕁 竹 長 千 丈, 為 大 船 也 ; 生 海 畔 。 』 即 此 類 。 」

  9   郭 璞 云 : 「 水 色 赤 也 。 」

  1 0 郭 璞 云 : 「 封 亦 大 也 。 」

  1 1 郭 璞 云 : 「 皆 高 百 仞 。 」 王 念 孫云 : 「 皆 高 百 仞 四 字 乃 正 文 誤 入 注 , 見 藝 文 類 聚 八 十 八, 又 見 御 覽 木 部 四 ( 卷 九 五 五 ), 又 見 類 聚 木 部 ( 卷 八 十 九 ) 。 」 珂 案 : 「 三 桑 無 枝 」已 見 北 次 二 經 、 海 外 北 經 。

  有 胡 不 與 之 國 1 , 烈 姓 2 , 黍 食 。

  1   郭 璞 云 : 「 一 國 復 名 耳 , 今 胡 夷語 皆 通 然 。 」

  2   郝 懿 行 云 : 「 烈 姓 蓋 炎 帝 神 農 之裔 , 左 傳 ( 昭 公 二 十 九 年 ) 稱 烈 山 氏 , ( 禮 記 ) 祭 法 稱厲 山 氏 ; 鄭 康 成 注 云 : 『 厲 山 , 神 農 所 起 。 一 日 有 烈 山。 』 」 珂 案 : 今 本 禮 記 鄭 注 云 : 「 厲 山 氏 , 炎 帝 也 , 起於 厲 山 。 或 曰 有 烈 山 氏 。 」

  大 荒 之 中 , 有 山 , 名 曰 不 咸 。 有 肅 慎 氏 之 國 1 。 有 蜚蛭 , 四 翼 2 。 有 蟲 , 獸 首 蛇 身 , 名 曰 琴 蟲 3 。

  1   郭 璞 云 : 「 今 肅 慎 國 去 遼 東 三 千餘 里 , 穴 居 , 無 衣 , 衣 豬 皮 , 冬 以 膏 塗 體 , 厚 數 分 , 用卻 風 寒 。 其 人 皆 工 射 , 弓 長 四 尺 , 勁 彊 。 箭 以 楛 ( 宋 本楛 下 有 木 字 — — 珂 ) 為 之 , 長 尺 五 ( 藏 經 本 五 作 八 — — 珂 ) 寸 , 青 石 為 鏑 , 此 春 秋 時 隼 集 陳 侯 之 庭 所 得 矢 也 。晉 太 興 三 年 平 州 刺 史 崔 毖 遣 別 駕 高 會 , 使 來 獻 肅 慎 氏 之弓 矢 , 箭 鏃 有 似 銅 骨 作 者 。 問(

  藏 經 本 問 下 有 之 字 , 是 也 — — 珂 )云 , 轉 與 海 內 國 , 通 得 用 此 。 今 名 之 為 挹 婁 國 , 出 好 貂、 赤 玉 。 豈 從 海 外 轉 而 至 此 乎 ? 後 漢 書 所 謂 挹 婁 者 ( 宋本 、 吳 寬 抄 本 者 作 國 — — 珂 ) 是 也 。 」 郝 懿 行 云 : 「 肅慎 國 見 海 外 西 經 。 郭 說 肅 慎 本 魏 志 東 夷 傳 , 但 傳 本 作 『用 楛 長 尺 八 寸 』 , 與 郭 異 , 餘 則 同 也 。 今 之 後 漢 書 , 非郭 所 見 , 而 此 注 引 後 漢 書 者 , 吳 志 嬪 妃 傳 云 : 『 謝 承 撰後 漢 書 百 餘 卷 。 』 其 書 說 挹 婁 ,即 古 肅 慎 氏 之 國 也 。 隼 集 陳 侯 之 庭 , 魯 語 有 其 事 。 」

  2   郭 璞 云 : 「 翡 、 窒 兩 音 。 」 珂 案: 文 選 上 林 賦 : 「 蛭 蜩 蠼 猱 。 」 司 馬 彪 注 引 此 經 蜚 作 飛。

  3   郭 璞 云 : 「 亦 蛇 類 也 。 」 郝 懿 行云 : 「 南 山 人 以 蟲 為 蛇 , 見 海 外 南 經 。 」

  有 人 名 曰 大 人 。 有 大 人 之 國 1 , 釐 姓 2 , 黍 食 。 有 大青 蛇 , 黃 頭 3 , 食 麈 4 。

  1   珂 案 : 大 人 國 已 見 海 外 東 經 及 大荒 東 經 。

  2   郝 懿 行 云 : 「 晉 語 ( 國 語 晉 語 四 — — 珂 ) 司 空 季 子 說 黃 帝 之 子 十 二 姓 中 有 僖 姓 , 僖 、 釐古 字 通 用 , 釐 即 僖 也 。 史 記 孔 子 世 家 云 : 『 汪 罔 氏 之 君, 守 封 禺 之 山 , 為 釐 姓 。 』 索 隱 云 : 『 釐 音 僖 。 』 是 也。 」 珂 案 : 國 語 魯 語 下 云 : 「 防 風 , 汪 芒 氏 之 君 也 , 守封 嵎 之 山 者 也 , 為 漆 姓 ; 在 虞 、 夏 、 商 為 汪 芒 氏 , 於 周為 長 狄 , 今 為 大 人 。 」 汪 芒 氏 即 汪 罔 氏 , 漆 姓 即 釐 姓 也。 則 大 人 者 , 防 風 之 後 , 亦 黃 帝 之 裔 也 。

  3   珂 案 : 藝 文 類 聚 卷 六 引 此 作 頭 方。

  4   郭 璞 云 : 「 今 南 方 (虫丹) 蛇 食 鹿,鹿 亦 麈 屬 也 。 」 珂 案 : 榮 山 亦 有 玄 蛇 食 麈 , 已 見 大 荒 南經 。 又 此 經 文 食 麈 , 藏 經 本 作 食 鹿 ; 注 文 鹿 亦 麈 屬 , 藏經 本 作 鹿 亦 麀 類 。

  有 榆 山 。 有 鯀 攻 程 州 之 山 1 。

  1   郭 璞 云 : 「 皆 因 其 事 而 名 物 也 。」 郝 懿 行 云 : 「 程 州 , 蓋 亦 國 名 , 如 禹 攻 共 工 國 山 之 類。 」 珂 案 : 郝 說 疑 是 。 此 經 下 文 有 「 有 始 州 之 國 , 有 丹山 」 , 可 證 。 禹 攻 共 工 國 山 已 見 大 荒 西 經 。

  大 荒 之 中 , 有 山 名 曰 衡 天 。 有 先 民 之 山 1 。 有 槃 木 千里 2 。

  1   珂 案 : 大 荒 西 經 云 : 「 西 北 海 之外 , 赤 水 之 西 , 有 先 民 之 國 。 」 非 此 。 此 山 地 望 當 在 東北 。

  2   郭 璞 云 : 「 音 盤 。 」 珂 案 : 大 戴禮 五 帝 德 及 史 記 五 帝 本 紀 , 均 有 「 東 至 于 蟠 木 」 語 , 疑即 此 。 論 衡 訂 鬼 篇 引 山 海 經 ( 今 本 無 ) 云 :「

  滄 海 之 中 , 有 度 朔 之 山 , 上 有 大 桃木 , 其 屈 蟠 三 千 里 , 其 枝 閒 東 北 曰 鬼 門 , 萬 鬼 所 出 入 也。 上 有 二 神 人 , 一 曰 神 荼 , 一 曰 鬱 壘 , 主 閱 領 萬 鬼 。 惡害 之 鬼 , 執 以 葦 索 , 而 以 食 虎 。 於 是 黃 帝 乃 作 禮 , 以 時驅 之 , 立 大 桃 人 , 門 戶 畫 神 荼 鬱 壘 與 虎 , 懸 葦 索 以 禦 凶。 」 此 「 屈 蟠 三 千 里 」 之 大 桃 木 , 當 即 「 千 里 」 槃 木 之屬 。 劉 昭 注 後 漢 書 禮 儀 志 亦 引 此 經 而 文 稍 異 , 當 皆 此 經之 逸 文 也 。

  有 叔 歜 國 1 。 顓 頊 之 子 , 黍 食 , 使 四 鳥 : 虎 、 豹 、 熊、 羆 。 有 黑 蟲 如 熊 狀 , 名 曰 (犬昔) (犬昔) 2 。

  1   郭 璞 云 : 「 ( 歜 ) 音 作 感 反 ; 一音 觸 。 」

  2   郭 璞 云 : 「 或 作 獡 , 音 夕 同 。 」郝 懿 行 云 : 「 玉 篇 云 : 『 (犬昔), 秦 亦 切 , 獸 名 。 』 廣 韻亦 云 獸 名 , 引 此 經 。 蓋 蟲 、 獸 通 名 耳 。 獡 見 說 文 ( 十 )。 」 珂 案 : 郭 注 「 音 夕 同 」 , 藏 經 本 無 同 字 , 同 字 疑 衍。

  有 北 齊 之 國 , 姜 姓 1 , 使 虎 、 豹 、 熊 、 羆 。

  1   郝 懿 行 云 : 「 說 文 ( 十 二 ) 云 :『 姜 , 神 農 居 姜 水 以 為 姓 。 』 史 記 齊 太 公 世 家 云 : 『 姓姜 氏 。 』 案 大 荒 西 經 有 西 周 之 國 , 姬 姓 , 此 有 北 齊 之 國, 姜 姓 , 皆 周 秦 人 語 也 。 」

  大 荒 之 中 , 有 山 名 曰 先 檻 1 大 逢 之 山 , 河 濟 所 入 , 海北 注 焉 2 。 其 西 有 山 , 名 曰 禹 所 積 石 3 。

  1   珂 案 : 藏 經 本 作 光 檻 。

  2   郭 璞 云 : 「 河 濟 注 海 , 已 復 出 海外 , 入 此 山 中 也 。 」

  3   珂 案 : 禹 所 積 石 之 山 , 已 見 海 外北 經 , 詳 該 節 注 。

  有 陽 山 者 。 有 順 山 者 , 順 水 出 焉 。 有 始 州 之 國 , 有 丹山 1 。

  1   郭 璞 云 : 「 此 山 純 出 丹 朱 也 。 竹書 曰 : 『 和 甲 西 征 , 得 一 丹 山 。 』 今 所 在 亦 有 丹 山 , 丹出 土 穴 中 。 」

  有 大 澤 方 千 里 , 群 鳥 所 解 1 。

  1   郭 璞 曰 : 「 穆 天 子 傳 ( 卷 四 ) 曰: 『 北 至 廣 原 之 野 , 飛 鳥 所 解 其 羽 , 乃 于 此 獵 鳥 獸 , 絕群 , 載 羽 百 車 。 』 竹 書 亦 曰 : 『 穆 王 北 征 , 行 流 沙 千 里, 積 羽 千 里 。 』 皆 謂 此 澤 也 。 」 珂 案 : 大 澤 有 二 : 一 乃海 內 北 經 「 舜 妻 登 比 氏 生 宵 明 燭 光 , 處 河 大 澤 」 之 大 澤, 一 即 此 澤 。 此 澤 即 海 外 北 經 所 記 「 夸 父 與 日 逐 走 , 北飲 大 澤 」 及 此 經 「 夸 父 將 走 大 澤 」 之 大 澤 , 說 詳 海 內 北經 「 宵 明 燭 光 」 節 注 。

  有 毛 民 之 國 1 , 依 姓 2 , 食 黍 , 使 四 鳥 。 禹 生 均 國 ,均 國 生 役 采 3 , 役 采 生 修 4 鞈 5 , 修 鞈 殺 綽 人 6 。 帝 念之 , 潛 為 之 國 7 , 是 此 毛 民 。

  1   郭 璞 云 : 「 其 人 面 體 皆 生 毛 。 」珂 案 : 毛 民 國 已 見 海 外 東 經 。

  2   珂 案 : 國 語 晉 語 四 云 : 黃 帝 之 子二 十 五 宗 , 其 得 姓 者 十 四 人 , 為 十 二 姓 , 中 有 依 姓 。 據此 則 毛 民 當 是 黃 帝 之 裔 , 海 外 東 經 郝 注 云 禹 裔 非 也 。 然禹 亦 黃 帝 族 , 則 毛 民 者 , 雖 非 其 直 接 裔 屬 , 亦 其 同 族 子孫 也 ; 故 禹 之 曾 孫 修 鞈 殺 綽 人 , 禹 乃 「 念 之 」 而 「 潛 為」 此 毛 民 國 , 以 此 也 。

  3   郭 璞 云 : 「 采 一 作 來 。 」 珂 案 :藏 經 本 正 作 來 , 無 郭 注 四 字 。

  4   珂 案 : 藏 經 本 作 循 。

  5   郭 璞 云 : 「 音 如 單 袷 之 袷 。 」

  6   郭 璞 云 : 「 人 名 。 」

  7   郭 璞 云 : 「 潛 密 用 之 為 國 。 」

  有 儋 耳 之 國 1 , 任 姓 2 , 禺 號 子 , 食 穀 。 北 海 之 渚 中3 , 有 神 , 人 面 鳥 身 , 珥 兩 青 蛇 , 踐 兩 赤 蛇 , 名 曰 禺 彊4 。

  1   郭 璞 云 : 「 其 人 耳 大 下 儋 , 垂 在肩 上 , 朱 崖 儋 耳 , 鏤 畫 其 耳 , 亦 以 放 之 也 。 」 珂 案 : 儋耳 , 淮 南 子 墬 形 篇 作 耽 耳 , 博 物 志 卷 一 作 擔 耳 , 依 字 儋當 為 聸 。 說 文 十 二 云 : 「 聸 , 垂 耳 也 。 」 即 郭 注 所 謂 「耳 大 下 儋 , 垂 在 肩 上 」 之 意 也 。 海 外 北 經 有 聶 耳 國 , 即此 , 說 詳 該 節 注 。

  2   珂 案 : 國 語 晉 語 說 黃 帝 之 子 十 二姓 中 有 任 姓 , 此 經 下 文 復 言 「 禺 號 子 」 , 禺 號 即 禺 (豸虎),乃 黃 帝 之 子 , 見 大 荒 東 經 , 故 儋 耳 亦 黃 帝 裔 也 。

  3   郭 璞 云 : 「 言 在 海 島 中 種 粟 給 食, 謂 禺 彊 也 。 」 珂 案 : 大 荒 東 經 云 : 「 黃 帝 生 禺 (豸虎) ,禺 (豸虎) 生 禺 京 , 禺 京 處 北 海 , 禺 (豸虎) 處 東 海 , 是 為 海神 。 」 郭 璞 注 : 「(豸虎) 一 本 作 號 。 」 又 注 「 禺 京 」 云 :「 即 禺 彊 也 。 」 是 禺 彊 固 禺 號 子 , 然 其 身 份 乃 北 海 海 神, 非 如 郭 注 所 謂「

  在 海 島 中 種 粟 給 食 」 之 禺 號 子 也 。揆 此 經 文 意 , 此 「 食 穀 北 海 之 渚 中 」 之 禺 號 子 , 乃 任 姓之 儋 耳 國 也 。 謂 之 「 子 」 者 , 蓋 謂 其 苗 裔 , 非 必 謂 其 親子 也 。 郭 注 「 謂 禺 彊 也 」 蓋 誤 。 又 , 舊 以 「 食 穀 北 海 之渚 中 」 為 句 , 亦 誤 。 「 食 穀 」 , 應 作 一 句 , 屬 上 讀 ; 「北 海 之 渚 中 」 , 應 作 一 句 , 屬 下 讀 , 始 當 。

  4   珂 案 : 禺 彊 已 見 海 外 北 經 及 大 荒東 經 。 海 外 北 經 云 , 禺 彊 踐 兩 青 蛇 , 與 此 異 。 列 子 湯 問篇 云 : 「 帝 令 禺 彊 使 巨 鼇 十 五 , 舉 首 而 戴 五 山 。 」 見 海外 東 經 「 大 人 國 」 節 注 。

  大 荒 之 中 , 有 山 名 曰 北 極 天 櫃 1 , 海 水 北 注 焉 。 有 神, 九 首 人 面 鳥 身 , 名 曰 九 鳳 2 。 又 有 神 銜 蛇 操 蛇 3 , 其狀 虎 首 人 身 , 四  長 肘 , 名 曰 彊 良 4 。

  1   郭 璞 云 : 「 音 匱 。 」 珂 案 : 經 文櫃 , 宋 本 、 吳 寬 抄 本 、 毛 扆 本 藏 經 本 均 作 樻 。

  2   郝 懿 行 云 : 「 郭 氏 江 賦 ( 文 選 郭璞 江 賦 — — 珂 ) 云 : 『 奇 鶬 九 頭 。 』 疑 即 此 。 」

  3   珂 案 : 列 子 湯 問 篇 說 愚 公 事 云 :「 操 蛇 之 神 聞 之 , 告 之 於 帝 。 」 操 蛇 之 神 或 本 此 。

  4   郭 璞 云 : 「 亦 在 畏 獸 畫 中 。 」 郝懿 行 云 : 「 後 漢 禮 儀 志 說 十 二 神 云 : 『 強 梁 祖 明 共 食 磔死 寄 生 。 』 疑 強 梁 即 彊 良 , 古 字 通 也 。 」 珂 案 : 彊 良 ,藏 經 本 作 強 良 。

  大 荒 之 中 , 有 山 名 曰 成 都 載 天 。 有 人 珥 兩 黃 蛇 , 把 兩黃 蛇 , 名 曰 夸 父 。 后 土 生 信 1 , 信 生 夸 父 。 夸 父 不 量 力, 欲 追 日 景 , 逮 之 于 禺 谷 2 。 將 飲 河 而 不 足 也 , 將 走 大澤 , 未 至 , 死 于 此 3 。 應 龍 已 殺 蚩 尤 , 又 殺 夸 父 4 , 乃去 南 方 處 之 , 故 南 方 多 雨 5 。

  1   郝 懿 行 云 : 「 后 土 , 共 工 氏 之 子句 龍 也 , 見 昭 十 九 年 左 傳 , 又 見 海 內 經 。 」

  2   郭 璞 云 : 「 禺 淵 , 日 所 入 也 , 今作 虞 。 」

  3   郭 璞 云 : 「 渴 死 。 」 珂 案 : 夸 父逐 日 已 見 海 外 北 經 。

  4   郭 璞 云 : 「 上 云 夸 父 不 量 力 , 與日 競 而 死 , 今 此 復 云 為 應 龍 所 殺 , 死 無 定 名 , 觸 事 而 寄, 明 其 變 化 無 方 , 不 可 揆 測 。 」 珂 案 : 郭 以 玄 理 釋 神 話, 未 免 失 之 。 蓋 夸 父 乃 古 巨 人 族 名 ( 玄 珠 中 國 神 話 研 究 A B C 說 ) , 非 一 人 之 名 也 。 「 夸 父 逐日 」 與 「 應 龍 殺 蚩 尤 與 夸 父 」 蓋 均 有 關 夸 父 之 不 同 神 話, 非 如 郭 注 所 謂 「 變 化 無 方 」 也 。 應 龍 殺 蚩 尤 與 夸 父 事已 見 大 荒 東 經 。 夸 父 , 炎 帝 之 裔 , 與 蚩 尤 並 肩 作 戰 以 抗黃 帝 者 也 , 以 不 幸 兵 敗 而 為 應 龍 所 殺 。 說 詳 大 荒 東 經 「應 龍 」 節 注 。

  5   郭 璞 云 : 「 言 龍 水 物 , 以 類 相 感故 也 。 」

  又 有 1 無 腸 之 國 2 , 是 任 姓 3 , 無 繼 子 , 食 魚 4 。

  1   珂 案 : 藏 經 本 無 又 字 。

  2   郭 璞 云 : 「 為 人 長 也 。 」 珂 案 :無 腸 國 已 見 海 外 北 經 , 云 : 「 無 腸 國 其 為 人 長 。 」 是 此注 所 本 。

  3   珂 案 : 黃 帝 之 裔 十 二 姓 中 有 任 姓( 國 語 晉 語 四 ) , 則 無 腸 國 亦 當 是 黃 帝 裔 也 。

  4   郭 璞 云 : 「 繼 亦 當 作 綮 , 謂 膊 腸也 。 」 珂 案 : 郭 說 非 是 。 此 無 繼 ( 國 ) 即 海 外 北 經 所 記之 無 啟 ( 今 字 作 綮(糸改月) , 訛 也 ) 國 , 「 無 啟 」 即 「 無 繼 」 也 , 說 見 海 外 北 經 「 無 綮 國 」 節注 。 此 言 無 腸 國 人 乃 無 啟 ( 繼 ) 國 人 之 裔 也 , 舊 本 以 「無 繼 子 , 食 魚 」 另 起 , 非 也 。 至 於「

  無 繼 」 而 有 「 子 」 , 則 正 是 神 話 傳說 之 詼 詭 處 , 「 揆 之 常 情 , 則 無 理 矣 」 ( 海 外 東 經 郭 璞注 語 ) 。

  共 工 之 臣 名 曰 相 繇 1 , 九 首 蛇 身 , 自 環 2 , 食 于 九 土3 。 其 所 歍 所 尼 4 , 即 為 源 澤 5 , 不 辛 乃 苦 6 , 百 獸 莫能 處 7 。 禹 湮 洪 水 , 殺 相 繇 8 , 其 血 腥 臭 , 不 可 生 穀 9, 其 地 多 水 , 不 可 居 也 1 0 。 禹 湮 之 , 三 仞 1 1 三 沮 12 , 乃 以 為 池 , 群 帝 因 是 以 為 臺 1 3 。 在 昆 侖 之 北 1 4。

  1   郭 璞 云 : 「 相 柳 也 , 語 聲 轉 耳 。」 珂 案 : 禹 殺 相 柳 事 已 見 海 外 北 經 。

  2   郭 璞 云 : 「 言 轉 旋 也 。 」 珂 案 :郭 注 轉 旋 藏 經 本 作 蟠 旋 。

  3   郭 璞 云 : 「 言 貪 殘 也 。 」 珂 案 :經 文 九 土 藏 經 本 作 九 山 , 海 外 北 經 亦 作 九 山 。

  4   郭 璞 云 : 「 歍 , 嘔 , 猶 噴 吒 ; 尼, 止 也 。 」 郝 懿 行 云 : 「 說 文(

  八 ) 云 : 『 歍 , 心 有 所 惡 若 吐 也 。』 又 云 : 『 歐 , 吐 也 。 』 爾 雅 釋 詁 云 : 『 尼 , 止 也 。 』」

  5   郭 璞 云 : 「 言 多 氣 力 。 」 珂 案 :謂 相 繇 之 氣 力 能 使 其 所 歍 所 尼 者 成 為 源 澤 。

  6   郭 璞 云 : 「 言 氣 酷 烈 。 」

  7   郭 璞 云 : 「 言 畏 之 也 。 」 珂 案 :謂 畏 源 澤 之 辛 苦 。

  8   郭 璞 云 : 「 禹 塞 洪 水 , 由 以 溺 殺之 也 。 」 珂 案 : 由 , 因 緣 也 , 謂 禹 塞 洪 水 , 因 以 溺 殺 相繇 也 ; 藏 經 本 由 正 作 因 。

  9   王 念 孫 云 : 「 御 覽 人 事 十 六 ( 卷三 七 五 ) 穀 上 有 五 字 。 」

  1 0 郭 璞 云 : 「 言 其 膏 血 滂 流 , 成 淵水 也 。 」 珂 案 : 郭 注 淵 水 , 藏 經 本 無 水 字 。

  1 1 王 念 孫 云 : 「 仞 讀 為 牣 , 牣 , 滿也 , 史 記 司 馬 相 如 傳 云 : 『 充 仞 其 中 。 』 仞 、 牣 古 通 用。 」

  1 2 郭 璞 云 : 「 言 禹 以 土 塞 之 , 地 陷壞 也 。 」

  1 3 郭 璞 云 : 「 地 下 宜 積 土 , 故 眾 帝因 來 在 此 共 作 臺 。 」 珂 案 : 即 海 內 北 經 帝 堯 、 帝 嚳 等 臺。

  1 4 珂 案 : 海 內 北 經 云 : 「 臺 四 方 ,在 昆 侖 東 北 。 」

  有 岳 之 山 1 , 尋 竹 生 焉 2 。

  1   珂 案 : 文 選 張 協 七 命 李 善 注 引 此經 作 岳 山 , 無 之 字 。

  2   郭 璞 云 : 「 尋 , 大 竹 名 。 」 珂 案: 尋 , 長 也 。 揚 雄 方 言 : 「 自 關 而 西 , 秦 晉 梁 益 之 間 凡物 長 謂 之 尋 。 」 海 外 北 經 : 「 尋 木 長 千 里 。 」 長 木 既 曰尋 木 , 則 尋 竹 自 是 長 竹 。 尋 只 是 形 容 詞 , 郭 以 尋 為 「 大竹 名 」 恐 非 。 玉 篇 有 ● 字 , 云 「 竹 長 千 丈 」 , 當 是 因 尋竹 而 製 之 後 起 字 也 。 藏 經 本 郭 注 只 作 「 大 竹 」 , 無 「 尋」 、 「 名 」 二 字 , 是 也 。

  大 荒 之 中 , 有 山 名 不 句 , 海 水 入 焉 1 。

  1   珂 案 : 藏 經 本 水 下 有 北 字 , 是 也, 說 見 大 荒 南 經 「 天 臺 高 山 」 節 注 。

  有 係 昆 1 之 山 者 , 有 共 工 之 臺 , 射 者 不 敢 北 鄉 2 。 有人 衣 青 衣 , 名 曰 黃 帝 女 魃 3 。 蚩 尤 作 兵 伐 黃 帝 4 , 黃 帝乃 令 應 龍 攻 之 冀 州 之 野 5 。 應 龍 畜 水 , 蚩 尤 請 風 伯 雨 師, 縱 大 風 雨 6 。 黃 帝 乃 下 天 女 曰 魃 7 , 雨 止 8 , 遂 殺 蚩尤 9 。 魃 不 得 復 上 , 所 居 不 雨 1 0 。 叔 均 1 1 言 之 帝 ,後 置 之 赤 水 之 北 1 2 。 叔 均 乃 為 田 祖 1 3 。 魃 時 亡 之 14 。 所 欲 逐 之 者 , 令 曰 : 「 神 北 行 1 5 ! 」 先 除 水 道 ,決 通 溝 瀆 1 6 。

  1   王 念 孫 云 : 「 御 覽 三 十 五 作 傒 昆。 」

  2   郭 璞 云 : 「 言 畏 之 也 。 」 珂 案 :共 工 之 臺 已 見 海 外 北 經 。

  3   郭 璞 云 : 「 音 如 旱  之 魃 。 」 郝懿 行 云 : 「 玉 篇 引 文 字 指 歸 曰 : 『 女  , 禿 無 髮 , 所 居之 處 , 天 不 雨 也 , 同 魃 。 』 李 賢 注 後 漢 書 ( 張 衡 傳 ) 引此 經 作  , 云 : 『  亦 魃 也 。 』 據 此 則 經 文 當 為  , 注文 當 為 魃 , 今 本 誤 也 。 太 平 御 覽 七 十 九 卷 引 此 經 作  ,可 證 。 」 珂 案 : 王 念 孫 校 同 郝 注 。 吳 任 臣 本 注 文 正 作 「音 如 旱 魃 之 魃 」 , 可 證 經 文 實 宜 作 「  」 , 注 文 「 旱  」宜 作 「 旱 魃 」 。

  4   珂 案 : 太 平 御 覽 卷 七 十 二 引 世 本云 : 「 蚩 尤 作 兵 。 」 宋 衷 注 云 : 「 蚩 尤 , 神 農 臣 。 」 是也 。 則 所 謂 「 蚩 尤 作 兵 伐 黃 帝 」 者 , 蓋 黃 炎 鬥 爭 、 炎 帝兵 敗 , 蚩 尤 奮 起 以 與 炎 帝 復 仇 也 。 說 已 見 海 外 西 經 「 形天 」 節 及 大 荒 東 經 「 應 龍 」 節 注 。

  5   郭 璞 云 : 「 冀 州 、 中 土 也 ; 黃 帝亦 教 虎 、 豹 、 熊 、 羆 , 以 與 炎 帝 戰 于 阪 泉 之 野 而 滅 之 ,見 史 記 ( 五 帝 本 紀 ) 。 」

  6   郝 懿 行 云 : 「 縱 當 為 從 。 史 記 (五 帝 本 紀 ) 正 義 引 此 經 云 : 『 以 從 大 風 雨 。 』 藝 文 類 聚七 十 九 卷 及 太 平 御 覽 七 十 九 卷 引 此 經 亦 作 從 。 」 珂 案 :藏 經 本 正 作 從 。 從 通 縱 , 禮 記 曲 禮 : 「 欲 不 可 從 。 」 釋文 : 「 放 縱 也 。 」

  7   郝 懿 行 云 : 「 御 覽 ( 卷 七 九 ) 引此 經 魃 作  , 藏 經 本 此 下 亦 俱 作  。 」 珂 案 : 唐 劉 賡 稽瑞 引 此 經 正 作  。

  8   王 念 孫 云 : 「 史 記 五 帝 紀 正 義 引此 『 雨 止 』 上 有 『 以 止 雨 』 三 字 , 後 漢 書 張 衡 傳 注 無 ,御 覽 卅 五 同 , 七 十 九 同 。 」

  9   珂 案 : 關 於 黃 帝 與 蚩 尤 戰 爭 之 神話 , 古 來 傳 說 多 端 。 較 早 者 有 初 學 記 卷 九 引 歸 藏 啟 筮 云: 「 蚩 尤 出 自 羊 水 , 八 肱 八 趾 疏 首 , 登 九 淖 以 伐 空 桑 ,黃 帝 殺 之 於 青 丘 。 」 其 後 太 平 御 覽 卷 七 八 引 龍 魚 河 圖 云:「

  黃 帝 攝 政 前 , 有 蚩 尤 兄 弟 八 十 一 人, 並 獸 身 人 語 , 銅 頭 鐵 額 , 食 沙 石 子 , 造 立 兵 杖 、 刀 、戟 、 大 *** , 威 振 天 下 。 誅 殺 無 道 , 不 仁 不 慈 。 萬 民 欲 令黃 帝 行 天 子 事 , 黃 帝 仁 義 , 不 能 禁 止 蚩 尤 , 遂 不 敵 。 乃仰 天 而 歎 , 天 遣 玄 女 下 授 黃 帝 兵 信 神 符 , 制 伏 蚩 尤 , 以制 八 方 。 蚩 尤 沒 後 , 天 下 復 擾 亂 不 寧 , 黃 帝 遂 畫 蚩 尤 形像 , 以 威 天 下 , 天 下 咸 謂 蚩 尤 不 死 , 八 方 萬 邦 皆 為 殄 服。 」 記 述 此 一 戰 爭 之 經 過 , 粗 具 梗 概 。 而 又 涉 及 所 謂 「玄 女 」 者 , 御 覽 十 五 引 黃 帝 玄 女 戰 法 云 : 「 黃 帝 與 蚩 尤九 戰 九 不 勝 。 黃 帝 歸 於 太 山 , 三 日 三 夜 , 霧 冥 。 有 一 婦人 , 人 首 鳥 形 , 黃 帝 稽 首 再 拜 伏 不 敢 起 , 婦 人 曰 : 『 吾玄 女 也 , 子 欲 何 問 ? 』 黃 帝 曰 :『

  小 子 欲 萬 戰 萬 勝 。 』 遂 得 戰 法 焉 。」 或 即 玄 鳥 神 話 ( 詩 玄 鳥 : 「 天 命 玄 鳥 , 降 而 生 商 。 」) 而 羼 入 黃 帝 神 話 者 也 。 除 此 而 外 , 尚 有 御 覽 卷 十 五 引志 林 ( 晉 虞 喜 撰 ) 云 : 「 黃 帝 與 蚩 尤 戰 於 涿 鹿 之 野 , 蚩尤 作 大 霧 彌 三 日 , 軍 人 皆 惑 。 黃 帝 乃 令 風 后 法 斗 機 以 別四 方 , 遂 擒 蚩 尤 。 」 通 典 樂 典 云 : 「 蚩 尤 氏 帥 魑 魅 以 與黃 帝 戰 於 涿 鹿 , 帝 命 吹 角 作 龍 吟 以 禦 之 。 」 俱 黃 帝 與 蚩尤 戰 爭 神 話 之 一 節 。 以 俱 晚 出 , 受 正 統 思 想 支 配 , 故 不免 或 狀 蚩 尤 而 近 妖 , 失 古 神 話 本 恉 矣 。 然 龍 魚 河 圖 猶 謂「 黃 帝 遂 畫 蚩 尤 形 像 , 以 威 天 下 」 , 知 蚩尤 在 古 傳 說 中 位 望 高 也 。 述 異 記 雜 敘 蚩 尤 軼 事 云 : 「 蚩尤 能 作 雲 霧 。 涿 鹿 今 在 冀 州 , 有 蚩 尤 神 , 俗 云 : 人 身 牛蹄 , 四 目 六 手 。 今 冀 州 人 掘 地 得 髑 髏 , 如 銅 鐵 者 , 即 蚩尤 之 骨 也 。 今 有 蚩 尤 齒 , 長 二 寸 , 堅 不 可 碎 。 秦 漢 間 說: 蚩 尤 氏 耳 鬢 如 劍 戟 , 頭 有 角 , 與 軒 轅 鬥 , 以 角 觝 人 ,人 不 能 向 。 今 冀 州 有 樂 名 『 蚩 尤 戲 』 , 其 民 兩 兩 三 三 ,頭 戴 牛 角 而 相 觝 。 漢 造 角 觝 , 蓋 其 遺 制 也 。 太 原 村 落 間, 祭 蚩 尤 神 , 不 用 牛 頭 。 今 冀 州 有 蚩 尤 川 , 即 涿 鹿 之 野。 漢 武 時 , 太 原 有 蚩 尤 神 晝 見 , 龜 足 蛇 首 ; 囗 疫 , 其 俗遂 為 立 祠 。 」 亦 以 見 民 間 於 蚩 尤 之 興 會 與 同 情 也 。

  1 0 郭 璞 云 : 「 旱 氣 在 也 。 」

  1 1 珂 案 : 大 荒 南 經 云 : 「 蒼 梧 之 野, 舜 與 叔 均 之 所 葬 也 。 」 郭 璞 注 : 「 叔 均 , 商 均 也 。 」大 荒 西 經 云 : 「 稷 之 弟 台 璽 生 叔 均 。 」 海 內 經 云 : 「 稷之 孫 曰 叔 均 。 」 均 此 叔 均 也 : 傳 聞 不 同 而 異 辭 耳 。

  1 2 郭 璞 云 : 「 遠 徒 之 也 。 」

  1 3 郭 璞 云 : 「 主 田 之 官 。 詩 ( 大 田) 云 : 『 田 祖 有 神 。 』 」

  1 4 郭 璞 云 : 「 畏 見 逐 也 。 」 郝 懿 行云 : 「 亡 謂 善 逃 逸 也 。 」

  1 5 郭 璞 云 : 「 向 水 位 也 。 」 郝 懿 行云 : 「 北 行 者 , 令 歸 赤 水 之 北 也 。 」

  1 6 郭 璞 云 : 「 言 逐 之 必 得 雨 , 故 見先 除 水 道 , 今 之 逐 魃 是 也 。 」 郝 懿 行 云 : 「 藝 文 類 聚 一百 卷 , 引 神 異 經 云 : 『 南 方 有 人 長 二 三 尺 , 袒 身 而 目 在頂 上 , 走 行 如 風 , 名 曰 魃 , 所 見 之 國 大 旱 , 赤 地 千 里 。一 名  。 遇 者 得 之 , 投 溷 中 乃 死, 旱 災 消 。 』 是 古 有 逐 魃 之 說 也 。 魏 書 載 咸 平 五 年 晉 陽得 死 魃 , 長 二 尺 , 面 頂 各 二 目 。 通 考 言 永 隆 元 年 長 安 獲女 魃 , 長 尺 有 二 寸 。 然 則 神 異 經 之 說 蓋 不 誣 矣 。 今 山 西人 說 旱 魃 神 體 有 白 毛 , 飛 行 絕 跡 , 而 東 齊 愚 人 有 打 旱 魃之 事 。 其 說 怪 誕 不 經 , 故 備 書 此 正 之 。 」 珂 案 : 神 異 經所 說 之 魃 當 已 是 旱 魃 神 話 之 演 變 , 非 古 傳 黃 帝 女 魃 也 。

  有 人 方 食 魚 , 名 曰 深 目 民 之 國 1 , 昐 姓 , 食 魚 2 。

  1   珂 案 : 深 目 國 已 見 海 外 北 經 。

  2   郭 璞 云 : 「 亦 胡 類 , 但 眼 絕 深 ,黃 帝 時 姓 也 。 」 郝 懿 行 云 : 「 昐 , 府 文 切 , 見 玉 篇 , 與滕 、 荀 二 字 形 聲 俱 近 。 晉 語 說 黃 帝 之 子 十 二 姓 中 有 滕 荀, 疑 郭 本 昐 作 滕 或 荀 , 故 注 云 黃 帝 時 姓 也 。 」 珂 案 : 郭注 黃 帝 時 姓 , 宋 本 、 毛 扆 本 作 黃 帝 時 至 , 果 爾 則 郝 此 注可 刪 矣 。

  有 鍾 山 者 。 有 女 子 衣 青 衣 , 名 曰 赤 水 女 子 獻 1 。

  1   郭 璞 云 : 「 神 女 也 。 」 吳 承 志 云: 「 獻 當 作 魃 。 上 文 有 人 衣 青 衣 名 曰 黃 帝 女 魃 , 後 置 之赤 水 之 北 , 赤 水 女 子 魃 即 黃 帝 女 魃 也 。 此 文 當 本 上 句 之異 文 , 校 者 兩 存 之 , 遂 成 歧 出 耳 。 」 珂 案 : 吳 說 疑 是 。疑 此 獻 本 作 魃 , 所 以 為 前 文 諸  字 之 「 異 文 」 ; 迨 後 前文 諸  字 均 改 為 魃 , 此 魃 字 亦 遂 訛 為 獻 耳 。

  大 荒 之 中 , 有 山 名 曰 融 父 山 , 順 水 入 焉 1 。 有 人 名 曰犬 戎 。 黃 帝 生 苗 龍 , 苗 龍 生 融 吾 , 融 吾 生 弄 2 明 , 弄 明生 白 犬 3 , 白 犬 有 牝 牡 4 , 是 為 犬 戎 , 肉 食 。 有 赤 獸 ,馬 狀 無 首 , 名 曰 戎 宣 王 尸 5 。

  1   珂 案 : 上 文 云 : 「 有 順 山 者 , 順水 出 焉 。 」 即 此 。

  2   郭 璞 云 : 「 一 作 卞 。 」

  3   郝 懿 行 云 : 「 漢 書 匈 奴 傳 注 引 此經 作 弄 明 , 史 記 周 本 紀 正 義 引 此 經 作 并 明 , 并 與 卞 疑 形聲 之 訛 轉 。 匈 奴 傳 索 隱 引 此 經 亦 作 并 明 。 又 云 『 黃 帝 生苗 , 苗 生 龍 , 龍 生 融 , 融 生 吾 , 吾 生 并 明 , 并 明 生 白 ,白 生 犬 , 犬 有 二 壯 , 是 為 犬 戎 。 』 所 引 一 人 , 俱 為 兩 人, 所 未 詳 聞 。 」

  4   郭 璞 云 : 「 言 自 相 配 合 也 。 」 郝懿 行 云 : 「 史 記 周 本 紀 正 義 、 漢 書 匈 奴 傳 注 引 此 經 並 作白 犬 有 二 牝 牡 , 蓋 謂 所 生 二 人 相 為 牝 牡 也 。 藏 經 本 作 白犬 二 犬 有 牝 牡 , 下 犬 字 疑 衍 。 」

  5   郭 璞 云 : 「 犬 戎 之 神 名 也 。 」

       珂 案 : 犬 戎 神 話 蓋 盤 瓠 神 話 之異 聞 , 說 已 見 海 內 北 經 「 犬 封 國 」 節 注 。 此 一 神 話 , 或又 與 海 內 經 所 記 「 黃 帝 生 駱 明 , 駱 明 生 白 馬 , 白 馬 是 為鯀 」 有 關 , 或 亦 同 一 神 話 之 分 化 也 。 此 經 「 馬 狀 無 首 ,名 曰 戎 宣 王 尸 」 之 「 犬 戎 之 神 」 , 其 遭 刑 戮 以 後 之 鯀 乎? 不 可 知 已 。

  有 山 名 曰 齊 州 之 山 、 君 山 、  山 1 、 鮮 野 山 、 魚 山 。

  1   郭 璞 云 : 「 音 潛 。 」

  有 人 一 目 , 當 面 中 生 1 , 一 曰 是 威 姓 , 少 昊 之 子 , 食黍 2 。

  1   郝 懿 行 云 : 「 此 人 即 一 目 國 也 ,見 海 外 北 經 。 『 當 面 中 生 』 四 字 , 藏 經 本 作 郭 注 , 非 。」

  2   珂 案 : 海 內 北 經 有 鬼 國 , 亦 即 此; 威 、 鬼 音 近 。

  有 繼 無 民 , 繼 無 民 任 姓 1 , 無 骨 子 2 , 食 氣 、 魚 3 。

  1   珂 案 : 經 文 二 「 繼 無 」 王 念 孫 、郝 懿 行 均 校 作 「 無 繼 」 , 即 上 文 無 繼 也 。

  2   郭 璞 云 : 「 言 有 無 骨 人 也 。 尸 子曰 : 『 徐 偃 王 有 筋 無 骨 。 』 」 珂 案 : 無 骨 , 即 下 文 牛 黎之 國 , 亦 即 海 外 北 經 柔 利 國 也 。 柔 利 、 牛 黎 音 皆 相 近 ,見 海 外 北 經 「 柔 利 國 」 節 注 。

  3   郝 懿 行 云 : 「 食 氣 、 魚 者 , 此 人食 氣 兼 食 魚 也 。 大 戴 禮 易 本 命 篇 云 : 『 食 氣 者 神 明 而 壽。 』 」

  西 北 海 外 , 流 沙 之 東 , 有 國 曰 中 (車扁)1 , 顓 頊 之 子 ,食 黍 。

  1   郝 懿 行 云 : 「(車扁) , 玉 篇 云 : 符善 切 ; 集 韻 云 : 婢 善 切 , 音 扁 。 藏 經 本 (車扁) 作 輪。 」 珂案 : 何 焯 校 宋 本 亦 作 輪 。

  有 國 名 曰 賴 丘 。 有 犬 戎 國 1 。 有 神 2 , 人 面 獸 身 , 名曰 犬 戎 。

  1   珂 案 : 犬 戎 國 已 見 海 內 北 經 , 亦即 此 經 上 文 之 犬 戎 也 。

  2   郝 懿 行 云 : 「 犬 戎 , 黃 帝 之 玄 孫, 已 見 上 文 , 是 犬 戎 亦 人 也 , 神 字 疑 訛 。 史 記 周 本 紀 集解 引 此 經 正 作 人 字 。 」 珂 案 : 王 念 孫 校 同 郝 注 ; 神 字 應據 改 。

  西 北 海 外 , 黑 水 之 北 , 有 人 有 翼 , 名 曰 苗 民 1 。 顓 頊生 驩 頭 , 驩 頭 生 苗 民 2 , 苗 民 釐 姓 3 , 食 肉 。 有 山 名 曰章 山 。

  1   郭 璞 云 : 「 三 苗 之 民 。 」 珂 案 :三 苗 國 已 見 海 外 南 經 。 神 異 經 西 荒 經 云 : 「 西 方 荒 中 有人 , 面 目 手 足 皆 人 形 , 而 胳 下 有 翼 , 不 能 飛 ; 為 人 饕 餮, *** 逸 無 理 , 名 曰 苗 民 。 」 說 本 此 。

  2   珂 案 : 驩 頭 國 亦 見 海 外 南 經 , 即丹 朱 國 也 。 此 云 『 驩 頭 生 苗 民 』 者 , 蓋 丹 朱 與 苗 民 神 話之 異 傳 , 明 此 兩 族 關 係 密 切 也 。

  3   珂 案 : 釐 與 僖 同 , 說 見 上 「 大 人國 」 節 注 。 苗 民 亦 黃 帝 之 裔 也 。

  大 荒 之 中 , 有 衡 石 山 、 九 陰 山 、 泂 野 之 山 1 , 上 有 赤樹 , 青 葉 , 赤 華 , 名 曰 若 木 2 。

  1   郝 懿 行 云 : 「 水 經 若 水 注 、 文 選甘 泉 賦 及 月 賦 注 、 藝 文 類 聚 八 十 九 卷 引 此 經 並 作 灰 野 之山 。 」 珂 案 : 宋 本 及 藏 經 本 正 作 灰 野 之 山 , 應 據 改 。

  2   郭 璞 云 : 「 生 昆 侖 西 附 西 極 , 其華 光 赤 下 照 地 。 」 郝 懿 行 云 :「

  若 , 說 文 ( 六 ) 作  , 云 『 日 初 出東 方 湯 谷 所 登 榑 桑 ,  , 木 也 , 象 形 。 』 今 案 說 文 所 言是 東 極 若 木 , 此 經 及 海 內 經 所 說 乃 西 極 若 木 , 不 得 同 也。 離 騷 云 : 『 折 若 木 以 拂 日 。 』 王 逸 注 云 : 『 若 木 在 昆侖 西 極 , 其 華 照 下 地 。 』 淮 南 墬 形 訓 云 : 『 若 木 在 建 木西 , 末 有 十 日 , 其 華 照 下 地 。 』 皆 郭 注 所 本 也 。 又 文 選月 賦 注 引 此 經 若 木 下 有 『 日 之 所 入 處 』 五 字 。 水 經 若 水注 引 此 經 若 木 下 有 『 生 昆 侖 山 西 附 西 極 』 八 字 , 證 以 王逸 離 騷 注 『 若 木 在 昆 侖 西 極 』 , 則 知 水 經 注 所 引 八 字 ,古 本 蓋 在 經 文 , 今 誤 入 郭 注 爾 。 又 郭 注 『 其 華 光 赤 下 照地 』 , 王 逸 離 騷 注 亦 有 『 其 華 照下 地 』 五 字 , 以 此 互 證 , 疑 此 句 亦 當 在 經 中 , 今 本 誤 入注 也 。 」

  有 牛 黎 之 國 1 。 有 人 無 骨 , 儋 耳 之 子 2 。

  1   珂 案 : 牛 黎 之 國 即 海 外 北 經 柔 利國 也 , 其 人 反  曲 足 居 上 , 故 此 經 云 「 無 骨 」 矣 。

  2   郭 璞 云 : 「 儋 耳 人 生 無 骨 子 也 。」 珂 案 : 儋 耳 已 見 前 。

  西 北 海 之 外 , 赤 水 之 北 , 有 章 尾 山 1 。 有 神 , 人 面 蛇身 而 赤 2 , 直 目 正 乘 3 , 其 瞑 4 乃 晦 , 其 視 乃 明 5 , 不食 不 寢 不 息 , 風 雨 是 謁 6 。 是 燭 九 陰 7 , 是 謂 燭 龍 8 。

  1   珂 案 : 海 外 北 經 作 鍾 山 , 此 作 章尾 山 , 章 、 鍾 聲 近 而 轉 也 。

  2   郭 璞 云 : 「 身 長 千 里 。 」 王 念 孫云 : 「 身 長 千 里 四 字 亦 正 文 誤 入 注 。 御 覽 神 鬼 部 二 ( 卷八 八 二 ) 不 誤 , 類 聚 靈 異 下 ( 卷 七 十 九 ) 同 , 唯 作 尺 。」 珂 案 : 海 外 北 經 經 文 亦 有 「 身 長 千 里 」 四 字 , 足 證 郭此 注 確 係 經 文 誤 入 。

  3   郭 璞 云 : 「 直 目 , 目 從 也 ; 正 乘未 聞 。 」 畢 沅 云 : 「 乘 恐 朕 字 假 音 , 俗 作 眹 也 。 」 珂 案: 朕 義 本 訓 舟 縫 , 引 申 之 , 他 物 交 縫 處 , 皆 得 曰 朕 。 此言 燭 龍 之 目 合 縫 處 直 也 。

  4   珂 案 : 文 選 思 玄 賦 李 善 注 、 類 聚七 十 九 引 此 經 並 作 眠 , 俗 字 也 。

  5   郭 璞 云 : 「 言 視 為 晝 , 眠 為 夜 也。 」

  6   郭 璞 云 : 「 言 能 請 致 風 雨 。 」 畢沅 云 : 「 謁 , 噎 字 假 音 。 」 珂 案 : 畢 說 是 也 , 言 以 風 雨為 食 也 。

  7   郭 璞 云 : 「 照 九 陰 之 幽 陰 也 。 」珂 案 : 宋 本 、 藏 經 本 、 毛 扆 本 幽 陰 作 幽 隱 , 是 也 。

  8   郭 璞 曰 : 「 離 騷 曰 : 『 日 安 不 到? 燭 龍 何 燿 ? 』 詩 含 神 霧 曰 :『

  天 不 足 西 北 , 無 有 陰 陽 消 息 , 故 有龍 銜 精 以 往 照 天 門 中 』 云 。 淮 南 子 曰 : 『 蔽 於 委 羽 之 山, 不 見 天 日 也 。 』 」 郝 懿 行 云 : 「 楚 詞 天 問 作『

  燭 龍 何 照 』 , 郭 引 照 作 燿 也 。 李 善注 雪 賦 引 詩 含 神 霧 云 : 『 有 龍 銜 火 精 以 照 天 門 中 』 , 此注 所 引 脫 火 字 也 ( 藏 經 本 郭 注 正 作 火 精 — — 珂 ) 。 又 引淮 南 子 者 , 墬 形 訓 云 : 『 燭 龍 在 鴈 門 北 , 蔽 於 委 羽 之 山, 不 見 日 。 』 高 誘 注 云 : 『 委 羽 , 北 方 山 名 。 一 曰 : 龍銜 燭 以 照 太 陰 , 蓋 長 千 里 。 』 云 云 。 」 珂 案 : 經 文 是 謂燭 龍 , 文 選 思 玄 賦 李 善 注 引 作 「 是 謂 燭 陰 ; 郭 璞 曰 : 即燭 龍 也 」 。 關 於 燭 陰 神 話 已 見 海 外 北 經 。

  山 海 經 海 經 新 釋 卷 十 三

     山 海 經 第 十 八

         海 內 經

  東 海 之 內 , 北 海 之 隅 , 有 國 名 曰 朝 鮮 1 、 天 毒 , 其 人 水居 2 , 偎 人 愛 之 3 。

  1   郭 璞 云 : 「 朝 鮮 今 樂 浪 郡 也 。 」珂 案 : 朝 鮮 已 見 海 內 北 經 。

  2   郭 璞 云 : 「 天 毒 即 天 竺 國 , 貴 道德 , 有 文 書 、 金 銀 、 錢 貨 , 浮 屠 出 此 國 中 也 。 晉 大 興 四年 , 天 竺 胡 王 獻 珍 寶 。 」 王 崇 慶 云 : 「 天 毒 疑 別 有 意 義, 郭 以 為 即 天 竺 國 , 天 竺 在 西 域 , 漢 明 帝 遣 使 迎 佛 骨 之地 , 此 未 知 是 非 也 。 」 珂 案 : 天 竺 即 今 印 度 , 在 我 國 西南 , 此 天 毒 則 在 東 北 , 方 位 迥 異 , 故 王 氏 乃 有 此 疑 。 或者 中 有 脫 文 訛 字 , 未 可 知 也 。

  3   郭 璞 云 : 「 偎 亦 愛 也 , 音 隱 隈 反。 」 王 念 孫 云 : 「 宗 炳 明 佛 論(

  弘 明 集 卷 二 — — 珂 ) 引 作 『 偎 人 而愛 人 』 , 又 引 注 文 : 『 古 謂 天 毒 即 天 竺 , 浮 屠 所 興 。 』」 郝 懿 行 云 : 「 愛 之 , 藏 經 本 作 愛 人 , 是 也 。 列 子 ( 黃帝 篇 ) 云 : 『 列 姑 射 山 , 有 神 人 , 不 偎 不 愛 , 仙 聖 為 之臣 。 』 義 正 與 此 合 。 袁 宏 漢 紀 云 : 『 浮 屠 , 佛 也 ; 天 竺 國 有 佛 道 , 其 教 以 修 善 慈 心 為 主 , 不殺 生 。 』 亦 此 義 也 , 玉 篇 云 : 『 偎 , 愛 也 。 』 本 此 。 又云 : 『 北 海 之 隈 , 有 國 曰 偎 人 。 』 以 『 偎 人 』 為 國 名 ,義 與 此 異 。 」 珂 案 : 宋 本 、 吳 寬 抄 本 正 作 偎 人 愛 人 。

  西 海 之 內 , 流 沙 之 中 , 有 國 名 曰 壑 市 1 。

  1   郭 璞 云 : 「 音 郝 。 」 珂 案 : 水 經注 禹 貢 山 水 澤 地 所 在 云 : 「 流 沙 在 西 海 郡 北 , 又 逕 浮 渚, 歷 壑 市 之 國 。 」

  西 海 之 內 , 流 沙 之 西 , 有 國 名 曰 氾 葉 1 。

  1   郭 璞 云 : 「 音 如 氾 濫 之 氾 。 」 珂案 : 水 經 注 無 此 國 , 疑 脫 。

  流 沙 之 西 , 有 鳥 山 者 1 , 三 水 出 焉 2 。 爰 有 黃 金 、 璿瑰 、 丹 貨 、 銀 鐵 , 皆 流 于 此 中 3 。 又 有 淮 山 , 好 水 出 焉。

  1   珂 案 : 水 經 注 云 : 「 流 沙 歷 壑 市之 國 , 又 逕 於 鳥 山 之 東 。 」

  2   郭 璞 云 : 「 三 水 同 出 一 山 也 。 」

  3   郭 璞 云 : 「 言 其 中 有 雜 珍 奇 貨 也。 」 郝 懿 行 云 : 「 流 于 此 中 , 藏 經 本 作 皆 出 此 水 四 字 。穆 天 子 傳 ( 卷 一 ) 云 : 『 天 子 之  ( 古 寶 字 — — 珂 ) :玉 果 、 璿 珠 、 燭 銀 、 黃 金 之 膏 。 』 即 此 類 。 」

  流 沙 之 東 , 黑 水 之 西 , 有 朝 雲 之 國 1 、 司 彘 之 國 。 黃帝 妻 雷 祖 , 生 昌 意 2 , 昌 意 降 處 若 水 3 , 生 韓 流 4 。 韓流 擢 首 、 謹 耳 5 、 人 面 、 豕 喙 、 麟 身 、 渠 股 6 、 豚 止 7, 取 淖 子 曰 阿 女 , 生 帝 顓 頊 8 。

  1   珂 案 : 水 經 注 云 : 「 流 沙 又 逕 於鳥 山 之 東 , 朝 雲 之 國 。 」

  2   郭 璞 云 : 「 世 本 云 : 『 黃 帝 娶 于西 陵 氏 之 子 , 謂 之 纍 祖 , 產 青 陽 及 昌 意 。 」 郝 懿 行 云 :「 雷 , 姓 也 ; 祖 , 名 也 。 西 陵 氏 姓 方 雷 , 故 晉 語 云 : 『青 陽 , 方 雷 氏 之 甥 也 。 』 雷 通 作 纍 。 郭 引 世 本 作 纍 祖 ,大 戴 禮 帝 繫 篇 作 嫘 祖 , 史 記 五 帝 紀 同 , 漢 書 古 今 人 表 作絫 祖 : 並 通 。 」 珂 案 : 路 史 後 紀 五 云 : 「 黃 帝 元 妃 西 陵氏 曰 儽 祖 , 以 其 始 蠶 , 故 又 祀 先 蠶 。 」 王 瓘 軒 轅 本 紀 云: 「 帝 周 遊 行 時 , 元 妃 嫘 祖 死 於 道 , 帝 祭 之 以 為 祖 神 。」 是 關 於 雷 祖 之 神 話 也 。

  3   珂 案 : 史 記 五 帝 本 紀 「 昌 意 降 居若 水 」 索 隱 云 : 「 降 , 下 也 , 言 帝 子 為 諸 侯 。 若 水 在 蜀, 即 所 封 國 也 。 」 此 神 話 之 歷 史 解 釋 也 。 其 本 義 當 為 自天 下 降 , 謫 居 若 水 。

  4   郭 璞 云 : 「 竹 書 云 : 『 昌 意 降 居若 水 , 產 帝 乾 荒 。 』 乾 荒 即 韓 流 也 , 生 帝 顓 頊 。 」 畢 沅云 : 「 韓 、 乾 聲 相 近 , 流 即 流(去水) 字 , 字 之 誤 也 。 」

  5   郭 璞 云 : 「 擢 首 , 長 咽 ; 謹 耳 ,未 聞 。 」 郝 懿 行 云 : 「 說 文 ( 九 ) 云 : 『 顓 , 頭 顓 顓 謹貌 ; 頊 , 頭 頊 頊 謹 貌 。 』 即 謹 耳 之 義 。 然 則 顓 頊 命 名 ,豈 以 頭 似 其 父 故 與 ? 說 文 ( 十 二 ) 又 云 : 『 擢 , 引 也 。』 方 言 云 : 『 擢 , 拔 也 。 』 拔 引 之 則 長 , 故 郭 訓 擢 為 長矣 。 」

  6   郭 璞 云 : 「 渠 , 車 輞 , 言 跰 腳 也。 大 傳 曰 : 『 大 如 車 渠 。 』 」 郝 懿 行 云 : 「 跰 當 為 胼 ,依 字 當 為 骿 , 見 說 文 ( 四 ) 。 尚書 大 傳 云 :『

  取 大 貝 大 如 大 車 之 渠 。 』 鄭 康 成 注云 : 『 渠 , 車 罔 也 。 』 是 郭 注 所 本 。 」

  7   郭 璞 云 : 「 止 , 足 。 」 珂 案 : 止, 甲 骨 文 作 ● , 金 文 作 ● , 象 足 跡 之 形 , 即 足 之 本 字 也。

  8   郭 璞 云 : 「 世 本 云 : 『 顓 頊 母 濁山 氏 之 子 , 名 昌 僕 。 』 」 郝 懿 行 云 : 「 大 戴 禮 帝 繫 篇 云: 『 昌 意 娶 于 蜀 山 氏 之 子 , 謂 之 昌 僕 氏 , 產 顓 頊 。 』 郭引 世 本 作 濁 山 氏 , 蜀 , 古 字 通 濁 , 又 通 淖 , 是 淖 子 即 蜀山 子 也 。 曰 阿 女 者 , 初 學 記 九 卷 引 帝 王 世 紀 云 : 『 顓 頊母 曰 景 僕 , 蜀 山 氏 女 , 謂 之 女 樞 。 』 是 也 。 」

  流 沙 之 東 , 黑 水 之 閒 , 有 山 名 不 死 之 山 1 。

  1   郭 璞 注 : 「 即 員 丘 也 。 」 珂 案 :水 經 注 禹 貢 山 水 澤 地 所 在 云 :「

  流 沙 又 歷 員 丘 不 死 之 山 西 。 」 本 此為 說 也 。 員 丘 山 上 有 不 死 樹 , 食 之 乃 壽 , 見 海 外 南 經 「不 死 民 」 節 郭 注 。

  華 山 青 水 之 東 , 有 山 名 曰 肇 山 , 有 人 名 曰 柏 高 1 , 柏高 上 下 于 此 , 至 于 天 2 。

  1   郭 璞 云 : 「 柏 子 高 , 仙 者 也 。 」郝 懿 行 云 : 「 據 郭 注 , 經 文 當 為 柏 子 高 , 藏 經 本 正 如 是, 今 本 脫 子 字 也 。 莊 子 天 地 篇 云 : 『 堯 治 天 下 , 伯 成 子高 立 為 諸 侯 , 禹 時 伯 成 子 高 辭 為 諸 侯 而 耕 。 』 史 記 封 禪書 說 神 僊 之 屬 有 羨 門 子 高 , 未 審 即 一 人 否 ? 又 郭 注 穆 天子 傳 ( 卷 一 ) 云 : 『 古 伯 字 多 從 木 。 』 然 則 柏 高 即 伯 高矣 。 伯 高 者 , 管 子 地 數 篇 有 黃 帝 問 於 伯 高 云 云 , 蓋 黃 帝之 臣 也 。 帝 乘 龍 鼎 湖 而 伯 高 從 焉 , 故 高 亦 仙 者 也 。 」 珂案 : 經 文 柏 高 , 宋 本 作  高 ; 王 念 孫 校 亦 增 子 字 。

  2   郭 璞 云 : 「 言 翱 翔 雲 天 , 往 來 此山 也 。 」 珂 案 : 郭 說 非 是 。 「 柏 高 上 下 于 此 , 至 於 天 」者 , 言 柏 高 循 此 山 而 登 天 也 , 此山 蓋 山 中 之 天 梯 也 , 說 詳 下 文 「 九 丘 建 木 」 節 注 。

  西 南 黑 水 之 閒 , 有 都 廣 之 野 1 , 后 稷 葬 焉 2 。 爰 有 膏菽 、 膏 稻 、 膏 黍 、 膏 稷 3 , 百 穀 自 生 4 , 冬 夏 播 琴 5 。鸞 鳥 自 歌 , 鳳 鳥 自  , 靈 壽 實 華 6 , 草 木 所 聚 7 。 爰 有百 獸 , 相 群 爰 處 8 。 此 草 也 9 , 冬 夏 不 死 。

  1   王 念 孫 云 : 「 ( 後 漢 書 ) 張 衡 傳注 作 廣 都 , 御 覽 百 穀 一 ( 卷 八 三 七 ) 作 都 廣 , 木 部 八 (卷 九 五 九 ) 作 廣 都 , 類 聚 地 部 ( 卷 六 ) 作 都 廣 , 百 穀 部( 卷 八 十 五 ) 作 廣 都 , 鳥 部 上 ( 卷 九 十 ) 同 。 」 珂 案 :據 此 , 則 古 有 二 本 , 或 作 都 廣 , 或 作 廣 都 , 其 實 一 也 。楊 慎 山 海 經 補 注 云 : 「 黑 水 廣 都 , 今 之 成 都 也 。 」 衡 以地 望 , 庶 幾 近 之 。 華 陽 國 志 蜀 志 云 : 「 廣 都 縣 , 郡 西 三十 里 , 元 朔 二 年 置 。 」 曹 學 佺 蜀 中 名 勝 記 謂 在 今 成 都 附近 雙 流 縣 境 。

  2   郭 璞 云 : 「 其 城 方 三 百 里 , 蓋 天下 之 中 , 素 女 所 出 也 。 離 騷 曰 : 『 絕 都 廣 野 而 直 指 號 。』 」 郝 懿 行 云 : 「 楚 詞 九 歎 云 : 『 絕 都 廣 以 直 指 兮 。 』郭 引 此 句 , 於 都 廣 下 衍 野 字 , 又 作 直 指 號 , 號 即 兮 字 之訛 也 。 王 逸 注 引 此 經 有 『 其 城 方 三 百 里 , 蓋 天 地 之 中 』十 一 字 , 是 知 古 本 在 經 文 , 今 脫 去 之 , 而 誤 入 郭 注 也 。因 知 『 素 女 所 出 也 』 五 字 王 逸 注 雖 未 引 , 亦 必 為 經 文 無疑 矣 。 素 女 者 , 徐 鍇 說 文 繫 傳 云 ; 『 黃 帝 使 素 女 鼓 五 十弦 琴 , 黃 帝 悲 , 乃 分 之 為 二 十 五 弦 。 』 今 案 黃 帝 史 記 封禪 書 作 太 帝 , 風 俗 通 亦 云 : 『 黃 帝 書 : 泰 帝 使 素 女 鼓 瑟而 悲 , 帝 禁 不 止 』 云 云 , 然 則 素 女 蓋 古 之 神 女 , 出 此 野中 也 。 又 郭 注 天 下 之 中 當 為 天 地 之 中。 」 珂 案 : 楊 慎 云 : 「 素 女 在 青 城 天 谷 , 今 名 玉 女 洞 。」 亦 可 存 以 俟 考 。

  3   郭 璞 云 : 「 言 味 好 皆 滑 如 膏 。 外傳 曰 : 『 膏 粢 之 子 , 菽 豆 粢 粟 也 。 』 」 郝 懿 行 云 : 「 趙岐 注 孟 子 云 : 『 膏 梁 , 細 粟 如 膏 者 也 。 』 郭 注 味 好 , 藏經 本 作 好 米 。 又 引 外 傳 膏 粢 之 子 , 晉 語 作 膏 粱 之 性 , 與此 異 文 , 所 未 詳 。 」 珂 案 : 郭 注 膏 粢 之 子 , 王 念 孫 校 改粢 作 粱 。

  4   珂 案 : 博 物 志 異 草 木 云 : 「 海 上有 草 名  , 其 實 食 之 如 大 麥 , 七 月 稔 熟 , 名 曰 自 然 穀 ,或 曰 禹 餘 糧 。 」 即 此 之 類 也 。 經 文 百 穀 , 齊 民 要 術 十 引作 百 ● 。

  5   郭 璞 云 : 「 播 琴 猶 播 殖 , 方 俗 言耳 。 」 畢 沅 云 : 「 播 琴 , 播 種 也 。 水 經 注 ( 汝 水 ) 云 :『 楚 人 謂 冢 為 琴 。 』 冢 、 種 聲 相 近 也 。 」 郝 懿 行 云 : 「畢 說 是 也 。 劉 昭 注 郡 國 志 『 鮦 陽 』 引 皇 覽 曰 : 『 縣 有 葛陂 鄉 , 城 東 北 有 楚 武 王 冢 , 民 謂 之 楚 武 王 岑 。 』 然 則 楚人 蓋 謂 冢 為 岑 , 岑 、 琴 聲 近 , 疑 初 本 謂 之 岑 , 形 聲 訛 轉為 琴 耳 。 」

  6   郭 璞 云 : 「 靈 壽 , 木 名 也 , 似 竹, 有 枝 節 。 」 郝 懿 行 云 : 「 爾 雅 ( 釋 木 ) 云 : 『 椐 , 樻。 』 即 靈 壽 也 。 漢 書 孔 光 傳 云 : 『 賜 太 師 靈 壽 杖 。 』 顏師 古 注 云 : 『 木 似 竹 有 枝 節 , 長 不 過 八 九 尺 , 圍 三 四 寸, 自 然 有 合 杖 制 , 不 須 削 治 也 。 』 」 吳 承 志 云 : 「 呂 氏春 秋 本 味 篇 : 『 菜 之 美 者 , 壽 木 之 華 。 』 高 誘 注 : 『 壽木 , 崑 崙 山 木 也 ; 華 , 實 也 , 食 其 實 者 不 死 , 故 曰 壽 木。 』 壽 木 蓋 即 靈 壽 , 都 廣 之 野 在 黑 水 間 , 於 崑 崙 山 相 近也 。 」 珂 案 : 吳 說 得 之 。

  7   郭 璞 云 : 「 在 此 叢 殖 也 。 」

  8   郭 璞 云 : 「 於 此 群 聚 。 」

  9   郝 懿 行 云 : 「 此 草 猶 言 此 地 之 草, 古 文 省 耳 。 」

       珂 案 : 有 關 后 稷 葬 所 神 話 , 已 見 海 內 西 經 「 后稷 之 葬 」 節 注 。

  南 海 之 外 1 , 黑 水 青 水 之 閒 2 , 有 木 名 曰 若 木 3 , 若水 出 焉 4 。

  1   珂 案 : 宋 本 、 吳 寬 抄 本 、 藏 經 本、 毛 扆 校 本 均 作 內 , 作 內 是 也 。

  2   珂 案 : 水 經 注 若 水 引 此 經 無 青 水二 字 。

  3   郭 璞 云 : 「 樹 赤 華 青 。 」 珂 案 :若 木 已 見 大 荒 北 經 , 云 「 赤 樹 , 青 葉 赤 華 」 。 此 注 華 蓋葉 字 之 訛 , 藏 經 本 正 作 葉 。

  4   珂 案 : 水 經 注 若 水 云 : 「 若 木 之生 , 非 一 所 也 , 黑 水 之 閒 , 厥 木 所 植 , 水 出 其 下 , 故 水受 其 稱 焉 。 」 又 云 : 「 若 水 出 蜀 郡 旄 牛 徼 外 , 西 南 至 故關 , 為 若 水 也 。 」

  有 禺 中 之 國 。 有 列 襄 之 國 。 有 靈 山 1 , 有 赤 蛇 在 木 上, 名 曰 蝡 蛇 , 木 食 2 。

  1   珂 案 : 靈 山 已 見 大 荒 西 經 , 為 「十 巫 從 此 升 降 」 之 所 , 此 靈 山 揆 其 地 望 當 亦 是 也 。

  2   郭 璞 云 : 「 言 不 食 禽 獸 也 ; 音 如耎 弱 之 耎 。 」

  有 鹽 長 1 之 國 。 有 人 焉 鳥 首 , 名 曰 鳥 氏 2 。

  1   郝 懿 行 云 : 「 太 平 御 覽 七 百 九 十七 卷 引 作 監 長 , 有 上 有 西 海 中 三 字 。 藏 經 本 亦 作 監 長 。北 堂 書 鈔 一 百 五 十 七 卷 引 與 今 本 同 。 」

  2   郭 璞 云 : 「 今 佛 書 中 有 此 人 , 即鳥 夷 也 。 」 王 念 孫 云 : 「 書 鈔 地 部 二 ( 應 是 地 部 一 , 即卷 一 五 七 — — 珂 ) 兩 引 鳥 民 , 下 有 四 蛇 相 繚 四 字 。 」 郝懿 行 云 : 「 鳥 氏 , 御 覽 ( 卷 七 九 七 ) 引 作 鳥 民 , 今 本 氏字 訛 也 。 鳥 夷 者 , 史 記 夏 本 紀 及 ( 漢 書 ) 地 理 志 并 云 :『 鳥 夷 皮 服 。 』 大 戴 禮 五 帝 德 篇 云 : 『 東 有 鳥 夷 。 』 是也 。 又 秦 本 紀 云 : 『 大 費 生 子 二 人 , 一 曰 大 廉 , 實 鳥 俗氏 。 』 索 隱 云 : 『 以 仲 衍 鳥 身 人 言 , 故 為 鳥 俗 氏 。 』 亦斯 類 也 。 」

  有 九 丘 , 以 水 絡 之 1 : 名 曰 陶 唐 之 丘 2 、 有 叔 得 之 丘3 、 孟 盈 之 丘 4 、 昆 吾 之 丘 5 、 黑 白 之 丘 、 赤 望 之 丘 、參 衛 之 丘 、 武 夫 之 丘 6 、 神 民 之 丘 7 。 有 木 , 青 葉 紫 莖, 玄 華 黃 實 , 名 曰 建 木 8 , 百 仞 無 枝 , 有 九 欘 9 , 下 有九 枸 1 0 , 其 實 如 麻 1 1 , 其 葉 如 芒 1 2 , 大  爰 過 13 , 黃 帝 所 為 1 4 。

  1   郭 璞 云 : 「 絡 猶 繞 也 。 」 郝 懿 行云 : 「 文 選 遊 天 台 山 賦 及 景 福 殿 賦 注 引 此 注 并 云 : 絡 ,繞 也 。 」

  2   郭 璞 云 : 「 陶 唐 , 堯 號 。 」

  3   珂 案 : 有 叔 得 之 丘 , 有 字 疑 衍 。

  4   郝 懿 行 云 : 「 叔 得 孟 盈 蓋 皆 人 名號 也 。 孟 盈 或 作 蓋 盈 , 古 天 子 號 ( 見 路 史 前 紀 三 — — 珂) 。 」

  5   郭 璞 云 : 「 此 山 出 名 金 也 。 尸 子曰 : 『 昆 吾 之 金 。 』 」 郝 懿 行 云 : 「 昆 吾 之 山 已 見 中 次二 經 。 此 經 昆 吾 , 古 諸 侯 號 也 。 大 戴 禮 帝 繫 篇 云 : 『 陸終 產 六 子 , 其 一 曰 樊 , 是 為 昆 吾 。 』 淮 南 墜 形 訓 云 : 『昆 吾 丘 在 南 方 。 』 」

  6   郭 璞 云 : 「 此 山 出 美 石 。 」 珂 案: 南 次 二 經 云 : 「 會 稽 之 山 , 其 下 多 砆 石 。 」 郭 注 云 :「 砆 , 武 夫 石 , 似 玉 。 」 是 也 。

  7   郭 璞 云 : 「 言 上 有 神 人 。 」 郝 懿行 云 : 「 文 選 遊 天 台 山 賦 注 引 此 經 作 神 人 之 丘 , 書 鈔 仍作 神 民 , 以 郭 注 推 之 , 似 民 當 為 人 。 」

  8   珂 案 : 建 木 已 見 海 內 南 經 。 揆 此經 文 意 , 建 木 乃 生 於 上 文 所 說「

  九 丘 」 之 上 , 下 文 「 ( 上 ) 有 九 欘, 下 有 九 枸 」 , 義 即 與 「 九 丘 」 相 應 。 吳 任 臣 廣 註 引 游氏 臆 見 云 : 「 建 木 在 西 若 水 濱 , 鹽 長 之 國 , 九 邱 之 上 。」 是 也 。

  9   郭 璞 云 : 「 枝 回 曲 也 ; 音 如 斤 斸之 斸 。 」 郝 懿 行 云 : 「 玉 篇 云 : 『 欘 , 枝 上 曲 。 』 本 此。 藏 本 經 文 枝 下 有 上 字 , 今 本 脫 也 。 」 珂 案 : 郝 說 是 也; 御 覽 卷 九 六 一 引 此 經 正 作 上 有 九 欘 , 應 據 補 。

  1 0 郭 璞 云 : 「 根 盤 錯 也 。 淮 南 子 (說 林 篇 ) 曰 : 『 木 大 則 根 欋 。 』 音 劬 。 」

  1 1 郭 璞 云 : 「 似 麻 子 也 。 」

  1 2 郭 璞 云 : 「 芒 木 似 棠 梨 也 。 」 珂案 : 中 次 二 經 云 : 「 葌 山 有 木 焉 , 其 狀 如 棠 而 赤 葉 , 名曰 芒 草 。 」

  郭 注 蓋 本 此 為 說 。

  1 3 郭 璞 云 : 「 言 庖 羲 於 此 經 過 也 。」 郝 懿 行 云 : 「 庖 羲 生 於 成 紀 , 去 此 不 遠 , 容 得 經 過 之。 」 珂 案 : 郭 郝 之 說 俱 非 也 。 過 非 經 過 之 過 , 乃 「 上 下於 此 , 至 於 天 」 ( 見 前 「 柏 高 」 節 ) 之 意 也 。 淮 南 子 墜形 篇 云 : 「 建 木 在 都 廣 , 眾 帝 所 自 上 下 。 」 高 誘 注 : 「眾 帝 之 從 都 廣 山 上 天 還 下 , 故 曰 上 下 。 」 云 「 上 天 還 下, 故 曰 上 下 」 , 得 「 上 下 」 之 意 矣 , 然 云 「 從 都 廣 山 」, 則 尚 未 達 於 一 間 也 。 揆 此 文 意 , 「 眾 帝 所 自 上 下 」 云者 , 實 自 建 木 「 上 下 」 , 非 自 都 廣 「 上 下 」 , 此 「 建 木, … … 大 皞 爰 過 」 之 謂 也 。 古 人 質 樸 , 設 想 神 人 、 仙 人、 巫 師 登 天 , 亦 必 循 階 而 登 , 則 有 所 謂 「 天 梯 」 者 存 焉, 非 如 後 世 之 設 想 , 可 以 「 翱 翔 雲 天 」 ( 「 柏 高 」 節 郭璞 注 語 ) 任 意 也 。 自 然 物 中 可 藉 憑 以 為 天 梯 者 有 二 : 一曰 山 , 二 曰 樹 。 山 之 天 梯 , 首 曰 昆 侖 。 淮 南 子 墜 形 篇 曰:「

  昆 侖 之 丘 , 或 上 倍 之 , 是 謂 涼 風 之山 , 登 之 而 不 死 ; 或 上 倍 之 , 是 謂 懸 圃 , 登 之 乃 靈 , 能使 風 雨 ; 或 上 倍 之 , 乃 維 上 天 , 登 之 乃 神 , 是 謂 太 帝 之居 。 」 高 誘 注 : 「 太 帝 , 天 帝 。 」 是 緣 昆 侖 以 登 天 也 。次 即 前 文 所 記 華 山 青 水 之 東 之 肇 山 , 「 柏 高 上 下 于 此 ,至 于 天 」 : 其 以 山 為 天 梯 而 梯 天 之 狀 本 甚 明 白 , 而 郭 注以 「 翱 翔 雲 天 , 往 來 此 山 」 , 則 是 臆 說 無 根 也 。 且 「 上下 」 亦 絕 不 同 於 「 翱 翔 雲 天 」 式 之 「 往 來 」 , 郭 注 之 非, 不 待 深 辯 。 再 次 即 海 外 西 經 所 記 巫 咸 國 境 之 登 葆 山 ,云 「 群 巫 所 從 上 下 也 」 。 「 群 巫 所 從 上 下 」 者 , 亦 「 上下 於 天 」 之 意 , 非 如 郭 注 所 謂 「 採 藥 往 來 」 也 。 從 來 巫師 之 主 業 , 皆 在 於 下 宣 神 旨 , 上 達 民 情 , 而 不 在 於 「 採藥 」 。 諸 巫 或 亦 採 藥 療 死 者 , 特 其 業 餘 耳 。 再 次 即 大 荒西 經 所 記 「 十 巫 從 此 升 降 , 百 藥爰 在 」 之 靈 山 , 疑 亦 登 葆 山 之 異 名 也 。 郭 璞 注 云 : 「 群巫 上 下 此 山 , 採 藥 往 來 也 。 」 以 「 上 下 」 釋 「 升 降 」 ,固 得 其 意 矣 , 而 復 云 「 採 藥 往 來 」 , 仍 未 免 失 之 。 「 十巫 從 此 升 降 」 者 , 亦 謂 十 巫 循 此 以 登 天 , 為 人 神 之 介 也。 以 此 山 「 百 藥 爰 在 」 , 故 或 亦 便 道 「 採 藥 往 來 」 , 然固 非 以 次 要 之 醫 職 替 巫 職 也 。 山 之 天 梯 大 約 可 以 考 見 者在 於 是 矣 。 黃 梅 戲 「 天 仙 配 」 「 槐 蔭 別 」 一 齣 , 織 女 謂董 永 曰 : 「 董 郎 , 你 看 這 兩 塊 頑 石 , 一 塊 高 來 一 塊 低 ,好 似 為 妻 上 天 梯 。 」 猶 存 以 山 為 天 梯 之 古 誼 。 至 於 樹 之天 梯 , 則 古 籍 中 可 考 者 唯 此 建 木 。 他 如 山 海 經 所 記 三 桑( 北 次 二 經 、 海 外 北 經 ) 、 尋 木 ( 海 外 北 經 ) , 淮 南 子墜 形 篇 所 記 之 若 木 , 十 洲 記 所 記 之 扶 桑 , 雖 皆 長 數 百 丈、 數 千 丈 乃 至 千 里 之 大 樹 , 然 未 聞 可 以 緣 之 以 登 天 也 。唯 此 建 木 , 乃 云 「 大  爰 過 」 。 「 過 」 者 非 普 通 於 樹 下「 經 過 」 之 「 過 」 , 如 僅 係 普 通 於 樹 下 經 過 , 亦 不 值 如此 大 書 特 書 。 此 「 過 」 者 , 實 「 眾 帝 所 自 上 下 」 之 「 上下 」 : 此 「 為 百 王 先 」 ( 漢 書 、 帝 王 世 紀 ) 之 大 皞 庖 羲, 亦 首 緣 此 建 木 以 登 天 也 。 於 是 乃 有 記 敘 書 寫 之 價 值 。樹 之 天 梯 , 古 籍 雖 僅 載 建 木 , 然 後 世 民 間 則 續 有 所 傳 :盛 森 編 花 的 故 事 凌 霄 花 云 , 七 仙 姑 撒 下 凌 霄 花 種 子 , 頃刻 長 成 天 梯 , 自 天 送 董 永 之 子 還 家 ; 中 國 民 間 故 事 選 春旺 和 九 仙 姑 云 , 九 仙 姑 下 凡 經 年 , 忽 於 天 井 種 葫 蘆 , 遂踏 葫 蘆 葉 升 天 為 壽 於 其 父 : 均 樹 之 天 梯 之 遺 意 也 。 漢 唐地 理 書 鈔 輯 唐 李 泰 括 地 志 云 : 「 佛 上 忉 利 天 , 為 母 說 法九 十 日 。 佛 上 天 青 梯 , 今 變 為 石 , 沒 入 地 , 唯 餘 十 二 磴, 磴 間 二 尺 餘 。 彼 耆 老 云 , 梯 入 地 盡 , 佛 法 滅 。 」 赫 胥黎 進 化 論 與 倫 理 學 ( 一 九 七 一 年 科 學 出 版 社 出 版 ) 頁 三二 云 : 「 有 這 樣 一 個 有 趣 的 故 事 , 名 叫 『 傑 克 和 豆 桿 』。 這 是 一 個 關 於 一 顆 豆 子 的 傳 說, 它 一 個 勁 兒 地 長 , 聳 入 雲 霄 , 直 達 天 堂 。 故 事 的 主 人公 , 順 著 豆 桿 爬 了 上 去 , 發 現 寬 闊 茂 密 的 葉 子 支  著 另一 個 世 界 , 它 是 由 同 下 界 一 樣 的 成 份 組 成 的 , 然 而 卻 是那 樣 新 奇 。 」 是 外 國 民 間 亦 有 以 山 或 樹 為 天 梯 之 說 矣 。

  1 4 郭 璞 云 : 「 言 治 護 之 也 。 」 珂 案: 郭 此 注 亦 似 是 而 實 非 也 。 中 次 十 一 經 云 : 「 豐 山 有 羊桃 , 可 以 為 皮 張 。 」 郭 注 云 : 「 治 皮 腫 起 。 」 彼 「 為 」固 可 以 訓 治 , 然 此 亦 訓 治 ( 護 ) , 則 於 義 殊 未 諧 也 。 試思 統 治 宇 宙 、 日 理 萬 機 之 黃 帝 , 何 暇 兢 兢 於 「 治 護 」 一樹 乎 ? 此 「 為 」 者 , 當 是 「 施 為 」 之 「 為 」 , 言 此 天 梯建 木 , 為 宇 宙 最 高 統 治 者 之 黃 帝 所 造 作 、 施 為 者 也 。 正如 七 仙 姑 撒 下 一 粒 仙 種 、 頃 刻 長 成 天 梯 然 , 黃 帝 之 「 為」 建 木 亦 應 如 是 也 。 古 代 學 者 於 神 話 缺 乏 理 解 , 恆 以 哲理 玄 談 或 人 事 現 象 釋 之 , 宜 每 扞 格 而 難 通 也 。

  有 窫 窳 , 龍 首 , 是 食 人 1 。 有 青 獸 , 人 面 2 , 名 曰 猩猩 3 。

  1   郭 璞 云 : 「 在 弱 水 中 。 」 珂 案 :窫 窳 居 弱 水 中 已 見 海 內 南 經 。

  2   郝 懿 行 云 : 「 郭 注 海 內 南 經 云 :『 狌 狌 狀 如 黃 狗 。 』 此 經 云 『 青 獸 , 人 面 』 , 與 郭 異 。太 平 御 覽 九 百 八 卷 引 此 經 無 青 獸 二 字 , 蓋 脫 。 藝 文 類 聚九 十 五 卷 引 作 『 有 獸 』 , 無 青 字 , 當 是 今 本 青 字 衍 也 。」 珂 案 : 王 念 孫 校 同 郝 注 , 青 字 實 衍 。

  3   郭 璞 云 : 「 能 言 。 」 珂 案 : 禮 記曲 禮 : 「 猩 猩 能 言 , 不 離 禽 獸 。 」 此 郭 注 所 本 。 呂 氏 春秋 本 味 篇 云 : 「 肉 之 美 者 , 猩 猩 之 脣 。 」 高 誘 注 云 : 「猩 猩 , 獸 名 也 , 人 面 狗 軀 而 長 尾 。 」 狌 狌 知 人 名 , 已 見海 內 南 經 。

  西 南 有 巴 國 1 。 大  2 生 咸 鳥 , 咸 鳥 生 乘 釐 , 乘 釐 生後 照 3 , 後 照 是 始 為 巴 人 4 。

  1   郭 璞 云 : 「 今 三 巴 是 。 」

  2   珂 案 : 大  , 吳 任 臣 、 郝 懿 行 注以 為 即 伏 羲 , 是 也 。 然 大  ( 太 皞 、 太 昊 ) 與 伏 羲 在 先秦 古 籍 中 , 本 各 不 相 謀 , 至 秦 末 漢 初 人 撰 世 本 , 始 以 太昊 與 伏 羲 連 文 , 而 為 太 昊 伏 羲 氏 。 故 呂 氏 春 秋 孟 春 紀 云:「

  其 帝 太 皞 。 」 高 誘 注 云 「 太 皞 , 伏羲 氏 。 」 或 即 本 於 世 本 之 說 也 。 此 經 無 伏 羲 而 唯 有 大  ,若 非 大 皞 、 伏 羲 各 不 相 謀 , 即 作 者 直 以 大  為 伏 羲 矣 。從 其 發 展 觀 之 , 後 者 之 可 能 性 尤 大 。 考 「 伏 羲 」 一 名 ,古 無 定 書 , 伏 羲 、 宓 犧 、 庖 犧 、 伏 戲 、 包 犧 、 包 羲 、 伏犧 、 炮 犧 、 虙 戲 … … 均 是 也 。 伏 羲 神 話 今 存 者 已 尟 , 太平 御 覽 卷 七 八 引 詩 含 神 霧 云 :「

  大 跡 出 雷 澤 , 華 胥 履 之 , 生 宓 羲 。」 而 列 子 黃 帝 篇 記 華 胥 氏 之 國 , 略 云 : 「 華 胥 氏 之 國 ,其 民 入 水 不 溺 , 入 火 不 熱 , 斫 撻 無 傷 痛 , 指 擿 無 痟 癢 ,乘 空 如 履 實 , 寢 虛 若 處 林 , 雲 霧 不  其 視 , 雷 不 亂 其 聽, 美 惡 不 滑 其 心 , 山 谷 不 躓 其 步 。 」 說 者 謂 即 伏 羲 母 華胥 所 居 之 國 ( 王 瓘 軒 轅 本 紀 注 ) , 以 書 闕 有 間 , 不 可 知已 。

  3   珂 案 : 御 覽 卷 一 六 八 引 此 經 照 作昭 。

  4   郭 璞 云 : 「 為 之 始 祖 。 」 珂 案 :世 本 氏 姓 篇 ( 秦 嘉 謨 輯 補 本 ) 云 : 「 廩 君 之 先 , 故 出 巫誕 。 巴 郡 南 郡 蠻 , 本 有 五 姓 , 巴 氏 、 樊 氏 、 曋 氏 、 相 氏, 鄭 氏 , 皆 出 於 五 落 鍾 離 山 。 其 山 有 赤 、 黑 二 穴 , 巴 氏之 子 生 於 赤 穴 , 四 姓 之 子 皆 生 黑穴 , 未 有 君 長 , 俱 事 鬼 神 。 廩 君 名 曰 務 相 , 姓 巴 氏 , 與樊 氏 、 曋 氏 、 相 氏 、 鄭 氏 凡 五 姓 , 俱 出 皆 爭 神 。 乃 共 擲劍 於 石 , 約 能 中 者 , 奉 以 為 君 。 巴 氏 子 務 相 , 乃 獨 中 之, 眾 皆 嘆 。 又 令 各 乘 土 船 , 雕 文 畫 之 , 而 浮 水 中 , 約 能浮 者 , 當 以 為 君 。 餘 姓 悉 沉 , 惟 務 相 獨 浮 , 因 共 立 之 ,是 為 廩 君 。 乃 乘 土 船 從 夷 水 至 鹽 陽 , 鹽 水 有 神 女 , 謂 廩君 曰 : 『 此 地 廣 大 , 魚 鹽 所 出 , 願 留 共 居 。 』 廩 居 不 許。 鹽 神 暮 輒 來 取 宿 , 旦 即 化 為 飛 蟲 , 與 諸 蟲 群 飛 , 掩 蔽日 光 , 天 地 冥 晦 , 積 十 餘 日 。 廩 君 不 知 東 西 所 向 , 七 日七 夜 。 使 人 操 青 縷 以 遺 鹽 神 , 曰 : 『 纓 此 即 相 宜 , 云 與女 俱 生 , 宜 將 去 。 』 鹽 神 受 而 纓 之 。 廩 君 即 立 陽 石 上 ,應 青 縷 而 射 之 , 中 鹽 神 , 鹽 神 死 , 天 乃 大 開 。 廩 君 於 是君 乎 夷 城 , 四 姓 皆 臣 之 , 世 尚 秦 女 。 」 路 史 作 者 羅 泌 及世 本 輯 者 之 一 雷 學 淇 均 以 為 廩 君 姓 巴 氏 , 即 太 皞 伏 羲 氏之 後 也 , 姑 存 以 俟 考 焉 。

  有 國 名 曰 流 黃 辛 氏 1 , 其 域 中 方 三 百 里 , 其 出 是 塵 土2 。 有 巴 遂 山 , 澠 水 出 焉 3 。

  1   郭 璞 云 : 「 即 酆 氏 也 。 」 珂 案 :流 黃 酆 氏 之 國 已 見 海 內 南 經 。 又 南 次 二 經 云 : 「 柜 山 ,西 臨 流 黃 。 」 亦 此 也 。

  2   郭 璞 云 : 「 言 殷 盛 也 。 」 楊 慎 云: 「 出 是 塵 土 , 言 其 地 清 曠 無 囂 埃 也 。 」 郝 懿 行 云 : 「言 塵 坌 出 是 國 中 , 謂 人 物 喧 闐 也 。 藏 經 本 域 字 作 城 , 出字 上 下 無 其 是 二 字 。 」 珂 案 : 諸 說 意 或 正 或 反 , 然 皆 以出 產 塵 土 或 超 出 塵 土 之 「 塵 土 」 為 言 , 俱 非 上 古 種 落 所有 景 象 也 。 獨 清 蔣 知 讓 於 孫 星 衍 校 本 眉 批 云 : 「 塵 土 當是 麈 、 麀 等 字 之 訛 。 」 為 巨 眼 卓 識 , 一 語 中 的 。 今 按 此經 「 塵 土 」 確 係 麈 字 誤 析 為 二 也 。 麈 字 形 體 本長 , 如 書 之 竹 簡 , 其 長 當 又 特 甚 ; 鈔 者 不 慎 , 誤 析 為 「塵 土 」 二 字 , 乃 極 有 可 能 。 「 其 出 是 麈 」 者 , 言 此 國 之出 產 唯 麈 也 。 藏 經 本 無 其 是 二 字 , 「 出 麈 」 則 義 更 曉 明。 山 海 經 大 荒 南 經 : 「 黑 水 之 南 , 有 玄 蛇 食 麈 。 」 大 荒北 經 : 「 大 人 國 有 大 青 蛇 , 黃 頭 , 食 麈 。 」 白 氏 六 帖 、藝 文 類 聚 、 太 平 御 覽 等 引 之 , 均 以 麈 為 麈 而 誤 入 塵 部 ,益 知 此 經 「 塵 土 」 為 「 麈 」 之 誤 析 , 蓋 無 可 疑 焉 。

  3   郝 懿 行 云 : 「 水 經 若 水 注 云 : 『繩 水 出 徼 外 。 』 引 此 經 亦 作 繩 水 。 ( 漢 書 ) 地 理 志 云 :『 蜀 郡 旄 牛 , 若 水 出 徼 外 , 南 至 大 莋 入 繩 。 』 即 斯 水 也。 」

  又 有 朱 卷 之 國 。 有 黑 蛇 , 青 首 , 食 象 1 。

  1   郭 璞 云 : 「 即 巴 蛇 也 。 」 珂 案 :巴 蛇 食 象 , 已 見 海 內 南 經 。

  南 方 有 贛 巨 人 1 , 人 面 長 臂 2 , 黑 身 有 毛 , 反 踵 , 見人 笑 亦 笑 3 , 脣 蔽 其 面 , 因 即 逃 也 4 。

  1   郭 璞 云 : 「 即 梟 陽 也 ; 音 感 。 」珂 案 : 梟 陽 國 已 見 海 內 南 經 。

  2   珂 案 : 海 內 南 經 作 長 脣 , 是 也 ;長 臂 當 是 長 脣 之 訛 。

  3   珂 案 : 當 依 古 本 作 「 見 人 則 笑 」, 見 海 內 南 經 「 梟 陽 國 」 節 注 。

  4   珂 案 : 藏 經 本 「 即 」 作 「 可 」 ,於 義 為 長 。

  又 有 黑 人 , 虎 首 鳥 足 , 兩 手 持 蛇 , 方 啗 之 。 有 嬴 民 ,鳥 足 1 。 有 封 豕 2 。

  1   郭 璞 云 : 「 音 盈 。 」

  2   郭 璞 云 : 「 大 豬 也 , 羿 射 殺 之 。」 珂 案 : 吳 其 昌 卜 辭 所 見 殷 先 公 先 王 三 續 考 略 云 : 「 『封 豕 』 疑 即 『 王 亥 』 之 字 誤 。 第 一 , 凡 古 書 中 遇 『 封 豕』 『 封 豨 』 字 , 下 必 記 羿 殺 之 文 , 獨 此 文 下 絕 無 『 羿 』字 , 或 羿 射 封 豕 之 記 載 。 第 二 , 『 封 豕 』 與 『 王 亥 』 字形 極 相 近 。 」 又 云 : 「 大 荒 東 經 云 : 『 有 困 民 國 , 勾 姓而 食 。 有 人 曰 王 亥 , … … 名 曰 搖 民 。 』 而 海 內 經 云 : 『有 嬴 民 , 鳥 足 。 有 封 豕 。 』 『 困 民 』 之 『 困 』 , 乃 『 因』 字 之 誤 , 『 因 民 』 、 『 搖 民 』 、 『 嬴 民 』 , 一 聲 之 轉也 。 」 如 吳 所 說 , 則 此 經 之 嬴 民 , 即 大 荒 東 經 之 因 民 (困 民 ) 、 搖 民 , 此 經 之 「 封 豕 」 , 即 大 荒 東 經 之 王 亥 ,「 有 嬴 民 , 鳥 足 ; 有 封 豕 」 者 , 蓋 亦 王 亥 故 事 之 節 述 也。 前 節 所 記 「 又 有 黑 人 , 虎 首 鳥 足 , 兩 手 持 蛇 方 啗 之 」者 , 或 亦 與 王 亥 故 事 有 關 。 大 荒 東 經 云 : 「 有 易 潛 出 ,為 國 於 獸 , 方 食 之 , 名 曰 搖 民 。 」 搖 民 其 虎 首 鳥 足 之 黑人 乎 ?

  有 人 曰 苗 民 1 。 有 神 焉 , 人 首 蛇 身 , 長 如 轅 2 , 左 右有 首 3 , 衣 紫 衣 , 冠 旃 冠 , 名 曰 延 維 4 , 人 主 得 而 饗 食之 , 伯 天 下 5 。

  1   郭 璞 云 : 「 三 苗 民 也 。 」

  2   郭 璞 云 : 「 大 如 車 轂 ; 澤 神 也 。」

  3   郭 璞 云 : 「 岐 頭 。 」

  4   郭 璞 云 : 「 委 蛇 。 」

  5   郭 璞 云 : 「 齊 桓 公 出 田 於 大 澤 ,見 之 , 遂 霸 諸 侯 。 亦 見 莊 周 , 作 朱 冠 。 」 珂 案 : 莊 子 達生 篇 云 : 「 桓 公 田 於 澤 , 管 仲 御 , 見 鬼 焉 。 公 撫 管 仲 之手 曰 : 『 仲 父 何 見 ? 』 對 曰 : 『 臣 無 所 見 。 』 公 反 , 誒詒 為 病 , 數 日 不 出 。 齊 有 皇 子 告 敖 者 , 曰 : 『 公 則 自 傷, 鬼 惡 能 傷 公 ? 』 桓 公 曰 : 『 然 則 有 鬼 乎 ? 』 曰 : 『 有。 山 有 夔 , 野 有 彷 徨 , 澤 有 委 蛇 。 』 公 曰 : 『 請 問 委 蛇之 狀 何 如 ? 』 皇 子 曰 : 『 委 蛇 其 大 如 轂 , 其 長 如 轅 , 紫衣 而 朱 冠 , 其 為 物 也 , 惡 聞 雷 車 之 聲 , 見 則 捧 其 首 而 立, 見 之 者 殆 乎 霸 。 』 桓 公 辴 然 而 笑 曰 : 『 此 寡 人 之 所 見者 也 。 』 於 是 正 衣 冠 與 之 坐 , 不 終 日 而 不 知 病 之 去 也 。」 是 郭 注 之 所 本 也 。 聞 一 多 伏 羲 考 謂 延 維 、 委 蛇 , 即 漢畫 象 中 交 尾 之 伏 羲 、 女 媧 , 乃 南 方 苗 族 之 祖 神 , 疑 當 是也 。

  有 鸞 鳥 自 歌 , 鳳 鳥 自 舞 。 鳳 鳥 首 文 曰 德 , 翼 文 曰 順 ,膺 文 曰 仁 , 背 文 曰 義 , 見 則 天 下 和 1 。

  1   郭 璞 云 : 「 言 和 平 也 。 」 珂 案 :南 次 三 經 云 ; 「 丹 穴 之 山 , 有 鳥 焉 , 其 狀 如 雞 , 五 采 而文 , 名 曰 鳳 皇 。 首 文 曰 德 , 翼 文 曰 義 , 背 文 曰 禮 , 膺 文曰 仁 , 腹 文 曰 信 。 是 鳥 也 , 飲 食 自 然 , 自 歌 自 舞 , 見 則天 下 安 寧 。 」 與 此 略 異 。 然 此 經 作 「 翼 文 曰 順 , 背 文 曰義 」 則 是 也 , 王 念 孫 校 引 有 多 證 , 此 不 具 。 說 文 四 云 :「 鳳 出 於 東 方 君 子 之 國 , 翱 翔 四 海 之 外 , 過 崑 崙 , 飲 砥柱 , 濯 羽 弱 水 , 莫 宿 風 穴 , 見 則 天 下 安 寧 。 」 風 穴 蓋 丹穴 之 訛 也 。 韓 詩 外 傳 卷 八 云 : 「 黃 帝 即 位 , 宇 內 和 平 ,未 見 鳳 凰 , 惟 思 其 象 。 乃 召 天 老 而 問 之 , 天 老 對 曰 : 『夫 鳳 象 , 鴻 前 麟 後 , 蛇 頸 而 魚 尾 , 龍 文 而 龜 身 , 燕 頷 而雞 喙 , 載 德 負 仁 , 抱 忠 挾 義 , 小 音 金 , 大 音鼓 , 延 頸 奮 翼 , 五 彩 備 明 。 天 下 有 道 , 得 鳳 象 之 一 , 則鳳 過 之 ; 得 鳳 象 之 二 , 則 鳳 翔 之 ; 得 鳳 象 之 三 , 則 鳳 集之 ; 得 鳳 象 之 四 , 則 鳳 春 秋 下 之 ; 得 鳳 象 之 五 , 則 鳳 沒身 居 之 。 』 黃 帝 曰 : 『 於 戲 , 允 哉 , 朕 何 敢 與 焉 ! 』 於是 黃 帝 乃 服 黃 衣 , 戴 黃 冕 , 致 齋 於 宮 , 鳳 乃 蔽 日 而 至 ,止 帝 東 囿 , 集 帝 梧 桐 , 食 帝 竹 實 , 沒 身 不 去 。 」 鳳 之 靈異 備 於 此 矣 。 論 語 子 罕 云 : 「 子 曰 : 『 鳳 鳥 不 至 , 河 不出 圖 , 吾 已 矣 夫 ! 』 」 孔 子 猶 興 不 至 之 歎 , 則 其 傳 說 之古 可 知 已 。

  又 有 青 獸 如 菟 , 名 曰 (上山下囷) 狗 1 。 有 翠 鳥 2 。 有 孔鳥 3 。

  1   郭 璞 云 : 「 音 如 朝 菌 之 菌 。 」 而郝 懿 行 云 : 「 (上山下囷) 蓋 古 菌 字 , 其 上 從  , 即 古 文 艸字 也 。 如 芬 薰 之 字 , 今 皆 從 草 , 古 從  ,作 (上

  山下分) (上山下熏) 字, 是 其 例 也。(上山下囷) 狗 者 , 周 書 王 會 篇 載 伊 尹 四 方 令 云 : 『 正 南 以 菌 鶴 短 狗為 獻 。 』 疑 即 此 物 也 。 」

  2   珂 案 : 周 書 王 會 篇 云 : 「 倉 吾 翡翠 。 」 楚 詞 招 魂 「 翡 翠 珠 被 」 王 逸 注 云 : 「 雄 曰 翡 , 雌曰 翠 。 」 洪 興 祖 補 注 引 異 物 志 云 : 「 翠 鳥 形 如 燕 。 赤 而雄 曰 翡 , 青 而 雌 曰 翠 , 翡 大 於 翠 。 其 羽 可 以 飾 幃 帳 。 」

  3   郭 璞 云 : 「 孔 雀 也 。 」 珂 案 : 周書 王 會 篇 云 : 「 方 人 以 孔 鳥 。 」 爾 雅 翼 卷 十 三 云 : 「 孔雀 生 南 海 , 尾 凡 七 年 而 後 成 , 長 六 七 尺 , 展 開 如 車 輪 ,金 翠 斐 然 。 始 春 而 生 , 至 三 四 月 後 彫 , 與 花 萼 同 榮 衰 。」

  南 海 之 內 有 衡 山 1 。 有 菌 山 2 。 有 桂 山 3 。 有 山 名 三天 子 之 都 4 。

  1   郭 璞 云 : 「 南 嶽 。 」 郝 懿 行 云 :「 郭 注 中 次 十 一 經 衡 山 云 : 『 今 衡 山 在 衡 陽 湘 南 縣 , 南嶽 也 , 俗 謂 之 岣 嶁 山 。 』 宜 移 注於 此 。 衡 陽 郡 湘 南 見 晉 書 地 理 志 。 」

  2   郭 璞 云 : 「 音 芝 菌 之 菌 。 」 郝 懿行 云 : 「 菌 即 芝 菌 之 字 , 何 須 用 音 ? 知 郭 本 經 文 不 作 菌, 疑 亦 當 為 (上山下囷) 字 , 見 上 文 。 」

  3   郭 璞 云 : 「 或 云 衡 山 有 菌 桂 , 桂員 似 竹 , 見 本 草 。 」 珂 案 : 文 選 蜀 都 賦 劉 逵 注 引 神 農 本草 經 云 : 「 菌 桂 出 交 趾 , 圓 如 竹 , 為 眾 藥 通 使 。 」

  4   郭 璞 云 : 「 一 本 三 天 子 之 鄣 山 。」 郝 懿 行 云 : 「 注 一 本 下 當 脫 作 字 , 或 云 字 。 三 天 子 鄣山 已 見 海 內 南 經 。 藏 經 本 經 文 直 作 三 天 子 之 鄣 山 , 無 郭注 。 」

  南 方 蒼 梧 之 丘 , 蒼 梧 之 淵 , 其 中 有 九 嶷 山 1 , 舜 之 所葬 , 在 長 沙 零 陵 界 中 2 。

  1   郭 璞 云 : 「 音 疑 。 」

  2   郭 璞 云 : 「 山 今 在 零 陵 營 道 縣 南, 其 山 九 谿 皆 相 似 , 故 云 『 九 疑 』 ; 古 者 總 名 其 地 為 蒼梧 也 。 」 郝 懿 行 云 : 「 蒼 梧 之 山 , 帝 舜 葬 于 陽 , 已 見 海內 南 經 。 說 文 ( 九 ) 云 : 『 九 嶷 山 , 舜 所 葬 , 在 零 陵 營道 。 』 楚 詞 ( 離 騷 ) 史 記 ( 五 帝 本 紀 ) 並 作 九 疑 , 初 學記 八 卷 及 文 選 上 林 賦 注 引 此 經 亦 作 九 疑 , 琴 賦 注 又 作 九嶷 , 蓋 古 字 通 也 。 羅 含 湘 中 記 云 : 『 衡 山 九 疑 皆 有 舜 廟。 』 又 云 : 『 衡 山 遙 望 如 陣 雲 , 沿 湘 千 里 , 九 向 九 背 ,乃 不 復 見 。 』 」

       珂 案 : 舜 亦 古 神 話 中 之 神 性 英雄 , 如 羿 禹 然 。 其 一 生 之 功 業 , 厥 為 馴 服 野 象 。 然 舜 服野 象 神 話 之 最 古 面 目 已 湮 昧 難 曉矣 , 可 考 者 惟 舜 與 其 弟 象 鬥 爭 之 神 話 , 楚 辭 天 問 云 : 「舜 服 厥 弟 , 終 然 為 害 , 何 肆 犬 豕 而 厥 身 不 危 敗 ? 」 是 此一 神 話 之 大 概 也 。 其 詳 則 見 於 楚 辭 天 問 洪 興 祖 補 注 引 古本 列 女 傳 , 云 : 「 瞽 叟 與 象 謀 殺 舜 , 使 塗 廩 。 舜 告 二 女。 二 女 曰 : 『 時 唯 其 戕 女 , 時 唯 其 焚 汝 , 鵲 如 汝 裳 , 衣鳥 工 往 。 』 舜 既 治 廩 , 戕 旋 階 , 瞽 叟 焚 廩 , 舜 往 飛 。 復使 浚 井 , 舜 告 二 女 。 二 女 曰 : 『 時 亦 唯 其 戕 汝 , 時 其 掩汝 , 汝 去 裳 , 衣 龍 工 往 。 』 舜 往 浚 井 , 格 其 入 出 , 從 掩, 舜 潛 出 。 」 今 本 列 女 傳 已 經 修 改 , 無 鳥 工 龍 裳 之 事 ,唯 云 : 「 瞽 叟 又 速 舜 飲 酒 , 醉 , 將 殺 之 。 舜 告 二 女 , 二女 乃 與 舜 藥 浴 汪 , 遂 往 , 舜 終 日 飲 酒 不 醉 。 舜 之 女 弟 繫憐 之 , 與 二 嫂 諧 。 」 舜 之 女 弟 繫 , 即 世 本 「 敤 手 作 畫 」之 敤 手 , 俗 書 連 寫 , 誤 合 敤 手 二 字 為 擊 , 再 誤 遂 成 為 繫也 ( 清 王 照 圓 說 ) 。 是 象 所 以 謀 殺 舜 之 三 事 : 塗 廩 、 浚井 、 飲 酒 , 均 得 堯 二 女 之 謀 而 解 免 , 二 女 亦 神 其 術 矣 。中 次 十 二 經 云 : 「 洞 庭 之 山 , 帝 之 二 女 居 之 。 」 最 古 之神 話 , 二 女 蓋 天 女 也 , 虞 人 之 舜 ( 虞 舜 ) 得 天 女 之 助 而使 凶 悍 狡 譎 之 野 象 馴 服 。 逮 古 說 沈 湮 , 始 有 舜 服 弟 象 之說 。 然 何 以 知 舜 之 弟 象 必 野 象 乎 ? 曰 : 從 象 之 封 地 、 葬所 、 神 祠 以 見 之 也 。 史 記 五 帝 本 紀 正 義 引 帝 王 世 紀 云 :「 舜 弟 象 封 於 有 鼻 。 」 集 解 引 王 隱 晉 書 云 : 「 大 泉 陵 縣北 部 東 五 里 有 鼻 墟 , 象 所 封 也 。 」 此 封 地 之 以 「 鼻 」 為名 者 也 。 路 史 發 揮 五 辯 帝 舜 冢 注 云 : 「 幽 明 錄 云 : 始 興有 鼻 天 子 冢 、 鼻 天 子 城 , 昔 人 不 明 為 何 人 , 乃 象 冢 也 。」 此 葬 地 之 以 「 鼻 」 為 名 者 也 。 史 記 五 帝 本 紀 引 括 地 志云 : 「 鼻 亭 神 在 道 縣 北 六 十 里 。 故 老 傳 云 : 舜 葬 九 疑 ,象 來 至 此 , 後 人 立 祠 , 名 鼻 亭 神 。 」 此 神 祠 之 以 「 鼻 」為 名 者 也 。 而 鼻 者 , 乃 動 物 象 之 最 特 徵 , 民 間 傳說 中 既 名 象 之 封 地 、 葬 所 、 神 祠 以 「 鼻 」 , 則 此 「 鼻 」者 豈 非 最 古 神 話 中 野 生 長 鼻 大 耳 象 之 鼻 之 殘 留 乎 ? 劉 賡稽 瑞 引 墨 子 佚 文 云 : 「 舜 葬 蒼 梧 之 野 , 象 為 之 耕 。 」 舜服 野 象 , 益 信 而 有 徵 矣 。

  北 海 之 內 , 有 蛇 山 者 1 , 蛇 水 出 焉 , 東 入 于 海 。 有 五采 之 鳥 , 飛 蔽 一 鄉 2 , 名 曰 翳 鳥 3 。 又 有 不 距 之 山 , 巧倕 葬 其 西 4 。

  1   郝 懿 行 云 : 「 海 內 北 經 之 首 有 蛇巫 山 , 疑 非 此 。 」 珂 案 : 蛇 巫 山 本 應 在 海 內 西 經 , 自 非此 北 海 內 之 蛇 山 也 。

  2   郭 璞 云 : 「 漢 宣 帝 元 康 元 年 , 五色 鳥 以 萬 數 , 過 蜀 都 , 即 此 鳥 也 。 」 珂 案 : 文 選 思 玄 賦注 引 經 作 飛 蔽 日 。 郭 注 蜀 都 , 明 藏 本 作 屬 縣 , 元 康 元 年何 焯 校 三 年 , 蜀 都 校 屬 縣 , 云 : 「 三 輔 諸 縣 也 。 」 黃 丕烈 、 周 叔 弢 校 同 。 太 平 御 覽 卷 五 十 引 此 注 蜀 都 正 作 屬 縣, 元 年 仍 舊 。

  3   郭 璞 云 : 「 鳳 屬 也 ; 離 騷 曰 : 『駟 玉 芑 而 乘 翳 。 』 」 郝 懿 行 云 : 「 廣 雅 云 : 『 翳 鳥 , 鸞鳥 , 鳳 皇 屬 也 。 』 今 離 騷 翳 作 鷖 , 王 逸 注 云 : 『 鳳 皇 別名 也 。 』 史 記 司 馬 相 如 傳 張 揖 注 及 文 選 ( 思 玄 賦 ) 注 、後 漢 書 張 衡 傳 注 引 此 經 並 作 鷖 鳥 , 上 林 賦 注 仍 引 作 翳 鳥。 」

  4   郭 璞 云 : 「 倕 , 堯 巧 工 也 ; 音 瑞。 」 珂 案 : 下 文 云 : 「 帝 俊 生 三 身 , 三 身 生 義 均 , 義 均始 是 為 巧 倕 , 是 始 作 下 民 百 巧 。 」 則 此 巧 倕 即 義 均 也 。郭 云 「 堯 巧 工 」 者 , 淮 南 子 本 經 篇 云 : 「 周 鼎 著 倕 , 使銜 其 指 , 以 明 大 巧 之 不 可 為 也 。 」 高 誘 注 云 : 「 倕 , 堯之 巧 工 也 。 」 蓋 本 於 此 。 然 世 本 作 篇 ( 張 澍  集 補 注 本) 宋 衷 注 則 又 或 以 為 「 黃 帝 工 人」 , 或 以 為 「 神 農 之 臣 」 , 均 莫 知 所 據 。 實 則 據 書 舜 典: 「 帝 ( 舜 ) 曰 : 『 俞 ! 咨 垂 ( 倕 ) , 女 共 工 。 』 」 倕乃 舜 臣 , 且 即 舜 子 商 均 也 ; 見 下 文 「 帝 俊 生 三 身 」 節 注。

  北 海 之 內 , 有 反 縛 盜 械 1 、 帶 戈 常 倍 之 佐 , 名 曰 相 顧之 尸 2 。

  1   吳 任 臣 云 : 「 漢 紀 云 : 『 當 盜 械者 皆 頌 繫 。 』 注 云 : 『 凡 以 罪 著 械 皆 得 稱 盜 械 。 』 」

  2   郭 璞 云 : 「 亦 貳 負 臣 危 之 類 。 」珂 案 : 劉 秀 上 山 海 經 表 亦 稱 貳 負 之 臣 「 反 縛 盜 械 」 , 已見 海 內 西 經 「 危 與 貳 負 殺 窫 窳 」 節 注 。

  伯 夷 父 生 西 岳 , 西 岳 生 先 龍 , 先 龍 是 始 生 氐 羌 , 氐 羌乞 姓 1 。

  1   郭 璞 云 : 「 伯 夷 父 顓 頊 師 , 今 氐羌 其 苗 裔 也 。 」 郝 懿 行 云 : 「 周 書 王 會 篇 云 : 『 氐 羌 鸞鳥 。 』 孔 晁 注 云 : 『 氐 地 之 羌 , 不 同 , 故 謂 之 氐 羌 。 』郭 云 『 伯 夷 父 顓 頊 師 』 者 , 漢 書 古 今 人 表 云 : 『 柏 夷 亮父 顓 頊 師 。 』 新 序 雜 事 五 云 : 『 顓 頊 學 伯 夷 父 。 』 是 郭所 本 也 。 」

  北 海 之 內 , 有 山 , 名 曰 幽 都 之 山 1 , 黑 水 出 焉 。 其 上有 玄 鳥 、 玄 蛇 2 、 玄 豹 3 、 玄 虎 4 、 玄 狐 蓬 尾 5 。 有 大玄 之 山 。 有 玄 丘 之 民 6 。 有 大 幽 之 國 7 。 有 赤 脛 之 民 8。

  1   王 念 孫 云 : 「 類 聚 祥 瑞 下 ( 卷 九九 ) 作 武 都 , 文 選 注 七 之 二 十 九 ( 子 虛 賦 — — 珂 ) 作 幽都 , 爾 雅 釋 獸 郭 注 同 , 白 帖 十 七 作 武 都 。 」 珂 案 : 楚 辭招 魂 云 : 「 君 無 下 此 幽 都 些 。 」 王 逸 注 云 : 「 幽 都 , 地下 后 土 所 治 也 ; 地 下 幽 冥 , 故 稱 幽 都 。 」 此 幽 都 之 山 ,有 玄 鳥 、 玄 蛇 、 玄 豹 、 玄 虎 、 玄 狐 蓬 尾 , 又 有 大 玄 之 山、 玄 丘 之 民 、 大 幽 之 國 等 , 景 象頗 類 招 魂 所 寫 幽 都 , 疑 即 幽 都 神 話 之 古 傳 也 。 招 魂 復 寫幽 都 之 門 者 土 伯 之 狀 云 : 「 土 伯 九 約 , 其 角 觺 觺 些 ; 敦 血 拇 , 逐 人 駓 駓 些 ; 參 目 虎 首 , 其 身 若 牛 些 。 」 王 逸注 : 「 土 伯 , 后 土 之 侯 伯 也 。 」 此 幽 都 之 黯 慘 恐 怖 又 倍於 幽 都 之 山 也 。

  2   珂 案 : 大 荒 南 經 云 : 「 黑 水 之 南, 有 玄 蛇 食 麈 。 」

  3   珂 案 : 中 次 十 一 經 云 : 「 即 谷 之山 , 多 玄 豹 。 」

  4   郭 璞 云 : 「 黑 虎 名 虪 , 見 爾 雅 (釋 獸 ) 。 」

  5   郭 璞 云 : 「 蓬 , 叢 也 ; 阻 留 反 。說 苑 曰 : 『 蓬 狐 文 豹 之 皮 。 』 」 郝 懿 行 云 : 「 小 雅 何 草不 黃 篇 云 : 『 有 芄 者 狐 。 』 言 狐 尾 蓬 蓬 然 大 , 依 字 當 為蓬 , 詩 假 借 作 芃 耳 。 郭 云 阻 留 反 , 於 文 上 無 所 承 , 疑 有闕 脫 。 太 平 御 覽 九 百 九 卷 引 此 注 作 『 蓬 蓬 其 尾 也 』 , 無『 阻 留 反 』 三 字 , 非 。 牟 廷 相 曰 : 『 叢 字 可 讀 如 菆 。 』則 阻 留 當 是 叢 字 之 音 也 。 」

  6   郭 璞 云 : 「 言 丘 上 人 物 盡 黑 也 。」

  7   郭 璞 云 : 「 即 幽 民 也 , 穴 居 無 衣。 」 郝 懿 行 云 : 「 郭 注 疑 本 在 經 中 , 今 脫 去 。 」

  8   郭 璞 云 : 「  已 下 正 赤 色 。 」

  有 釘 靈 之 國 , 其 民 從  已 下 有 毛 , 馬  善 走 1 。

  1   郭 璞 云 : 「 詩 含 神 霧 曰 : 『 馬 自 鞭 其  , 日 行 三 百 里 。 』 」 珂 案 : 三 國 志 魏 志 烏 丸 鮮卑 東 夷 傳 裴 松 之 注 引 魏 略 云 : 「 烏 孫 長 老 言 , 北 丁 令 有馬 脛 國 , 其 人 音 聲 似 鴈 鶩 , 從 膝 以 上 身 頭 人 也 , 膝 已 下生 毛 , 馬 脛 馬 蹄 , 不 騎 馬 , 而 走 疾 馬 。 」 即 此 釘 靈 之 國也 。

  炎 帝 之 孫 伯 陵 1 , 伯 陵 同 吳 權 之 妻 阿 女 緣 婦 2 , 緣 婦孕 三 年 3 , 是 生 鼓 、 延 、 殳 4 。 始 為 侯 5 , 鼓 、 延 是 始為 鍾 6 , 為 樂 風 7 。

  1   珂 案 : 國 語 周 語 云 : 「 大 姜 之 姪, 伯 陵 之 後 , 逢 公 之 所 憑 神 。 」 左 傳 昭 公 二 十 年 云 : 「有 逢 伯 陵 因 之 。 」 即 此 伯 陵 。 然 韋 昭 杜 預 均 注 云 「 殷 之諸 侯 」 , 則 與 此 經 所 謂 「 炎 帝 之 孫 」 不 合 , 或 正 以 見 神話 與 歷 史 之 殊 途 也 。

  2   郭 璞 云 : 「 同 猶 通 , 言 *** 之 也 。吳 權 , 人 姓 名 。 」

  3   郭 璞 云 : 「 孕 , 懷 身 也 。 」

  4   郭 璞 云 : 「 三 子 名 也 ; 殳 音 殊 。」

  5   珂 案 : 經 文 始 為 侯 上 疑 脫 殳 字 。侯 , 射 侯 也 。

  6   郭 璞 云 : 「 世 本 云 : 『 毋 句 作 罄, 倕 作 鍾 。 』 」 郝 懿 行 云 : 「 初 學 記 十 六 卷 引 此 經 與 今本 同 。 說 文 ( 九 、 十 四 ) 云 : 『 古 者 毋 句 氏 作 磬 , 垂 作鐘 。 』 與 郭 引 世 本 同 。 又 初 學 記 引 世 本 毋 作 無 , 蓋 古 字通 用 。 又 引 樂 錄 云 : 『 無 句 , 堯 臣 也 。 』 」 珂 案 : 緣 婦所 生 三 子 形 貌 未 有 所 聞 , 唯 路 史 後 紀 四 云 : 「 鼓 兌 頭 而 (鼻丘)  。」 獨 記 鼓 貌 , 當 非 臆 說, 或 有 所 本 。

  7   郭 璞 云 : 「 作 樂 之 曲 制 。 」

  黃 帝 生 駱 明 , 駱 明 生 白 馬 , 白 馬 是 為 鯀 1 。

  1   郭 璞 云 : 「 即 禹 父 也 。 世 本 曰 :『 黃 帝 生 昌 意 , 昌 意 生 顓 頊 , 顓 頊 生 鯀 。 』 」 郝 懿 行 云: 「 郭 引 世 本 云 : 『 昌 意 生 顓 頊 , 顓 頊 生 鯀 』 , 與 大 戴禮 帝 繫 世 次 相 合 , 而 與 前 文 『 昌 意 生 韓 流 , 韓 流 生 顓 頊』 之 言 卻 復 相 背 , 郭 氏 蓋 失 檢 也 。 大 抵 此 經 非 出 一 人 之手 , 其 載 古 帝 王 世 系 , 尤 不 足 據 , 不 必 彊 為 之 說 。 」 珂案 : 郝 說 是 也 。 且 尤 有 進 者 , 神 話 之 世 系 尤 不 可 以 歷 史之 世 系 律 之 。 即 如 此 經 「 駱 明 生 白 馬 , 白 馬 是 為 鯀 」 之白 馬 , 亦 當 是 生 物 之 白 馬 , 而 非 人 姓 名 也 。 此 與 大 荒 北經 記 「 黃 帝 生 … … 弄 明 , 弄 明 生 白 犬 , 白 犬 有 牝 牡 , 是為 犬 戎 」 , 疑 亦 當 是 同 一 神 話 之 分 化 , 彼 經 之 「 白 犬 」即 當 於 此 經 之 「 白 馬 」 也 。 犬 馬 既 俱 生 物 , 則 經 所 記 者, 自 是 神 話 , 何 可 以 歷 史 律 之 乎 ? 以 歷 史 釋 神 話 , 宜 恆扞 格 而 難 通 也 。

  帝 俊 生 禺 號 , 禺 號 生 *** 梁 , *** 梁 生 番 禺 1 , 是 始 為 舟2 。 番 禺 生 奚 仲 , 奚 仲 生 吉 光 , 吉 光 是 始 以 木 為 車 3 。

  1   郝 懿 行 云 : 「 北 堂 書 鈔 一 百 三 十七 卷 引 此 經 *** 作 經 。 大 荒 東 經 言 黃 帝 生 禺 (豸虎), 即 禺 號也 , 禺 號 生 禺 京 , 即 *** 梁 也 , 禺 京 、 *** 梁 聲 相 近 ; 然 則此 經 帝 俊 又 當 為 黃 帝 矣 。 」 珂 案 : 黃 帝 即 「 皇 帝 」 ( 古籍 多 互 見 無 別 ) , 初 本 「 皇 天 上 帝 」 之 義 , 而 帝 俊 亦 殷人 所 祀 上 帝 , 故 黃 帝 神 話 , 亦 得 糅 混 於 帝 俊 神 話 中 ,正不 必 以 禺 號 同 於 禺 (豸虎) 便 以 帝 俊 即 黃 帝 也 。

  2   郭 璞 云 : 「 世 本 云 : 『 共 鼓 貨 狄作 舟 。 』 」

  3   郭 璞 云 : 「 世 本 云 : 『 奚 仲 作 車。 』 此 言 吉 光 , 明 其 父 子 共 創 作 意 , 是 以 互 稱 之 。 」 珂案 : 說 文 十 四 云 : 「 車 , 夏 后 時 奚 仲 所 造 。 」 管 子 形 勢解 篇 云 : 「 奚 仲 之 為 車 也 , 方 圜 曲 直 , 皆 中 規 矩 鉤 繩 ,故 機 旋 相 得 , 用 之 牢 利 , 成 器 堅 固 。 」 元 和 郡 縣 圖 志 卷九 云 。 「 奚 公 山 在 ( 滕 ) 縣 東 南 六 十 六 里 , 奚 仲 初 造 車於 此 。 」 滕 縣 屬 今 山 東 省 。

  少 皞 生 般 1 , 般 是 始 為 弓 矢 2 。

  1   郭 璞 云 : 「 音 班 。 」

  2   郭 璞 云 : 「 世 本 云 : 『 牟 夷 作 矢, 揮 作 弓 。 』 弓 矢 一 器 , 作 者 兩 人 , 於 義 有 疑 , 此 言 般之 作 是 。 」 郝 懿 行 云 : 「 說 文 ( 十 ) 云 : 『 古 者 夷 牟 初作 矢 。 』 郭 引 世 本 作 牟 夷 , 疑 文 有 倒 轉 耳 。 宋 衷 云 : 『夷 牟 , 黃 帝 臣 也 。 』 說 文 ( 十 二 ) 又 云 : 『 揮 作 弓 。 』與 世 本 同 。 吳 越 春 秋 ( 勾 踐 陰 謀 外 傳 ) 云 : 『 黃 帝 作 弓。 』 荀 子 解 蔽 篇 又 云 : 『 倕 作 弓 , 浮 游 作 矢 。 』 俱 與 此經 異 也 。 」 珂 案 : 墨 子 非 儒 下 云 : 「 古 者 羿 作 弓 。 」 呂氏 春 秋 勿 躬 篇 亦 云 : 「 夷 羿 作 弓 。 」 蓋 均 傳 聞 不 同 而 異辭 也 。

  帝 俊 賜 羿 彤 弓 素 矰 1 , 以 扶 下 國 2 , 羿 是 始 去 恤 下 地之 百 艱 3 。

  1   郭 璞 云 : 「 彤 弓 , 朱 弓 ; 矰 , 矢名 , 以 白 羽 羽 之 。 外 傳 ( 國 語 吳 語 — — 珂 ) : 『 白 羽 之矰 , 望 之 如 荼 』 也 。 」 珂 案 : 御覽 卷 八 百 五 引 隨 巢 子 云 : 「 幽 厲 之 時 , 天 賜 玉 玦 於 羿 ,遂 以 殘 其 身 , 以 此 為 福 而 禍 。 」 當 亦 帝 俊 賜 羿 彤 弓 素 矰神 話 之 異 聞 也 。 楚 辭 天 問 云 : 「 馮 珧 利 玦 。 」 郝 懿 行 以為 亦 是 帝 俊 賜 羿 弓 矢 之 事 , 其 或 然 與 ?

  2   郭 璞 云 : 「 言 令 羿 以 射 道 除 患 ,扶 助 下 國 。 」 珂 案 : 楚 辭 天 問 云 : 「 帝 降 夷 羿 , 革 孽 夏民 。 」 即 其 事 也 。

  3   郭 璞 云 : 「 言 射 殺 鑿 齒 、 封 豕 之屬 也 。 有 窮 后 羿 慕 羿 射 , 故 號 此 名 也 。 」 珂 案 : 羿 射 鑿齒 事 已 見 海 外 南 經 「 羿 與 鑿 齒 戰 」 節 。 羿 蓋 東 夷 民 族 之主 神 , 故 稱 夷 羿 , 與 傳 說 中 之 夏 代 有 窮 后 羿 , 確 是 兩 人。 羿 「 扶 下 國 」 , 乃 帝 俊 所 命 。 「 恤 百 艱 」 者 , 正 如 郭注 所 云 , 是 「 射 殺 鑿 齒 、 封 豕 之 屬 」 也 。 然 其 主 要 功 業, 乃 在 於 上 射 十 日 。 而 十 日 者 , 帝 俊 之 子 也 。 羿 射 十 日, 得 罪 天 帝 , 故 天 問 紀 其 事 云 : 「 馮 珧 利 決 , 封 豨 是 射, 何 獻 蒸 肉 之 膏 而 后 帝 不 若 ? 」 「 不 若 」 云 者 , 天 帝 有憾 於 羿 之 射 殺 其 子 也 。 推 想 羿 必 因 此 降 謫 凡 間 , 故 其 後乃 有 往 求 不 死 之 藥 於 西 王 母 , 嫦 娥 竊 以 奔 月 之 事 。 此 羿自 非 代 夏 而 有 天 下 、 任 用 寒 浞 、 受 其 愚 弄 、 「 將 歸 自 由、 家 眾 殺 而 亨 ( 烹 ) 之 」 之 有 窮后 羿 。 然 羿 與 后 羿 故 事 , 先 秦 典 籍 即 已 混 殽 不 清 。 如 羿射 封 豕 , 左 傳 昭 公 二 十 八 年 亦 有 后 羿 射 「 實 有 豕 心 」 之伯 封 之 記 敘 。 而 屈 原 離 騷 云 : 「 羿 *** 遊 以 佚 田 兮 、 又 好射 夫 封 豬 ( 豬 原 作 狐 , 從 聞 一 多 楚 辭 校 補 改 ) ; 固 亂 流其 鮮 終 兮 , 浞 又 貪 夫 厥 家 。 」 天 問 於 羿 「 射 河 伯 」 、 「射 封 豨 」 二 問 之 後 , 又 云 : 「 浞 娶 純 狐 , 眩 ( 玄 ) 妻 爰謀 , 何 羿 之 射 革 而 交 吞 揆 之 ? 」 是 均 混 羿 之 神 話 於 后 羿之 傳 說 矣 。 高 誘 注 淮 南 子 ( 俶 真 篇 、 氾 論 篇 ) 已 屢 辨 之, 今 郭 注 亦 同 高 說 , 知 二 者 實 殊 不 宜 混 同 也 。

  帝 俊 生 晏 龍 1 , 晏 龍 是 為 琴 瑟 2 。

  1   珂 案 : 帝 俊 生 晏 龍 , 晏 龍 生 司 幽, 已 見 大 荒 東 經 。

  2   郭 璞 云 : 「 世 本 云 : 『 伏 羲 作 琴, 神 農 作 瑟 。 』 」 郝 懿 行 云 :「

  說 文 ( 十 二 ) 云 : 『 琴 , 神 農 所 作; 瑟 , 庖 犧 所 作 。 』 此 注 蓋 傳 寫 之 訛 也 。 初 學 記 十 六 卷引 琴 操 曰 : 『 伏 犧 作 琴 。 』 又 引 世 本 、 說 文 、 桓 譚 新 論, 並 云 : 『 神 農 作 琴 。 』 二 說 不 同 。 據 初 學 記 所 引 說 文, 是 與 世 本 同 之 證 。 」 珂 案 : 北 堂 書 鈔 卷 一 百 九 引 此 經是 下 有 始 字 。 御 覽 卷 五 七 七 引 此 經 是 作 始 。 王 念 孫 校 「為 琴 瑟 」 上 有 「 務 」 字 , 「 務 為 琴 瑟 」 , 則 是 以 琴 瑟 為戲 弄 之 具 , 非 造 作 之 意 , 似 於 義 為 長 也 。 郭 璞 所 見 本 或即 如 此 , 否 則 其 所 注 釋 便 與 正 文 牴 牾 。

  帝 俊 有 子 八 人 , 是 始 為 歌 舞 1 。

  1   郝 懿 行 云 : 「 初 學 記 十 五 卷 、 藝文 類 聚 四 十 三 卷 、 太 平 御 覽 五 百 七 十 二 卷 引 此 經 並 云 :『 帝 俊 八 子 , 是 始 為 歌 。 』 無 舞 字 。 」 珂 案 : 路 史 後 紀十 一 注 引 朝 鮮 記 ( 吳 任 臣 說 即 此 經 荒 經 已 下 五 篇 ) 云 :「 舜 有 子 八 人 , 始 歌 舞 。 」 是 逕以 帝 俊 為 舜 也 。

  帝 俊 生 三 身 1 , 三 身 生 義 均 2 , 義 均 是 始 為 巧 倕 , 是始 作 下 民 百 巧 3 。 后 稷 是 播 百 穀 4 。 稷 之 孫 曰 叔 均 , 始作 牛 耕 5 。 大 比 赤 陰 6 , 是 始 為 國 7 。 禹 鯀 是 始 布 土 ,均 定 九 州 8 。

  1   珂 案 : 帝 俊 妻 娥 皇 生 三 身 之 國 ,已 見 大 荒 南 經 。

  2   珂 案 : 此 義 均 即 大 荒 南 經 與 舜 同葬 蒼 梧 之 舜 子 叔 均 ( 商 均 ) , 亦 即 大 荒 西 經 「 稷 之 弟 台璽 生 叔 均 」 之 叔 均 及 此 經 下 文 稷 之 孫 叔 均 : 均 傳 聞 不 同而 異 辭 也 。 說 已 見 大 荒 南 經 「 蒼 梧 之 野 」 節 注 。

  3   珂 案 : 巧 倕 葬 不 距 山 西 , 已 見 上文 。 此 云 「 義 均 是 始 為 巧 倕 」 , 知 義 均 即 巧 倕 也 。 郭 璞云 : 「 倕 , 堯 巧 工 也 。 」 然 呂 氏 春 秋 古 樂 篇 云 : 「 帝 嚳命 有 倕 作 為 鼙 、 鼓 、 鐘 、 磬 、 笭 ( 原 作 吹 苓 , 據 許 維 遹呂 氏 春 秋 集 釋 改 ) 、 管 、 壎 、 箎 、 鞀 、 椎 鍾 。 」 則 倕 亦堯 父 帝 嚳 之 臣 也 。 其 實 倕 乃 舜 子 商 均 。 路 史 後 紀 十 一 云: 「 女 罃 ( 英 ) 生 義 鈞 。 義 鈞 封 于 商 , 是 為 商 均 。 」 是其 證 。 以 傳 說 演 變 無 定 , 遂 成 歧 出 , 實 皆 一 也 。 世 本 (張 澍  集 補 注 本 ) 云 : 「 倕 作 鐘 。 垂 作 規 矩 準 繩 。 垂 作銚 。 垂 作 耒 耜 。 垂 作 耨 。 」 墨 子 非 儒 下 篇 云 : 「 巧 垂 作舟 。 」 筍 子 解 蔽 篇 云 : 「 倕 作 弓 。 」 則 倕 之 創 制 亦 多 矣, 此 其 所 以 稱 「 巧 倕 」 也 ; 經 又 謂 其 「 始 作 下 民 百 巧 」, 明 其 如 羿 、 禹 之 具 有 神 性 也 。 神 話 之 義 均 原 為 帝 俊 之裔 , 原 有 大 功 於 民 , 歷 史 化 而 為 舜 子 商 均 後 , 遂 與 堯 子丹 朱 同 稱 「 不 肖 」 矣 。 神 話 人 物 與 歷 史 人 物 其 評 價 之 顛倒 常 有 如 是 者 。 淮 南 子 本 經 篇 云: 「 周 鼎 著 倕 , 使 銜 其 指 , 以 明 大 巧 之 不 可 為 也 。 」 以與 「 作 下 民 百 巧 」 之 頌 美 態 度 比 , 顯 持 貶 斥 態 度 矣 。 此則 後 世 統 治 者 愚 民 之 謬 論 , 未 可 以 厚 誣 古 之 神 話 英 雄 也。

  4   珂 案 : 此 承 上 文 「 倕 作 下 民 百 巧」 而 言 。 「 百 巧 」 者 , 主 要 蓋 指 耒 、 耜 、 銚 、 耨 等 農 具也 。 故 云 「 后 稷 是 播 百 穀 , 稷 之 孫 曰 叔 均 , 始 作 牛 耕 」。 義 均 、 叔 均 , 在 此 又 為 二 人 : 均 神 話 之 歧 變 也 。 大 荒西 經 云 : 「 帝 俊 生 后 稷 。 」 后 稷 , 神 話 上 為 帝 俊 之 子 、歷 史 上 復 為 帝 嚳 之 子 也 。

  5   郭 璞 云 : 「 始 用 牛 犁 。 」 珂 案 :經 文 「 叔 均 始 作 牛 耕 」 , 大 荒 西 經 作 「 叔 均 始 作 耕 」 ,無 「 牛 」 字 ; 御 覽 卷 八 二 二 引 此 經 亦 無 「 牛 」 字 。

  6   郭 璞 云 : 「 或 作 音 。 」 郝 懿 行 云: 「 『 大 比 赤 陰 』 四 字 難 曉 , 推 尋 文 義 , 當 是 地 名 , 大荒 西 經 說 叔 均 始 作 耕 , 又 云 有 赤 國 妻 氏 , 大 比 赤 陰 豈 謂是 與 ? 」 珂 案 : 郝 說 大 比 赤 陰 即 赤 國 妻 氏 , 是 也 ; 然 謂當 是 地 名 則 非 , 疑 均 當 是 人 名 。 「 大 比 」 或 即 「 大 妣 」之 壞 文 , 赤 陰 , 或 即 后 稷 之 母 姜 原 , 以 與 姜 原 音 近 也 。

  7   郭 璞 云 : 「 得 封 為 國 。 」 珂 案 :史 記 周 本 紀 云 : 「 封 棄 於 邰 。 」 邰 、 姜 原 所 居 國 也 。 此「 大 比 赤 陰 , 是 始 為 國 」 之 意 乎 ?

  8   郭 璞 云 : 「 布 猶 敷 也 。 書 曰 : 『禹 敷 土 , 定 高 山 大 川 。 』 」 珂 案 : 郭 引 書 禹 貢 文 , 今 作「 奠 高 山 大 川 」 。 此 亦 承 上 文 播 百 穀 、 作 牛 耕 之 意 而 言。

  炎 帝 之 妻 , 赤 水 之 子 聽 訞 生 炎 居 , 炎 居 生 節 並 , 節 並生 戲 器 1 , 戲 器 生 祝 融 2 , 祝 融 降 處 于 江 水 , 生 共 工 ,共 工 生 術 器 , 術 器 首 方 顛 3 , 是 復 土 穰 , 以 處 江 水 4 。共 工 生 后 土 5 , 后 土 生 噎 鳴 6 , 噎 鳴 生 歲 十 有 二 7 。

  1   郝 懿 行 云 : 「 史 記 索 隱 補 三 皇 本紀 云 : 『 神 農 納 奔 水 氏 之 女 曰 聽 詙 為 妃 , 生 帝 哀 , 哀 生帝 克 , 克 生 帝 榆 罔 。 』 云 云 , 證 以 此 經 赤 水 作 奔 水 , 聽訞 作 聽 詙 , 及 炎 居 已 下 文 字 俱 異 。 司 馬 貞 自 注 云 : 見 帝王 世 紀 及 古 史 考 。 今 案 二 書 蓋 亦 本 此 經 為 說 , 其 名 字 不同 , 或 當 別 有 依 據 , 然 古 典 逸 亡 , 今 無 可 考 矣 。 訞 與 妖同 ; 詙 音 拔 。 」

  2   郭 璞 云 : 「 祝 融 , 高 辛 氏 火 正 號。 」 珂 案 : 大 荒 西 經 云 : 「 顓 頊 生 老 童 , 老 童 生 祝 融 」, 祝 融 又 為 黃 帝 裔 。 然 黃 炎 古 本 同 族 , 故 為 炎 帝 裔 者 ,又 可 以 傳 為 黃 帝 裔 也 , 說 已 見 大 荒 西 經 「 太 子 長 琴 」 節注 。

  3   郭 璞 云 : 「 頭 頂 平 也 。 」 郝 懿 行云 : 「 顛 字 衍 , 藏 經 本 無 之 。 」 珂 案 : 路 史 後 紀 四 云 :「 術 囂 ( 器 ) 兌 首 方 顛 。 」 顛 字 似 不 衍 。

  4   郭 璞 云 : 「 復 祝 融 之 所 也 。 」 郝懿 行 云 : 「 穰 當 為 壤 , 或 古 字 通 用 ; 藏 經 本 正 作 壤 。 」珂 案 : 路 史 後 紀 四 亦 作 壤 。

  5   珂 案 : 國 語 魯 語 云 : 「 共 工 氏 之霸 九 有 也 , 其 子 曰 后 土 , 能 平 九 土 。 」 即 此 經 「 共 工 生后 土 」 神 話 之 歷 史 化 。 有 關 共 工 神 話 , 詳 海 外 北 經 「 共工 臣 相 柳 氏 」 節 注 。

  6   珂 案 : 孫 星 衍 校 增 「 音 咽 」 二 字於 「 后 土 生 噎 鳴 」 句 下 , 未 知 所 據 。

  7   郭 璞 云 : 「 生 十 二 子 皆 以 歲 名 名之 , 故 云 然 。 」 珂 案 : 古 神 話 當 謂 噎 鳴 生 十 二 歲 或 噎 鳴生 一 歲 之 十 二 月 。 大 荒 西 經 云 : 「 黎 ( 后 土 ) 下 地 是 生噎 , 處 於 西 極 , 以 行 日 月 星 辰 之 行 次 。 」 即 此 噎 鳴 , 蓋時 間 之 神 也 。

  洪 水 滔 天 1 。 鯀 竊 帝 之 息 壤 以 堙 洪 水 2 , 不 待 帝 命 3。 帝 令 祝 融 殺 鯀 於 羽 郊 4 。 鯀 復 生 禹 5 。 帝 乃 命 禹 卒 布土 以 定 九 州 6 。

  1   郭 璞 云 : 「 滔 , 漫 也 。 」

  2   珂 案 : 據 上 文 「 黃 帝 生 駱 明 , 駱明 生 白 馬 , 白 馬 是 為 鯀 」 , 則 此 帝 自 應 是 黃 帝 。 滔 天 洪水 正 是 身 為 上 帝 之 黃 帝 降 以 懲 罰 下 民 者 。 舊 約 創 世 紀 云: 「 耶 和 華 見 人 在 地 上 罪 惡 很 大 , 就 後 悔 造 人 在 地 上 ,( 便 ) 使 洪 水 氾 濫 在 地 上 , 毀 滅 天 下 。 」 即 斯 之 類 也 。

  3   郭 璞 云 : 「 息 壤 者 言 土 自 長 息 無限 , 故 可 以 塞 洪 水 也 。 開 筮 曰 : 『 滔 滔 洪 水 , 無 所 止 極, 伯 鯀 乃 以 息 石 息 壤 , 以 填 洪 水 。 』 漢 元 帝 時 , 臨 淮 徐縣 地 踊 長 五 六 里 , 高 二 丈 , 即 息 壤 之 類 也 。 」

  4   郭 璞 云 : 「 羽 山 之 郊 。 」 珂 案 :南 次 二 經 有 羽 山 , 郭 璞 注 云 :「

  今 東 海 祝 其 縣 西 南 有 羽 山 , 即 鯀 所殛 處 , 計 其 道 里 不 相 應 , 似 非 也 。 」 是 羽 山 古 傳 在 東 裔; 然 而 神 話 傳 說 中 地 名 , 往 往 亦 非 可 以 實 指 也 。

  5   郭 璞 云 : 「 開 筮 ( 歸 藏 啟 筮 — — 珂 ) 曰 : 『 鯀 死 三 歲 不 腐 , 剖 之 以 吳 刀 , 化 為 黃 龍 』 也。 」 珂 案 : 初 學 記 卷 二 十 二 引 歸 藏 云 : 「 大 副 之 吳 刀 ,是 用 出 禹 。 」 亦 其 事 也 。 經 文 「 鯀 復 生 禹 」 即 楚 辭 天 問所 謂 「 伯 鯀 腹 禹 」 ( 原 作 「 伯 禹 腹 鯀 」 , 從 聞 一 多 楚 辭校 補 改 ) 也 ; 復 即 腹 之 借 字 。 郭 注 黃 龍 , 藏 經 本 作 黃 能。

  6   郭 璞 云 : 「 鯀 績 用 不 成 , 故 復 命禹 終 其 功 。 」

       珂 案 : 有 關 鯀 禹 治 水 之 神 話 ,楚 辭 天 問 言 之 綦 詳 , 云 : 「 不 任 汨 鴻 , 師 何 以 尚 之 ? 僉曰 『 何 憂 , 何 不 課 而 行 之 ? 』 鴟 龜 曳 銜 , 鯀 何 聽 焉 ? 順欲 成 功 , 帝 何 刑 焉 ? 永 遏 在 羽 山 , 夫 何 三 年 不 弛 ? 伯 鯀腹 禹 , 夫 何 以 變 之 ? 纂 前 就 緒 , 遂 成 考 功 , 何 續 初 繼 業, 而 厥 謀 不 同 ? 洪 泉 極 深 , 何 以 窴 之 ? 地 方 九 則 , 何 以墳 之 ? 應 龍 何 畫 ? 河 海 何 歷 ? 鯀 何 所 營 ? 禹 何 所 成 ? 九州 安 錯 ? 川 谷 何 洿 ? 東 流 不 溢 , 孰 知 其 故 ? 東 西 南 北 ,其 修 孰 多 ? 南 北 順 橢 , 其 衍 幾 何 ( 內 數 字 與 今 本 不 同 ,據 聞 一 多 楚 辭 校 補 及 他 家 校 釋 改 ) ? 」 雖 已 歷 史 與 神 話雜 糅 , 然 「 鴟 龜 曳 銜 」 、 「 應 龍 何 畫 」 云 云 , 猶 可 以 補古 神 話 闕 佚 , 餘 則 大 體 同 於 此 經 所 記 。 然 則 鯀 之 被 殛 ,乃 因 盜 竊 天 帝 息 壤 平 治 洪 水 , 非 如 歷 史 家 所 目 之 為 「 方命 圯 族 」 ( 書 堯 典 ) 也 。 故 屈 原 離 騷 云 : 「 鯀 婞 直 以 亡( 忘 ) 身 兮 , 終 然 夭 乎 羽 之 野 。 」 九 章 惜 誦 云 : 「 行 婞直 而 不 豫 兮 , 鯀 功 用 而 不 就 。 」 均 有 歎 惋 憐 惜 之 意 : 蓋鯀 之 功 烈 在 古 神 話 中 猶 未 全 泯 也 。 鯀 被 殛 羽 山 , 死 三 歲不 腐 , 其 腹 生 禹 , 行 跡 乃 又 過 於 希 臘 神 話 取 火 者 之 普 洛米 修 斯 矣 。 惟 鯀 入 羽 淵 所 化 , 則 諸 書 所 記 不 一 。 歸 藏 啟筮 云 : 「 化 為 黃 龍 。 」 左 傳 昭 公 十 七 年 云 : 「 化 為 黃 熊。 」 國 語 晉 語 八 云 : 「 化 為 黃 能 。 」 拾 遺 記 卷 二 云 : 「 化 為 玄 魚 。 」 龍 、 熊 、 玄 魚 均 無 疑 問矣 , 惟 「 能 」 解 釋 各 異 。 左 傳 釋 文 云 : 「 熊 一 作 能 , 三足 鱉 也 。 」 史 記 夏 本 紀 正 義 亦 云 : 「 鯀 之 羽 山 , 化 為 黃熊 , 入 於 羽 淵 。 熊 , 音 乃 來 反 , 下 三 點 為 三 足 也 。 束 皙發 蒙 記 云 : 『 鱉 三 足 曰 熊 。 』 」 由 是 言 之 , 熊 者 熊 字 之訛 , 熊 即 能 也 。 然 說 文 十 云 : 「 能 , 熊 屬 , 足 似 鹿 。 」韋 昭 注 國 語 亦 云 : 「 能 似 熊 。 」 任 昉 述 異 記 亦 云 : 「 陸居 曰 熊 , 水 居 曰 能 。 」 則 此 熊 屬 之 獸 , 又 可 以 居 水 也 。三 足 鱉 或 係 誣 辭 , 水 居 之 能 說 亦 牽 強 , 熊 不 可 以 入 淵 ,玄 魚 則 古 「 鯀 」 字 之 析 離 , 更 不 足 據 , 要 以 古 說 黃 龍 為近 正 也 。 鯀 原 為 天 上 白 馬 , 周 禮 夏 官 庾 人 : 「 馬 八 尺 曰龍 。 」 則 天 馬 化 龍 , 亦 想 象 之 自 然 , 無 足 異 也 。 至 于 鯀與 天 帝 作 鬥 爭 , 則 有 呂 氏 春 秋 行 論 篇 記 其 異 聞 , 云 : 「堯 以 天 下 讓 舜 , 鯀 為 諸 侯 。 怒 於 堯 曰 : 『 得 天 之 道 者 為帝 , 得 地 之 道 者 為 三 公 。 今 我 得 地 之 道 , 而 不 以 我 為 三公 。 』 以 堯 為 失 論 。 欲 得 三 公 , 怒 甚 猛 獸 , 欲 以 為 亂 。比 獸 之 角 , 能 以 為 城 , 舉 其 尾 , 能 以 為 旌 。 召 之 不 來 ,仿 佯 於 野 以 患 帝 。 舜 於 是 殛 之 於 羽 山 , 副 之 以 吳 刀 。 」固 已 相 當 歷 史 化 , 然 仍 可 以 窺 見 其 神 話 之 本 來 面 目 也 。此 「 怒 甚 猛 獸 」 、 「 比 獸 之 角 , 能 以 為 城 , 舉 其 尾 , 能以 為 旌 」 、 「 仿 佯 於 野 以 患 帝 」 之 鯀 , 其 鬥 志 亦 堅 、 神力 亦 偉 矣 ! 「 鯀 復 ( 腹 ) 生 禹 」 後 , 為 天 帝 者 , 乃 不 得不 「 卒 命 禹 布 土 以 定 九 州 」 , 鯀 雖 被 殛 潛 淵 , 此 一 鬥 爭則 終 獲 勝 利 , 雖 天 帝 之 嚴 威 亦 不 得 不 暫 為 斂 息 , 其 為 民望 之 所 屬 固 可 見 也 。 楚 辭 天 問 「 應 龍 何 畫 」 王 逸 注 云 :「 禹 治 洪 水 時 , 有 神 龍 , 以 尾 畫 地 , 導 水 所 注 , 當 決 者因 而 治 之 也 。 」 應 龍 , 吾 人 已 知 乃 黃 帝 神 龍 , 曾 以 「 殺蚩 尤 與 夸 父 」 ( 大 荒 東 經 ) 立 大 功 者 , 今 乃 助 禹 治 水 ,則 亦 當 為 黃 帝 之 任 命 也 。 拾 遺 記 卷 二 云 : 「 禹 盡 力溝 洫 , 導 川 夷 岳 , 黃 龍 曳 尾 於 前 , 玄 龜 負 青 泥 於 後 。 」「 黃 龍 曳 尾 」 , 自 即 是 「 應 龍 畫 地 」 也 , 「 玄 龜 負 青 泥」 者 , 青 泥 當 即 是 息 壤 , 即 「 帝 卒 命 禹 布 土 」 之 「 土 」也 。 淮 南 子 墬 形 篇 逕 云 : 「 禹 乃 以 息 土 填 洪 水 , 以 為 名山 。 」 知 禹 治 洪 水 初 亦 專 用 湮 塞 之 一 法 , 與 其 父 同 , 非若 歷 史 記 敘 禹 用 疏 而 鯀 用 湮 也 。 逮 後 文 明 日 進 , 反 映 於神 話 中 治 水 之 禹 乃 始 湮 疏 並 用 , 故 天 問 於 「 洪 泉 極 深 ,何 以 窴 之 」 問 語 之 後 , 乃 復 有 「 應 龍 何 畫 ? 河 海 何 歷 」問 語 , 「 窴 之 」 者 湮 也 ; 「 何 畫 」 者 疏 也 : 是 天 問 之 禹已 湮 疏 並 用 矣 。 拾 遺 記 「 黃 龍 曳 尾 」 、 「 玄 龜 負 青 泥 」仍 湮 疏 並 用 也 。 而 海 內 經 所 記 「 帝 卒 命 禹 布 土 定 九 州 」, 乃 專 主 於 湮 , 是 海 內 經 之 神 話 , 較 天 問 更 原 始 , 猶 存古 神 話 本 貌 , 洵 可 珍 也 。 關 於 禹 治 洪 水 神 話 , 說 最 紛 繁, 然 後 起 者 多 , 概 從 略 不 錄 。

     郝 懿 行 云 : 「 右 大 荒 、 海 內 經 五 篇 , 大 凡 五 千 三百 三 十 二 字 。 」

  附   錄

  山 海 經 敘 錄

  西 漢 劉 秀 上 山海 經 表 曰 : 侍 中 奉 車 都 尉 光 祿 大 夫 臣 秀 領 校 、 祕 書 言 校、 祕 書 太 常 屬 臣 望 所 校 山 海 經 凡 三 十 二 篇 , 今 定 為 一 十八 篇 , 已 定 。 山 海 經 者 , 出 於 唐 虞 之 際 。 昔 洪 水 洋 溢 ,漫 衍 中 國 , 民 人 失 據 ,

  (危文)  (崎 嶇 ) 於 丘 陵 , 巢 於 樹 木 。 鯀 既 無 功 , 而 帝堯 使 禹 繼 之 。 禹 乘 四 載 , 隨 山  ( 刊 ) 木 , 定 高 山 大 川。 益 ( 珂 案 : 益 字 何 焯 校 蓋 ) 與 伯 翳 主 驅 禽 獸 , 命 山 川, 類 草 木 , 別 水 土 。 四 嶽 佐 之 , 以 周 四 方 , 逮 人 跡 之 所希 至 , 及 舟 輿 之 所 罕 到 。 內 別 五 方 之 山 , 外 分 八 方 之 海, 紀 其 珍 寶 奇 物 , 異 方 之 所 生 , 水 土 草 木 禽 獸 昆 蟲 麟 鳳之 所 止 , 禎 祥 之 所 隱 , 及 四 海 之 外 , 絕 域 之 國 , 殊 類 之人 。 禹 別 九 州 , 任 土 作 貢 ; 而 益 等 類 物 善 惡 , 著 山 海 經。 皆 聖 賢 之 遺 事 , 古 文 之 著 明 者 也 。 其 事 質 明 有 信 。 孝武 皇 帝 時 嘗 有 獻 異 鳥 者 , 食 之 百 物 , 所 不  ( 肯 ) 食 。東 方 朔 見 之 , 言 其 鳥 名 , 又 言 其 所 當 食 , 如 朔 言 。 問 朔何 以 知 之 , 即 山 海 經 所 出 也 。 孝 宣 帝 時 , 擊 磻 石 於 上 郡, 陷 得 石 室 , 其 中 有 反 縛 盜 械 人 。 時 臣 秀 父 向 為 諫 議 大夫 , 言 此 貳 負 之 臣 也 。 詔 問 何 以 知 之 , 亦 以 山 海 經 對 。其 文 曰 : 「 貳 負 殺 窫 窳 , 帝 乃 梏 之 疏 屬 之 山 , 桎 其 右 足, 反 縛 兩 手 。 」 上 大 驚 。 朝 士 由 是 多 奇 山 海 經 者 , 文 學大 儒 皆 讀 學 , 以 為 奇 可 以 考 禎 祥 變 怪 之 物 , 見 遠 國 異 人之 謠 俗 。 故 易 曰 : 「 言 天 下 之 至 賾 而 不 可 亂 也 。 」 博 物之 君 子 , 其 可 不 惑 焉 。 臣 秀 昧 死 謹 上 。

  東 晉 記 室 參軍 郭 璞 注 山 海 經 敘 曰 : 世 之 覽 山 海 經 者 , 皆 以 其 閎 誕 迂誇 , 多 奇 怪 俶 儻 之 言 , 莫 不 疑 焉 。 嘗 試 論 之 曰 , 莊 生 有云 : 「 人 之 所 知 , 莫 若 其 所 不 知 。 」 吾 於 山 海 經 見 之 矣。 夫 以 宇 宙 之 寥 廓 , 群 生 之 紛 ● ( 紜 ) , 陰 陽 之 煦 蒸 ,萬 殊 之 區 分 , 精 氣 渾 淆 , 自 相 濆 薄 , 遊 魂 靈 怪 , 觸 象 而構 , 流 形 於 山 川 , 麗 狀 於 木 石 者 , 惡 可 勝 言 乎 ? 然 則 總其 所 以 ● ( 乖 ) , 鼓 之 於 一 響 ; 成 其 所 以 變 , 混 之 於 一象 。 世 之 所 謂 異 , 未 知 其 所 以 異 ; 世 之 所 謂 不 異 , 未 知其 所 以 不 異 。 何 者 ? 物 不 自 異 , 待 我 而 後 異 , 異 果 在 我, 非 物 異 也 。 故 胡 人 見 布 而 疑 黂 , 越 人 見 罽 而 駭 毳 。 夫翫 所 ( 珂 案 : 夫 翫 所 三 字 何 焯 校 作 蓋 信 其 ) 習 見 而 奇 所希 聞 , 此 人 情 之 常 蔽 也 。 今 略 舉 可 以 明 之 者 : 陽 火 出 於冰 水 , 陰 鼠 生 於 炎 山 , 而 俗 之 論 者 , 莫 之 或 怪 ; 及 談 山海 經 所 載 , 而 咸 怪 之 : 是 不 怪 所 可 怪 而 怪 所 不 可 怪 也 。不 怪 所 可 怪 , 則 幾 於 無 怪 矣 ; 怪 所 不 可 怪 , 則 未 始 有 可怪 也 。 夫 能 然 所 不 可 , 不 可 所 不 可 然 , 則 理 無 不 然 矣 。案 汲 郡 竹 書 及 穆 天 子 傳 : 穆 王 西 征 見 西 王 母 , 執 璧 帛 之好 , 獻 錦 組 之 屬 。 穆 王 享 王 母 於 瑤 池 之 上 , 賦 詩 往 來 ,辭 義 可 觀 。 遂 襲 昆 侖 之 丘 , 遊 軒 轅 之 宮 , 眺 鍾 山 之 嶺 ,玩 帝 者 之 寶 , 勒 石 王 母 之 山 , 紀 跡 玄 圃 之 上 。 乃 取 其 嘉木 豔 草 奇 鳥 怪 獸 玉 石 珍 瑰 之 器 , 金 膏 燭 銀 之 寶 , 歸 而 殖養 之 於 中 國 。 穆 王 駕 八 駿 之 乘 , 右 服 盜 驪 , 左 驂 騄 耳 ,造 父 為 御 , 奔 戎 為 右 , 萬 里 長 騖 , 以 周 歷 四 荒 , 名 山 大川 , 靡 不 登 濟 。 東 升 大 人 之 堂 , 西 燕 王 母 之 廬 , 南 轢 黿鼉 之 梁 , 北 躡 積 羽 之 衢 。 窮 歡 極 娛 , 然 後 旋 歸 。 案 史 記說 穆 王 得 盜 驪 騄 耳 驊 騮 之 驥 , 使 造 父 御 之 , 以 西 巡 狩 ,見 西 王 母 , 樂 而 忘 歸 , 亦 與 竹 書 同 。 左 傳 曰 : 「 穆 王 欲肆 其 心 , 使 天 下 皆 有 車 轍 馬 跡 焉 。 」 竹 書 所 載 , 則 是 其事 也 。 而 譙 周 之 徒 , 足 為 通 識 瑰 儒 , 而 雅 不 平 此 , 驗 之史 考 , 以 著 其 妄 。 司 馬 遷 敘 大 宛 傳 亦 云 : 「 自 張 騫 使 大夏 之 後 , 窮 河 源 , 惡 睹 所 謂 昆 侖 者 乎 ? 至 禹 本 紀 、 山 海經 所 有 怪 物 , 余 不 敢 言 也 。 」 不 亦 悲 乎 ! 若 竹 書 不 潛 出於 千 載 , 以 作 徵 於 今 日 者 , 則 山 海 之 言 , 其 幾 乎 廢 矣 。若 乃 東 方 生 曉 畢 方 之 名 , 劉 子 政 辨 盜 械 之 尸 , 王 頎 訪 兩面 之 客 , 海 民 獲 長 臂 之 衣 : 精 驗 潛 效 , 絕 代 縣 符 。 於 戲! 群 惑 者 其 可 以 少 寤 乎 ? 是 故 聖 皇 原 化 以 極 變 , 象 物 以應 怪 , 鑒 無 滯 賾 , 曲 盡 幽 情 , 神 焉 廋 哉 ! 神 焉 廋 哉 ! 蓋此 書 跨 世 七 代 , 歷 載 三 千 , 雖 暫 顯 於 漢 而 尋 亦 寢 廢 。 其山 川 名 號 , 所 在 多 有 舛 謬 , 與 今 不 同 , 師 訓 莫 傳 , 遂 將湮 泯 。 道 之 所 存 , 俗 之 喪 , 悲 夫 ! 余 有 懼 焉 , 故 為 之 創傳 , 疏 其 壅 閡 , 闢 其 茀 蕪 , 領 其 玄 致 , 標 其 洞 涉 。 庶 幾令 逸 文 不 墜 於 世 , 奇 言 不 絕 於 今 , 夏 后 之 跡 , 靡  於 將來 ; 八 荒 之 事 , 有 聞 於 後 裔 , 不 亦 可 乎 。 夫 蘙 薈 之 翔 ,叵 以 論 垂 天 之 凌 ;  涔 之 遊 , 無 以 知 絳 虯 之 騰 ; 鈞 天 之庭 , 豈 伶 人 之 所 躡 ; 無 航 之 津 , 豈 蒼 兕 之 所 涉 : 非 天 下之 至 通 , 難 與 言 山 海 之 義 矣 。 嗚 呼 ! 達 觀 博 物 之 客 , 其鑒 之 哉 。

     山 海 經 目 錄 總 十 八 卷   本 三 萬 九 百 十 九 字 , 注 二萬 三 百 五 十 字 , 總 五 萬 一 千 二 百 六 十 九 字 。 郝 懿 行 云 :此 玉 海 所 校 也 , 今 校 經 三 萬 八 百 二 十 五 字 , 注 二 萬 三 百八 十 三 字 , 總 五 萬 一 千 二 百 八 字 。

         南 山 經 第 一   本 三 千 五 百 四 十 七 字 , 注 二 千一 百 七 字 。 郝 懿 行 云 : 此 已 下 明 藏 經 本 所 校 也 , 今 校 經一 千 八 百 六 十 一 字 , 注 一 千 二 百 四 十 六 字 。

         西 山 經 第 二   本 五 千 六 百 七 十 二 字 , 注 三 千二 百 二 字 。 今 校 經 四 千 六 百 四 十 四 字 , 注 三 千 七 百 二 十六 字 。

         北 山 經 第 三   本 五 千 七 百 四 十 六 字 , 注 二 千三 百 八 十 二 字 。 今 校 經 四 千 二 百 四 十 一 字 , 注 一 千 六 百三 十 九 字 。

         東 山 經 第 四   本 二 千 四 十 字 , 注 三 百 七 十 五字 。 今 校 經 二 千 一 百 三 字 , 注 四 百 五 十 五 字 。

         中 山 經 第 五   本 四 千 七 百 一 十 八 字 , 注 三 千四 百 八 十 五 字 。 今 校 經 八 千 四 百 一 十 六 字 , 注 三 千 五 百八 十 二 字 。

         右 五 臧 山 經 五 篇 , 經 二 萬 一 千 二 百 六 十 五 字, 注 一 萬 六 百 六 十 一 字 , 總 三 萬 一 千 九 百 二 十 六 字 。

         海 外 南 經 第 六   本 五 百 一 十 一 字 , 注 六 百 二十 二 字 。 今 校 經 五 百 七 十 五 字 , 注 六 百 八 十 五 字 。

         海 外 西 經 第 七   本 五 百 三 十 七 字 , 注 四 百 五十 二 字 。 今 校 經 五 百 五 十 九 字 , 注 四 百 五 十 八 字 。

         海 外 北 經 第 八   本 五 百 八 十 四 字 , 注 四 百 九十 三 字 。 今 校 經 六 百 一 字 , 注 五 百 二 十 四 字 。

         海 外 東 經 第 九   本 四 百 四 十 二 字 , 注 五 百 九十 五 字 。 今 校 經 四 百 五 十 七 字 , 注 五 百 九 十 六 字 。

         海 內 南 經 第 十   本 三 百 六 十 四 字 , 注 七 百 九字 。 今 校 經 三 百 七 十 七 字 , 注 六 百 五 十 六 字 。

         海 內 西 經 第 十 一   本 四 百 三 十 九 字 , 注 六 百九 十 五 字 。 今 校 經 五 百 一 十 四 字 , 注 七 百 四 字 。

         海 內 北 經 第 十 二   本 五 百 九 十 四 字 , 注 四 百九 十 五 字 。 今 校 經 五 百 十 字 , 注 五 百 九 十 二 字 。

         海 內 東 經 第 十 三   本 六 百 二 十 四 字 , 注 一 千四 百 九 十 五 字 。 今 校 經 六 百 三 十 五 字 , 注 一 千 七 十 二 字。

         右 海 外 、 海 內 經 八 篇 , 經 四 千 二 百 二 十 八 字, 注 五 千 二 百 八 十 四 字 , 總 九 千 五 百 一 十 二 字 。

         大 荒 東 經 第 十 四   本 八 百 六 十 四 字 , 注 八 百一 十 三 字 。 今 校 經 八 百 五 十 八 字 , 注 九 百 二 十 四 字 。

         大 荒 南 經 第 十 五   本 九 百 七 十 二 字 , 注 五 百九 十 八 字 。 今 校 經 九 百 七 十 七 字 , 注 六 百 一 十 七 字 。

         大 荒 西 經 第 十 六   本 一 千 二 百 八 十 二 字 , 注一 千 二 百 三 字 。 今 校 經 一 千 一 百 一 十 八 字 , 注 一 千 二 百八 十 五 字 。

         大 荒 北 經 第 十 七   本 一 千 五 百 六 字 , 注 七 百六 十 七 字 。 今 校 經 一 千 七 十 一 字 , 注 八 百 四 字 。

         海 內 經 第 十 八   本 一 千 一 百 十 一 字 , 注 九 百六 十 七 字 。 此 海 內 經 及 大 荒 經 本 皆 進 在 外 ( 珂 案 : 宋 本、 毛 扆 本 作 逸 在 外 ) 。 今 校 經 一 千 一 百 四 十 一 字 , 注 九百 七 十 五 字 。

         右 大 荒 經 海 內 經 五 篇 , 經 五 千 三 百 三 十 二 字, 注 四 千 四 百 三 十 八 字 , 總 九 千 七 百 七 十 字 。

  清 郝 懿 行 山海 經 箋 疏 敘 曰 : 山 海 經 古 本 三 十 二 篇 , 劉 子 駿 校 定 為 一十 八 篇 , 即 郭 景 純 所 傳 是 也 。 今 考 南 山 經 三 篇 , 西 山 經四 篇 , 北 山 經 三 篇 , 東 山 經 四 篇 , 中 山 經 十 二 篇 , 並 海外 經 四 篇 , 海 內 經 四 篇 , 除 大 荒 經 已 下 不 數 , 已 得 三 十四 篇 , 則 與 古 經 三 十 二 篇 之 目 不 符 也 。 隋 書 經 籍 志 山 海經 二 十 三 卷 。 舊 唐 書 十 八 卷 , 又 圖 讚 二 卷 , 音 二 卷 , 並郭 璞 撰 ; 此 則 十 八 卷 又 加 四 卷 , 才 二 十 二 卷 , 復 與 經 籍志 二 十 三 卷 之 目 不 符 也 。 漢 書 藝 文 志 山 海 經 十 三 篇 , 在形 法 家 , 不 言 有 十 八 篇 。 所 謂 十 八 篇 者 , 南 山 經 至 中 山經 本 二 十 六 篇 合 為 五 臧 山 經 五 篇 , 加 海 外 經 已 下 八 篇 ,及 大 荒 經 已 下 五 篇 為 十 八 篇 也 。 所 謂 十 三 篇 者 , 去 荒 經已 下 五 篇 , 正 得 十 三 篇 也 。 古 本 此 五 篇 皆 在 外 , 與 經 別行 , 為 釋 經 之 外 篇 。 及 郭 作 傳 , 據 劉 氏 定 本 , 復 為 十 八篇 , 即 又 與 藝 文 志 十 三 篇 之 目 不 符 也 。 酈 善 長 注 水 經 云: 「 山 海 經 薶 縕 歲 久 , 編 韋 稀 絕 , 書 策 落 次 , 難 以 緝 綴。 後 人 假 合 , 多 差 遠 意 。 」 然 則 古 經 殘 簡 , 非 復 完 篇 ,殆 自 昔 而 然 矣 。 藝 文 志 不 言 此 經 誰 作 , 劉 子 駿 表 云 : 出於 唐 虞 之 際 。 以 為 禹 別 九 州 , 任 土 作 貢 , 而 益 等 類 物 善惡 , 著 山 海 經 。 王 仲 任 論 衡 、 趙 長 君 吳 越 春 秋 亦 稱 禹 益所 作 。 顏 氏 家 訓 書 證 篇 云 : 「 山 海 經 禹 益 所 記 , 而 有 長沙 零 陵 桂 陽 諸 暨 , 由 後 人 所 羼 , 非 本 文 也 。 」 今 考 海 外南 經 之 篇 , 而 有 說 文 王 葬 所 , 海 外 西 經 之 篇 , 而 有 說 夏后 啟 事 。 夫 經 稱 夏 后 , 明 非 禹 書 ; 篇 有 文 王 , 又 疑 周 簡: 是 亦 後 人 所 羼 也 。 至 於 郡 縣 之 名 , 起 自 周 代 , 周 書 作雒 篇 云 : 「 為 方 千 里 , 分 以 百 縣 , 縣 有 四 郡 。 」 春 秋 哀公 二 年 左 傳 云 : 「 克 敵 者 上 大 夫 受 縣 , 下 大 夫 受 郡 。 」杜 元 凱 注 云 : 「 縣 百 里 , 郡 五 十 里 。 」 今 考 南 次 二 經 云: 「 縣 多 土 功 」 、 「 縣 多 放 士 」 , 又 云 「 郡 縣 大 水 」 、「 縣 有 大 繇 」 : 是 又 後 人 所 羼 也 。 大 戴 禮 五 帝 德 篇 云 :「 使 禹 敷 土 , 主 名 山 川 。 」 爾 雅 亦 云 : 「 從 釋 地 已 下 至九 河 皆 禹 所 名 也 。 」 觀 禹 貢 一 書 , 足 覘 梗 概 。 因 知 五 臧山 經 五 篇 , 主 於 紀 道 里 、 說 山 川 , 真 為 禹 書 無 疑 矣 。 而中 次 三 經 說 青 要 之 山 云 : 「 南 望 墠 渚 , 禹 父 之 所 化 。 」中 次 十 二 經 說 天 下 名 山 , 首 引 「 禹 曰 」 。 一 則 稱 禹 父 ,再 則 述 禹 言 , 亦 知 此 語 , 必 皆 後 人 所 羼 矣 。 然 以 此 類 致疑 本 經 , 則 非 也 。 何 以 明 之 ? 周 官 大 司 徒 以 天 下 土 地 之圖 , 周 知 九 州 之 地 域 , 廣 輪 之 數 。 土 訓 掌 道 地 圖 , 道 地慝 。 夏 官 職 方 亦 掌 天 下 地 圖 。 山 師 、 川 師 掌 山 林 川 澤 ,致 其 珍 異 。 邍 ( 原 ) 師 辨 其 丘 陵 墳 衍 邍 ● 之 名 物 , 秋 官復 有 冥 氏 、 庶 氏 、 穴 氏 、 翨 氏 、 柞 氏 、 薙 氏 之 屬 , 掌 攻夭 鳥 猛 獸 蟲 豸 草 木 之 怪 蠥 。 左 傳 稱 禹 鑄 鼎 象 物 而 為 之 備, 使 民 知 神 姦 , 民 入 山 林 川 澤 , 禁 禦 不 若 , 螭 魅   ,莫 能 逢 旃 。 周 官 左 氏 所 述 即 與 此 經 義 合 。 禹 作 司 空 , 灑沈 澹 災 , 燒 不 暇 撌 , 濡 不 給 扢 , 身 執 虆 垂 , 以 為 民 先 。爰 有 禹 貢 , 復 著 此 經 。 尋 山 脈 川 , 周 覽 無 垠 , 中 述 怪 變, 俾 民 不 眩 。 美 哉 禹 功 , 明 德 遠 矣 ; 自 非 神 聖 , 孰 能 修之 。 而 後 之 讀 者 , 類 以 夷 堅 所 志 , 方 諸 齊 諧 , 不 亦 悲 乎! 古 之 為 書 , 有 圖 有 說 , 周 官 地 圖 , 各 有 掌 故 , 是 其 證已 。 後 漢 書 王 景 傳 云 :「

  賜 景 山 海 經 、 河 渠 書 、 禹 貢 圖 。 」 是 漢 世 禹 貢 尚 有 圖也 。 郭 注 此 經 而 云 : 「 圖 亦 作 牛 形 」 , 又 云 : 「 在 畏 獸畫 中 」 ; 陶 徵 士 讀 是 經 詩 亦 云 : 「 流 觀 山 海 圖 」 : 是 晉代 此 經 尚 有 圖 也 。 中 興 書 目 云 : 「 山 海 經 圖 十 卷 , 本 梁張 僧 繇 畫 , 咸 平 二 年 校 理 舒 雅 重 繪 為 十 卷 , 每 卷 中 先 類所 畫 名 , 凡 二 百 四 十 七 種 。 」 是 其 圖 畫 已 異 郭 陶 所 見 。今 所 見 圖 復 與 繇 雅 有 異 , 良 不 足 据 。 然 郭 所 見 圖 , 即 已非 古 , 古 圖 當 有 山 川 道 里 。 今 考 郭 所 標 出 , 但 有 畏 獸 仙人 , 而 於 山 川 脈 絡 , 即 不 能 案 圖 會 意 , 是 知 郭 亦 未 見 古圖 也 。 今 禹 貢 及 山 海 圖 遂 絕 跡 不 復 可 得 。 禹 貢 雖 無 圖 ,其 書 說 要 為 有 師 法 , 而 此 經 師 訓 莫 傳 , 遂 將 湮 泯 。 郭 作傳 後 , 讀 家 稀 絕 , 途 徑 榛 蕪 。 迄 於 今 日 , 脫 亂 淆 訛 , 益復 難 讀 。 又 郭 注 南 山 經 兩 引「

  璨 曰 」 , 其 注 南 荒 經 「 昆 吾 之 師 」 又 引 音 義 云 云 , 是必 郭 已 前 音 訓 注 解 人 , 惜 其 姓 字 爵 里 與 時 代 俱 湮 , 良 可於 邑 。 今 世 名 家 則 有 吳 氏 、 畢 氏 。 吳 徵 引 極 博 , 汎 濫 於群 書 ; 畢 山 水 方 滋 , 取 證 於 耳 目 。 二 書 於 此 經 , 厥 功 偉矣 。 至 於 辨 析 異 同 ,  正 訛 謬 , 蓋 猶 未 暇 以 詳 。 今 之 所述 , 并 採 二 家 所 長 , 作 為 箋 疏 。 箋 以 補 注 , 疏 以 證 經 。卷 如 其 舊 , 別 為 訂 訛 一 卷 , 附 於 篇 末 。 計 創 通 大 義 百 餘事 , 是 正 訛 文 三 百 餘 事 , 凡 所 指 擿 , 雖 頗 有 依 據 , 仍 用舊 文 , 因 而 無 改 , 蓋 放 鄭 君 康 成 注 經 不 敢 改 字 之 例 云 。嘉 慶 九 年 甲 子 二 月 廿 八 日 棲 霞 郝 懿 行 撰 。

         所 據 板 本 及 諸 家 舊 注 書 目

  山 海 經 傳 十 八 卷   晉 郭 璞 撰

   宋 淳 熙 七 年 池 陽 郡 齋 尤 袤 刻 本

   明 正 統 十 年 刻 道 藏 本 ( 涵 芬 樓 影 印 , 原 缺 十 四 、 十五 卷 )

   明 成 化 元 年 吳 寬 抄 本

   明 刻 本 ( 毛 扆 校 )

   明 萬 曆 十 三 年 吳 琯 刻 山 海 經 水 經 合 刻 本 ( 黃 丕 烈 、周 叔 弢 校 )

   同 上 刻 本 ( 邵 恩 多 校 )

   清 康 熙 五 十 三 年 至 五 十 四 年 項 絪 群 玉 書 堂 刻 本 ( 王念 孫 校 注 )

   同 上 刻 本 ( 何 焯 校 — — □ □ 泰 臨 )

   清 乾 隆 黃 晟 槐 蔭 草 堂 刻 本 ( 失 名 校 注 )

  山 海 經 補 注 一 卷   明 楊 慎 撰

   清 光 緒 元 年 湖 北 崇 文 書 局 刻 百 子 全 書 本

  山 海 經 釋 義 十 八 卷   圖 一 卷   明 王 崇 慶 撰

   明 萬 曆 二 十 五 年 蔣 一 葵 堯 山 堂 刻 本

  山 海 經 廣 注 十 八 卷   圖 五 卷   清 吳 任 臣 撰

   清 乾 隆 五 十 一 年 金 閶 書 業 堂 刻 本

  山 海 經 存 九 卷 ( 附 圖 )   清 汪 紱 撰

   清 光 緒 二 十 一 年  立 雪 齋 原 本 石 印 本

  山 海 經 新 校 正 一 卷   古 今 篇 目 考 一 卷   清 畢 沅 撰

   清 乾 隆 四 十 六 年 畢 沅 靈 巖 山 館 刻 經 訓 堂 叢 書 本 ( 孫星 衍 校 )

  山 海 經 箋 疏 十 八 卷   圖 讚 一 卷   訂 偽 一 卷   清 郝 懿 行撰

   清 嘉 慶 十 四 年 儀 徵 阮 氏 瑯 環 仙 館 刻 本

  山 海 經 地 理 今 釋 六 卷   清 吳 承 志 撰

   民 國 十 一 年 南 林 劉 氏 求 恕 齋 刻 本

         引 用 書 目

  書 ( 周 )

  孟 子 ( 戰 國 鄒 孟 軻 )

  史 記 ( 漢 司 馬 遷 )

  莊 子 ( 戰 國 宋 莊 周 )

  墨 子 ( 戰 國 宋 墨 翟 )

  墨 子 閒 詁 ( 清 孫 詒 讓 )

  管 子 ( 周 管 仲 ? )

  文 選 ( 六 朝 梁 蕭 統 )

  後 漢 書 ( 六 朝 宋 范 曄 )

  山 海 經 箋 疏 ( 清 郝 懿 行 )

  讀 山 海 經 ( 晉 陶 潛 — — 陶 淵 明 集 )

  爾 雅 ( 漢 )

  埤 雅 ( 宋 陸 佃 )

  博 物 志 ( 六 朝 )

  周 書 ( 周 )

   嬛 記 ( 元 伊 士 珍 )

  楚 辭 ( 戰 國 楚 屈 原 等 )

  山 海 經 圖 贊 ( 晉 郭 璞 )

  神 異 經 ( 六 朝 )

  集 韻 ( 宋 丁 度 等 )

  廣 雅 ( 三 國 魏 張 揖 )

  駢 雅 ( 明 朱 謀  )

  匡 謬 正 俗 ( 唐 顏 師 古 )

  讀 書 偶 識 ( 清 鄒 漢 勛 )

  丹 朱 與 驩 兜 ( 童 書 業 — — 浙 江 圖 書 館 館 刊 四 卷 五 期 )

  竹 書 紀 年 ( 戰 國 魏 。 佚 )

  呂 氏 春 秋 ( 秦 呂 不 韋 )

  六 韜 ( 漢 。 佚 )

  藝 文 類 聚 ( 唐 歐 陽 詢 )

  太 平 御 覽 ( 宋 李 昉 等 )

  赤 雅 ( 明 鄺 露 )

  情 史 ( 明 馮 夢 龍 )

  原 化 記 ( 唐 皇 甫 氏 )

  初 學 記 ( 唐 徐 堅 等 )

  說 文 ( 漢 許 慎 )

  括 地 圖 ( 漢 ? 佚 )

  玉 篇 ( 六 朝 梁 顧 野 王 )

  異 域 志 ( 元 周 致 中 )

  山 海 經 廣 注 ( 清 吳 任 臣 )

  尸 子 ( 戰 國 楚 尸 佼 。 佚 )

  廣 韻 ( 隋 陸 法 言 )

  異 物 志 ( 漢 楊 孚 。 佚 )

  外 國 圖 ( 六 朝 ? 佚 )

  抱 朴 子 ( 晉 葛 洪 )

  神 仙 傳 ( 晉 葛 洪 )

  論 衡 ( 漢 王 充 )

  小 說 ( 六 朝 梁 殷 芸 。 佚 )

  古 小 說 鉤 沈 ( 魯 迅 )

  大 戴 禮 ( 漢 戴 德 )

  水 經 注 ( 北 魏 酈 道 元 )

  詩 含 神 霧 ( 漢 。 佚 )

  國 語 ( 周 左 丘 明 )

  括 地 志 ( 唐 李 泰 。 佚 )

  法 苑 珠 林 ( 唐 釋 道 世 )

  淵 鑑 類 函 ( 清 張 英 等 )

  太 平 廣 記 ( 宋 李 昉 等 )

  述 異 記 ( 六 朝 梁 任 昉 ? )

  西 遊 記 ( 明 吳 承 恩 )

  漢 武 故 事 ( 六 朝 。 佚 )

  洞 冥 記 ( 六 朝 )

  三 國 志 ( 晉 陳 壽 )

  穆 天 子 傳 ( 戰 國 )

  皇 覽 ( 三 國 魏 王 象 等 。 佚 )

  北 堂 書 鈔 ( 唐 虞 世 南 )

  玄 中 記 ( 晉 郭 璞 。 佚 )

  蜀 典 ( 清 張 澍 )

  涼 州 異 物 志 ( 六 朝 。 佚 )

  繹 史 ( 清 馬 驌 )

  新 書 ( 漢 賈 誼 )

  尚 書 大 傳 ( 漢 伏 勝 。 佚 )

  太 公 金 匱 ( 六 朝 。 佚 )

  補 史 記 三 皇 本 紀 ( 唐 司 馬 貞 )

     — — 以 上 海 外 南 經 , 以 下 書 名 重 見 者 不 錄

  詩 ( 周 )

  商 代 的 神 話 與 巫 術 ( 陳 夢 家 — — 燕 京 學 報 第 二 十 期 )

  隨 巢 子 ( 戰 國 。 佚 )

  楚 辭 校 補 ( 聞 一 多 — — 聞 一 多 全 集 )

  玉 函 山 房 輯 佚 書 ( 清 馬 國 翰 )

  三 才 圖 會 ( 明 王 圻 )

  韓 詩 外 傳 ( 漢 韓 嬰 )

  禮 記 ( 周 )

  宋 書 ( 六 朝 梁 沈 約 )

  左 傳 ( 周 左 丘 明 )

  遁 甲 開 山 圖 ( 漢 。 佚 )

  世 本 ( 秦 漢 。 佚 )

  路 史 ( 宋 羅 泌 )

  春 秋 緯 元 命 苞 ( 漢 。 佚 )

  伏 羲 考 ( 聞 一 多 — — 聞 一 多 全 集 )

  天 問 「 阻 窮 西 征 」 新 解 ( 唐 蘭 — — 禹 貢 半 月 刊 第 七 卷一 二 三 期 合 刊 )

  瑞 應 圖 ( 六 朝 梁 孫 柔 之 。 佚 )

  本 草 綱 目 ( 明 李 時 珍 )

  漢 書 ( 漢 班 固 )

     — — 以 上 海 外 西 經

  酉 陽 雜 俎 ( 唐 段 成 式 )

  廣 博 物 志 ( 明 董 斯 張 )

  五 運 歷 年 紀 ( 三 國 吳 徐 整 。 佚 )

  琱 玉 集 ( 唐 。 殘 )

  獨 異 志 ( 唐 李 冗 )

  龍 魚 河 圖 ( 漢 。 佚 )

  中 國 古 代 旅 行 之 研 究 ( 江 紹 原 )

  太 古 蠶 馬 記 ( 三 國 吳 張 儼 ? )

  搜 神 記 ( 晉 干 寶 ? )

  荀 子 ( 戰 國 趙 荀 況 )

  啟 蒙 記 ( 晉 顧 愷 之 。 佚 )

  齊 民 要 術 ( 後 魏 賈 思 勰 )

  天 中 記 ( 明 陳 耀 文 )

     — — 以 上 海 外 北 經

  穀 梁 傳 ( 戰 國 穀 梁 赤 ? )

  列 子 ( 晉 張 湛 ? )

  列 子 集 釋 ( 楊 伯 峻 )

  毛 詩 正 義 ( 唐 孔 穎 達 )

  古 微 書 ( 明 孫  )

  高 唐 神 女 傳 說 之 分 析 ( 聞 一 多 — — 聞 一 多 全 集 )

  異 苑 ( 六 朝 宋 劉 敬 叔 )

  茅 亭 客 話 ( 宋 黃 休 復 )

  吳 越 春 秋 ( 漢 趙 曄 )

  白 虎 通 ( 漢 班 固 )

  十 洲 記 ( 六 朝 )

  列 仙 傳 ( 漢 劉 向 ? )

  風 俗 通 義 ( 漢 應 劭 )

  焦 氏 易 林 ( 漢 焦 延 壽 )

  臨 海 異 物 志 ( 三 國 吳 沈 瑩 。 佚 )

     — — 以 上 海 外 東 經

  晉 書 ( 唐 房 喬 等 )

  閩 書 ( 明 何 喬 遠 )

  桂 海 虞 衡 志 ( 宋 范 成 大 )

  荊 楚 歲 時 記 ( 六 朝 梁 宗 懍 )

  祖 沖 之 述 異 記 ( 六 朝 齊 祖 沖 之 。 佚 )

  金 樓 子 ( 六 朝 梁 蕭 繹 )

  巫 山 縣 志 ( 清 李 友 梁 )

  河 圖 玉 版 ( 漢 ? 佚 )

  江 源 記 ( 六 朝 宋 庾 仲 雍 。 佚 )

  岳 陽 風 土 記 ( 宋 范 致 明 )

  山 海 經 地 理 今 釋 ( 吳 承 志 )

     — — 以 上 海 內 南 經

  輿 地 志 ( 六 朝 陳 顧 野 王 。 佚 )

  漢 唐 地 理 書 鈔 ( 清 王 謨 )

  上 山 海 經 表 ( 漢 劉 秀 — — 見 山 海 經 )

  華 陽 國 志 ( 晉 常 璩 )

  蜀 中 名 勝 記 ( 明 曹 學 佺 )

  山 海 經 補 注 ( 明 楊 慎 )

  夢 溪 筆 談 ( 宋 沈 括 )

  讀 書 雜 志 ( 清 王 念 孫 )

  拾 遺 記 ( 六 朝 梁 蕭 綺 ? )

     — — 以 上 海 內 西 經

  魏 略 ( 三 國 魏 魚 豢 。 佚 )

  漢 魏 叢 書 本 搜 神 記 ( 唐 ? )

  敦 煌 寫 本 搜 神 記 ( 唐 句 道 興 — — 見 王 重 民 等 輯 敦 煌 變文 集 )

  三 五 曆 紀 ( 三 國 吳 徐 整 。 佚 )

  嶺 表 紀 蠻 ( 劉 錫 蕃 )

  沙 坪 壩 出 土 之 石 棺 畫 象 研 究 ( 常 任 俠 — — 說 文 月 刊 第一 卷 第 十 、 十 一 期 合 刊 )

  殷 虛 書 契 前 編 ( 羅 振 玉 )

  鐵 雲 藏 龜 ( 清 劉 鶚 )

  九 歌 古 劇 懸 解 ( 聞 一 多 — — 聞 一 多 全 集 )

  殷 王 亥 慘 死 及 后 君 王 恆 上 甲 微 復 仇 之 傳 說 ( 江 紹 原 — — 一 九 三 六 年 十 一 月 二 十 八 日 北 平 華 北 日 報 副 刊 「 中 國古 占 卜 術 研 究 」 )

  列 女 傳 ( 漢 劉 向 )

  嶺 南 異 物 志 ( 唐 孟 琯 。 佚 )

  洽 聞 記 ( 唐 鄭 遂 。 殘 )

  徂 異 記 ( 宋 聶 田 。 殘 )

     — — 以 上 海 內 北 經

  帝 王 世 紀 ( 晉 皇 甫 謐 。 佚 )

  漢 書 人 表 考 ( 清 梁 玉 繩 )

  殷 虛 卜 辭 綜 述 ( 陳 夢 家 )

  卜 辭 所 見 殷 先 公 先 王 三 續 考 ( 吳 其 昌 — — 燕 京 學 報 第十 四 期 )

  易 ( 周 )

  中 國 古 代 宗 教 與 神 話 考 ( 丁 山 )

  軒 轅 本 紀 ( 唐 王 瓘 — — 見 雲 笈 七 籤 卷 一 百 )

  黃 帝 內 傳 ( 佚 )

  廣 成 子 傳 ( 佚 )

     — — 以 上 大 荒 東 經

  公 羊 傳 ( 漢 公 羊 壽 )

  博 古 圖 ( 宋 王 黼 等 )

  墉 城 集 仙 錄 ( 五 代 蜀 杜 光 庭 )

  屈 原 賦 今 譯 ( 郭 沫 若 )

  事 物 紺 珠 ( 明 黃 正 一 )

     — — 以 上 大 荒 南 經

  說 郛 ( 明 陶 宗 儀 )

  三 餘 帖 ( 宋 ? )

  通 志 ( 宋 鄭 樵 )

  商 君 書 ( 秦 商 鞅 ? )

  鶡 冠 子 ( 周 ? )

  壬 癸 之 際 胎 觀 ( 清 龔 自 珍 — — 龔 自 珍 全 集 )

  開 元 占 經 ( 唐 瞿 曇 悉 達 )

  潛 夫 論 ( 漢 王 符 )

  孝 經 援 神 契 ( 漢 。 佚 )

  開 闢 衍 繹 ( 明 周 游 )

     — — 以 上 大 荒 西 經

  中 國 神 話 研 究 A B C ( 玄 珠 )

  方 言 ( 漢 揚 雄 )

  稽 瑞 ( 唐 劉 賡 )

  黃 帝 玄 女 戰 法 ( 六 朝 ? 佚 )

  志 林 ( 晉 虞 喜 。 佚 )

  通 典 ( 唐 杜 佑 )

  通 考 ( 元 馬 端 臨 )

     — — 以 上 大 荒 北 經

  弘 明 集 ( 六 朝 梁 釋 僧 祐 )

  說 文 繫 傳 ( 南 唐 徐 鍇 )

  游 氏 臆 見 ( 佚 )

  花 的 故 事 ( 盛 森 )

  春 旺 和 九 仙 姑 ( 見 中 國 民 間 故 事 選 第 一 集 )

  白 氏 六 帖 ( 唐 白 居 易 )

  論 語 ( 周 )

  爾 雅 翼 ( 宋 羅 願 )

  元 和 郡 縣 圖 志 ( 唐 李 吉 甫 )

  神 農 本 草 經 ( 三 國 魏 吳 普 。 佚 )

  王 隱 晉 書 ( 晉 王 隱 。 佚 )

  幽 明 錄 ( 六 朝 宋 劉 義 慶 。 佚 )

  新 序 ( 漢 劉 向 )

  說 苑 ( 漢 劉 向 )

  桓 譚 新 論 ( 漢 桓 譚 )

  發 蒙 記 ( 晉 束 皙 。 佚 )

  周 禮 ( 周 )

     — — 以 上 海 內 經


Top  返回